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牌子牛蒡茶減肥最好
綠色呼吸牛蒡茶是北京萊吉爾出品、香港天益國際集團生產的一款天然健康食品。它採用人工培植的新鮮牛蒡直根為原料,運用先進的低溫發酵和純烘烤工藝精製而成,泡煮飲用,色澤金黃,香味宜人,口感醇厚回甘。從1989年開始出口,走俏韓國、東南亞,風靡日本27年。
綠色呼吸牛蒡茶的最大特點是排毒素、補營養、調平衡三效合一。
排:富含菊糖、纖維素、酵素,清腸道,排血脂,給腸道和血管來個大掃除。
補:豐富的蛋白質、鈣、鐵、維生素,補充營養,提高機體免疫力。
調:通十二經脈,促進氣血循環,平衡人體陰陽,久服輕身耐老。
綠色呼吸牛蒡茶是由中國最大的牛蒡加工廠天益國際集團生產的,植株來自日本千葉縣的一代原種「柳川理想」,一根牛蒡長兩年,GAP標准化管理,牛蒡根在零下2度低溫環境中發酵180天,菊糖、酵素充分轉化生成,比未經發酵的牛蒡功效提高3倍!這是一般的小廠家,小品牌不具備的!
㈡ 牛蒡有哪些特徵
(司德昭)
牛蒡(Arctium lappa L.)別名牛蒡子、惡實、大力子。為菊科二年生草本。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主產於東北各省。以果實、根及葉(大夫葉)入葯。果實含牛蒡甙、牛蒡素以及七種木脂素類化合物即牛蒡酚A、B、C、D、E、F、H、γ-胍-η-丁酸、氯原酸。另含脂肪油25—30%,為軟脂酸、硬脂酸、油酸、亞麻油酸的甘油酯,並含有少量生物鹼、甾醇、維生素A樣物質、維生素B1等。根、葉含菊糖。葯理試驗證明:牛蒡子水煎液對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動物實驗有利尿作用。果實味辛,性苦寒。有疏風散熱、宣肺透疹、散結解毒功能;主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流行性腮腺炎、疹出不透、癰癤瘡等症。根味苦、辛,性寒。主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瘡癤腫毒、濕疹等症。葉有疏風利水作用。
一、形態特徵
株高1—2m。主根肉質。莖多分枝,略帶紫色。基生葉叢生,中部以上葉互生,具柄;葉片卵狀心形至闊卵形,邊緣具細鋸齒或呈微波狀,葉背密被白色綿毛。頭狀花序排列呈傘房狀;總苞片先端彎曲呈鉤刺狀;花全為管狀花,紫紅色。瘦果長橢圓形或倒卵形,略呈三棱,表麵灰褐色,有斑點;冠毛淡褐色,呈短刺狀(圖15—14)。
表15—8 梅樹中所含的三要素量(單位:g)
通常氮肥的施用量是以計劃產量的1%為標準的,磷的施用量是氮的80%。因果實中含鉀很高,有多施鉀肥的趨勢,但鉀肥施用過多,會招致土壤酸化,並使樹勢減弱,所以,鉀肥施用量大致以與氮肥等量為標准。
成年樹,一般每年施肥3次。花前肥,佔全年施肥量的20%;采果肥佔30%,以恢復樹勢,促進花芽分化。這兩次均以速效肥為主。落葉後施冬肥,這次肥宜重施,佔全年施用量的50%,以腐熟堆肥、廄肥、垃圾肥、河塘泥等有機肥為主,輔以磷、鉀化肥。葯農經驗是:「冬季施足基肥,花前果後及時追肥」。施肥的方法是在樹冠外圍滴水處開環狀淺溝,肥料施入溝內,再覆土蓋肥。
根據樹勢進行施肥。豐產穩產樹應重點施果實膨大肥;在采果後及時施足補充基肥,在第二次落果後適當施花後肥,以補充樹體養分,促使生長與結果平衡。生長勢衰弱的樹,應重點施足花前肥和花後肥,以促進新梢,提高結果率。此外,還應施足采果後的補充基肥,注意保持葉片有較強的光合能力,提高樹體貯藏營養水平。旺長樹應注意保持生長與結果的協調,控制徒長,以促進幼、旺樹豐產穩產。這類樹施肥重點應放在基肥上,萌芽後及新梢生長前期不宜大水大肥,以及時控制新梢生長。
3.灌溉排水
根系雖然發達,但分布較淺,耐濕抗旱能力較弱。土壤過濕或地下水位過高,常使植株根群生長不良,影響植株健壯生長,嚴重時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因此,園內應開好排水溝渠,以利排除積水。梅雨季節,雨水過多,應及時排除積水。在高溫乾旱季節,土壤缺水,會引起落葉,須及時澆、灌水,如有條件,可在園內鋪草,以降溫保濕。
4.整枝修剪
