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認股權證的市場價值和理論價值
1.認股權證,又稱「認股證」或「權證」,其英文名稱為Warrant,故在香港又俗譯「窩輪」。是一種約定該證券的持有人可以在規定的某段期間內,有權利(而非義務)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標的股票的權利憑證。
按照發行主體,認股權證分為股本認股權證和備兌權證兩種。股本認股權證屬於狹義的認股權證,是由上市公司發行的。備兌權證則屬於廣義認股權證,是由上市公司以外的第三方(一般為證券公司、銀行等)發行的,不增加股份公司的股本。
2.假設投資人以每股7分錢的價格買進1股代號為9769的中國移動(0941)備兌認購證,投資人就可在2004年10月18日以每股23.88港幣的價格購買0.1(認購比率)股中國移動的股票(實際上是現金結算,並不真正發生購買行為)。如果10月18日收盤後,中國移動在10月18日及之前的4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算術平均值(專業術語叫「收市價」)低於每股23.88港幣,則行使這一認購權毫無意義,投資人可放棄購買的權利,這樣就完全輸掉了當時購買這一權利的7分錢;反之,如果收市價為每股26港幣,投資人就會行使這一權利,以賺取21.2分的行使利潤。扣除當時購買這一權利的7分錢本金,投資人可凈賺14.2分的凈利潤(不考慮行使費用),投資回報可達203%。
同樣道理,備兌認沽證是一種認沽期權。投資人購買備兌認沽證,實際上是買進一種權利———擁有這種權利的投資人,可以在未來的某一行使日,以某一行使價,賣出某一股票(或某一組股票)。
假設投資人以每股9分錢的價格買進1股代號為9908的中國移動備兌認沽證,投資人就可在2004年10月26日以每股21港幣的價格沽出0.1股中國移動的股票。在10月26日收盤時,如果中國移動的收市價高於每股21港幣,投資人可放棄沽出的權利,完全輸掉當時購買這一權利的9分錢;反之,如果中國移動的收市價為每股19港幣,投資人就會行使這一權利,以賺取20分的行使利潤。扣除當時購買這一權利的9分錢本金,投資人可凈賺11分的凈利潤(不考慮行使費用),投資回報可達122%。
從表面上看,投資人買賣認股權證,好像是在和發行商對賭股價走勢。實際上,發行商一般都會採取一種叫「對沖」的辦法,將自己的風險轉移給市場。假設某投資人從發行商手上買入一批中國移動備兌認購證9769。如果中國移動股價上升,9769的價格就會往上升,投資人就會賺錢,發行商就要虧錢。發行商為了迴避這種風險,就會在賣出9769的同時,在市場上買入一定比例的中國移動股票進行對沖。這樣,如果中國移動股價上升,發行商在9769上確實會虧錢,但會在股票上賺回錢。發行商只要進行科學的對沖,就能做到盈虧相抵略有盈餘。
購買認股權證,猶如四兩撥千斤,具有很大的杠桿作用。一般來說,認股權證絕對價格的變化會小於對應股票(正股)的價格變化,但相對於其自身低廉的價格來說,其升跌百分比可以是正股的幾倍到十幾倍。因此,發行商在進行對沖操作時,需要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相當於認股權證金額幾倍甚至十幾倍的股票。
明白了這個道理,投資人買賣認股權證時就應該特別注意:千萬不要把認股權證看做一個獨立的證券,單純為買賣認股權證而買賣認股權證。買賣認股權證時,投資人應該把分析的重點放在對應的股票上。只有投資人認為正股便宜時,才應該考慮買入備兌認購證;認為正股偏貴時,才應該考慮買入備兌認沽證。如果投資人只分析單只認股權證的價格走勢,不論正股價格的平貴而進行買賣,那就變成本末倒置的純投機行為。
理論上講,認股權證的合理價格和正股的價格之間有著緊密關聯,投資人只要把正股價格、正股價格百分比波動的標准差、當前的利率水平、權證的行使價格和行使期限,輸入到一個叫Black-Scholes的模型中,就能算出某隻認股權證的合理價格。不過,香港市場上大部分認股權證的價格,都遠高於理論價格。因此,投資人就要衡量,自己願不願意為了獲得一定量的杠桿作用,而額外支付一定的差價(可能是認股權證價格的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幾十)。
