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交易風險控制策略

交易風險控制策略

發布時間:2021-10-12 10:04:43

1. 交易風險管理的管理方法

交易風險管理方法包括:
遠期市場套期保值(Forward Market Hedge)。
利用遠期外匯市場,通過簽訂具有抵消性質的遠期外匯合約來防範由於匯率變動而可能蒙受的損失,以達到保值的目的。遠期外匯合約反映的是一種契約關系,即規定一方當事人在將來某個特定日期,以確定的匯率向另一方當事人交割一定數額的某種貨幣以換取特數額的另一種貨幣。至於履行合約的資金來源可能是現存的或經營業務的應收款或尚無著落,需要時再到即期外匯市場購買。通過遠期市場套期保值可以得到完全確定的現金流量價值,但它未必是最大化的價值。利用遠期市場套期保值的前提是必須存在遠期外匯市場,而在現實世界中,並不是任何貨幣都存在遠期外匯市場。
貨幣市場套期保值(Money Market Hedge)。
通過在貨幣市場上的短期借貸,建立配比性質或抵消性質的債權、債務,從而達成抵補外幣應收應付款項所涉及的匯率變動風險的目的。與遠期市場套期保值一親,貨幣市場套期保值也涉及一個合約以及履行合約資金來源問題。但是,這是簽訂的是一個貸款協議即尋求貨幣市場套期保值的公司需要從某個貨幣市場借入一種貨幣,並將其在即期外匯市場上兌換成另一種貨幣,投入另一個貨幣市場。至於履行合約的資金來源無非是經營業務的應收款或尚無著落,需要時再到即期外匯市場購買。如果屬於前者,那麼,貨幣市場套期保值就是「拋補性質的」(Covered);如果屬於後者,貨幣市場套期保值則是沒有保值仍存在一定的風險。貨幣市場套期保值涉及借款換匯和投資(即借貸)兩個過程和兩個貨幣市場,其保值機制在於兩個貨幣市場的利率差異與遠期匯率升(貼)水的關系。
期權市場套期保值(Option Market Hedge)。
根據對外匯匯率變化趨勢的預測,在外匯期權市場上,購買看漲或看跌期權,坐觀外匯市場變化,決定行使或放棄期權,以達到既能保值又有盈利機會的目的。由於期權給予購買方的是一種權利而不是義務,購買方在匯率變化於已有利時行使期權,於已不利則放棄期權,做到坐地觀天,確保收入底線而可望獲得無限的盈利。如果跨國公司不能確定未來現金流量是否發生或何時發生,那麼,期權市場套期保值是最理想的保值工具。
交易風險管理的軟體系統發展趨勢:
基於復雜事件處理和事件驅動的交易風險管理,提高管理策略的定製化和實時響應能力。