採用自然開心形。定植2年後,距離地面60—80cm處定干。發芽後,選擇3—5個枝梢培育成主枝,其餘枝梢剪除。一般每年分別在3月中旬和11月中旬進行2次修剪,使樹形呈自然開心形。成年樹一般在11月上旬修剪,要著重剪去病蟲枝、枯枝、徒長枝、過密的瘦弱枝及生長不勻稱的交錯枝。在整枝修剪時應根據樹勢各有側重。豐產穩產樹,應注意對結果枝組的培育與更新,疏去過密的纖細枝,對生長枝應輕剪緩放,促其成花結果。衰弱樹應重截,通過回縮更新,促進壯枝和恢復樹勢。幼、旺樹應通過夏季扭枝、環割、及時摘心或疏除徒長枝等措施來平衡樹勢。
為擴大結果面積,側枝仰角應控制30°以下,通過對纖弱發育枝或長果枝的適當短截來形成側枝,填補主枝、亞主枝分布范圍的空間,從而確保果枝的發生部位。側枝經過4—5年後,基部的結果枝會逐漸衰弱,降低結果能力,所以每3—5年需更新1次。
為了促進樹冠的形成,總的原則是實行輕剪,盡力維持結果面積。但隨著樹齡的增加,樹冠內部不會結果的枝條也逐漸增多,這時應進行疏枝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隱芽萌發,更新結果面。
(五)病蟲害及其防治
1.炭疽病(Gloeosporium amygdalinum Brizi)和(G.serotinum Ell.et Ev.)
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黃褐色小斑,後擴展成不規則的大斑,邊緣黃褐色、微隆起,中心略下陷,散生小黑點,後期部分病斑穿孔。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和分生孢子在病葉上越冬。翌年4月下旬開始發病,6—8月盛發,10月後停止。高溫多濕條件下發病嚴重。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增強抗病力;結合冬季修剪,清除枯枝落葉,集中燒毀;發病前噴灑1∶1∶100—150波爾多液1—2次,保護新梢,發病後噴灑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每隔7天1次,續噴2—3次。
2.桃紅頸天牛
(Aromia bungii Faldermann)
成蟲6—7月出現,白晝在干、枝上靜伏、爬行或交尾,卵產於枝幹被咬傷的裂口中。7月中、下旬孵化,初孵幼蟲在皮下蛀食,長大後蛀入木質部,蟲道彎曲,由上而下,並有排糞孔,排出大量紅褐色鋸末狀蟲糞,嚴重時主幹蛀空,植株枯死。2—3年發生一代,以幼蟲在被害枝幹內越冬。防治方法:人工捕殺成蟲以及刮除卵粒、鉤殺幼蟲;將蘸有80%敵敵畏原液的棉球塞入蛀孔,用濕泥封口,毒殺幼蟲。
3.桃粉蚜
(Hyaloptera amygdali Blanchard)
成、若蟲密集於新梢和嫩葉吸取汁液,致使新梢嫩葉變厚呈拳狀卷縮,有時脫落,影響花芽分化。蟲體被有白粉,分泌蜜露,常發生煤煙病。以卵在桃、李、梅等樹皮上越冬,尤以枝梢芽縫上最多。翌年3月始孵,5月間大量繁殖,群集為害,6—7月為害最烈。有翅蚜出現後,即遷往禾本科蘆葦等植物上寄生,10月後,又遷回梅等樹上進行有性繁殖,產卵越冬。防治方法:梅園放養七星瓢蟲、大草蛉、大型食蚜蠅等天敵,能較好地控制桃粉蚜發生;噴灑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2000倍液,每隔7天1次,續噴2—3次。
4.桑白蚧
(Pseudaulacaspis peniagona Targioni)
雌成蟲和若蟲群集固著在救、幹上吮吸養分,偶有為害果實和葉片。為害嚴重時,介殼密集重疊,造成枝條表面凹凸不平,長勢衰弱,甚至整株枯死。該蟲一旦發生,如不及時進行有效的防治,3—5年即可將梅園毀摶。每年發生代數因地而異,從南到北逐漸減少,廣東5代,浙江3代,北方各省2代。以受精雌蟲在枝條上越冬,翌年4—5月出現第一代若蟲,為害枝條。防治方法:檢疫苗木、接穗,防止擴大蔓延;結合整枝,剪除被害嚴重的枝條,集中燒毀;保護金黃蚜小蜂、介殼蚜小蜂等天敵;盛孵期噴50%氧化樂果或50%馬拉硫磷乳劑1000倍液,每隔7天1次,續噴2—3次。
四、採收與加工
(一)採收
5—6月間,當果實呈黃白或青黃色、尚未完熟時摘下,忌用竹竿擊落。採回鮮果應及時加工,切勿長時間堆放或堆積過厚,以防腐爛。
(二)加工
1.直接乾燥
將鮮果按大小分級,分別輕置炕上,厚約20cm,用無煙火烘焙至六成干時,輕輕翻動,使均勻乾燥,再悶2—3天,使顏色變黑。
如將鮮果裝入竹籮內搖動,去其絨毛,用清水洗凈,按5%加入杉木炭粉,充分拌勻,再用無煙火烘焙,可縮短乾燥時間。
