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技術分析里,單個指標會失真,多個指標會相悖,這讓人頭疼!
那是個別指標的偏離,這種很正常。你是沒有選好自己的指標組合。什麼了解的指標都想用上。這是不現實得!個別指標出差錯,可以考慮忽略。
2. 股票中K線向前復權,近期的缺口可以修復,遠期的為什麼不行
前復權: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復權功能可以消除由於除權除息造成的價格、指標的走勢畸變。
後復權:上市公司通過送股後,股票的數量多了,但股票的價值不變,所以股票的價格就低了,在K線圖上出現了一個缺口,這個缺口叫除權缺口(並不是所有除權都會有缺口)。 後復權就是在K線圖上以除權前的價格為基準來測算除權後股票的市場成本價。 就是把除權後的價格按以前的價格換算過來。復權後以前的價格不變,現在的價格增加。
3. 股票除權除息後指標變得不準確怎麼辦
右鍵
復權
前復權即可
4. EMA指標失真怎麼辦
如果是真的話,你最好是進行重新調試,調試之後就比較均勻的,而且很容易判斷出來它的嚴格標准。
5. 股票除權後技術指標失真怎麼研判
股票除權後,現在MACD指標會失真,所以你必須在技術分析圖上進行復權處理,一般以前復權為佳!
從歷年來除權股的情況來看,要做好除權股,必須全面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大盤趨勢:大盤好時,個股往往容易立即填權。如果大盤不好,個股往往除權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會保持低迷走勢。
2、個股股性:歷史上每次除權後愛填權的股票,近期除權後也容易出現填權走勢。歷史上除權後不愛填權的股票,往往情況都是除權前炒的很兇,除權後一下就變的低迷。
3、主力運作:主力如果積極運作,那麼個股在除權後往往會立即填權。如果主力是弱庄,或者說主力只圖分紅的好處而不注重個股除權後的情況的話,那麼這類個股也很難填權。
4、K線與均線的組合細節:如果K線不出現做多提示(即不出現做多組合圖形),又或者說主要均線運行方向仍然向下的話,那麼個股很難出現填權。
5、量能變化:個股除權後,陽線數目多於陰線,且陽線實體也大於陰線,此種情況下,若遇陽線放量、遇陰線縮量,是好事,說明主力不但有吸貨跡象,並且有高度控盤的能力。如果與上面的情況相反,則說明主力在得到好處後是以出貨跑路為主,這種情況下,個股往往不可能填權,甚至可能長時間都不會出現好的走勢。
6、除權後價格位置高低:如果除權後價格非常高,則往往不容易吸引主力動用資金去炒作。如果除權後價格非常低,則股價下跌空間將非常有限,同時也就會容易出現填權上行的情況。
以上六點僅是從理論上說明除權股的一般情況,具體到操作當中還得具體進行分析。從當前實際的市場情況來分析,應該以低價除權股以及創業板的除權股這兩類品種為首選范圍,並且一定要注意低艙位操作和見好就收這兩個實戰要點。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在操作除權股時,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除權後的量能。由於流通股本增加,剛除權時計算換手容易產生失誤,不過現在很少有主力會在除權時放天量出貨。另外,很多常用技術指標在除權初期失真,應該以成交量為主要分析手段。怎樣既能正確的利用量價尋找機會,同時又能識別主力伎倆,實為除權操作的重中之重。
二、送股前的走勢。除權以前的炒作程度並不能說明除權後的走勢,市場中既有原來炒作過度除權後依舊我行我素的強庄股,也有未經炒作便草草除權然後貼權的雞肋股;除權在高點風險固然很大,深跌後除權也使填權相當困難。為了在降低風險的前提下操作,應盡量避免選擇有以上形態的含權個股,同時在臨近除權前大幅拉升或跳水的品種應堅決放棄。如果能將除權前後走勢並行考慮則更有利於准確把握運行趨勢。
三、研判多於實踐,投機為主。由於除權股多數已經過一定幅度的炒作,因此買入除權股的同時也買入了風險,根據大勢及個股的具體情況綜合分析且嚴格執行操作紀律才是上策。並且應盡量降低除權股的操作次數,多看少動,還沒聽說過有哪個投資者只操作除權股便獲得厚利。 不易填權:A、本來流通盤較大,除權後股價也不低,股性變呆滯。B、重組股炒作過度,除權後主力強行派發。 容易真權:A、業績高速增長期間,人氣旺,多為龍頭股,除權必填。B、除權前炒作適度,除權後股本、股價適中,主力不會輕易放棄。 短期走勢:
