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利用財務指標分析股票

利用財務指標分析股票

發布時間:2021-10-16 16:21:13

❶ 如何根據財務報表來分析一隻股票

分析公司財務報表是股票投資決策的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首先分析公司財務報表非常重要,它是我們做出投資決策的關鍵依據。

我認為,財報報表主要是反映了四個方面的主要內容:

一、人。財務報表中一般都詳細分析了上市公司的董事長、高級管理層、獨立董事、員工總數、前十大股東、股東戶數、技術領頭人和審計師這些人的基本情況。做企業看似是做產品,其實也是在做人。一個好的管理團隊,我們有理由相信公司的業績是有保證的。比如格力的董明珠,福耀玻璃的曹德旺,他們的名字已經融入了企業的經營之中,投資他們的企業,大概率是不會虧錢的。

其次,股票投資決策不能忽視突發的重大事項對供需關系的影響。

❷ 怎麼分析股票財務指標標

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標有總利潤率、凈利潤率、資產收益率、資本收益率等;償債能力的指標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長期資產適合率;而成長能力凈利潤增長率、資產增長率、資本增長率、每股收益增長率等主要財務比率進行比較計算。
的軟體,給你截個圖。

❸ 如何透過財務指標篩選優質股票

利用財務指標能否篩選出未來一年二級市場表現優異的股票?梳理2002-2007年度的年報財務數據,並對六大類、24個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進行定量分析可以發現,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等六大指標在甄選優質股票上能力優異,而財務指標間的強強聯合能產生更強大的選股能力,但是,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也會因股票組合規模的大小而變化,適用100隻股票組合的財務指標與適合30隻股票組合的大相徑庭。
證券研究人員一般使用基本面分析的方法研究股票,他們對於個股投資價值的發掘主要基於未來基本面改善的預期,因而側重於對上市公司未來利好信息的挖掘,這其實是從時機的角度來判斷個股的投資機會。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利用上市公司的歷史財務信息發掘優質公司,也是一種可行的選股方法。
一般而言,歷史基本面穩健且優良的公司作為優質資產,投資風險較低,具備長期投資價值。而從量化財務的角度,從上市公司的歷史財務信息中找出優質公司的共同特徵,並與各家公司進行比對,也可以發掘出哪些公司的股票在接下來的年度能有超越市場的表現。
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與風險
從財務角度刻畫上市公司質量的指標比較多,大致可以分為盈利能力、經營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現金流以及成長能力等六大類。這六大類指標均由若干更具體的、可計算的財務指標組成,我們從中選取了24個財務指標,包括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等,來刻畫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質量,希望通過觀察這些指標,較為具體地了解公司的歷史基本信息,並發現哪些基本面信息與二級市場的投資業績有最直接的關聯。
同時,我們構建了選股能力指標(SSC)來刻畫單一財務指標與二級市場業績的關聯性強弱,其具體設計為:利用上市公司2002-2007年度的年報數據,從滬深300指數的非金融成分股中選出財務指標表現最好的前若干只股票構建組合,觀察這些股票在下一年報跨度期間的收益率。年報跨度期間從年報披露完畢的4月30日到下一年度的4月30日,根據收益率高低確定這24個指標的重要性得分,每年收益率最高的財務指標賦值24,收益率最低的指標賦值1。這樣,每個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SSC)可以用公式進行表達,也就是每個財務指標在6年間的重要性得分均值與所有指標平均水平的差值除於該指標得分的標准差。
假定股票組合規模為30隻,根據這一組合在6個年報跨度期間的累計收益率,我們對這24個財務指標按選股能力進行了排序。對比所有指標的選股能力,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流動資產周轉率、營業總成本/營業總收入、經營活動凈收益/利潤總額等六大指標在甄選優質股票上能力優異,平均累計收益率都顯著地大於其餘指標,其中,盈利能力類指標3個,營運能力類指標兩個,經營能力類指標僅1個。
從風險的角度看,這些財務指標在選股能力上的波動值得關注。波動越大,用來選股的風險也就越大。財務指標選股能力的波動程度,可以用重要性得分在6個年度跨度期間的標准差來衡量。波動性大的財務指標用來衡量股票的投資價值時必須慎用, 因為它們選出股票組合的業績穩健性比較差。
