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郵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什麼郵票
中國郵電部於1960年7月30日發行《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會》郵票,全套2枚。該郵票由鍾靈、邵柏林、周令釗、陳若菊設計,北京郵票廠印製,志號:紀81(編號271-272)。 全套兩枚。這套郵票是我國第一枚金石藝術郵票。。(2-1)為「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畫面為一面紅旗,紅旗上為工農兵頭像,再配以簡單的花卉裝飾和深綠色基調,整個畫面顯得簡潔、樸素。這枚郵票表現了毛澤東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提出的文藝方針:文藝要堅持為工農兵的方向。(2-2)為「百花齊放,百花爭鳴」。這一口號是毛澤東於1956年提出的。他指出「百花齊放是一種發展藝術的方法,百家爭鳴是一種發展科學的方法」。圖案中心「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為陽文篆刻。在郵票出現篆刻印章這是第一枚,這枚印章篆刻是名家許之謙的作品。
另外在1979年發行的J39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發行日期:1979.10.30
發行量:1000萬全套枚數:2
全套面值:0.12元
售價:0.12元
郵票規格:40×30mm
齒孔度數:P11×11.5
設計者:劉碩仁
印刷廠:北京郵票廠
版別:影寫版
全張版式50(5×10)
(1)4分文藝的春天1000萬枚
(2)8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1250萬枚
B. 今年新出的《儒林外史》郵票發行量是多少
據2011年3月6日的《中國集郵報》所公布的數據,《儒林外史》特種郵票發行量為1159.99萬張;另有「儒林外史」小版票150萬版。
為紀念吳敬梓誕辰310周年,中國郵政2011年3月份發行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儒林外史〉》特種郵票一套六枚,分別為:《王冕畫荷》、《范進中舉》、《兩根燈草》、《馬二先生游西湖》、《杜少卿夫婦游山》、《沈瓊枝利涉橋賣文》。
C. 儒林外史中的小故事
1、嚴監生:
嚴監生原名嚴大育,字致和,是個膽小有錢的人。嚴監生臨終之際,伸著兩根指頭就是不肯斷氣,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媽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勸,但都沒有說中。
最後還是趙氏走上前道:「爺,別人說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曉得你的意思!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直到趙氏挑掉一根燈草,他方才點點頭,咽了氣。
2、范進中舉:
廣東有一貧苦童生范進從20歲開始考秀才,理想是中舉人。直到34歲才中了秀才。他的岳父胡屠戶是個趨炎附勢、嫌貧愛富的人,對女婿感到很不滿意。
在范進面前趾高氣揚,粗野狂暴,范進也只是唯唯連聲、低聲下氣。好不容易在次年范進中了舉人,他喜極而瘋,後來又被岳父胡屠戶一個耳光打醒了。
3、少年王冕:
元朝末年,諸暨縣的一個村子裡有一個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貧寒,他從小替人放牛,聰明穎悟,勤奮好學,他畫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並且他博覽群書,才華橫溢。
他不願意接交朋友,更不願意求取功名利祿。縣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朱元璋授他「咨議參軍」的職務,他也不接受,心甘情願的逃往會稽山中,去過隱姓埋名的生活。
4、匡超人:
匡超人,原名匡迥,號超人,溫州府樂清縣人。他本是一個淳樸的農村少年,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對父親的一片孝思。在流落他鄉時,他受社會影響逐步發生了變化。
在杭州,匡超人受馬二先生的影響,把科舉作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後,以名士自居,以此作為追名逐利的手段。他吹牛撒謊,鑽取功名,賣友求榮,忘恩負義,變成一個衣冠禽獸。
5、周進中舉:
周進原本是個教書先生,對科舉考試極為熱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卻連個秀才都沒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來到省城開科取士的考場貢院,觸景生情,傷心欲絕,竟一頭撞到木板上,暈了過去。
醒來以後,他嚎啕大哭,滿地打滾。這一幕被幾個商人見到了,他們出於憐憫,幫這個可憐的老頭兒捐了個監生。周進欣喜不已,向他們叩頭謝恩。後來,借著監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舉人。
參考資料
網路-儒林外史
D. 儒林外史郵票版式二價格
儒林外史郵票版式二,也就是市場上說的小版,現價18元左右!
