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年報的基本內容包括哪些
【千百集團】上市公司年報的格式按照有關規定是固定的。主要包括以下11個部分:
重要提示;
2. 公司基本情況簡介;
3. 主要財務數據和指標;
4. 股本變動及股東情況;
5. 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6. 公司治理結構;
7. 股東大會情況簡介;
8. 董事會報告;
9. 監事會報告;
10. 重要事項;
11. 財務會計報告;
年報是每年出版一次的定期刊物。又稱年刊。 根據證券交易委員會規定,必須提交股東的公司年度財務報表。報表包括描述公司經營狀況,以及資產負債和收入的報告、年報長表稱為10-K,其中的財務信息更為詳盡,可以向公司秘書處索取。目前上市公司年報有兩種版本,一種是在公開媒體上披露的年報摘要,其內容較簡單,另一版本是交易所網站披露的詳細版本。(深圳公司年審年報zixun:
Ⅱ 財務報表主要看哪幾個數據
財報三大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
資產負債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出報表的那一時刻,這個公司資產負債情況如何,是窮還是富,窮的話,窮到什麼地步,富得話,富得是不是流油。
利潤表或損益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里,這個公司損益情況如何。
現金流量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里,這個公司收進了多少現金,付出去了多少現金,還餘下多少現金在銀行里。
Ⅲ 什麼是企業年報,財務報表怎樣才看的懂得
企業年報就是在年度末 資產負債表時點為12月31日,利潤表為一年度的財務會計報表與月報區別,改報表喊期初數(上年數)和期末數(本年數),多了兩張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和現金流量表。
一、 資產負債表各項目的填列
(一)年初數字的填列報表中的"年初數"欄內各項數字,根據上年末資產負債表"期末數"欄內所列數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資產負債表各個項目的名稱和內容同上年度不相一致,則應對上年末資產負債表各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照本年度的口徑進行調整,填入報表中的"年初數"欄內。
(二) 報表其他各項目的內容和填列方法:
1."貨幣資金"項目,反映企業庫存現金、銀行結算戶存款、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資金等貨幣資金的合計數。
2."短期投資"項目,反映企業購入的各種能隨時變現,持有時間不超過1年的有價證券以及不超過1年的其他投資。
3."應收票據"項目,反映企業收到的未到期收款也未向銀行貼現的應收票據,包括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
4."應收帳款"項目,反映企業因銷售產品和提供勞務等而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各種款項。
5."壞帳准備"項目,反映企業提取尚未轉銷的壞帳准備。
6."預付帳款"項目,反映企業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
7."應收補貼款"項目,反映企業應收的各種補貼款。
8."其它應收款"項目,反映企業對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應收和暫付的款項。
9."存貨"項目,反映企業期末在庫、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項存貨的實際成本,包括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自製半成品、產成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等。
10."待攤費用"項目,反映企業已經支付但應由以後各期分期攤銷的費用。企業的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改良及大修理支出以及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攤費用,應在本表"遞延資產"項目反映,不包括在該項目數字之內。
11."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項目,反映企業在清查財產中發現的尚待轉銷或作其他處理的流動資產盤虧、毀損扣除盤盈後的凈損失。
12."其他流動資產"項目,反映企業除以上流動資產項目外的其他流動資產的實際成本。
13."長期投資"項目,反映企業不準備在1年內變現的投資。長期投資中將於1年內到期的債券,應在流動資產類下"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債券投資"項目單獨反映。