我們把最穩健的銷售毛利率指標和波動最大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負債合計指標在2002-2007年度的重要性得分情況進行了對比,顯然,後一償債指標的選股業績穩健性比較差,而銷售毛利這樣指標的選股業績則非常穩健。
不同股票組合規模適用不同財務指標
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有可能隨著股票規模的變化而變化,有的指標對甄選小規模組合的股票非常有效,但甄選大量股票時則效率較低,有的指標可能恰恰相反。為此,我們分別構建了30隻、50隻、100隻股票規模的組合,每個規模下選股能力最強的指標賦值24,選股能力最弱的指標賦值1,結果發現每個指標在不同規模下的選股能力強弱不同。以銷售毛利率為例,這一指標對於小規模股票比較有效,當股票規模上升時,其能力則不斷下降。
我們對於上述30隻股票規模下最有效的六大指標進行的敏感性分析發現,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甄選小規模優質股票能力較強,而對大規模股票則效率較低,其餘3個指標,包括流動資產周轉率、營業總成本/營業總收入、經營活動凈收益/利潤總額,選股能力的規模敏感性較小。
而在100隻股票的規模下,這24個財務指標中選股能力最強的六大財務指標中,營運能力類的有兩個,包括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盈利能力類的有兩個,包括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ROE、凈資產收益率;經營能力類和成長類指標各有一個,為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凈利潤/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攤薄)(同比增長率)。可以看出,隨著股票組合規模的擴大,投資的主題元素顯得較為多元。從財務指標的平均累計收益率來看,這六大財務指標的平均累計收益率也顯著大於其餘指標,只是隨著股票規模的擴大,這種相對優勢不如小規模股票組合那麼大。
在那些選股能力優於平均水平的財務指標中,選股能力波動最大的是總資產凈利率,波動最小的是應收賬款周轉率。波動大顯示該指標選股能力不穩健,由此選出的股票組合業績不那麼穩定。
財務指標強強聯合選股能力更強
以上結論都是基於單指標展開,而把財務指標強強聯合,有可能產生更強的選股能力。
還是以30隻股票規模為例,利用2002-2007年年報對單指標選股能力最強的前6大指標回溯出較優的權重配置,該選股體系著重配置銷售毛利率、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流動資產周轉率三個指標,主要強調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在該體系下,精選的30隻股票組合的期末收益率為357.57%,高於單指標選股的業績,也高於簡單的平均權重選股體系的業績。
基於財務指標選股的超額收益較明顯
策略指數不僅需要具備穩健的Alpha,而且需要成分股的規模適中,使得調整流動性充足,並避免單只股票的配置比例受限,因此,50隻成分股也許是個合適的規模,相關指數表現的穩健性會強於30隻的組合,因此,我們運用上述分析方法構建了「非金融策略50指數」。
以2002-2007年年報數據來看,銷售毛利率、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營業總成本/營業總收入、經營活動凈收益/利潤總額、營業外收支凈額/利潤總額、總資產周轉率等六大財務指標與二級市場的業績關聯性最強,單指標選股能力居前,這六大指標與30隻規模偏好的指標非常近似。根據歷史回溯的較優權重顯示,盈利能力指標仍然占據最重要的地位,其次是營運能力指標,經營能力指標的權重相對最小(附圖)。每年平均配置50隻成分股,「非金融策略50指數」的回溯業績與滬深300指數相比,超額收益較明顯。
財務指標可用於股票池篩選和策略指數設計

基於以上研究可以發現,對於30隻規模的股票組合,盈利能力指標較為重要。不過,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對股票組合規模敏感,在不同的股票規模要求下,財務指標的選股效率會有差異,例如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甄選小規模優質股票能力較強,而對大規模股票則能力較弱,對於100隻股票組合最有效的幾個財務指標與適合30隻股票組合的大相徑庭。
進一步研究發現,財務指標間的強強聯合能產生更強大的選股能力,對於30隻規模的股票組合需著重配置銷售毛利、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和流動資產周轉率三個指標,主要強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
財務指標選股能力指標可用於股票池篩選,財務指標選股能力的研究結論也有助於設計相應的策略指數,利用既定規模下選股能力較強的財務指標組合構建基本面策略指數,我們回溯的「非金融策略50指數」主要強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經營能力,其回溯業績顯著優於滬深300指數。

