Ⅰ 股票二級市場什麼意思
股票一級市場指股票的初級市場也即發行市場,在這個市場上投資者可以認購公司發行的股票。通過一級市場,發行人籌措到了公司所需資金,而投資人則購買了公司的股票成為公司的股東,實現了儲蓄轉化為資本的過程。
一級市場是籌集資金的公司或政府機構將其新發行的股票和債券等證券銷售給最初購買者的金融市場。
二級市場:
證券流通市場是指買賣已發行證券的市場,又稱二級市場、次級市場。由證券交易所和場外交易市場組成。是已發行的證券通過買賣交易實現流通轉讓的場所。證券流通市場一般由兩個子市場構成,一是證券交易所市場,其交易有固定的場所和固定的交易時間,是最重要的集中的證券流通市場;二是場外交易市場,是證券經營機構開設的證券交易櫃台,不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證券可申請在場外進行交易。
Ⅱ 證券交易所是二級市場,場外交易所是一級市場那場外交易所為什麼可以出售二級證券
是二級市場還是一級市場和交易地點沒有關系,而是按照進入市場的順序而形成的
一級市場是發行市場,是發行人以籌資為目的按照一定程序新發行的並向第一位投資者出售證券的市場,二級市場是交易市場,是已經發行的的證券通過買賣交易實現流通轉讓的市場,二級市場可以在交易所交易,也可以在其他的中介機構進行證券的交易與流通
Ⅲ 可場內場外交易,不可二級市場買賣中,場內、場外、二級市場是啥意思各有哪些特
你理解錯了 場內交易是指在上海或者深圳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場外交易包括電話委託 櫃台交易等 認購和申購是主要是對基金份額 和新股認購賴說的 一級市場即是發行市場 有網上和網下認購之分 二級交易市場即是 交易市場 是在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的 是已經在交易所掛牌的 至於他們的區別 申贖的手續費是不一樣的 看他們自己的規定 而股票交易的手續費 各個證券公司根據客戶資產的不同也不同 最高是千分之三 最低的話零點幾 而且不得低於5元 我建議你看證券考試的教材 證券市場基礎知識 裡面基本上什麼內容都涉及了 除了外匯市場和黃金市場
Ⅳ 場外交易市場屬於二級市場
一級市場是指發行市場,二級市場是流通市場。場內、場外都有一二級市場之分。
Ⅳ 場外交易市場算幾級市場
場內交易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都屬於交易市場,二級市場。
場內就是有專門的交回易答所集中撮合交易,交易者不直接與對手買賣,而是與交易所買賣,再由交易所電腦配對買賣雙方。所以,你買的時候是不會知道誰賣給你的,賣的時候也不會知道賣給誰。
場外就沒有交易所撮合,買賣雙方直接交易。
Ⅵ 在金融市場中,什麼是二級市場
一級市場又稱發行市場,是指公司直接或通過中介機構向投資者銷售新發行股票的市場。所謂新發行的股票包括首次發行和增發。前者是公司首次向投資者出售的原始股,後者是在原始股的基礎上增加新股。二級市場又稱流通市場或二級市場,是指證券發行後,各種證券在不同投資者之間進行交易和流通而形成的市場,包括場內交易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例如,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屬於二級市場。
銀行的資金賬戶用於購買開放式基金,而封閉式基金應該在經紀公司購買。由於封閉式基金成立後無法贖回,投資者可以在基金成立時在交易所或指定單位購買。封閉式基金一旦成立,投資者只能通過交易所平台買賣證券公司的股票。廣發證券的客戶經理告訴記者,由於封閉式基金是交易所的交易品種,投資者只要有證券賬戶,就可以像買股票一樣輕松購買封閉式基金。對於沒有證券公司股東賬戶的公民,可以持身份證到任何一家證券公司開立股東賬戶,然後再開立資金賬戶,買賣封閉式基金。
Ⅶ 債券交易二級市場有哪些概述及分類
根據市場組織形式,債券流通市場又可進一步分為場內交易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
是專門進行證券買賣的場所,如我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在證券交易所內買賣債券所形成的市場,就是場內交易市場,這種市場組織形式是債券流通市場的較為規范的形式,交易所作為債券交易的組織者,本身不參加債券的買賣和價格的決定,只是為債券買賣雙方創造條件,提供服務,並進行監管。場外交易市場是在證券交易所以外進行證券交易的市場。
為場外交易市場的主體。許多證券經營機構都設有專門的證券櫃台,通過櫃台進行債券買賣。在櫃台交易市場中,證券經營機構既是交易的組織者,又是交易的參與者,此外,場外交易市場還包括銀行間交易市場,以及一些機構投資者通過電話、電腦等通訊手段形成的市場等。目前,我國債券流通市場由三部分組成,即滬深證券交易所市場、銀行間交易市場和證券經營機構櫃台交易市場。