14."固定資產原價"項目和"累計折舊"項目,反映企業的各種固定資產原價及累計折舊。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在產權尚未確定之前,其原價及已提折舊也包括在內。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原價並應在本表下端補充資料內另行反映。
15."固定資產清理"項目,反映企業因出售、毀損、報廢等原因轉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畢的固定資產的凈值,以及固定資產清
二、怎樣看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公司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年末)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的會計報表。它的基本結構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不論公司處於怎樣的狀態這個會計平衡式永遠是恆等的。左邊反映的是公司所擁有的資源;右邊反映的是公司的不同權利人對這些資源的要求。債權人可以對公司的全部資源有要求權,公司以全部資產對不同債權人承擔償付責任,償付完全部的負債之後,餘下的才是所有者權益,即公司的資產凈額。
我們利用資產負債表的資料,可以看出公司資產的分布狀態、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構成情況,據以評價公司資金營運、財務結構是否正常、合理;分析公司的流動性或變現能力,以及長、短期債務數量及償債能力,評價公司承擔風險的能力;利用該表提供的資料還有助於計算公司的獲利能力,評價公司的經營績效。
在分析資產負債表要素時我們應首先注意到資產要素分析,具體包括:
1流動資產分析。分析公司的現金、各種存款、短期投資、各種應收應付款項、存貨等。流動資產比往年提高,說明公司的支付能力與變現能力增強。
2長期投資分析。分析一年期以上的投資,如公司控股、實施多元化經營等。長期投資的增加,表明公司的成長前景看好。
3固定資產分析。這是對實物形態資產進行的分析。資產負債表所列的各項固定資產數字,僅表示在持續經營的條件下,各固定資產尚未折舊、折耗的金額並預期於未來各期間陸續收回,因此,我們應該特別注意,折舊、損耗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其他各種報表的准確性。很明顯,少提折舊就會增加當期利潤。而多提折舊則會減少當期利潤,有些公司常常就此埋下伏筆。
4無形資產分析。主要分析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專利權等。商譽及其他無確指的無形資產一般不予列賬,除非商譽是購入或合並時形成的。取得無形資產後,應登記入賬並在規定期限內攤銷完畢。
其次,要對負債要素進行分析,包括兩個方面:
1流動負債分析。各項流動負債應按實際發生額記賬,分析的關鍵在於要避免遺漏,所有的負債均應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出來。
2長期負債分析。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項等。由於長期負債的形態不同,因此,應注意分析、了解公司債權人的情況。
最後是股東權益分析,包括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4個方面。分析股東權益,主要是了解股東權益中投入資本的不同形態及股權結構,了解股東權益中各要素的優先清償順序等。看資產負債表時,要與利潤表結合起來,主要涉及資本金利潤和存貨周轉率,前者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標,後者是反映營運能力的指標。
三、怎樣看利潤表
利潤表依據「收入-費用=利潤」來編制,主要反映一定時期內公司的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支出之後的凈收益。通過利潤表,我們一般可以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管理的成功程度作出評估,從而評價投資者的投資價值和報酬。利潤表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反映公司的收入及費用,說明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的利潤或虧損數額,據以分析公司的經濟效益及盈利能力,評價公司的管理業績;另一部分反映公司財務成果的來源,說明公司的各種利潤來源在利潤總額中占的比例,以及這些來源之間的相互關系。對利潤表進行分析,主要從兩方面入手:
1.收入項目分析。公司通過銷售產品、提供勞務取得各項營業收入,也可以將資源提供給他人使用,獲取租金與利息等營業外收入。收入的增加,則意味著公司資產的增加或負債的減少。
記入收入賬的包括當期收訖的現金收入,應收票據或應收賬款,以實際收到的金額或賬面價值入賬。