❹ 都看什麼財務指標來判斷一隻股票(上市公司)的業績好壞

除了市盈率外,毛利率、每股收益、主營業務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股東權益比例、凈資產報酬率等指標,都是衡量一個業績的主要指標。
同行業毛利率越高越好,不同行業的平均毛利率水平是不同的;
每股收益越高越好,每個行業的平均每股收益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指標也可能用市盈率來替換,市盈率越低越好;
主營業務增長率,越高越好,說明公司發展潛力的,只有有潛力的公司業績才能不斷提高;
凈利潤利潤增長率,越高越好,是企業業績好壞的直接體現;
股東權益比例,越高越好,說明資產越好;
凈資產報酬率,這一指標反映了企業總資產獲取收益的能力。
上面這些指標說的是公司成長性好壞的指標,而一個公司是否有發展,首先是看公司能不能正常運營,也就是公司的資金情況,這主要看二個指標: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說明一個公司的現金流情況,流動比率正常情況應大於2,速動比率正常情況下應大於1,低於2或1,說明公司資金壓力大,嚴重的甚至出現資金斷流,企業就倒閉。

每股收益多少錢為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因為不同的行業盈利能力是不同的,所以你要看這個行業的平均每股收益,用每股收益和平均每股收益來比較,才能知道這個企業的業績怎麼樣?當然首先你選擇的行業要好,這樣比出來的公司才會更好。
一般來說用市盈率來判斷更准確,可以反應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盈利水平。

另外還有一個指標就是市凈率,來說明企業到底值多少錢,這是價值投資關注的一個指標。 我們都知道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但用市凈率來判斷更好,市凈率就是企業的凈資產除以總股本。可以看出來市凈率,越高越好。

❺ 股票投資時如何利用財務指標

財報對投資的作用
之所以有很多投資者對讀財報不屑一顧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他們認為A股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造假太多,很難從財報中獲得真實的有價值的信息。

二是他們認為財報信息的公開有延後性,等普通投資者看到財報以後,相關重要信息早已被有渠道的人拿到並進行了買賣操作,普通投資者基於財報信息進行決策往往成為被收割的對象。

三是他們覺得財報太過專業,缺乏財務背景的投資者根本看不懂。可能還有其他原因這里不一一列舉。

因此,至少從概率意義上講,因為A股公司財務造假太多而不值得關注其財報的說法站不住腳。即使對於存在造假的財報,財報閱讀高手往往可以通過三張報表的相互印證、其他信息的檢索分析等途徑識破造假行為,這也是我們需要學習財報知識的意義所在。

關於財報信息的滯後性,如果是對於長期價值投資者而言,根本不存在,只有關注股票短時間內漲跌的投機者才會覺得基於財報做出的決策存在滯後性。此外,對於真正的財報高手,其實是可以通過財報中的蛛絲馬跡,輔以適當的推理判斷,得出一些更具超前性的高價值信息。因此,財報信息滯後性的說法也不成立。

那麼,對於大多數不具有財務背景的投資者真的根本沒有可能讀懂財報嗎?我的理解是,我們作為投資者讀財報的目的是幫助我們挑選出更好的投資標的,更多情況下是幫我們先排除不好的標的,因此根本沒必要讀懂全部財報細節,甚至財報中的很多內容根本不用去關注。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技巧,輔以基本的財務知識,普通投資者完全可以讀懂財報、用活財報。

總之,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尤其是經過審計的年報,是我們普通投資者能夠獲得的、信息量最大也相對最可靠的、最具可操作性的信息來源,只要方法得當,財報閱讀一定會對我們的投資發揮積極作用。

怎樣看財報
作為普通投資者到底應該怎樣看財報?我覺得簡單來講可以大體歸納為一個理念、三個原則、五個步驟、七個重點。

一個理念是財報是用來證偽的。這里的證偽是指作為一名普通投資者我們看財報的主要目的是用來排除有問題的公司。僅僅通過財報找到一家優秀的公司很難,但通過財報排除掉一家有問題的公司還是相對容易的。

