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交易是真的嗎
微交易全都是非法平台。騙錢的千萬不要上當。
② 想進高盛,考人大好還是北大好
人大和北大都可以,最重要是自己的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人大,1937年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前身是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並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開學典禮,遂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1954年10月5日,經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批准,高等教育部發布了《關於重點高等學校和專家工作范圍的決議》,中國人民大學被確定為全國首批6所重點大學之一 。
中國人民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列入「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學校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譽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面旗幟」。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廣大師生秉持「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辦學宗旨,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勤儉辦學,艱苦奮斗,積極探索,求真務實,現正朝著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邁進。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最早以「大學」身份及名稱而建立的學校,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並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翌年改名為北京大學。1916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長,「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推行改革,把北大辦成全國的學術和思想中心,使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合並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回到北平復校。1952年院系調整時,校園從北京內城遷至西北郊燕園。
③ 如何看待高盛高管 Greg Smith 的離職信
格雷格·史密斯(Greg Smith) 今天是我在高盛的最後一天。我在這里工作了近12年,可以誠實地說,目前高盛的環境是我所見過最有毒且最具破壞性的。 問題簡而言之就是,高盛的經營和賺錢理念始終讓客戶的利益靠邊站。這家公司已經與我大學畢業加入時...
④ 濟南高盛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山東省注冊資本:5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李霞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登記狀態:在營登記機關:濟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中區分局注冊地址:濟南市市中區二七新村南路10號
法定代表人:李霞
成立時間:2008-01-29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10320000138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館驛街新區3號樓3單元201
⑤ 高盛微交易一般幾點可以買
當然是可以選擇的
⑥ 高盛高管辭職信全文:我為什麼離開高盛
Greg Smith是高盛執行董事,高盛的美國股票衍生業務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的主管。2012年他從高盛離職,其辭職信被刊登在紐約時報上,當時引發軒然大波。現在我們再來看這封信,對許多職場人士仍有裨益。下面是當時辭職信的全文。
今天是我在高盛的最後一天。我在高盛工作了12年,最初在斯坦福讀書時夏季來做實習生,然後在紐約工作了十年,現在在倫敦。我想我在這里工作了足夠長時間,能夠理解其文化發展軌跡,理解其員工和身份。說實話,現在的環境是我見過的最有毒和最破壞性的。
簡單一點來講就是,高盛的運行模式和賺錢理念把客戶的利益放在次要位置,但高盛是世界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投行之一,它與全球金融的相關性太高,不能夠這樣做。從我大學畢業入職高盛至今,這家投行已經發生了轉變,現在我不能夠問心無愧的說我同意這家投行的立場。
