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稻穀期貨應用案例分析

稻穀期貨應用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2021-05-25 18:22:49

A. 稻穀期貨的稻穀期貨合約

鄭州商品交易所早秈稻期貨合約
交易品種 早秈稻
交易單位 10噸/手
報價單位元(人民幣)/噸
最小變動價位 1元/噸
每日價格波動限制上一交易日結算價±3%及《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易風險控制管理辦法》相關規定
合約交割月份1、3、5、7、9、11月
交易時間 每周一至周五(北京時間 法定節假日除外) 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
最後交易日合約交割月份的倒數第七個交易日
交割日期合約交割月份的第一個交易日至倒數第五個交易日
交割品級基準交割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稻穀》(GB1350-1999)三等及以上等級質量指標及《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割細則》規定的早秈稻。替代品及升貼水見《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割細則》。
交割地點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
最低交易保證金 合約價值的5%
最高交易手續費2元/手(含風險准備金)
交割方式實物交割
交易代碼 ER
上市交易所 鄭州商品交易所

B. 關於糧食收購方面的案例

貿易企業利用早秈稻期貨案例分析 早秈稻貿易企業作為早秈稻產業鏈上的中間環節,一邊連接市場,一邊連接農戶,既承受著稻穀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又面臨著資金運轉不暢的困境,可謂「本大利小,危機並存」!早秈稻期貨的上市,將為早秈稻貿易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提供更多的選擇,一方面,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可以為貿易訂單提供價格參考,另一方面,利用期貨套期保值可以有效地迴避貿易環節中的價格波動風險。本文重點論述早秈稻貿易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以及如何針對不同風險制定套期保值策略。 推薦閱讀 ·《孫子兵法》期貨道
·多空的訣竅和忌諱 國內大豆利好數據虛高 國儲拍賣再遭冷遇 豆市等待指引 市場供應寬松 棉價逐步回落 成品油價當調未調再遭質疑 國儲580萬噸玉米定向銷售 鋼價繼續下跌空間有限 [國內期貨行情][持倉分析系統] 一、早秈稻貿易企業的現狀和面臨的經營困難1.早秈稻貿易企業的經營模式隨著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推進以及糧食收購市場完全放開,早秈稻貿易企業在整個稻穀產業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成為早秈稻經營活動中的一支生力軍。它們一邊連接市場,一邊連接廣大農戶,是糧食收購、存儲和貿易加工環節中重要的參與力量。早秈稻貿易企業的構成也從以前單一的國有和國有控股糧食企業轉變為國有為主、民營為輔、個體積極參與的多種類型並存發展的格局。早秈稻貿易企業的一般經營模式為:現貨市場(采購)—貿易企業(存儲)—現貨加工企業或者消費者(銷售)。2.早秈稻貿易企業面臨的風險和實際需求早秈稻作為重要的糧食商品,既關繫到國家的糧食安全,又和廣大農民的利益密切相關,因此,早秈稻價格既受自身商品供求關系的影響,又極大地受制於國家相關糧食政策的約束。早秈稻收購市場也因此出現了「國家最低價收購」、國儲拍賣和輪出「順價銷售」。在價格彈性與政策空間的相互影響中,早秈稻貿易企業賺取的利潤空間相對有限,而承受的市場波動風險則較為明顯。收購環節:2004年國家開始實行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同時糧食收購市場完全放開,收購主體多元化,早秈稻收購市場競爭加劇,呈現出中儲糧、地方儲備、經營加工企業和個體糧商等多家收購的競爭局面,部分地區出現了搶購糧源的情況。在這個環節,如果出現貨源緊張、收購時間短的情況,貿易商將面臨收購量不足、收購成本提高的風險。存儲環節:稻穀在存儲過程中對倉庫條件的要求比較高(如占庫容量大、通風條件好、運輸方便等),而長期存儲還會造成一些損耗和霉變,所以存儲環節既佔用了大量資金,又存在潛在的額外損失。銷售環節:如果需求疲軟或者國儲大量拍賣和輪出,高價收購的早秈稻將面臨跌價和銷售不暢的風險。