E. 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8分郵票有收藏價值嗎
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8分郵票是1960年7月30日發行《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會》紀念郵票中的第二枚,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的。
中國郵電部於1960年7月30日發行《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會》郵票,全套2枚。該郵票由鍾靈、邵柏林、周令釗、陳若菊設計,北京郵票廠印製,志號:紀81(編號271-272)。 全套兩枚。這套郵票是我國第一枚金石藝術郵票。
第一枚為「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畫面為一面紅旗,紅旗上為工農兵頭像,再配以簡單的花卉裝飾和深綠色基調,整個畫面顯得簡潔、樸素。這枚郵票表現了毛,澤,東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提出的文藝方針:文藝要堅持為工農兵的方向。
第二枚為「百花齊放,百花爭鳴」。這一口號是毛,澤,東於1956年提出的。他指出「百花齊放是一種發展藝術的方法,百家爭鳴是一種發展科學的方法」。圖案中心「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為陽文篆刻。在郵票出現篆刻印章這是第一枚,這枚印章篆刻是名家許之謙的作品。
F. 郵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什麼郵票
郵電部於19607月30發行《文藝術工作者第三代表》郵票全套2枚該郵票由鍾靈、邵柏林、周令釗、陳若菊設計北京郵票廠印製志號:紀81(編號271-272) 全套兩枚套郵票我第枚金石藝術郵票(2-1)文藝工農兵服務畫面面紅旗紅旗工農兵像再配簡單花卉裝飾深綠色基調整畫面顯簡潔、樸素枚郵票表現毛澤東1942延安文藝座談提文藝針:文藝要堅持工農兵向(2-2)百花齊放百花爭鳴口號毛澤東於1956提指百花齊放種發展藝術百家爭鳴種發展科圖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陽文篆刻郵票現篆刻印章第枚枚印章篆刻名家許謙作品另外1979發行J39文藝術工作者第四代表發行期:1979.10.30發行量:1000萬全套枚數:2全套面值:0.12元售價:0.12元郵票規格:40×30mm齒孔度數:P11×11.5設計者:劉碩仁印刷廠:北京郵票廠版別:影寫版全張版式50(5×10)(1)4文藝春1000萬枚(2)8百花齊放百家爭鳴1250萬枚郵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什麼郵票
G. 淄博齊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淄博齊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2015-02-02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山東省淄博市管仲路218號禮堂西大門廳。
淄博齊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030533462573X5,企業法人朱華翠,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淄博齊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廣告設計、製作、發布,路牌燈箱、報刊影視廣告業務代理,影視後期製作,廣告形象宣傳,商務會展服務,音樂專題創作,商業運營規劃,文化傳播服務,珠寶玉器、字畫、紅木傢具、郵票、郵冊、銅版畫、紀念幣、紀念冊銷售(以上經營范圍不含文物),廣告包裝設計。(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審批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淄博齊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H. 百家爭鳴的百家子書散佚類型