需要特別提醒讀者的是,發行商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往往會發行一些非標準的認股權證,或在發行條款中加入一些不利於投資人的條款。從法律上講,發行商在招股書中都已經對這些認股權證的條款進行了足夠的披露,因此不需要負相關的法律責任。
因此,要保護自身利益,投資人必須充分理解,才能考慮是否介入認股權證。
❷ 財務管理學習中,請問認股權證行權價與認股權證價是一個意思嗎有什麼區別對認股權證不了解。謝謝。
認股權證也叫認購權證。
股民到行權期時可以根據手中持有權證的份數按當初約定的價格從公司買入股票。
認股權證行權價:是權證上市時公司制定出來的,是不變的(隨分紅等因素調整);
認股權證價:是每個交易日都要波動的,這個價由市場定的,每天可以看到價格波動(像股票)。
兩者區別主要體現在價格上:一個由上市公司定價,一個由市場定價。
現在兩市沒有一份權證,難怪不好理解。
❸ 求認股權證行使價格
這裡面有個行權比例。就是權證的價格除以他的行權比例然後加上他的認股價就是他的行使價格,如果這個價格高過標的股的價格,那這次行權就虧了。你的例子就是
3.5*1+5.7=9.2 元
❹ 認股權證中的認股價和行使價分別是什麼
1、認股價,是當投資者購買了認股權證後,持有認股權證到期並進入行使期後,可以按照約定購買正股的價格。
2、認股權證的行使價是指以認股權證換取普通股的成本價。其計算公式為:行使價=認股權證的市價×每手認股權證的數目/每手認股權證可換的普通股數目+認股價。
3、認股權證是授予持有人一項權利,在到期日前(也可能有其它附加條款)以行使價購買公司發行的新股(或者是庫藏的股票)。
❺ 認股權證價值與認股價格之間存在什麼樣的關系答案給的是反向關系。能解釋一下嗎
把你的認沽權證價值理解為內在價值+時間價值,認股價格理解為行權價格。不算時間價值,股票A,現價10元,行權價格9元,內在價值就是1元。如果行權價格是8元,內在價值就是2元,行權價格越高,內在價值越低,反向關系。
❻ 什麼是認股權證呢
是屬於期貨從業詞彙的一個,掌握好期貨從業詞彙可以讓您在期貨從業的學習中如魚得水,這個詞的翻譯及意義如下:一種衍生工具,給與持有人從發行人以特定價格在特定期間買入證券(一般是股票)的權力認股權證,全稱是股票認購授權證,是由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持有人可按約定在特定時間內、按特定價格購買公司一定數量股票的權證。按照發行主體,認股權證分為股本認股權證和備兌權證兩種。股本認股權證屬於狹義的認股權證,是由上市公司發行的。備兌權證則屬於廣義認股權 證,是由上市公司以外的第三方(一般為證券公司、銀行等)發行的,不增 加股份公司的庫藏股本。
❼ 認股權證是什麼,請給個定義、解釋
你好, 認股權證全稱是股票認購授權證、它由上市公司發行。給予持有權證的投資者在未來某個時間或某一段時間以事先確認的價格購買一定量該公司股票的權利。權證表明持有者有權利而無義務。屆時公司股票價格上漲,超過認股權證所規定的認購價格,權證持有者按認購價格購買股票,賺取市場價格和認購價格之間的差價:若屆時市場價格比約定的認購價格還低,權證持有者可放棄認購。從內容上看,認股權證實質上就是一種買入期權。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❽ 認股權證是什麼意思呢
認股權證通常是指由發行人所發行的附有特定條件的一種有價證券。
從法律角度分析,認股權證本質上為一權利契約,投資人於支付權利金購得權證後,有權於某一特定期間或到期日,按約定的價格(行使價),認購或沽出一定數量的標的資產(如股票、股指、黃金、外匯或商品等)。
權證的交易實屬一種期權的買賣。與所有期權一樣,權證持有人在支付權利金後獲得的是一種權利,而非義務,行使與否由權證持有人自主決定;而權證的發行人在權證持有人按規定提出履約要求之時,負有提供履約的義務,不得拒絕。簡言之,權證是一項權利:投資人可於約定的期間或到期日,以約定的價格(而不論該標的資產市價如何)認購或沽出權證的標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