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網路游戲的法律法規
如果被盜金額較大的話,對方將構成盜竊罪。違法我國刑法第264條的規定,
第二百六十四條 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
(二)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
民事方面:盜號者為侵權人,應當負侵權賠償責任。網路游戲運營公司如果有過錯的(比如疏於管理,沒有提供密保等安全服務),也應承擔賠償責任。
② 游戲公司是否有權干涉玩家帳號自由交易國家有相關法律規定嗎
答:游戲公司事實是有權干涉玩帳號自由交易,國家應該有相關法律規定。
③ 關於「網路游戲裝備的買賣」的法律法規
沒有盜號能掙出十幾萬也算是人才了,如果是這種情況因為責任人是利用運營商的平台進行商業活動,而運營商明確表示拒絕這種行為,所以可能涉及侵權,所以運營商對他有追償權利。
④ 關於網路游戲方面的法律問題
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結合當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治安狀況,現對盜竊罪數額認定標准規定如下:
一、個人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以五百元至二千元為起點。
二、個人盜竊公私財物「數額巨大」,以五千元至二萬元為起點。
三、個人盜竊公私財物「數額特別巨大」,以三萬元至十萬元為起點。
網路游戲裝備和帳號盡管無形,但屬於財物,按照公允價值核算,可進行價格評估。
⑤ 網路游戲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沒有專門維護虛擬財產的法律法規,除了加強賬號保護,將軍令,密保卡都用上吧··除了你被盜的賬號特別值錢,數額巨大···否則很難維護你合法權益
⑥ 網路游戲法律法規
您好
我國暫時沒有針對《虛擬財產》保護法則,您可以參考一下我給的建議,再做決定~!
虛擬財產保護法 虛擬財產的含義
「虛擬財產」是隨著互聯網路游戲的發展而出現的新詞,是指在互聯網空間存在的非物化、數字化的一種財產形的式。它包括網路游戲賬號、游戲貨幣、游戲賬號擁有的各種裝備、以及網民的電子郵件、網路尋呼等一系列信息類產品。
網路虛擬財產是一種因網路空間而存在的特殊的非現實的財產,它具有以下的特點:
(一)無形性
(二)可轉讓性
(三)價值性
(四)時限性
(五)依附性
虛擬財產的保護
網路數據在體現虛擬財產和現實財產方面的不同意義,也是值得注意的。在電子商務或網路銀行的活動中,網路數據只是現實財產的記載。
如果運營商在合同中約定了對玩家虛擬財產的技術保障水平,而玩家以低於這種技術保障水平的手段就竊走了別人的虛擬裝備,那麼運營商要為此承擔違約責任。
如果運營商約定為玩家保管虛擬裝備,即使玩家用高於運營商技術保障水平的手段竊走了別人的虛擬裝備,運營商也要承擔賠償責任。
但是,如果玩家與運營商的合同中沒有這類約定,那麼就要考慮是否還有其他與現實社會關系相聯系的事實作為審理本案的依據,否則,就要考慮玩家是否只能在虛擬世界尋求救濟了。由於玩家是以虛擬世界中的身份在虛擬世界的活動中竊取了別人的虛擬裝備,因此,最好向網路世界的虛擬警察報警,並請求虛擬法院做出保護自己虛擬財產的判決,然後通過「網管」這個虛擬世界的「上帝之手」強制執行,這同樣能保護玩家李某的虛擬財產。至於運營商是否在網路游戲環境中設置了虛擬警察和虛擬法院,這就要看運營商對虛擬世界中社會分工的技術能力、商業眼光和價值判斷了。
虛擬財產的保護法
目前我國還沒有關於網路虛擬財產的立法。如果發生了糾紛,可以根據《民法通則》、《合同法》的相關內容來處理。在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4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1.任何交易都受到法律的約束,虛擬財產的買賣受到法律的保護;
2.賣方收錢反悔,你可以向法院起訴對方欺詐,並請求返還財產,賠償損失!