2.紅梅加工
據河南介紹,先將鮮果倒入沸水鍋中,不斷翻動,燙至呈紅色、皮微有皺紋時撈出,日曬或烘焙,至皮皺時過蒸,蒸透果肉後倒出翻曬,曬至果肉縮小,有大鄒紋時,再按上法反復蒸曬6—7次,至外皮與果肉均呈紅色無漿時,即成紅梅。
梅的產量與樹齡及大小年有關。正常的壯齡樹,每株年產鮮果可達75—100kg,折干率20—25%。中葯烏梅以個大、外皮烏黑、肉厚核小、柔潤、昧極酸者為佳。
㈢ 牛蒡子有哪些功效
牛蒡子:性味:辛、微苦、寒。
功用:(1)散風濕熱:用於外感風熱及熱性病初起。(2)利咽,透疹:用於風熱咽痛、喉腫,風熱瘡疹及麻疹不透,配山豆根治咽喉腫痛,配紫草透發麻疹。
用法:3~10克。性偏滑利,氣虛便溏者慎用。
㈣ 一百克黃金牛蒡含有多少毫克蛋白質
蛋白質是生命的重要物質基礎,是與各種形式的生命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物質,機體中的每一個細胞和所有重要組成部分都有蛋白質參與。蛋白質是由氨基酸以「脫水縮合」的方式組成的多肽鏈經過盤曲折疊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物質。蛋白質在生物體內是非常重要的,參與幾乎所有的生命活動,它們不僅與新陳代謝、免疫和生物進化有很大關系,而且還給人們提供很多信息。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蛋白質含量常作為衡量食品中營養價值高低的一項重要指標。
蛋白質如果攝取過量的話也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造成脂肪堆積。一旦蛋白質在體內轉化為脂肪,血液的酸性就會提高,這樣就會消耗大量的鈣質,結果儲存在骨骼當中的鈣質就被消耗了,使骨質變脆。腎臟要排泄進食的蛋白質,當分解蛋白質時會產生大量的氮素這樣會增加腎臟的負擔。蛋白質缺乏在成人和兒童中都有發生,但處於生長階段的兒童更為敏感。蛋白質的缺乏常見症狀是代謝率下降,對疾病抵抗力減退,易患病,遠期效果是器官的損害,常見的是兒童的生長發育遲緩、營養不良、體質量下降、淡漠、易激怒、貧血以及乾瘦病或水腫,並因為易感染而繼發疾病。
㈤ 牛蒡的圖片和功效是什麼
牛蒡的纖維可以促進大腸蠕動,幫助排便,降低體內膽固醇,減少毒素、廢物在體內積存,
牛蒡的圖片(20張)
達到預防中風和防治胃癌、子宮癌的功效。西醫認為它除了具有利尿、消積、祛痰止泄等葯理作用外,還用於便秘、高血壓、高膽固醇症的食療。可用於風熱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風疹、咽喉腫痛。研究表明,牛蒡有明顯的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補腎壯陽、潤腸通便和抑制癌細胞滋生、擴散及移棄水中重金屬的作用,是非常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中國《現代中葯學大辭典》、《中葯大辭典》等國家權威葯典中把牛蒡的葯理作用概括為三個方面:有促進生長作用、有抑制腫瘤生長的物質和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2002年國家衛生部把牛蒡列入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6]
牛蒡根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且含量較高,尤其是具有特殊葯理作用的氨基酸含量高,如具有健腦作用的天門冬氨酸占總氨基酸的25%~28%,精氨酸佔18%~20%,且含有Ca、Mg、Fe、 Mn、 Zn等人體必需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多酚類物質具有抗癌、抗突變的作用,因而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較廣泛的葯理活性。
牛蒡莖葉含揮發油、鞣質、粘液質、咖啡酸、綠原酸、異綠原酸等。牛蒡果實含牛蒡甙、脂肪油、甾醇、硫胺素、牛蒡酚等多種化學成分,其中脂肪油佔25%~30%,碘值為138.83,可作工業用油;葯理實驗表明,牛蒡甙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抗菌的作用,能治療熱感冒、咽喉腫痛、流行性腮腺炎等多種疾病及抗老年痴呆作用