現代意義上的中國債券交易市場從1981年國家恢復發行國債開始起步,歷經20年的發展,經歷了實物券櫃台市場為代表的不成熟的場外債券市場主導、上海證券交易所為代表的場內債券市場主導到銀行間債券市場為代表的成熟場外債券市場主導的三個階段的發展過程。
中國1981年恢復發行國債之後,經歷了長達7年的有債無市的歷史過程。而債券市場的起步,還要從1988年,財政部在全國61個城市進行國債流通轉讓的試點開始算起。這是銀行櫃台現券的場外交易,是中國國債二級市場的正式開端。
199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開始接受實物債券的託管,並在交易所開戶後進行記賬式債券交易,形成了場內和場外交易並存的市場格局。但1994年前交易所的交易量一直很小。當時債券市場的主要特點是不記名的實物券沒有統一的託管機構,而是發行後再分散託管在代保管機構,交易只能在代保管機構所在地進行,不能跨地區交易。
1994年以後,機構以代保管單的形式超發和賣空國庫券的現象相當普遍,市場風險巨大。以各級財政部門的國債服務部、信託和證券公司為主的無記名實物券國債櫃台轉讓市場,因濫發假國債代保管單而被關閉。以武漢證券交易中心等為代表的區域性國債回購市場,由於虛假的國債抵押,而市場回購資金又有相當部分投向房地產或股市,導致它們在1995年的最終關閉。
作為場外債券市場的實物券交易櫃台失敗了,盡管其原因很多,但關鍵在於沒有記賬式債券作為市場的基礎。由於實物券難以搬運,必然導致託管的分散,其結果是託管的真實性很難監管。事實證明,不論債券交易採取何種形式,前提都需要記賬式債券和統一的託管。
1994年財政部發行國債1028億元,比上年增加近兩倍,從而也促進了交易所債券交易的活躍。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年,交易所開辟了國債期貨交易,在其配合之下,交易所債券市場的債券現貨交易開始明顯放大。這種狀況一直維繫到1995年5月,之後因國債「327」事件,國債期貨市場關閉,交易陡然萎縮。
當時,財政部和市場管理部門將實物券流通中所發生的問題,歸因於場外市場的存在,並認為記賬式債券是交易所才可能擁有的特性。隨即,1995年8月,國家正式停止了一切場外債券市場,證券交易所變成了中國惟一合法的債券市場。
1995年財政部僅試點發行了117億元的記賬式國債,到了1996年,記賬式國債開始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大量發行。這一年,證券交易所發行了六期共1 116.7億元的記賬式國債,占當年國債發行量的52.5%。同時,二級市場成交量也迅速放大,1996年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債券成交量比1995年增長了近10倍,其中上海證券交易所佔成交總量的95%以上。同時,隨著債券回購交易的展開,初步形成了交易所債券市場體系。
1997年,金融體制改革的需求和偶然外部事件的推動,使得中國的場外債券市場獲得了歷史契機,以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形式出現,並得以快速發展。
從當時的情況看,全社會對建立場外債券市場的需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中央銀行要進行直接貨幣政策向間接貨幣政策的轉軌,沒有成熟的場外債券市場制約了間接調控體制的建立。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操作必須依託於規模大、流動性好的場外債券市場來進行,1996年人民銀行開始進行債券的公開市場操作,由於沒有中國場外債券市場的支持,1997年初就停滯了;二是國家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只有以機構為主的場外債券市場才能支持大規模的國債發行;三是商業銀行需要通過債券回購市場解決銀行間的融資問題,同時需要增加債券資產比重以改善自身的資產結構,這些都必須有場外債券市場作為基礎。
Ⅷ 股市所說的一級市場,二級市場是什麼意思
你好,一級市場也稱為發行市場,它是指公司直接或通過中介機構向投資者回出售新答發行的股票的市場。所謂新發行的股票包括初次發行和增發的股票,前者是公司第一次向投資者出售的原始股,後者是在原始股的基礎上增加新的份額。
二級市場又稱流通市場或次級市場,是指在證券發行後各種證券在不同的投資者之間買賣流通所形成的市場,包括場內交易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 比如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就屬於二級市場。
按流通環節可分為:
1.場內交易市場:即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內進行的大型、活躍而有秩序的場內交易;
2.場外交易市場:沒有固定地點的場外交易,大多是電話中成交。主要是國債,股票所佔的比例很少。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