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我國按月公布的經濟指標

我國按月公布的經濟指標

發布時間:2021-10-10 21:11:09

❶ 我國重要經濟指標公布時間

經濟指標是金融及經濟的數據的片斷, 由政府或私人機構的各種各樣的代理處出版的.這些統計是定期告知公眾, 因此, 在金融市場, 幾乎每一個人都會依賴這些數據. 當許多投資對這種共享的信息的待機反應時, 經濟指標通常對產生交易及價格變動有很大的潛在力。盡管在表面上看起來在經濟上領先的掌握程序會帶來更大的方便去分析, 然後在充分了解經濟指標所提供的信息下交易, 幾個簡單的規則都是指有必要地根據這些數據來跟蹤組織及做出交易決定。
主要指標

國民生產總值 - 所有由本國或外國公司生產的產品及服務的總和,GDP顯示一個國家經濟增長(或下降)的步伐,並且被認為是一個經濟產量及增長力最重要的一個指標。

工業生產率 - 它是對某國工廠,礦業,公共事業的生產量變化的連續加權式的測量,等同測量他們工業生產能力及在工礦,公用事業中有哪些可用資源可以被利用。(通常指使用效能),製造業這一塊可以影響1/4的經濟,使用效能提供一個多大生產能力在被利用的評估。

采購經理指數 - 采購經理的國家協會(NAPM),現在稱做為供應管理之協會,公布每月綜合指數,包括國內製造業情況,房屋建築新訂單。生產,供應者送貨次數,訂貨,庫存,價格就業,出口訂單,及入口訂單,它是將製造也除以非製造業以下指數。

產品價格指數(PPI) - 產品價格指數是在製造業里價格變化的量度,它是度量賣價的平均變化,賣價是由國內生產者接受的產品價格用以再生產。它們包括製造業,采礦業,農業,電力業,通常用作經濟分析的PPIS是指那些成品,半成品及未加工品。

消費物價指數(CPI) - 消費物價指數是一個由城市消費(80%的人口) 支付籃子食品及服務的平均價格水平。它報道變化的價格種類超過200種。CPI通常包括各種使用者的手續費及稅費,這些直接與某一特定產品與服務的價格有聯系。

耐用品 - 耐用品的訂單時量度國內廠家對立即或將來要送貨的貨品所接的訂單數。一件耐用品定義為該商品會持續使用一段時間(超過3年),而在期間對它的服務也持續。

就業成本指數(ECI) - 受薪就業時對在所有州及255個地區超過500個行業所提供的工作數量的量度,就業估計是基於大企業的市場調整。而且把在國內企業及政府里全職或兼職的受薪員工數目計算起來。

零售銷售 - 它是一個適時的指標,關於消費者的主要消費模式以及會因正常季節變動,節假日,交易日不同而調整。零售包括耐用和非耐用品商品銷售,及服務及難免發生的加在商品的費用稅收,但不包括負擔在消費者身上的銷售稅。

新建房屋報告 - 新建房屋報告量度每月與居住有關為單位的新建房屋的數目。一個建築的開始是指開挖地基的開始。同時主要由居住房屋建造組成,住宅房是對利率變動而作出反應的第一要素。對開始/接受利率變化的反應,若以圖形來表示利率的話,可能是接近谷底的谷峰。要分析,關注前個月的價格變動百分比,報告會在大約下月中公布。

❷ 我國利率是按月公布還是按日公布由誰來公布

我國存貸款利率由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簡稱央行),根據調控及各項經濟指標公布日期不確定,舊利率在公布新利率執行後自動作廢。