葯理
1.對腎病變的作用:取5周齡的Wistar系雄性大鼠腹腔注射10mg/kg的氨基核苷(PA),每10天次,連續6天;引起腎病變後反復給予牛蒡甙及甙元。結果表明,牛蒡甙可抑制尿蛋白排泄增加,並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標,顯示抗腎病變作用。但甙元腹腔注射無作用,但經口服給葯則顯未效果。
2.抗菌作用:牛蒡子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星形奴興氏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等均有抑製作用。
3.其它作用:牛蒡提取物能顯著而持久地降低大鼠血糖,對離體家兔子宮及腸管呈抑製作用。牛蒡甙能引起蛙、小鼠及兔的強直性驚厥,對蛙下肢及兔耳管呈擴張作用,牛蒡甙元有抗癌活性。
㈥ 牛蒡是什麼
牛蒡,別名牛菜,白肌人參等,為菊科植物,根和果可入葯。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第一年僅生根葉,第二年開花結種子。主根肉質肥大,直立莖,高100-260厘米,多分枝。
牛蒡中營養含量極高!
1.胡蘿卜素
牛蒡營養價值極高,屬菊科中的稀特蔬菜,其中胡蘿卜素含量比胡蘿卜高1 5 0倍,蛋白質和鈣的含量為根莖類蔬菜之首。牛蒡的類胡蘿素提取液對超氧自由基以及脂質過氧化自由基等不同自由基均有清除效果。
2.氨基酸
牛蒡根中具有特殊葯理作用的氨基酸的含量相對較高,如具有健腦作用的天門冬氧酸含量最高,占總氨基酸含量的2 5.1 8% ;可用於治療心臟病、肝臟病、高血壓,還具有防止和恢復疲勞的作用
3.牛蒡膳食纖維
牛蒡含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優質膳食纖維。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預防心臟病、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控制血糖含量,預防糖尿病;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清除體內自由基,抗氧化,防衰老;清除體內有害金屬離子等
4.牛蒡菊糖
牛蒡低聚糖具有促使雙歧桿菌增殖、防止便秘、保護肝臟、降低血清膽固醇、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癌等作用,牛蒡根中可分離一種聚合度是l3的低聚果糖,可誘導植物的抗病性和促進雙歧桿菌的生長等活性。低聚果糖具有超強增殖人體雙歧桿菌的作用,它對調節機體平衡、恢復胃腸道功能、促進新陳代謝、預防各種疾病、維持人體健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2 1世紀人類發現的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營養健康產品。牛蒡低聚果糖的免疫調節功能、抗疲勞、抗糖屎病、促進生長作用使得牛蒡低聚果糖在保健品、癌症輔助治療葯物、抗糖尿病方面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牛蒡聚糖抗疲勞原理:物質代謝因素導致疲勞發生的機制有能量物質耗竭、代謝產物堆積、內環境平衡失調三種學說。體力活動時主要靠糖原酵解來獲得能量,當糖原被大量消耗,機體活動能力就降低。機體在劇烈運動時,因氧供應充足,便進行無氧呼吸供能,糖酵解產生的乳酸及H 的積累造成細胞pH值下降,導致疲勞;同時蛋白質及氨基酸的分解代謝也增強,氨基酸經過脫氨基作用被氧化,氨基則生成尿素,使血尿素含量增加,也是導致疲勞的原因。因此血乳酸及血尿素氮水平的高低是判斷機體疲勞的重要指標,運動後血乳酸及血尿素氮清除越快疲勞消除的越快。牛蒡聚糖可以提高運動耐力,可以快速清除血乳酸血尿素氮等代謝廢物,牛蒡聚糖在提高機體對運動負荷的適應能力,提高運動耐力和快速消除代謝廢物方面有很明顯的作用)
5.牛蒡多糖多酚