2.費用項目分析。費用是收入的扣除,費用的確認、扣除正確與否直接關繫到公司的盈利。所以分析費用項目時,應首先注意費用包含的內容是否適當,確認費用應貫徹權責發生制原則、歷史成本原則、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等。其次,要對成本費用的結構與變動趨勢進行分析,分析各項費用占營業收入百分比,分析費用結構是否合理,對不合理的費用要查明原因。同時對費用的各個項目進行分析,看看各個項目的增減變動趨勢,以此判定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財務狀況,預測公司的發展前景。
看利潤表時要與上市公司的財務情況說明書聯系起來。它主要說明公司的生產經營狀況;利潤實現和分配情況;應收賬款和存貨周轉情況;各項財產物資變動情況;稅金的繳納情況;預計下一會計期間對公司財務狀況變動有重大影響的事項。財務情況說明書為財務分析提供了了解、評價公司財務狀況的詳細資料。
怎樣看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上市公司現金流入與流出信息的報表。這里的現金不僅指公司在財會部門保險櫃里的現鈔,還包括銀行存款、短期證券投資、其他貨幣資金。現金流量表可以告訴我們公司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收支活動,以及現金流量凈增加額,從而有助於我們分析公司的變現能力和支付能力,進而把握公司的生存能力、發展能力和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
市公司的現金流量具體可以分為以下5個方面:
1.來自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反映公司為開展正常業務而引起的現金流入量、流出量和凈流量,如商品銷售收入、出口退稅等增加現金流入量,購買原材料、支付稅款和人員工資增加現金流出量,等等;
2.來自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反映公司取得和處置證券投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活動所引起的現金收支活動及結果,如變賣廠房取得現金收入,購入股票和債券等對外投資引起現金流出等;
3.來自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是指公司在籌集資金過程中所引起的現金收支活動及結果,如吸收股本、分配股利、發行債券、取得借款和歸還借款等;
4.非常項目產生的現金流量:是指非正常經濟活動所引起的現金流量,如接受捐贈或捐贈他人,罰款現金收支等;
5.不涉及現金收支的投資與籌資活動:這是一類對股民非常重要的信息,雖然這些活動並不會引起本期的現金收支,但對未來的現金流量會產生甚至極為重大的影響。這類活動主要反映在補充資料一欄里,如以對外投資償還債務,以固定資產對外投資等。
對現金流量表主要從3個方面進行分析:
1.現金凈流量與短期償債能力的變化。如果本期現金凈流量增加,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增強,財務狀況得到改善;反之,則表明公司財務狀況比較困難。當然,並不是現金凈流量越大越好,如果公司的現金凈流量過大,表明公司未能有效利用這部分資金,其實是一種資源浪費。
2.現金流入量的結構與公司的長期穩定。經營活動是公司的主營業務,這種活動提供的現金流量,可以不斷用於投資,再生出新的現金來,來自主營業務的現金流量越多,表明公司發展的穩定性也就越強。公司的投資活動是為閑置資金尋找投資場所,籌資活動則是為經營活動籌集資金,這兩種活動所發生的現金流量,都是輔助性的,服務於主營業務的。這一部分的現金流量過大,表明公司財務缺乏穩定性。
3.投資活動與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與公司的未來發展。股民在分析投資活動時,一定要注意分析是對內投資還是對外投資。對內投資的現金流出量增加,意味著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增加,說明公司正在擴張,這樣的公司成長性較好;如果對內投資的現金流量大幅增加,意味著公司正常的經營活動沒有能夠充分吸納現有的資金,資金的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對外投資的現金流入量大幅增加,意味著公司現有的資金不能滿足經營需要,從外部引入了資金;如果對外投資的現金流出量大幅增加,說明公司正在通過非主營業務活動來獲取利潤。
Ⅳ 公司年報主要看什麼
年報收益就是每年公司的收入情況
收益很低而每股收益很高說明他總股本很小
舉個例子:某股票總股本10個億,凈利潤是1億,每股收益就是1/10=0.1
所以每股收益是1毛。另一個股票總股本只有1個億,這個公司凈利潤也是1億,每股收益就是1/1=1,每股收益就是一元了。
每股收益是看公司估值的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的指標,一個公司是否優秀還要看很多方面。
Ⅳ 怎麼分析公司年報呢,財務報表重點應該關注哪些指標
分析年報是一門學問,細說起來幾十萬字也說不清楚,我就簡單給樓主簡單說一說,具體的樓主可以查查相關資料.