3.可以作為證據,但是警方可能不會受理,本案屬於民事違約糾紛;
4.可以在合同中進行約定!建議賣方提供身份證信息為妥。
以上建議並不能保證沒有風險,請謹慎行事。
O(∩_∩)O~
⑦ 國家關於網路游戲經營有什麼法律規定
網路游戲運營屬於風險投資.
參考服務業和互聯網條例等相關法律知識。
⑧ 有沒有規范網路游戲的法律法規
對於網路游戲,暫時還沒有法律來制裁它!!!
⑨ 中國針對網路游戲的法律有哪些
虛擬財產」法律保護的法理依據
我國的法律在這方面規定的較為滯後,在我國的現行法律中,只對公民的合法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財產予以認可,並沒有對「虛擬財產」的合法性做出明確規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沒有對 「虛擬財產」的數據資料做出規定,玩家對虛擬數據的權利也不屬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所規定的九項消費者權利中的任一項,因此使得「虛擬財產」的權利主張陷入了一種無法可依的尷尬之中。但筆者並不完全贊同這一觀點,我們應該用動態的眼光看待財產的內容,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財產的內容已經發生膨脹,享有財產的手段也更加豐富。要從行為的角度理解財產,即你有權利做什麼,有權利獲得什麼,而且這種行為最終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從這個角度講,財產已擴大為一種權益。在豐富多彩的現代社會,還把財產局限於實物的觀點是錯誤的。
在《民法》教程中,也將財產分為三種類型,即一種是靜態的財產,就是物權裡面所說的,包括所有權等。第二種是動態的財產,就是在交易當中的財產,比如說訂立合同,你買人家東西,要給人家錢,財產是在交易當中的財產,第三種財產就是無形的財產,比如知識產權、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裡面體現的財產。這三個是目前國際上通常講的三種財產,那麼現在是不是還應該有一種網路當中的「虛擬財產」,我覺得應該看到,它也是一種財產,或者將「虛擬財產」歸於一種特定的無形財產,使其在現有的法律中,當網路「虛擬財產」受到侵犯或盜竊時有法可依,不會造成「虛擬財產」的財產權權利的主張陷入尷尬局面。
網路「虛擬財產」發生糾紛取證困難
因為在目前的條件下,很多游戲很難去判別這個物品是不是你自己直接取得的,這種方式在目前可能還有一些困難。
一是「虛擬財產」的詐騙存在取證難的問題,現實生活中銀行存款有存款單、購物有發票憑據,但在網上,所有電子數據都存放在運營商的伺服器中一旦丟失,很難找回,而且沒有規范的法律依據,運營商未必願意付出較大成本來為客房提供相關證據;
二是網上追查犯罪嫌疑人也有相當難度。在網上,多數玩家不用實名注冊,即使查到了某個ID號,你也不清楚對方的真實情況。
、「虛擬財產」法律保護亟待完善
就目前情況看,網路游戲玩家的「虛擬財產」失竊被盜,基本還達不到新刑法中規定的「互聯網犯罪」的程度,在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中又存在著對「財產」概念的盲區。盡管很多專家都贊同為虛擬財產「正名」,但專家們也承認,即便法律能確立「虛擬財產」的合法性,但如果缺乏可操作的關鍵的規則,執行中也存在一些考驗。========================================================
1.現在網路上的法律還是一個空白,在這方面的問題沒有採取重點保護.
2.如果把這事分析道現實社會上來講,你是買東西的,他是賣東西的,你也看到他有東西,於是你拿錢去買 ,而最後錢給他了,不給你東西,這種屬於民事訴訟.
3.況且還是異地作案,按照現在中國公安機關的做事風格的花,你就自認倒霉好了,有的公安民警連知道這是干什麼的都不知道.
⑩ 關於游戲賬號交易的法律求助
原號主人承擔責任必須基於以下幾個條件:1.原號主人的交易行為違法。2.原號主人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嚴重過失。3.能夠證明原號主人發現騙子的行為後,卻放任騙子的後續行為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