2. 請問外匯交易風險控制策略是什麼

交易風險的內部管理方法:1.加強帳戶管理,主動調整資產負債。以外幣表示的資產負債容易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資產負債調整是將這些帳戶進行重新安排或轉換成最有可能維持自身價值甚至增值的貨幣。 2.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靈活使用軟、硬幣。外匯風險的大小與外幣幣種密切相關,交易中收付貨幣幣種不同,所承受的外匯風險不同。在外匯收支中,原則上應爭取使用硬貨幣收匯,用軟貨幣付匯。 3.在合同中訂立貨幣保值條款。貨幣保值條款的種類很多,並無固定模式,但無論採用何種保值方式,只要合同雙方同意,並可達到保值目的即可。貨幣保值方式主要有黃金保值、硬貨幣保值、「一籃子」貨幣保值等,目前合同中大都採用硬貨幣保值條款。 4.通過協定,分攤風險。交易雙方可以根據簽訂的協議,確定產品的基價和基本匯率,確定匯率變化幅度以及交易雙方分攤匯率變化風險的比率,視情況協商調整產品的基價。 5.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收付時間。在國際外匯市場瞬息萬變的情況下,提前或推遲收、付款,對經濟主體來說會產生不同的效益。因此,應善於把握時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收付時間。
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規避交易風險:1. 金融衍生工具的應用 (1)遠期外匯交易的合理應用。遠期外匯合約通常是不可撤消的,它是保障收益和現金流的工具。採用這一避險工具的關鍵是對未來匯率的預期,若匯率實際變動與預期不符,則雖鎖定了風險,卻也失去了應得的收益。因而,這一避險工具常用於保守型管理策略之中。 (2)外匯期貨的合理利用。外匯期貨交易的選擇,同樣取決於匯率預期及信用風險,但期貨有獨特的保證金制度,它是利得與損失的杠桿,既不限制風險,也不限制收益。 (3)外匯期權交易的合理利用。從避免外匯風險的角度看,外匯期權是外匯遠期合同和外匯期貨的延伸,不同之處在於它具有選擇權,期權買方可放棄履約,從而隨市場行情變化,獲得無限大的利益。由於銀行考慮到外匯交割通常會在極其不利的情況下進行,相應會提高交易費用,因此,在做期權交易時,應盡可能地縮短未來不確定時間,以獲得更有利的遠期匯率。 (4)互換交易的合理利用。在貨幣互換交易中,由於匯率是預先確定的,交易者不必承擔匯率波動的風險,因而可起到避險作用。貨幣互換匯率由交易雙方商定,且互換交易的期限往往較長,因而在規避長期外匯風險時它比期貨、遠期合同等更簡潔。
互換交易是降低長期資金籌措成本,防範利率和匯率風險的最有效的金融工具之一。 2. 運用衍生金融工具避險應堅持審慎原則。各種避險措施都存在著利弊,經濟主體應根據自身業務需要,慎重選擇避險工具。 首先,規避外匯交易風險要付出相應的管理成本,因此,要精確核算管理成本、風險報酬、風險損失之間的關系。其次,應綜合全面考慮,盡可能通過抵消不同項目下的貨幣資金敞口,減低或消除外匯交易風險。最後,防範外匯交易風險的方法多樣,達到的效果各不相同,經濟主體應按自身情況選擇合理的避險方案。

3. 外匯交易風險管理的策略有哪些

交易模擬戶比賽,沒有風險,像NordFX

4. 如何控制期貨交易風險

任何存在投資機會的正常市場中,獲利總是與風險相伴的,期貨市場當然也不例外。引發期貨市場風險的主要原因有價格波動、保證金交易的杠桿效應、投資者的非理性投機和市場機制的不健全,其中保證金因素引發的風險是期貨市場的一個顯著特點。保證金制度非常集中的體現了期貨交易以小博大的投資特點,通過該制度的實施,投資者客觀上有可能利用較少資金獲得更多盈利,大大拓寬了資金創造利潤的空間。相應地,在其高回報的背後也就蘊含了高風險,畢竟回報和風險的對應性是任何市場都遵循的客觀規律,因此和股市等其他許多市場相比較,期貨存在較大的風險是公認的事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期貨市場的魅力所在,它為那些具有挑戰精神的投資者創造了機會。
和現貨等其他市場相比較,期貨市場存在以下一些特點:其一,參與期貨交易的商品通常價格波動較為頻繁,期貨價格易與現貨價格產生強烈的共振,擴大風險面,在現貨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劇風險度;其二,期貨交易也不同於一般的現貨交易,期貨交易是連續性的,因此就存在延伸風險、引發連鎖反應的可能;其三,和股市等相比,期貨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特徵,投機性更強,因此投資者的過度投機容易誘發更多的風險行為,增加了風險產生的可能;其四,期貨交易在很大程度上是針對未來不同預期的較量和爭奪,未來不確定性因素多,預測的難度大,投資者產生分歧的可能性也有所提高,所以這一點也增加了期貨市場的不確定性風險。
鑒於上述原因,期貨投資者尤其是其中一些經驗不夠豐富的新手就要特別注意風險的防範和控制,在獲利之前保證資金的安全是首要也是前提條件。首先,要選擇一傢具有良好信譽和較強實力的經紀公司,畢竟大部分普通期貨投資者都是通過期貨經紀公司來進行交易的,沒有實力和信譽作保證,會大大增加投資活動順利開展的難度;其次,投資者應該嚴格遵守期貨交易所和期貨經紀公司的一切風險管理制度,這樣能夠有效避免諸如交割和被強行平倉等帶來的投資風險,盡最大可能保證資金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再次,投資的資金和規模要適當,要和具體的投資活動相配合。資金相對緊張會影響到交易的進行,尤其是涉及到保證金追加的時候。而資金規模過大,有可能造成過量下單,致使投資者承受超過自身負荷的壓力,資金風險當然也會「水漲船高」了;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投資者要有適合自己的、好的投資策略,前提條件就包括對於市場的了解和把握。投資者在期貨交易中,最主要的風險還是來自市場價格的波動,分析各種市場信息,在此基礎上洞悉市場波動方向、形成正確的投資策略,不斷提高判斷和交易的准確度。增強自身實力是對抗風險的最佳途徑。