站在投資者的角度,我們看年報主要看這幾方面
1、年報摘要概述,公司在發布年報的同時還會公布一個年報簡化版,如果不是精讀年報,年報摘要精簡了一些沒用的東西,可以簡明扼要的了解公司的概況
2、審計報告,這個很短卻很重要,主要看是否存在保留意見
3、看限手售時間表,具體不和樓主說了,只要了解時間和對象
4、實際控制人。實際控制人雖然不一定直接是公司股東,但是通過產權關系很大程度支配上市公司的行為,所以值得關注,從很大角度看實際控制人可以分3類,1是個人,2是地方國資委,3是國務院國資委,舉個簡單的例子,一般來說個人控制的上市公司就很難控制工資實施大規模的資產重組。具體如何分析這里不多說了
5、簡單了解公司治理情況
6、股權激勵情況,具體不說了,對於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可以高度關注,尤其是跌破行權價的公司股票
7、分紅預案,這個大多數投資者都比較關注,相信樓主也了解這方面東西,就不多說了
8、所得稅,這里主要看公司是否為高新技術企業,因為按照我國稅法,企業所得稅為25%而高新技術企業可以享受15%的所得稅,平增10%的利潤這對公司來說無疑是有很大收益的。
9、交叉持股情況,這裡面不多說了
10、關聯交易,關聯交易是關聯方操縱公司利潤的重要手段,通過關聯交易,公司的業績可能被人打壓或抬高,所以在年報中,公司將關聯交易作為重大事項進行了詳細披露
11、擔保披露,擔保如同古代的連坐制度,所以還是不得不關注的,這個要看是否高風險擔保、對外擔保、擔保比例等等,尤其是年報中發現對外擔保占凈資產比例過大,10%以上,必須要加倍小心。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公司貸款都需要擔保的,一些有實力的公司一般可以無需擔保就融集大部分所需資金的。
——————前面這些是年報中除了財務報表必須看的項目,下面就是年報的大半部分,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主要看這樣幾個東西,我就不具體說了,寫的太多了
1、資產負債表
2、資產類會計科目
3、利潤表
4、現金流量表
5、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重點關注的指標
1、產品毛利率
2、凈資產收益率
3、每股凈資產及市凈率
4、環比數據
5、非經常性損益
6、市盈率及每股收益
————————好啦基本就這么多,我只是給樓主列了個概況,具體讀起來要一定功底的,開始分析年報最好是精度幾分年報才好。
Ⅵ 看財務報表時一般看哪幾個重要指標
財報三大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
資產負債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出報表的那一時刻,這個公司資產負債情況如何,是窮還是富,窮的話,窮到什麼地步,富得話,富得是不是流油。
利潤表或損益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里,這個公司損益情況如何。
現金流量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里,這個公司收進了多少現金,付出去了多少現金,還餘下多少現金在銀行里。
Ⅶ 請問公司年報中有哪些指標數據最重要,各反映了公司哪些情況
通過分析資產負債表,可以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對公司的償債能力、資本結構是否合理、流動資金是否充足作出判斷。 通過分析損益表,可以了解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狀況、經營效率,對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持續發展能力作出判斷。 通過分析現金流量表分析其能否具備短期應付債務的能力和支付能力。 財務報表各項指標 1.短期債務清償能力比率 短期債務清償能力比率又稱為流動性比率,主要有下面幾種: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總額) (流動負債總額) 流動比率表明公司每一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付保證,比率較大,說明公司對短期債務的償付能力越較強。 速動比率=(速度資產) (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也是衡量公司短期債務清償能力的數據。速動資產是指那些可以立即轉換為現金來償付流動負債的流動資產,所以這個數字比流動比率更能夠表明公司的短期負債償付能力。 流動資產構成比率=(每一項流動資產額) (流動資產總額) 流動資產由多種部分組成,只有變現能力強的流動資產佔有較大比例時企業的償債能力才更強,否則即使流動比率較高也未必有較強的償債能力。 2.長期債務清償能力比率 長期債務是指一年期以上的債務。長期償債能力不僅關繫到投資者的安全,還反映公司擴展經營能力的強弱。 