❸ .解讀我國正處於什麼經濟環境(附上第3季的經濟指標)對證券市場有什麼影響

中國2009年前三季度GDP排行榜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18:06 近日,各地紛紛公布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其中,內蒙古自治區GDP同比增長16.9%,增速繼續居全國首位。資源大省山西經濟增長排位雖仍然墊底,但繼一季度下降8.1%、上半年下降4.4%後重回增長區間,同比增長0.5%。31個省區市中,除上海、新疆、山西外,其餘各地GDP增速均高於或達到全國7.7%的水平,增幅兩位數的達18個。 No.1 內蒙古 16.9% 今年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擴內需、促就業、保增長的各項宏觀政策,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宏觀調控取得顯著成效,經濟增速逐季加快。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09年前三季度全區GDP達5895.51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16.9%,增速繼續居全國首位,快於上半年0.7個百分點。 No.2 天津 16.3% 全市經濟運行呈現出持續回升的良好態勢。據初步核算,並經國家統計局評估審定,前三季度,全市生產總值完成4997.0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6.3%,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繼續處於全國前列。 No.3 廣西 13.7% 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22日公布廣西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上半年廣西生產總值5074.1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3.7%,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北部灣經濟區增長勢頭強勁。 No.4 四川 13.5% 前三季度,四川全省經濟呈現止滑回升、快速恢復發展的良好局面。記者10月22日從省統計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前三季度全省GDP(國內生產總值)達10057.7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個百分點。 No.5 重慶 13.4% 今年1至9月,重慶GDP增長13.4%,仍排在全國前6位。重慶保增長效果顯著,不僅僅是靠投資拉動,「而是得益於內在需求和經濟結構合理拉動。」黃奇帆表示,重慶市委市政府較早就對危機有所預見,提前部署了保增長調結構擴內需的12條措施,保民生促就業。 No.6 湖南 13.1% 湖南省統計局10月23日發布的統計數據表明:前3季度,全省實現生產總值8382.07億元,增長13.1%,比上半年加快0.3個百分點。 No.7 安徽 12.9% 安徽省統計局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省經濟同比增長12.9%,並且呈逐季加快之勢,一季度11.6%,二季度12.1%,三季度增長13.7%。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中,我省經濟堅定上行,交出了一份亮麗答卷。 No.8 陝西 12.9% 10月22日,記者從陝西省統計局獲悉,前三季度,我省經濟持續回暖,增速加快,好於預期。在國家及省委、省政府宏觀調控政策作用下,我省經濟迅速扭轉了年初下滑趨勢,二季度開始止跌回升,三季度回暖勢頭進一步增強。初步測算,全省三季度當季實現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8.1%,比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別加快7.9和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全省累計實現生產總值5097.0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9%。 No.9 遼寧 12.7% 遼寧省統計局10月23日發布的前三季度全省經濟數據顯示,全省經濟總體運行保持企穩向好的發展態勢。前三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實現9472.9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7%。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4.8%、13.5%和12.8%。 No.10 湖北 12.5% 經國家統計局核定,今年前三季度我省GDP總量為8656.8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43.3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速度為12.5%。 No.11 貴州 12.4% 日前,貴陽市統計局發布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貴陽市經濟持續增長,實現生產總值636.1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12.4%。 No.12 吉林 12.1% 10月22日今天,記者從吉林省統計局獲悉,前三季度全省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347.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1%,增幅高於當期全國增長水平4.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1.85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2323.94億元,增長15.3%;第三產業增加值1631.66億元,增長9.3%。三次產業增加值增幅分別高於當期全國增長水平1.0、7.8和0.5個百分點。 No.13 江蘇 11.7% 江蘇省統計局22日發布的前三季度全省經濟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省經濟發展總體呈現出「供給穩定、內需提升、結構優化、效益改善」的良好格局。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23915.2億元,同比增長11.7%,增速均高於一季度和上半年;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9%、11.4%和13.2%。 No.14 西藏 11.5% 預計1至9月,全區生產總值達到306.6億元,同比增長11.5%。農牧民人均現金收入2311.8元,同比增長15.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46元,同比增長8.5%。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情況好於預期,投資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更加顯著,旅遊業等相關行業發展迅速,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齊頭並進。 No.15 江西 11%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省GDP實現4800.88億元,同比增長11%,增速高出全國水平3.3個百分點,在全國排名居第14位,同比前移1位。