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交易和投資中,通過哪些方法來修行,從而達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真的是很難,想要達到這種境界,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交易模式,這是交易的前提。
從交易時間來看,交易模式分為超短線、短線、中線、中長線等等。你是屬於哪種類型?先做好定位。
至於要怎麼定位這個交易模式,我覺得跟人的性格有關,還跟時間充裕度有關。像我這種比較懶的慢性子,又不想冒太大的風險,你叫我做短線?我做不來。
短線需要對實盤有很高的敏感度,並且每天都要選股,每天都在交易時間都要細致盯盤。我這么懶,確實做不到每天都去選股,這樣太累了。
把交易模式定位好之後,就按照自己的操作計劃來操作。不能帶有任何情感在裡面,貪婪與恐懼、糾結與猶豫就是最大敵人,是人性的弱點。知行合一的難點就在這里,因為要對抗的是自己最大的心魔。
每一種模式都應該遵守鐵一般的紀律,不要中長線做成短線,短線做成中線,這樣就亂了套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交易要的是紀律,不是個性。每一次錯誤就要寫出來貼在電腦上,時刻看著自己的錯誤,反思不要再犯。
當交易遇到困難,開始被人性的弱點左右的時候,就看一下貼在電腦上的文字,看看要遵守的紀律,克服它。久而久之就會養成沒有感情地交易,只有紀律的交易。
修煉知行合一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時間長期的洗禮才能夠成功,當你成功修煉好了,說明你的交易就成功了。
⑵ 交換和交易的概念分別是什麼怎麼區別
交換僅僅處於兩種東西的對等的這么一種互換。交易不同。交易意味著是一種利益上的互換,不僅僅是物品之間的互換有可能是金錢對物品或者是有可能是金錢對技能都有可能發生。而不僅僅是兩種物品之間的交換。這就是他們最本質的區別。
⑶ 值得深思,您是在修行還是在和菩薩做交易
先搞清楚修行的意思是什麼。
曾經有一位同修,他很著急——他的小孩想到國外去留學,出國留學很不容易。他自己住在巴黎,他問我怎麼辦?我就教他,把一切妄念放下,全家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一定有感應。他說:「這不行!我一定要把這件事情辦妥,我的心才能放得下,才來念經、念佛。」我說:「你如果這樣想法,你這一輩子都沒有指望。」他問:「為什麼?」我說:「你的方法用錯了,你今天所思考運用的方法,是你自己的業力,你沒有三寶加持的力量。」會用三寶的力量,把自己的力量舍掉——我自己力量做不到,我有清凈心求三寶加持,會有不可思議的力量,這個才重要!就是此地講的,我們要用變數,不用常數;常數是命中註定的,變數是自己創造命運。
創造命運要從心地裡面求,這個心是真心,不是妄心。成天胡思亂想的,那是妄心,妄心是在常數上,不是在變數上。一用真心,常數就改變了,我們在佛經上、在《了凡四訓》里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求佛菩薩怎麼個求法?不是跟佛菩薩談條件——求佛菩薩保佑我發財,給我賺一百萬,我供養你五十萬,我們兩個對分。這不行!佛菩薩怎麼會答應你這個條件!所以世間一般人想利用佛菩薩,想利用三寶的力量談條件——許願都是談條件的,這很有限,這是錯誤的,沒有條件好談的。
最要緊的是恢復自己的清凈心,這有最根本的理論依據。就如佛法中所說,六祖也講得很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已說明一切都是現成的,向自性裡面求,沒有求不到的——有求必應——因為自性本來具足,自性能生萬法。三寶不過是給你做一個助緣而已,求得也是我們自性本有;自性里沒有,三寶也幫不上的。「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完全相信,一點都不懷疑,要求什麼得什麼——求成佛都可以得到,何況其餘的呢?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理,「求」,一定能得到。世間人不知道,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這就是佛經裡面講的「世智聰辯」。這不是求取功名富貴,實在講是在造罪業(他自己還不曉得)。就是求得的,還是命里有的,你說這多冤枉!他所造作的罪業,將來必定有果報。
⑷ 一種模式交易,只交易一種形態是什麼意思,我是新人,關於股票的,
就是只在單邊上漲時交易或者只在震盪行情中交易。
⑸ 買賣是一種什麼樣子的交易!商業!
供應和需求,有需求就會有供應。
⑹ 彌勒佛和觀音菩薩,誰的法力更厲害
據《佛說當來彌勒菩薩上升兜率天經》中說,彌勒菩薩雖然只是菩薩,但是佛陀說他未來成佛,也就是未來佛,佛陀說,彌勒菩薩是自己的接班人,所以彌勒菩薩事實上是准佛。佛的身份本身要高於菩薩,所以雖然《觀無量壽經》里說觀音法力無邊,但畢竟只是菩薩,不是佛。只是經中有記載,待到阿彌陀佛入滅後,由觀音菩薩代替阿彌陀佛為眾生傳法。應該屬於凈土宗。
彌勒菩薩成佛後,居於兜率天內院,左右侍分別有法苑林菩薩、大妙相菩薩,從級別上說要高於觀音。而且彌勒菩薩是法相宗的主尊,佛位放在那裡。
另外,所有的經書中沒觀音只是在經文中出現,但是並沒有哪本經是觀音撰寫的。但是彌勒菩薩卻不同,《瑜伽師地論》據傳是彌勒菩薩撰寫的,這位未來佛傳法的記載早在唐三藏取經時就已經開始了。
⑺ 學佛人能把生意做成修行嗎
做生意也是一種修行。
你可以在外邊開個小店,但是發心要正確。
眾生肯定需要這樣一個場所,你為了給眾生提供方便條件,然後去做生意,這樣不會造業的。
你還可以通過這樣一個方式跟眾生結善緣,給他們種善根。
若是你能以一顆清凈心去善待每一個客戶,你真的是在與他們結善緣、給他們種善根。
走路也可以是一種修行。
走路的時候,把佛菩薩觀想在右肩上,走路也是繞佛。
把路途中見到的華美的城市、風景等,所有清凈美好的東西,都統統供養給諸佛菩薩,供養給父母眾生,盡量去對治煩惱,消滅貪心。
「這個太美了,歸我多好啊!」
要把這個貪念轉化過來,修舍心,對治煩惱,不讓煩惱、貪心生起。
逛街也是修行。
商場里有各種各樣的服飾、食品,面對這些也不要生起貪心,統統都做供養、做布施。這也屬於是意幻供養、意幻布施。
若是你的心真正到位了,真實供養和意幻供養沒有區別,真實布施和意幻布施沒有區別。
因為供養的目的就是對治煩惱,對治習氣。當你生起貪心的時候,通過意幻供養、意幻布施把這個念頭轉過來,這就達到目的了。
我們現在的狀態是,一進超市,貪心就上來了!
「哎喲,這些東西多好啊,我要嘗一嘗。」
⑻ 賺錢是一種最深刻的修行什麼意思
賺錢能給你帶來的東西有好有壞,能在當中體會世間百態。
⑼ 交易是一種必須經過多年磨練才能精通的技巧
個人認為,交易技巧磨練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交易,不斷的交易,在真金白銀的的交易中,才能真正養成個人的交易習慣,當然還要善於思考總結,這樣才能歸納出適合自己的一套交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