5. 風險管理策略有那些

風險管理策略一般有三點:

1、風險管理必須識別風險。風險識別是確定何種風險可能會對企業產生影響,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確定性的程度和每個風險可能造成損失的程度。

2、風險管理要著眼於風險控制,公司通常採用積極的措施來控制風險。通過降低其損失發生的概率,縮小其損失程度來達到控制目的。

3、風險管理要學會規避風險。在既定目標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方案的實施路徑,從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風險因素。例如設立現代激勵機制、培訓方案、做好人才備份工作等等,可以降低知識員工流失的風險

(5)交易風險控制策略擴展閱讀:

對風險管理研究的方法採用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是通過對風險進行調查研究,做出邏輯判斷的過程。定量分析方法一般採用系統論方法,將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風險因素組成一個系統,抽象成理論模型,運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等數學工具定量計算出最優的風險管理方案的方法。

隨著經濟發展中產業的細化和經營方式的多樣化、金融深化以及日新月異的技術創新,對風險的科學識別、計量和安排都必須要有相應技術作為支持,僅僅藉助經驗和主觀判斷是無法勝任的。

在投資項目、前期評價、貸款定價、授信決策、風險監控、資本計量、減值計提、績效考核、組合管理、貸後管理等方面,用依賴經驗的非標准化方式進行,不僅難以兼顧風險偏好和決策,同時也大大影響了工作流程,資金效率、項目成本等指標。