從三次產業結構看,我省第一產業增加值624.49億元,同比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2548.07億元,同比增長13%;第三產業增加值1628.32億元,同比增長10.6%。 No.16 雲南 10.7% 20日,雲南省委書記白恩培在省委八屆七次會議上說,今年前9個月,雲南主要經濟指標實現較快增長,其中全省實現生產總值4090億元,同比增長10.7%。 No.17 山東 10.5% 23日,山東省統計局公布了前三季度山東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並經國家統計局核定,前三季度山東省實現生產總值23959.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0.5%。在經濟總量上,山東已僅次於廣東(26418.08億元,超過江蘇的23915.2億元)成為全國第二大經濟強省。 No.18 福建 10.2% 今年1至3季度,福建省累計完成國內生產總值7586.75億元,增長10.2%,這是今年以來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增幅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2.8個和1.7個百分點。這表明,我省經濟持續企穩回升,恢復速度超過預期,全年GDP增長10%的預期目標可以實現。 No.19 海南 9.8% 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GDP)1129.1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9.8%,增幅比上半年加快0.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2.22億元,增長7.2%;第二產業增加值322.07億元,增長8.4%;第三產業增加值484.86億元,增長12.3%。 No.20 黑龍江 9.8% 經濟增速逐季加快,微觀層面活力增強。前三季度全省GDP達4955億元,同比增長9.8%,增速分別比一季度、上半年加快3.8和0.9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 No.21 河北 9.6% 10月22日,省統計局公布了前三季度我省經濟運行數據。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實現12212.9億元,增長9.6%,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加快1.1和0.9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53.8億元,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6443.0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增加值4016.1億元,增長11.2%。我省經濟企穩回升勢頭得到鞏固。 No.22 北京 9.5% 22日,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北京市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9.5%的增速明顯高出全國GDP增長7.7%的水平。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於秀琴表示,全市經濟在保增長、擴內需政策措施作用下,呈現一季度見底、二季度復甦、三季度穩步回升的運行態勢。初步判斷,北京經濟已經走出谷底,正處於V型運行軌跡的上行區間,預計全年經濟增長可能達到9.5%左右。 No.23 河南 9.3% 10月26日,河南省統計局發布今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分析報告。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河南省實現生產總值1456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3%。其中,第一產業增長4.1%,第二產業增長10.0%,第三產業增長10.5%。 No.24 寧夏 9% 寧夏經濟運行的總體環境持續改善,支持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不斷累積,宏觀經濟企穩向好勢頭明顯增加:1~9月份,寧夏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83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完成一般預算總收入165.3億元,同比增長16.9%。 No.25 青海 8.9% 經國家統計局核定:1-9月,全省完成生產總值703.2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8.9%,增速比上半年回升0.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62.07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385.48億元,增長9.4%;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55.69億元,增長9.2%。 No.26 甘肅 8.8% 前三季度,甘肅經濟同比增長8.8%,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7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高4.6個百分點。從三個季度的不斷增加的幅度可以看出,經濟向好的局勢日趨明顯。 No.27 廣東 8.6% 廣東省統計局22日最新發布,經國家統計局核定,前三季度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6418.08億元,同比增長8.6%,高於全國增速0.9個百分點,提前一個季度實現全年預期8.5%的經濟增長目標,預計全年將保持回升態勢。 No.28 浙江 7.7% 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1582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7%,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升4.3和1.4個百分點,增長率與全國的差距逐季縮小,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4.5%和12.5%。 No.29 上海 7.1% 上海市統計局昨天(10月27日)公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上海市生產總值(GDP)為10214.8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7.1%。 No.30 新疆 6.4% 10月22日,記者從自治區統計局獲悉,經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新疆國內生產總值實現2824.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4%。 No.31 山西 0.5% 生產總值增速平穩回升,重回正增長區間。初步統計,前三季度,全省實現生產總值4819.1億元,同比增長0.5%,繼一季度下降8.1%、上半年下降4.4%後重回增長區間,增速比第一季度回升8.6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回升4.9個百分點。