1.書厄說
「書厄說」最早由隋代牛弘提出,《隋書》卷四九《牛弘傳》記載牛弘向隋文帝上書,把秦始皇下令焚書、王莽末年兵亂焚毀、董卓時吏民哄搶、五胡亂華之際文物盪然、梁滅亡時蕭繹焚書等五件歷史上重大的書籍毀滅事件稱為「書厄」。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一又補充了隋唐至宋末的災厄:
隋開皇之盛極矣,未及皆毀於廣陵;唐開元之盛極矣,俄頃悉灰於安、史。肅、代二宗洊加鳩集,黃巢之亂復致盪然。宋世圖史一盛於慶歷,再盛於宣和,而女真之禍成矣;三盛於淳熙,四盛於嘉定,而蒙古之師至矣。然則書自六朝之後復有五厄,大歷一也、天寶二也、廣明三也、靖康四也、紹定五也,通前為十厄矣。
當然,書籍的劫難不止於戰亂水火,還有很多人為的禁絕。如王安石主政時曾將自己寫定的《詩義》、《書義》、《周禮義》送國子監鏤版,頒行天下學官,學者爭相傳習,可謂盛極一時;後變法失敗,新學遭禁,王著三經義及《字說》均被廢棄,明代後期皆以亡佚。這是典型的「因人廢言」。如元朝禁毀道家子書、義理、史料記載等,又如清朝修《四庫全書》征書天下,凡具有反清思想的、涉及詆毀少數民族的書籍一律銷毀。孫殿起根據《禁書目錄》、《掌故叢編》、《文獻叢編》、《辦理四庫全書檔案》等書考察,發現在於銷毀之例者,將近三千餘種,六七萬部以上,種數幾與四庫現收書相埒lie。這是「因言廢書」。
2.文獻傳播的技術手段造出的散佚
在造紙術發明之前,主要書寫材料是竹簡和絹帛,竹簡笨重,每片所載字數有限,而且書寫前必須經過裁斷、剖削、「汗青」、「殺青」等多道工序,費時費力。絹帛輕便,但價格昂貴,直到絲織業高度發達的漢代,一匹絹尚值六百餘錢,相當於六石米的價格,一般家庭使用不起。所以在文獻傳播的早期,單位文獻傳抄的數量相對較少,而其經過漫長的歷史年代散失的風險也就更大。
而且在書籍主要以傳抄形式流傳的時代,卷帙浩繁的書流傳極不容易。如三國魏文帝曹丕時編的《皇覽》千篇,傳抄不易,至南北朝時已不見原書,只有節抄本存世,至隋朝時節抄本亦不存。又如南朝齊《四部要覽》1000卷、梁《華林通略》700卷、北齊《修文殿御覽》360卷、唐《文思博要》1200卷,皆因部頭過大傳抄不易,早已不存於世。
3.文獻自身學術水平造出的散佚
在雕版印刷術使用之前,書籍主要靠手抄流傳,因此人們對抄錄的書籍是有所選擇的,質量好的流傳日廣,其他的流傳日微,逐漸被淘汰成為佚書,雕版印刷術使用之後,書籍的傳播手段固然先進了很多,但是書籍的質量仍然影響到書籍的流傳。
4.因觀念落後引起的散佚
古人的文獻觀念較今天淡薄,所以往往不注意為某些稀有文獻資料保存副本,甚至於把圖書視為奇貨、古董,不肯借人瀏覽,更不用說允許別人錄副了,如近代出土的道家文獻都被古人當成了陪葬品。有時因為一些政治上的考慮而限制文獻的散布。官文書是了解一代社會政治現實最直接的史料,但它們歷來不向社會流通,深藏宮中或官府,世為秘籍。這樣的文獻遇到天災人禍,最易亡佚。自漢至宋的歷朝實錄,命運莫不如此。又如明代所修的《永樂大典》22877卷,徵引上古至明初各類圖書文獻七八千種,其中有許多是今已無傳本的宋元以前舊籍。此書編成後只抄錄了一部藏於南京文淵閣。非常不利於科學技術的傳播。如秦始皇焚書,主要是針對儒家經典、百家之書和各國史書,而兵書、農書、醫書等生活、技術之書並不在焚毀之列。但由於儒家經典有利於政治教化,史書也對當代統治者有借鑒作用,因此這些被列入焚書之列的典籍後來又大量出現流傳,相反不在焚書之列,而見於《漢書·藝文志》的農書、醫書幾乎全部失傳,成為佚書。馬端臨說:「若醫葯、卜筮、種樹之書,當時雖未嘗廢錮,而並無一卷流傳至今。以此見聖經賢傳,終古不休;而小道異端,雖存必亡。」由此可見古人觀念如此,竟至於對這些書的亡佚毫無痛惜之情。
5.沒有宗教的護經言論
宗教的重要經書經中都有護經言論,如如有謗經者、質疑經書者下地獄,或者謗經、謗宗教神者下輩子殘疾或平窮,而諸子古書則沒有此種言論其神聖性大大降低,也就招來各種非議。
I. 我有諸葛亮舌戰群儒郵票請問有誰知道它的價格
1992-9《三國演義(第三組)》,全套4枚,第一枚就是《舌戰群儒》,面值20分,發行量2910.2萬枚,目前市價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