6. 交易風險管理方法包括哪些

交易風險管理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迴避;風險分散(或風險對沖);風險控制。

7. 貴金屬交易的貴金屬交易中的風險控制策略

報酬/風險比是預期回報與未來風險的比值。假設某段時間內即將上升的空間為400元,而可能下跌的空間為100元,那麼報酬/風險比就是4:1。
獲勝率是黃金開戶買入後在某一時間內最終盈利的可能性,即將來是獲利賣出而不是虧損賣出的概率是多少。
報酬/風險比和獲勝率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假設投資者有10萬元的資金,始終選擇報酬/風險比為3:1的行情滿倉做10次,同時設置止損位為買入價的-3%,即盈利目標位買入價的9%,那麼:
0勝是:虧損3萬
1勝9負:虧損1.8萬
2勝8負:虧損0.5萬
3勝7負:盈利0.6萬
4勝6負:盈利1.8萬
5勝5負:盈利3萬
6勝4負:盈利4.2萬
7勝3負:盈利5.4萬
8勝2負:盈利6.6萬
9勝1負:盈利7.8萬
10勝時:盈利9萬
可見,只有投資者能在10次交易中贏得3次,即可小有盈利。如果報酬/風險比為4:1時入場,則10詞只有贏兩次就可以保本。10次實現兩次或3次獲勝,是比較容易達到的,關鍵是報酬/風險比,所以報酬/風險比是職業投資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一般來說,能確定報酬/風險比(W/R)的情況下,交易保本時所需的獲勝率(t)為1/(w+r)*100%,
可見,若想交易取得成功,在報酬/風險比越小時,對獲勝率的要求就越高;而當報酬/風險比越大時,對獲勝率的要求就可以低一些。
總的來說,投資者長期獲利的關鍵是能正確評估出貴金屬投資品種的報酬/風險比和獲勝率。 1、尋找高勝率的機會
很多投資者之所以屢屢虧損,往往是因為沒有等到較有把握的機會就匆匆地入場。嚴格地講,高勝率的機會都不會很確定,往往是投資者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即使是有90%的獲勝率,如果行情偏偏走到了剩下10%的概率里,虧損也一樣會發生,而且此時的虧損往往會更大,因為投資者會根據高勝率來加大投入資金比例。
2、尋找大回報的機會
對於短線交易來說,報酬/風險比必須達到2:1時才值得我們進場操作;對於中長線來說,報酬/風險比必須達到4:1才值得進場操作。
要知道,用多次小虧損換一次充足的盈利,不僅是投資者必須具備的經驗,也是世界級交易大師的成功之道。盡管交易大師都非常看重高勝率這個條件,但他們的交易成功率卻往往不會高於50%,這是他們極其看重止損同時敢於在看準的時機上進行加倉的結果。
所以,對於短線交易來說,需要提高自己的交易成功率;而對於中長線交易來說,則需要適應」用丟掉高成功率的代價來換取大回報「的盈利模式。
3、合理加大資金投入
重倉出擊最有信心的品種和重倉出擊最有信心的點位,是投資者利潤最大化的必然措施。資金投入的合理比例控制在10%~50%之間,即使出現了重大的投資虧損,也有機會重新入市博弈。 1、減倉的方法
建倉是一個比較專業的問題,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根據自己的交易原則來調配倉位,即先明確資金投入額度,再考慮最大虧損承受額度。
另一種建倉方式比較死板,是一種先確立止損額度,後考慮資金投入的方法。
一般來說,第一種方法適合有資金管理經驗的人,而後一種方法適合按計劃執行交易或沒有資金管理經驗的人,兩者最終要達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2、加倉或減倉的方法
1)遞減加碼法
當投資者認為未來價格還能上漲但漲幅空間有限是,即可採用遞減加碼的方式減倉,這種方式又稱金字塔加碼法。例如首次建倉的資金為8萬元,第二次加倉資金為5萬,第三次加倉資金為3萬元。
2)遞增加碼法
與遞減加碼法相對,當投資者認為未來價格還有很大增長空間時可採用。在行情開始,最好用少量資金謹慎測試行情。
3)平均加碼法
平均加碼法是一種簡單的加碼方式,只需將備用資金分為2~4等份,在行情看好的時候繼續追加即可,每次追加的資金量都相同。
上述3中方法同樣適用於減倉。當行情不易判斷是,投資者可以採用遞增加碼法,即先少量減倉,待見勢不好時再加大減倉量;當行情猶豫退縮是,交易者則可採用遞減加碼法,即先大量減倉,保住大部分利潤,只留少量倉位在市場中繼續承受風險。
上述3中加倉/減倉方法只適用於市場上升趨勢或下降趨勢明朗的情況,當行情在震盪盤整是,只適合輕單入場,做快進快出的短線交易。