❹ 我國統計局經濟指標按月統計的有哪些

房地產、規上工業、能源按月統計

❺ 我國上半年經濟運行的一系列主要經濟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GDP 單位:元
人均GDP 單位:元/人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單位:元/人
就業率 單位:就業人數/總勞動力人數
外貿進出口總額 單位:元
外貿進口總額 單位:元
外貿出口總額 單位:元
第一產業占工業總值的比重
第二產業占工業總值的比重
第三產業占工業總值的比重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采購經理指數PMI

❻ 經濟數據公布時間

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公布的時間表
1.月官方PMI每月首天公布;
2.CPI 及PPI 一般是每月9日公布(一般是每月第九天,五月與十月黃金假期會順延,1月會稍遲宣布;
3.固定投資(不含農戶)、規模以上工業生產月度報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月度報告房地產投資和銷售情況月度報告,這些數據的公布時與CPI 及PPI一樣,但五月與十月黃金假期會順更延,1月亦會更遲宣布;
4.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月度報告一般是每月18日宣布,
5.1月、4月、7月、10月分別召開年度、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內生產總值、農業生產、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鄉居民收支等指針數據將在發布會上一並公布。在發布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稿的同時,分別發布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11年12月、2012年3月、6月、9月當月或累計數據情況電子報。這些數據會在季結後20天之內公布。
6.根據統計報表制度,2月份不發布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經濟效益數據。
7.2月3日發布2011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報告。
8.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數據於每月4日、14日、24日上午9:30時發布。
9.由於部分重點企業主要工業品出廠價格旬報停止調查,故取消數據發布。
10.夏糧產量、早稻產量和全年糧食產量分別於7月中旬、8月底和12月初發布。
11.國家統計局資料庫(http://219.235.129.58/welcome.do)於每月23日前更新上月(季)數據,12月30日前更新2011年主要經濟指標詳細數據(遇法定公休日順延)。

❼ 我國的主要宏觀經濟指標有哪些

GDP,即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ct GD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的簡稱。它是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計算的話有3種方法:GDP的演算法有三種方法:
1、生產法:GDP=∑各產業部門的總產出-∑各產業部門的中間消耗:
2、收入法:GDP=∑各產業部門勞動者報酬+∑各產業部門固定資產折舊+∑各產業部門生產稅凈額+∑各產業部門營業利潤;
3、支出法:GDP=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
一般來說經常用的是收入法,特別是在做題或者分析問題的時候。

GNP,即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ct(簡稱gnp) 是指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住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
國民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三種:
(1)生產法或稱部門法,是從各部門的總產值(收入)中減去中間產品和勞務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門增加值的總和就是國民生產總值;
計算公式:GNP=C+I+G+(X-M)
GNP—國民生產總值
C—消費支出又稱個人消費支出
I—個人總投資支出(設備的更新和凈投資)
G—政府購買產品和勞務的支出(不包含政府補助、失業救濟、退休金等福利支出及國債利息支出)
X—出口總額
M—進口總額
(2)支出法或稱最終產品法,即個人消費支出+政府消費支出+國內資產形成總額(包括固定資本形成和庫存凈增或凈減)+出口與進口的差額;
(3)收入法或稱分配法,是將國民生產總值看作為各種生產要素(資本、土地、勞動)所創造的增加價值總額。因此,它要以工資、利息、租金、利潤、資本消耗、間接稅凈額(即間接稅減政府補貼)等形式,在各種生產要素中間進行分配。這樣,將全國各部門(物質生產部門和非物質生產部門)的上述各個項目加以匯總,即可計算出國民生總值。
從理論上說,上述3種方式最後統計得出的結果應該是一致的。現在國際上計算國民生產總值的通行方法為FPA,並將它得出的數據作為標准。
計算公式:Q1·P1+Q2·P2+……+Qn·Pn = 國民生產總值
Q代表各種勞務與最終產品(Final Procts),即不包括生產各環節中重復計算的部分。
P代表勞務與最終產品的價格。
一般做題和分析問題用的也是第一種計算方法。

個人收入PI是指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個人得到的所有收入總和.
作用:個人收入是預測個人的消費能力,未來消費者的購買動向及評估經濟情況的好壞的一個有效的指標。

國民收入NI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在本國領土上各種生產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實際收入,即工資,利息,地租和利潤的總和.
簡單地說,國民收入NI=NNP-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出+政府對企業補貼。
作用:國民收入是反映整體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因此常被使用於宏觀經濟學的研究中,亦是國際投資者非常關注的國際統計項目。

個人可支配收入PDI是指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可以由個人支配的全部收入.
簡單地說,DPI=PI-所得稅=個人消費C+個人儲蓄S。
作用:個人可支配收入被認為是消費開支的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來衡量一國生活水平的變化情況。

希望蛋卷的回答幫得上你。

❽ 我國一些經濟指標已處於世界前列的是什麼

中國經濟實力穩步上升。

歷史進入了20世紀70年代末,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果斷地結束長達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將全黨和全國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工作上來,並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目標不能動搖。