貿易機會:正常年份,由於早秈稻收購周期短,導致貿易周期相應較短(3—5個月),大部分貿易商在其他時間缺少商機,大量資金閑置。因此,需要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遠期貿易,延長貿易周期。二、早秈稻貿易企業利用期貨管理風險的案例分析1.利用早秈稻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制定貿易計劃由於期貨價格綜合反映市場的預期,期貨市場形成的價格具有權威性和前瞻性。利用期貨價格走勢能夠指導貿易計劃,安排相應資金。如果早秈稻期貨價格是上漲趨勢,貿易商就可以正常地購銷,中間跌價風險小,因此有必要盡早籌措收購資金,加大收購量,積極聯系買家。同理,如果期貨價格表現疲軟甚至下跌,貿易商就需要盡可能地與買方簽署好供貨合同,約定相對有利的銷售價格,在現貨采購環節根據合同量采購,降低大量采購帶來的價格下跌風險。2.在收購量難以提高的情況下實現「虛擬采購」在上文中提到,由於市場收購主體增多、收購競爭激烈,稻穀在某些年份會出現貨源緊張的情況,導致短期內收購價格大幅上漲,同時競相搶購也使貿易商很難采購到足夠貨源,這時合理利用期貨市場進行買入套期保值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5月份某早秈稻貿易企業與南方某大米加工廠簽署了在9月份以1950元/噸價格為其供貨1萬噸的合同。該貿易企業在簽署合同後根據現貨市場情況和期貨價格走勢綜合分析,判斷當年7月份早秈稻上市後價格有大幅上漲的可能,若以1950元/噸供貨,在扣除收購成本及相關費用後,利潤有限甚至虧損。因此,該企業總經理做出決策,在9月合約上以2030元/噸的價格買進1萬噸早秈稻,這時現貨價格為1840元/噸。到了8月份,早秈稻大量上市,貨源緊張,收購競爭激烈導致現貨收購成本達到0.97元/斤,摺合1940元/噸,這時,企業一邊在現貨市場以0.97元/斤的平均價格采購以滿足給大米加工廠的供貨,一邊在期貨合約上以平均2130元/噸的價格賣出平倉1萬噸。套期保值效果如下:本案例較好地說明:預期價格上漲情況下,貿易商通過買入套期保值投資策略可以有效鎖定采購成本,滿足購銷合同的需要,實現理想貿易利潤。3.在價格趨跌時通過賣出套保管理庫存,提高資金效率對許多大型經營性糧食購銷企業來說,如果庫存過高,一方面需要付出高額存儲成本,另一方面會大量佔用資金,影響企業的投資回報率。因此,通過適當賣出套期保值與現貨交割相結合,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困難。某早秈稻主產區縣糧食購銷企業與南方大型米粉廠簽署了在來年3月份以1950元/噸價格供貨2萬噸的銷售合同,該企業預計未來現貨價格平穩或者有下跌的風險,決定對庫存進行保值,其在期貨上以2050元/噸價格賣出9月合約2萬噸並進行現貨交割。在未來有兩種方式補回合同約定的現貨:一種是在來年3月份合同履行之前,隨行就市、以現貨價格買進現貨履約,另一種是在價格平穩或者下跌的情況下,買進來年3月份合約交割提貨交付米粉廠。在以上案例中,現貨價格小幅下跌,我們對來年3月份合約的庫存進行保值,現貨節省成本=10萬元×1+20萬元×1=30萬元;倉儲節省費用=135萬元×0.2×1+165萬元×0.2×1=60萬元(不考慮期貨交割成本,期貨交割後,節省倉儲費用,按照每天0.2元/噸·天計算)。資金利息=2050元/噸×2×4.86%×150/365(按照半年期貸款利率4.86%計算,節省天數為150天)=81.89萬元。整個過程中累計節省費用、成本171.89萬元,摺合節省成本85.95元/噸,相對價值2000元/噸的現貨,回報高達4.3%。第二種賣出近期交割,買進遠期交割提貨的情況一般是在近期價格較遠期價格高,而且市場穩中趨升時才會採用,否則通過現貨補庫是最理想的選擇。4.現貨銷售不暢,通過賣出套保迴避下跌風險某購銷企業有現貨收購成本為1850元/噸的早秈稻1萬噸,但行情不好,銷售遲遲簽不了合同,由於擔心市場價格下跌,於是在11月合約上以2050元/噸價格賣出套期保值1萬噸。到了10月份,現貨價格跌至1820元/噸,期貨價格同步跌至2000元/噸,該企業賣出現貨,買進期貨平倉。

C. 期貨問題稻穀、大米價格

稻穀、大米在我國還沒有進入期貨市場,它們的價格不漲的原因很多:供求關系也是一個,我國基本上是 可以自給自足的
其它農產品大漲與國際市場是有很大關系的,當前整個國際市場對於比如:植物油、大豆這類的農產品是相對緊缺的,供不應求所以會漲

D. 稻穀期貨歷史

1993年~1998年,稻穀期貨曾經在大商所上市交易,和玉米品種一起曾經是大商所的主力品種。1998年國家整頓規范期貨市場,取消了玉米、稻穀等品種,其後大商所一直在爭取玉米和稻穀期貨的上市交易。在玉米期貨先於2004年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恢復交易後,大商所將稻米期貨作為糧食期貨品種創新的重點工作進行推動。