一、直接放量上漲。有兩種運行趨勢,A、短期內氣勢磅礴,直至填權為止,多見於超強主力控盤。B、幾根放量陽線後,主力利用填權氣氛開始派發,近年較常見。由於兩種趨勢在除權初期表現基本相同,因此是否填權很難早下論斷,如果出現放量滯漲、放量下跌和整理後二次上攻量能不濟可認定為假填權。此類型風險較大,不適合穩健操作,除權前持有者可擇機了斷。
二、橫向整理或縮量盤跌。橫向整理一般不創除權後新低,此方式可能引起破位下行;亦有可能放量突破,通常空間不會很大,一切皆為出貨之故,所以不建議操作。縮量盤跌後易出現局部反彈,空間約為15%左右,可進行短線操作。具體操作時,應注意,A、下跌空間不能太大,10%左右。B、量能需要逐漸萎縮,並有明顯的企穩跡象。C、時間為除權後十個交易日左右,太短盲目,太長空泛。D、嚴格短線思維,不要心存填權幻想。
三、長陰尋底。除權後立刻長陰直下,主力利用除權間隙出貨或退守出空間,如江蘇吳中、金健米業,遼寧成大,此類形態沒有操作價值,應迴避。 影響個股除權走勢的幾個因素:
一、大勢氛圍。大盤運行狀態直接影響除權後走勢,有行情皆大歡喜,股市低迷則貼權極為普遍。
二、公司狀況。上市公司效益連續快速增長是股本擴張最根本、最理想的原因,沒有良好的業績保證,填權也是表面的光榮。
三、填權效應。有一個填滿權的「大哥」做榜樣,眾「兄弟」填權希望大增。
四、比價效應。除權後的比價是否合理、適中,是決定對其進行短線操作的首要條件。
五、送股比例。十送四、五最好,十送八、十極難填滿,十送一、二最不易填權。 六、送股頻率。送股頻率太高肯定不利於填權,實際上很多跨年度兩次送轉的股票最後都淪為貼權。
七、股本狀況。除權後股本偏大,對個股形象有負面影響,不易填權。
6. 請高手指點 600795股票除權後 現在MACD指標是不是失真
謝極豐謀士:願意放 長線 大約 10~20個月吧!不然就 稍微 反彈5%左右 就 換股 操作吧! 不過 樓主 看上 「草原上的瘦牛」 本 就不適合 講 什麼 現在MACD指標是不是失真 ?600795現在60和30分鍾是底背離了嗎? 什麼 KDJ MACD BOLL VOL 換手率 等等 只是 參考 指標!這樣的指標 人人都 盯著 的 !對的概率 有千萬分之一 就 不錯了!不然
為什麼虧損 巨虧 的 永遠是 大(億萬身家)中(60~500萬元)小散戶(60萬元以下) 滅民 產業 之 房地產 要集 3~5代人 的畢生 精力 方能 有 一居 啊 啊 啊!!!
7. MACD指標失真怎麼辦
你指的失真是什麼情情況失真呢?任何指標都會存在失真的時候,如果MACD在震盪中失真,那麼是正常的,只要用其他的指標彌補一下就可以了,還有K線形態可以參照的。目前流傳出來的夜浮雲MACD的視頻對這方面講解的很實用,可以看看是不是有你的那種情況
8. 股票除權和復權是為了什麼呢
不是的,樓主你得先了解在什麼情況下股價會除權,然後再了解為什麼會除權,這樣你就不會問以上問題了.我把之前回答的一些與之相關的答案復制給你,也許有用.
<股票轉增後又要除權,等於股票價值沒變.那轉增的意義在哪裡?請老師解釋一下.>
這是因為無論是送股或轉贈股都只是通過把每股凈資產中的可分配利潤或資本公積金轉化為股本送給全體股東,只是增加公司的注冊資本,股東權益並不會因為股本的擴張而增加,假設送股前,每股凈資產為3.00元,10送10後,每股凈資就是1.50元.如果送股而股價不除權的話,就會虛高,一樣會引來股價的大幅下跌,因為投資者不會笨到用同樣的價錢,買只有一半價值的東西,而除權只是給出一個參考的開盤價,投資者如果繼續看好該公司,股價就會填權,如果不看好,那就會貼權,這跟每天的股價漲漲跌跌的原理是一樣的.其一:如果沒有除權機制,就會誤導很多不了解的投資者逢低買進,造成不公平;其二:如果不除權,就會讓公司的大股東頻頻送轉贈股,然後在二級市場獲利,最後受傷的還是無知的小散戶,造成更大的不公平.所以送股後要除權就算是在國外的成熟市場也是一樣存在.
9. 基金圖形在基金除權後對圖形形態,技術指標影響很大請問怎麼解決
基金圖形是按照基金累計凈值製作,基金除權不會影響技術指標。
10. 股票剛企穩拉升就除權怎麼辦,技術指標走壞算不算,應該怎麼看這樣的指標參數.謝謝
除權以後技術指標參數的變化是非正常變化,不能再作為判斷的標准了
你可以使用「復權」功能來觀察指標走勢,大智慧復權是「ctrl+t」,其他的軟體你可以試試在畫面上點右鍵,應該有復權的選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