股東權益對負債比率=(股東權益總額 負債總額) 100% 股東權益對負債比率表明每百元負債中,有多少自有資本作為償付保證。數值越大,表明公有足夠的資本以保證償還債務。 負債比率=(負債總額 總資產凈額) 100% 負債比率又叫作舉債經營比率,顯示債權人的權益占總資產的比例,數值較大,說明公司擴展經營的能力較強,股東權益的運用越充分,但債務太多,會影響債務的償還能力。 產權比率=(股東權益總額 總資產凈額) 100% 產權比率又稱股東權益比率,表明股東權益占總資產的比重。 固定比率=(股東權益 固定資產) 100% 固定比率表明公司固定資產中有多少是用自有資本購置的,一般認為這個數值應在100%以上。 固定資產對長期負債比率=(固定資產 長期負債) 100% 固定資產對長期負債比率表明固定資產中來自長期債款的比例。一般認為,這個數值應在100%以上,否則,債權人的權益就難於保證。 3.成長性比率指標分析 成長性,是指公司通過擴展經營具有不斷發展的能力。 利潤留存率=(稅後利潤-已發股利) (稅後利潤) 利潤留存率越高表明公司的發展後勁越足。 再投資率=(資本報酬率) (股東盈利保留率) 再投資率又稱內部成長率,表明公司用其盈餘所得進行再投資的能力。數值大說明擴展經營能力強。 4.效率比率指標分析 效率比例是用來考察公司運用其資產的有效性及經營效率的指標。 存貨周轉率=(營業成本) (平均存貨額) 存貨周轉率越高,說明存貨周轉快,公司控制存貨的能力強,存貨成本低,經營效率高。 應收帳款周轉率=(營業收入) (應收帳款平均余額) 應收帳款周轉率表明公司收帳款效率。數值大,說明資金運用和管理效率高。 固定資產周轉率=(營業收入) (平均固定資產余額) 固定資產周轉率用來檢測公司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數值越大,說明固定資產周轉速度越快固定資產閑置越少。
Ⅷ 怎麼看上市公司年報,通過什麼指標確定盈利還是虧損
閱讀公司年報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進行經驗的積累才能慢慢熟悉。由於內容太多,在此只能簡單介紹一二。
公司年報的核心部分就是財務報表,財務報表分為四部分: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分析方法具體如下:
1.比較分析:是為了說明財務信息之間的數量關系與數量差異,為進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這種比較可以是將實際與計劃相比,可以是本期與上期相比,也可以是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相比;
2.趨勢分析:是為了揭示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化及其原因、性質,幫助預測未來。用於進行趨勢分析的數據既可以是絕對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數據;
3.因素分析:是為了分析幾個相關因素對某一財務指標的影響程度,一般要藉助於差異分析的方法;
4.比率分析:是通過對財務比率的分析,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往往要藉助於比較分析和趨勢分析方法。
閱讀財報一定要具備一定的財務知識。
Ⅸ 年報中哪些財務指標最值得
除非是自己特別關注的公司,亦或是從事財務打假的業內人士,一般投資者實在沒必要把一份年報從頭到尾讀完,確實也沒那份閑工夫——一份年報就跟一部小說似的,沒半天的時間壓根甭想看明白。對於絕大多數沒有納入股票池中的公司年報,只要簡約看些關鍵指標就足夠了。
但正像某服飾廣告中所說:「簡約而不簡單」,如果投資者只是去看看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的話,就過於簡單了。在我來看,選取年報中的幾個關鍵指標比對著看,就足以解決絕大多數問題了。
上期《紅周刊》第73頁的「2011年上市公司年報主要財務數據 」欄目,其中所列示的關鍵財務指標便充足了許多,包括了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對比數據、凈資產收益率、每股經營性現金凈流量、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數據及同比增長情況、股東戶數及環比變動率等。運用這些指標對上市公司的業績質量進行考量,更有利於理解最終指標也即每股收益的來源。
當然,嚴格來說,將營業利潤替換凈利潤更有助於真實盈利能力的分析,因為凈利潤所受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較大,有不少公司就依靠著財政補貼過活,體現在凈利潤和每股收益方面還差強人意,但其實公司的業務只是個空架子,談不上核心競爭力和投資價值,只剩下被重組的份兒了。
分析這幾項關鍵財務指標之間的關系,可以總結出如下幾點:1,沒有營業收入增長支持的凈利潤增長不值錢;2,沒有經營性現金凈流量輔證的凈利潤不可靠;3,沒有導致凈資產增加的凈利潤則是數字游戲。