三個原則是指橫向對比原則、縱向對比原則和商業意識原則。橫向對比是指將目標公司財報與同行業競爭對手財報做比較研究,縱向對比是指將目標公司至少三年的財報進行比較研究,商業意識是指要盡可能理解目標公司的商業模式和經營特點。這三個原則是要提醒我們,看財報一定不能以靜止、孤立的眼光,因為一個財務數據如果不看競爭對手、拋開歷史數據、也脫離商業實際,那對它的研究從我們投資角度講是毫無意義的。

五個步驟分別是(1)確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意見,如果不是標准無保留意見基本就可以不用往下看了,直接排除;(2)通過財報中對公司所處行業形勢及發展前景等內容快速建立財報閱讀所需的商業常識。有時可以通過對比公司不同年份以及競爭對手的財報中該部分內容可以看出公司管理層是否對行業形勢和發展前景有深入、清晰的認識和研究;(3)閱讀財報中關於管理層的介紹並結合網上信息檢索,基本可以勾勒出管理層專業性、經營理念、做事風格的基本畫像,作為投資標的篩選加減分項的重要考量因素;(4)分別針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的重點部分進行專項研讀;(5)從縱向、橫向、商業三個維度對財報進行綜合分析。

七個重點是指貨幣資金、應收和應付、存貨、商譽、有息負債、 凈資產收益率、經營現金流凈額與凈利潤比率。當然這七個重要財務指標的選取只是我個人的偏好而已,財報中需要關注的重點肯定不知這七個,

關於這些財務指標的重要性每個人肯定也會有不同看法。下面簡單說一下我選取這七個財務指標的理由。

貨幣資金是企業最容易變現的一項資產,對企業經營安全有重要意義,其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變化過程直接體現在現金流量表中。貨幣資金結合公司債務情況往往能揭示公司存在的經營問題。

應收和應付則能反映一個公司在供應鏈中的地位和話語權,也能從財務角度印證公司的商業模式。通過縱向、橫向的對比還能揭示財務造假可能或企業未來經營策略的調整等重要信息。

存貨這個科目由於其本身存在種類繁多、構成復雜、計價多變、價值不定等特性,成為財報中用來進行財務調節或造假的常用手段,也是風險較大的科目之一,應給與足夠關注。

較大的商譽往往是一個隨時可能引爆的雷,較好專注主業的公司通常也不會有較大商譽,因此這個科目是我們排除公司的一個重要參考項。

有息負債是負債項中的關注重點,尤其是短期有息負債與貨幣資金的比率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經營安全。

凈資產收益率是大家公認的衡量企業經營好壞的首選指標,通過杜邦分析法可以將這個指標分解為三種提供凈資產收益率的方式,對應三種經營模式。即具有行業性質優勢的高凈利潤率模式,具有經營管理優勢的高周轉率模式,具有資金資源優勢的高杠桿模式。三種模式孰優孰劣大家可以自行判斷。經營現金流凈額與凈利潤的比率主要體現了公司凈利潤的含金量,即公司的凈利潤中有多大比例轉化為現金流入公司,這是公司是否優質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重要參考。

❻ 怎樣利用公司的財務指標選股

五大財務指標選股票:
第一: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
市盈率是估計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是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一般認為該比率保持在20~30之間是正常的,過小說明股價低,風險小,值得購買;過大則說明股價高、風險大,購買時應謹慎。

第二:每股凈資產
每股凈資產重點反映股東權益的含金量,它是公司歷年經營成果的長期累積。是一個存量指標。無論公司成立時間有多長,也不管公司上市有多久,只要凈資產是不斷增加的,尤其是每股凈資產是不斷提升的,則表明公司正處在不斷成長之中。相反,如果公司每股凈資產不斷下降,則公司前景就不妙。因此,每股凈資產數值越高越好。一般而言,每股凈資產高於2元,可視為正常水平或一般水平。

第三:市凈率
市凈率指的是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也是股票投資分析中重要指標之一。對於投資者來說,按照市凈率選股標准,市凈率越低的股票,其風險系數越少一些。而在熊市中,市凈率更成為投資者們較為青睞的選股指標之一,原因就在於市凈率能夠體現股價的安全邊際。