8. 交易風險的控制策略

1、加強帳戶管理,主動調整資產負債。以外幣表示的資產負債容易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資產負債調整是將這些帳戶進行重新安排或轉換成最有可能維持自身價值甚至增值的貨幣。
2、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靈活使用軟、硬幣。外匯風險的大小與外幣幣種密切相關,交易中收付貨幣幣種不同,所承受的外匯風險不同。在外匯收支中,原則上應爭取使用硬貨幣收匯,用軟貨幣付匯。
3、在合同中訂立貨幣保值條款。貨幣保值條款的種類很多,並無固定模式,但無論採用何種保值方式,只要合同雙方同意,並可達到保值目的即可。貨幣保值方式主要有黃金保值、硬貨幣保值、「一籃子」貨幣保值等,目前合同中大都採用硬貨幣保值條款。
4、通過協定,分攤風險。交易雙方可以根據簽訂的協議,確定產品的基價和基本匯率,確定匯率變化幅度以及交易雙方分攤匯率變化風險的比率,視情況協商調整產品的基價。
5、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收付時間。在國際外匯市場瞬息萬變的情況下,提前或推遲收、付款,對經濟主體來說會產生不同的效益。因此,應善於把握時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收付時間。 1、金融衍生工具的應用
(1)遠期外匯交易的合理應用。遠期外匯合約通常是不可撤消的,它是保障收益和現金流的工具。採用這一避險工具的關鍵是對未來匯率的預期,若匯率實際變動與預期不符,則雖鎖定了風險,卻也失去了應得的收益。因而,這一避險工具常用於保守型管理策略之中。
(2)外匯期貨的合理利用。外匯期貨交易的選擇,同樣取決於匯率預期及信用風險,但期貨有獨特的保證金制度,它是利得與損失的杠桿,既不限制風險,也不限制收益。
(3)外匯期權交易的合理利用。從避免外匯風險的角度看,外匯期權是外匯遠期合同和外匯期貨的延伸,不同之處在於它具有選擇權,期權買方可放棄履約,從而隨市場行情變化,獲得無限大的利益。由於銀行考慮到外匯交割通常會在極其不利的情況下進行,相應會提高交易費用,因此,在做期權交易時,應盡可能地縮短未來不確定時間,以獲得更有利的遠期匯率。
(4)互換交易的合理利用。在貨幣互換交易中,由於匯率是預先確定的,交易者不必承擔匯率波動的風險,因而可起到避險作用。貨幣互換匯率由交易雙方商定,且互換交易的期限往往較長,因而在規避長期外匯風險時它比期貨、遠期合同等更簡潔。互換交易是降低長期資金籌措成本,防範利率和匯率風險的最有效的金融工具之一。
2、運用衍生金融工具避險應堅持審慎原則。各種避險措施都存在著利弊,經濟主體應根據自身業務需要,慎重選擇避險工具。
首先,規避外匯交易風險要付出相應的管理成本,因此,要精確核算管理成本、風險報酬、風險損失之間的關系。
其次,應綜合全面考慮,盡可能通過抵消不同項目下的貨幣資金敞口,減低或消除外匯交易風險。
最後,防範外匯交易風險的方法多樣,達到的效果各不相同,經濟主體應按自身情況選擇合理的避險方案。

9. 外匯交易風險的管理方法主要有哪些

第一、倉位的控制,做單最忌憚的就是重倉干。畢竟市場是具有不確定性的,沒有百分之一百的准確性,一旦方向錯誤,容易造成較大虧損;

第二、止盈止損的設置,不管任何時候都記得要把止盈止損值給設置好,把風險和盈利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第三、自我控制,有自己的一套交易系統,不輕易修改單子數據;

第四、在正規的交易平台上交易,資金安全才是風險把控的源頭。

閱讀全文

與交易風險控制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亞世光電價格估值 瀏覽:870
上海八方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1000
在建行app上買的買的理財產品怎麼找不到 瀏覽:880
應收租賃款保理政府融資 瀏覽:239
大的金融公司資產 瀏覽:980
商品交易所 瀏覽:139
市場匯率是中間價嗎 瀏覽:290
人民幣匯印尼盾匯率 瀏覽:88
郵儲銀行2020年理財考試題庫 瀏覽:184
金融服務收費合同 瀏覽:329
酒鋼宏興股份怎麼樣 瀏覽:732
那種理財基金收益好 瀏覽:936
汕頭建設銀行金融機構代碼 瀏覽:50
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績效評辦法 瀏覽:95
金融業法律服務方案 瀏覽:715
20萬短期投資理財項目6 瀏覽:345
川融匯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怎麼樣6 瀏覽:141
融資融券50萬不買股票 瀏覽:580
個私業主融資需求 瀏覽:188
對理財公司發展合理化建議 瀏覽: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