牛蒡含有豐富的多糖、多酚等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可清除體內垃圾、腸排毒、美容養顏,促進細胞活性,延緩衰老,增強人體免疫力。牛蒡中的多酚類物質如綠原酸、咖啡酸等已經作為葯品、保健品、化妝品的有效成分在應用。
6.牛蒡具有的抗腫瘤、免疫調節及抗炎、抗苗抗病毒、抗糖屎病、抗氧化、肝保護等多種葯理作用,
歸困於存在許多活性化學成分包括多酚類(如綠原酸、咖啡酸等)、黃酮類(如槲皮紊、異黃酮、金雀異黃酮、鷹嘴黃素A)、苷類(如川皮苷、桔皮苷、蘆丁)、木脂素(牛蒡子苷及苷元)、多糖等。
7.牛蒡術脂素(牛蒡予苷及苷元)抗癌活性,抗病毒活性.免疫調節作用可以蔣其應用於癌症治療或輔助治療葯物:同時其抗糖尿病作用也是值的深入研究和有開發應用價值的。
8.牛蒡根含有甾醇,黃酮,酚類.皂苷,木脂素(比如牛蒡子苷),生物鹼,糖類(多糖).維生素,丹寧。礦物質,樹臘,氨基酸,牛蒡根水提物能夠促進雄性大鼠性行為,結果支持了中國民間使用該植物壯陽的說法。其壯陽作用歸因於存在黃酮,皂苷,木脂素和生物鹼等通過中樞和周圍多個途徑起作用。
㈦ 牛蒡子和牛蒡根是一樣的嗎 跪求!!!
不是的,牛蒡子(因為牛的力量大,故而古代醫家又稱其為大力子),中葯名。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學名:Arctium lappaL.)的乾燥成熟果實。
牛蒡根,中葯名。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L.的根。牛蒡分布於東北、西北、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廣西等地。
(7)牛蒡指標參數擴展閱讀
牛蒡根生長環境
常栽培。野生者,多生於山野路旁、溝邊、荒地、山坡向陽草地、林邊和村鎮附近。分布於東北、西北、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廣西等地。
葯材性狀
呈紡錘形,肉質而直立。皮部黑褐色,有皺紋,內呈黃白色。味微苦而性粘。
葯理作用
1、促生長作用;
2、其他作用:抗菌及抗真菌的作用。
㈧ 腎病能飲牛蒡茶嗎
最好別喝。;因為腎盂腎炎不是一般的腎炎,易反復發生而且她患有高血壓,喝了有可能高血壓會升高的。慢性腎盂腎炎是細菌感染腎臟引起的慢性炎症,病變主要侵犯腎間質和腎盂,腎盞組織.由於炎症的持續進行或反復發生導致腎間質,腎盂,腎盞的損害, 得病三年以上的往往是先一側腎臟受損,另一側腎臟功能正常。如果臨床症狀很明顯了一般就到了腎功能不全期。
.平時這類病人大多數患過尿路感染病史,經常服用消炎葯,治療不徹底等。到晚期表現是腰酸夜尿增多及尿中有少量白細胞和蛋白等.用西葯久治不愈,自身的免疫功能下降,也有一部分病人合並有間質性腎炎。
實驗室檢查:在無急性感染發作或氮質血症的情況下,血液檢查通常正常.尿液分析結果取決於是否有活動性感染和腎損害的嚴重程度,僅在部分病例中可發現膿尿和菌尿.
明顯的蛋白尿則意味著病情嚴重,病變累及到腎小球.如果有菌尿症,則尿培養陽性,根據病情的不同階段,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可以正常或升高.
此病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易反復,每反復一次病就不同程度的加重一次,大多數幾年或十幾年就到了尿毒症了,所以早期是這種病的最佳治療時期,一旦錯過了時機,等到再查時腎功能損傷了哪治療起來就不哪么容易了。所以用中葯治療是最好的選擇,一是能加強自身的抗病能力,減少反復的次數,有利於病情的恢復,第二個是用中葯可以徹底治好此病,特別是對腎功能有損傷的患者,中葯是唯一能達到解決腎功能損傷的良葯。另一個就是中葯具有激素樣的作用,完全可以替代激素而且中葯沒有激素哪樣的諸多副作用。
對於腎盂腎炎病人來說,在治療前把所有不正常的項目都化驗了,開始吃葯,服完一療程再去化驗看哪些指標正常了,哪些指標好轉了,哪些還沒有好轉或正常,下次再調整用葯,只有這樣大夫治病心中有數,病人有目的的吃葯也有一個盼頭。另一個就是從症狀上感覺哪些好轉了哪些消失了。只有用科學的依據說話和證明,才能使一個腎病患者真正的走向康復。絕不能亂用葯和盲目的用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