文化曾經是高盛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這一點對公眾來說似乎有點出乎意料。過去高盛的文化一直圍繞著團隊協作、正直、謙遜,以及永遠為客戶的利益考慮。文化是高盛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偉大公司的秘訣,幫助我們在過去的143年一直贏得客戶的信任。過去高盛的文化不僅僅圍繞賺錢,因為這一點不足以使一個公司在這么長的時期里屹立不倒。高盛的人一直為公司感到驕傲,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充滿信仰。然而,在過去很多年,我環顧四周,發覺曾經使我熱愛這份工作的文化已不復存在,我不再為它感到驕傲,我不再對自己從事的事業充滿信仰。
但情況並不總是這樣。十幾年來,我面試並招募了一批批新人,悉心指導他們。我和另外9名同事被拍進一段招聘視頻短片,在全球各大高校播放。2006年,我從數千名應聘者中挑選出80名學生同事進入夏季實習計劃,訓練他們買賣和交易。
我知道,當我認識到自己不再能看著學生們的眼睛,告訴他們在這個地方工作有多棒,這時候就該離開了。
當歷史書中描述高盛時,它們可能會顯示,高盛在首席執行官Lloyd C. Blankfein和總裁Gary D. Cohn的管理下,失去了對公司文化的掌控。我的確認為公司道德品行淪落是對高盛長期生存最大的威脅。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有幸為全球兩大對沖基金、美國五大資產經理以及中東和亞洲的三個最具影響力的主權財富基金擔任過咨詢顧問。我的客戶擁有的總資產基礎超過了1萬億美元。我一直以來都以為客戶提供對他們有利的建議為榮,即使有時候這意味著高盛能從中得到的利潤相對較少。然而我的這一觀點在高盛越來越缺少擁護,這也是現在對我來講是時候離開的另一個原因。
高盛是如何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高盛對領導這個概念的定義已經改變。曾幾何時,領導意味著理念、樹立榜樣以及做正確的事,而現在,如果你能為高盛賺到足夠的錢,你就能夠得到升職,更具影響力。
哪三個方法能迅速在高盛當上領導? 1)揮動公司的「斧子」,這是高盛內部的說法,指的是勸說自己的客戶投資股票或者其他我們自己極力出手的產品,因為它們看起來不可能有很高的利潤。 2)「獵象」。在英語中,這個字面意思的實際意義是:讓你的客戶——他們之中有些人胸有城府,有些沒有——進行一切能給高盛帶來最高利潤的交易。算我老派吧,我就不喜歡給自己的客戶推銷一款不適合他們的產品。3)為自己找到一個職位。坐在這個位子上,你的工作就是交易所有流動性差的含糊產品,這種產品有一個3個字母的首字母縮略語名稱。
如今,很多高盛領導人的做法讓人覺得,高盛原來的文化已經不復存在。我出席衍生品銷售會議,會上沒有花哪怕一分鍾時間來討論如何幫助客戶,而僅僅討論我們如何能夠從客戶身上賺取最多的利潤。如果您是一位來自火星的外星人並且參與到其中的一個會議,你會感覺到,客戶的成功和進步完全不是會議的議題。
高盛的人在討論如何剝削客戶時麻木不仁,這讓我感到惡心。在過去的12個月里,我目睹了5名董事總經理將他們的客戶稱作「提線木偶」,有時也會在內部郵件中這么說。即便在SEC就Abacus案件起訴高盛和Fabulous Fab,CEO說高盛做的是上帝的工作惹來麻煩,滾石雜志攻擊高盛是吸血烏賊後,他們還這樣說。不謙虛?得了吧。誠信?早就腐爛了。我不敢說那些行為是非法的,但有誰會明知投資不可靠或不符合客戶需求,卻依然將它推薦給客戶呢?
讓我驚訝的是,高盛的高層領導竟忽略了最基本的一點:如果客戶不信任你,他們最終不會選擇跟你做生意,無論你有多麼地聰明。
如今,初級分析師最經常向我提出的問題是「過去我們從這個客戶身上賺了多少錢?」每次我聽到這個問題就感到厭煩,因為這事實上反映了他們從領導身上學到的做事方式。讓我們想像一下10年後的高盛:這些整天被教導如何把客戶當作「提線木偶」、如何抓取眼球、如何賺取報酬的初級分析師,不可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公民。
我做分析師的第一年時,我不知道浴室在哪裡也不知道怎麼系鞋帶。我所接受到的指導就是要努力學習,搞清楚什麼是衍生品、學著理解金融、了解客戶和讓他們投資的動因、了解他們如何定義成功以及我們如何做能夠讓他們獲得那種成功。
我人生中最驕傲的時刻——從南非到斯坦福大學求學獲得全額獎學金、被選為羅氏獎學金在美國的終選角逐得獎者、在號稱猶太人奧運會的以色列馬卡比運動會上贏得一枚乒乓球比賽的銅牌——都經過了努力奮斗,沒有走捷徑。今天的高盛已經變得太注重捷徑,不夠重視成就。這讓我再也沒有好感。
我希望我的離開能夠喚醒現在高盛的董事會領導。再把客戶重新擺在你們生意的重點上吧。如果沒有客戶,你們一分錢也賺不到。事實上,沒有客戶,高盛都不能得以存在。把那些道德敗壞的人清理出高盛的大門。不管他們能為這家投行賺多少錢。把高盛的企業文化重新擺正,讓真正的人才有足夠的理由在這里工作下去,讓那些只關心賺錢的人在這個投行無法立足,讓客戶對這家投行的信任一直堅定下去。
⑦ 高盛微交易可以做嗎
可以做,是塞普勒斯監管的外匯平台,目前有13年了,能走這么久,足以說明它的可行性
⑧ 有人被高盛財富做usdt交易要交稅被騙的嗎
不安全不靠譜發現被騙後第一就是保留所有證據資料,不然回不來,第二,不要浪費時間,時間越長,回來幾率越小第三,短時間內的可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