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這成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突破口。30多年來,我們在國際關系、周邊環境、世界經濟等方面雖然也經歷了很多挫折與困難,但由於我們始終堅持並抓住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使得我國經濟在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發展。

中國經濟實力穩步上升,總量已「坐二望一」。2010年,我國GDP總量超過日本,達61006.204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2年,經濟總量首次超過美國的一半;2014年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美元,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躋身超10萬億美元經濟體俱樂部。

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也是全球第一,2016年我國GDP總量已達到74.4萬億元,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更達到了33.2%,是2000年的4.22倍,提前4年實現了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

中國經濟質量也明顯增強,硬實力穩步提升。中國經濟在經歷了以「量增為先」正在向以「質增為主」的方向轉變,2014年面對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內經濟結構失衡。

中國政府果斷地提出穩增長、調結構的方略,2016年又提出了供給側改革,將發展經濟的重點放在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質量上,經過幾年的改革調整,現在已取得了明顯的改善。

(8)我國按月公布的經濟指標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實力的穩步崛起:

1、經濟結構明顯優化,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對世界消費市場的拉動作用更加突出。

2、製造業和各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均居世界首位,外匯儲備和對外貿易也均居世界首位。

3、對外投資雙向增長和吸引外資水平居世界前列。

2012年以來,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對外直接投資國和世界第一大投資國。招商引資規模不斷擴大,2014年外商直接投資規模首次位居世界第一。

4、中國主要產業和領域穩步發展,特別是科技實力已走在世界前列。

農業作為國家經濟安全的第一產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多種農作物的產量位居世界前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自2015年以來,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科技投入規模居世界第二位,科技人才規模居世界第一位。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五是就業基本穩定,貧富差距不斷縮小,脫貧攻堅取得重大進展。

2016年,中國農村脫貧1240萬人,相當於國際社會提出的全球貧困人口每年減少5000萬人目標的20%。極端貧困已大大減少。

❾ 經濟指標的問題

金融指標往往是先行指標。比如股市指數、貨幣供應量等,股指下跌,說明投資者對經濟前景悲觀,這個好理解,貨幣供應量或其增速的下降意味貨幣政策趨緊,對經濟進行緊縮,經濟增長隨之放緩。
同步指標一般是由於兩種指標相關程度高,往往進行相互替代。比如在我國GDP統計還不按月公布時,人們往往利用經驗公式1.5:1或減4%,用當月工業增加值來代替GDP。
滯後指標往往是涉及到短期較難改變的變數,比如失業率,企業往往是經濟狀況不好才開始裁員而不是預感不好就裁員。
基本通常所說的先行、同步、滯後都是對GDP而言的,因為宏觀經濟中最重要的就是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而GDP是目前採用最廣也相對適宜的反應。

❿ 我國公布的GDP考慮通貨膨脹率了嗎

各國公布的GDP都不會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
公布的GDP都是以本國當年的產出來統計的,是實際交易的總數,體現當然的是當年的物價。

所以,樓主說的「名義GDP和實際GDP的差距會越來越大」說法是正確的。
當然,有時候還會出台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經濟指標。但這個物價指數本身就不精確,所以這些經濟指標只能用來參考。

閱讀全文

與我國按月公布的經濟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貨運融資的最快方式 瀏覽:142
金隅股份最新消息 瀏覽:313
農業銀行網上那個銀行跨行轉賬匯率多少 瀏覽:674
亞世光電價格估值 瀏覽:870
上海八方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1000
在建行app上買的買的理財產品怎麼找不到 瀏覽:880
應收租賃款保理政府融資 瀏覽:239
大的金融公司資產 瀏覽:980
商品交易所 瀏覽:139
市場匯率是中間價嗎 瀏覽:290
人民幣匯印尼盾匯率 瀏覽:88
郵儲銀行2020年理財考試題庫 瀏覽:184
金融服務收費合同 瀏覽:329
酒鋼宏興股份怎麼樣 瀏覽:732
那種理財基金收益好 瀏覽:936
汕頭建設銀行金融機構代碼 瀏覽:50
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績效評辦法 瀏覽:95
金融業法律服務方案 瀏覽:715
20萬短期投資理財項目6 瀏覽:345
川融匯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怎麼樣6 瀏覽: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