第四:每股未分配利潤
每股未分配利潤,是指公司歷年經營積累下來的未分配利潤或虧損。它是公司未來可擴大再生產或是可分配的重要物質基礎。與每股凈資產一樣,它也是一個存量指標。每股未分配利潤應該是一個適度的值,並非越高越好。未分配利潤長期積累而不分配,肯定是會貶值的。由於每股未分配利潤反映的是公司歷年的盈餘或虧損的總積累,因此,它尤其更能真實地反映公司的歷年滾存的賬面虧損。

第五:現金流指標
股票投資中參考較多的現金流指標主要是自由現金流和經營現金流。自由現金流表示的是公司可以自由支配的現金;經營現金流則反映了主營業務的現金收支狀況。經濟不景氣時,現金流充裕的公司進行並購擴張等能力較強,抗風險系數也較高。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❼ 請問財務指標主要看哪些對股票有用...

財務指標:每股收益(攤薄)

--------------------------------------------------------------------------------
公式稅後利潤-優先股利) / 總股本,總股本取本會計年度最新的
應用:
該指標反映股票的獲利水平。指標值越高,每一股份獲得的利潤越多,股東的投資效益就越好,反之則越差。

--------------------------------------------------------------------------------

財務指標:每股權益(攤薄)

--------------------------------------------------------------------------------
公式股東權益+配股資金)/總股本,其中配股資金、總股本取本會計年度最新的
應用:
每股權益也叫每股凈資產,是按普通股股數計算的普通股股東權益的帳面價值,是普通股股東了解其投資增值,並以此來評價企業轉增股本能力的最直接指標。

--------------------------------------------------------------------------------

財務指標:每股獲利率(攤薄)

--------------------------------------------------------------------------------
公式:每股紅利(攤薄)/A股當日收盤價
應用:
是衡量股東當期紅利收益率的指標。投資者可利用股價和獲利率的關系,以及市場調節機制預測股價的漲跌。當預期紅利不變時,股票的獲利率與股票市場反方向運動。當股票的獲利率偏低時,說明股票市場價偏高;反之,若獲利率偏高,說明股價偏低,投資者會競相購買,又會導致股價上漲。

--------------------------------------------------------------------------------

財務指標:市盈率(攤薄)

--------------------------------------------------------------------------------
公式:每股市價(當日收盤價)/ 每股稅後利潤
應用:
是衡量股份制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反映投資者對每元凈利所願支付的價格。這一比率越高,意味著公司的未來成長潛力越大。一般來說,市盈率越高,說明公眾對該股票的評價越高;但在市場過熱、投機氣氛濃郁時,常有被扭曲的情況,投資者應特別小心。

--------------------------------------------------------------------------------

財務指標:本利比(攤薄)

--------------------------------------------------------------------------------
公式:每股市價(當日收盤價)/ 現金紅利(攤薄)
應用:
是獲利率的倒數,表明目前每股股票的市場價格是每股紅利的幾倍,以此來分析相對於紅利而言,股票價格是否被高估以及股票有無投資價格。

--------------------------------------------------------------------------------

財務指標:A股凈資產倍率(攤薄)

--------------------------------------------------------------------------------
公式:A股當日收盤價/每股權益(攤薄)
應用:
表明股價以每股凈值的若干倍在流通轉讓,評價股票相對於凈值而言是否被高估。凈資產倍率越小,說明股票的投資價值越高,股價的支撐越有保證;反之則投資價值越低。

--------------------------------------------------------------------------------

財務指標:每股未分配利潤

--------------------------------------------------------------------------------
公式:未分配利潤 / 股本
應用:
每股未分配利潤反映了企業實現的利潤扣除交納的所得稅、提取的盈餘公積和分給投資者利潤等項目後剩餘留待以後分配的利潤,可判斷企業的持續成長的可能性。

--------------------------------------------------------------------------------

❽ 怎樣分析股票的財務指標

一般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進行分析。而且一般通過一些財務指標進行判斷,盈利能力的判斷主要是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凈率、凈利潤率、毛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再通過不同年的財務指標進行比較分析,從而進行預測。償債能力主要是短期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長期的有資產負債率等。運營能力主要看現金流。這些只是比較淺的,還有些高深的財務指標,可以上網路查查。