首先看營業收入增長與凈利潤增長之間存在的關聯關系。由於存在經營杠桿,理論上公司凈利潤的波動幅度應當比營業收入略大,在現實企業分析中,只要二者變動幅度偏離不是太遠即可以看做是合理的。在剔除了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後,如果凈利潤增幅顯著高於營業收入增幅,則需要關注是否是以毛利率為代表的業務盈利能力出現了提高,比如出現了產品提價之類的,像去年很明顯地發生在氟化工上市公司,這就需要關注提價後的產品是否可能面臨跌價、導致損害盈利能力的可持續性,譬如稀土類上市公司就遇到了這種情況。
如果凈利潤增幅顯著低於營收,往往都不是好事,可能面臨著行業競爭加劇損害核心盈利能力的事情。
在沒有增資擴股的前提下,凈利潤的實現還應當導致凈資產同等金額的增加,如果不是則需要關注是否是由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對外出售,導致原先計入資本公積下的為實現收益計入了利潤表投資收益,如是這樣則不過是數字游戲,並不代表盈利能力增強。
最值得關注的其實還是凈利潤與經營性現金凈流入金額的差異是否過大。在理想狀態下,受到折舊等非付現費用的影響,經營性現金凈流入金額應當略高於凈利潤,如果顯著低於凈利潤則八成是有問題了。要麼是應收大幅增加,要麼是存貨大量積壓,理論上還可能出現應付大幅減少導致現金流量狀況不盡如人意,但現實中這樣的例子很少,可以忽略。
應收大幅增加絕非好事,不僅會帶來壞賬和其他管理成本,而且也預示著銷售難度加大。就像超日太陽在1月31日披露的業績修正預告,預計凈利潤同比下降35%~65%,主要原因就包括了「客戶平均回款期加長了約三至五個月,公司滾動的應收賬款總額同比有較大幅度增加,計提壞賬准備同比也有較大幅增加」。
存貨積壓則需要辯證看待,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好事,因為庫存商品積壓往往對應著銷售不暢,漢王科技去年年報就尤其體現了這一點。但是也有例外,一種是由於銷售旺盛而增加的備貨,還有一種就是在原材料價格周期低谷時囤積的原材料。這就需要仔細、辯證地來分析了。
其實對於從年報中發現問題來說,前述內容亦可作為初步篩選目標所用,因為不論是凈利潤增幅偏離營收增幅,還是凈利潤偏離現金流量,都是不正常的現象。而不正常的背後必有隱情、必有可供挖掘和分析的空間。
除了前述財務指標之外,我認為毛利率也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參考項。毛利率的升降,直接反映了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變化,可供人為操縱的空間較小。盡管也可以通過操縱存貨結轉成本的手段虛增毛利率,但是相比操縱減值准備和其他非經營性損益,難度更大,因此毛利率的變化相對更加客觀。
筆者絕不青睞低毛利率的公司,不僅因為這些公司業務往往已經處於激烈競爭當中,而且還存在一個延伸問題,就是應收賬款風險。一旦損失了一單結款,就意味著其他很多筆業務白做了,就像中國鐵建,毛利率不到10%,這意味著一單業務回款出了問題,其他10筆業務就都白做了。同時該公司的海外業務往往又集中在政治環境並不穩定的地區,其海外資產和海外業務本身風險就很大,此前在利比亞和沙特的項目就是明證,要不是有集團公司在後面兜底,還不知道會虧成什麼樣子。
Ⅹ 如何看企業年報
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在搜索框里輸入企業名稱就可以看到,企業年檢制度改為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
企業應當按年度在規定的期限內,通過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工商機關報送年度報告,並向社會公示,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查詢。
投資者首先要閱讀財務摘要指標,了解公司收益情況,比較公司業績的變化情況;在分析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時,一些指標要重點考察。
如損益表中的主業收入、毛利、主業利潤、營業利潤、凈利潤的增長率,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存貨絕對變化和相對主業收入的比例等。如指標出現明顯異常的變化,就需尋找其變化的原因;
除了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外,公司年報中這樣幾方面的內容也需認真閱讀,比如公司管理層對經營情況認可程度的信息、公司重大事件、財務報表的附註及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從中可了解公司和中介機構對公司經營情況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