❾ 股民可以用哪些財務指標分析股票

(一)財務指標主要有幾類
首先,反映償債能力的指標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等。
其次,反映營運能力的指標有: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等。
再次,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標有: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資本保值增值率。
還有反映社會貢獻和發展能力的指標等。
(二)上市公司常用指標
上市公司常用的指標有:
1、總收入。這個也是投資者經常用到的一個指標,這家上市公司在某一定時期內總收入有多少。
2、利潤總額。這個也是投資者關注的一個指標,這家公司在一定時期內利潤是多少。
3、凈利潤。這個也好理解,就是總利潤扣除稅收後的利潤。
4、資產總額。反映了一家上市公司的總資產。
5、凈資產,凈資產就是股東所擁有的資產,也稱為股東權益。
6、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等於稅後總利潤除以總股本。
7、負債比率。負債比率就是公司負債在資產總額中所佔百分比。
(三)投資者可運用哪些指標分析股票
第一,每股收益。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獲利能力,用每股收益分析股票時,需要注意回購股票方式,上市公司通過回購股票方式可能會稀釋每股收益。
第二,市盈率。有動態和靜態兩種。市盈率等於每股市價除以每股收益。 由於資金流動特點是向著收益率高之處,這也是資本逐利性。市盈率越高的股票,市場表現越好。市盈率的倒數就是當前的股票投資報酬率,即為股息收益率,市盈率越高,股息收益率越低。
第三,利潤,利潤也是一個核心指標,反映了總收入減去費用後的數額。利潤來源有很多,可以參考公司主營業務看利潤,還有銷售利潤、其他利潤來源等。
第四,凈資產收益率,反映了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凈資產百分比,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
還有對於一家上市公司來說,現金流量猶如血液,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均離不開現金流量,若每股收益為正數,說明公司盈利,若每股現金流量為負數,說明公司資金周轉資金不足,投資者可能還會考慮庫存周轉與是否有積壓。
首先,若分析經營情況,可以看資本回報率、營業利潤率、凈資產回報率、每股收益增長、現金流等。
其次,若分析盈利情況,可以看利潤變現比率、所得稅率、負債比率、每股現金流量、主營業務利潤率等。
再次,從發展角度,可以看營業增長率、資本積累率等財務指標。
(四)小結語,投資者可運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做詳細的財務指標定量分析,降低風險提高收益。

❿ 基於財務報表的上市公司股票投資分析

證券投資分析大致分為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兩大類。基本分析又可分為宏觀經濟分析、行業分析及公司分析,基於財務報表的投資分析屬於基本分析中的公司分析這塊吧。

目前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主要是年報、半年報及四個季度的季報。各種財務報表一般分為「基本情況」和「財務會計報告」兩大部分,投資者須重點留意並加以認真分析。其中,「基本情況」披露上市公司主要財務數據和指標。這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盈利指標,反映企業的盈利狀況;一類為現金流指標,反映企業的實際現金收付。

你可針對這幾項內容,對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做出分析。亦可參考證券研究機構發布的上市公司調研報告。一般思路,通過上述財務指標分析,得出上市公司發展前景及盈利水平的預測情況,進一步確定其估值變動。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利用財務指標分析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川融匯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怎麼樣6 瀏覽:141
融資融券50萬不買股票 瀏覽:580
個私業主融資需求 瀏覽:188
對理財公司發展合理化建議 瀏覽:363
融資融券配資 瀏覽:923
銀行與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最大的區別是 瀏覽:580
經常項目外匯收入代碼 瀏覽:87
地方金融局金融服務企業 瀏覽:189
300026紅日葯業股票 瀏覽:959
恆生期貨模擬交易系統 瀏覽:420
客戶交易美元賬戶國際原油 瀏覽:828
股東鎖定期幾年 瀏覽:446
南京地方法人金融機構 瀏覽:377
融資平台自查工作 瀏覽:114
兗州總工會信託理財 瀏覽:153
常用指標最佳組合 瀏覽:555
股指期貨什麼時候賣 瀏覽:263
外匯券有什麼作用 瀏覽:977
樓迎軍期貨 瀏覽:415
瀘州市興瀘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