E. 案例分析

(一)研究區概況

廣東省龍母農地整理是廣東省 2005 年土地整理重點項目,農地整理規模為 226 公頃, 項 目 總 投 資 為 500 萬 元 人 民 幣。 整 理 區 位 於 粵 北 山 地 丘 陵 區 韓 江 段 上 游(東 經115°25′58′′~ 115°26′45′′,北緯 24°13′28′′~ 24°15′35′′),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 20.6℃ , 年降雨量 1667.3 毫米,全年≥ 10℃的活動積溫 6748.2℃,年無霜期 320 天,適宜喜溫作物和雙季稻的種植。土地類型屬丘陵盆地,地形相對平坦,局部稍有起伏。

(二)數據來源

基礎數據有廣東省龍母鎮數字正射遙感影像圖(2001 年)、縣級土地利用現狀更新資料庫(2003 年)、縣級農用地分等資料庫(2005 年),以及龍母農地整理規劃圖(2005)和相關統計數據資料。

(三)數據處理方法

將研究區的遙感影像圖、所在縣農用地分等成果圖、縣級土地利用現狀圖以及龍母農地整理規劃圖掃描成 tiff 格式輸入計算機,在 ArcGIS 9.0 環境下對輸入的圖件進行幾何糾正和矢量化處理。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應用 GIS 的空間分析功能,通過對研究區的遙感影像、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地整理規劃圖與農用地自然質量等、利用等和經濟等成果圖進行疊加分析,套取土地整理區耕地的遙感影像信息、空間位置以及農用地分等的耕地自然質量等、利用等和經濟等信息,建立研究區土地整理空間資料庫;然後應用農用地分等的理論、方法和成果來指導項目的規劃、實施和整理前後耕地質量的比較,如耕地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指標權重的確定以及耕地的自然質量等、利用等別、經濟等別的計算;最後採取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綜合評定土地整理的效果。項目實施流程詳見圖 8-5。

圖8-5 土地整理項目實施流程圖

(五)結果與分析

1.土地整理後耕地質量狀況

對龍母土地整理項目所在地區的龍母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與農用地自然質量等別圖、利用等別圖、經濟等別圖進行疊加分析,可以提取整理區耕地的地理位置和等別,土地整理區域位於藕塘村、雙華村和張堂村。土地整理實施後,耕地質量的等別計算方法沿用了農用地分等的指標因素體系、指標權值,以及光溫生產潛力指數、產量比系數、利用系數和經濟系數等參數。土地整理後,整理區耕地質量計算結果如表 8-7 所示。

表 8-7 龍母鎮土地整理前後農用地質量比較表

由表 8-7 可知,龍母土地整理前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利用等指數和經濟等指數分別為2738、2359、2095,整理後農用地各等指數均提高了 25% 左右,自然質量等、利用等和經濟等分別提高了 4 等、3 等和 3 等,農用地質量有較大的提高。

2.土地整理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項目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一般來說,地方政府對這項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土地整理費用主要用於土方平整、農田水利和田間道路建設等方面,用來改善耕地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條件、土壤理化性質和灌溉排水條件。在廣東省縣級農用地分等中普遍選擇地形、田面坡度、地下水位、有效耕層厚度、表層土壤質地、剖面構型、有機質含量、土壤 pH 值、灌溉保證率和排水條件等 10 個指標因素加以衡量,並針對不同的耕作制度,有區別地建立與其相對應的耕地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龍母土地整理項目的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相對應的標准耕作制度有水田一年兩熟制(早稻-晚稻)和旱地一年兩熟制(春花生-秋甘薯),整理後耕作區地形和耕地的田面坡度、有效土層厚度、表層土壤質地、剖面構型、土壤 pH 值、灌溉保證率和排水條件等因素得到了改善,其中灌溉水田的有效耕層厚度、表層土壤質地、土壤pH 值、灌溉保證率、排水條件這 5 個因素的變化最為明顯,分值分別提高了 50%、60%、50%、50%、66.67%(表 8-8)。經過土地整理後,土壤耕作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耕地自然質量等提高了 4 等,隨後耕地的利用等、經濟等必然也會增加,經過測算均提高了 3 個等別(表 8-7),成為龍川縣甚至是廣東省耕地自然質量等和利用等較高的地區(註:廣東省農用地分等成果中耕地自然質量和利用質量最高等別分別是 18 等和 15 等)。

表 8-8 龍母土地整理前後農用地質量影響因素的得分比較

續表

同時,通過對整理區的溝、塘、渠、路、埂的改造,以及對邊角閑置土地和零星地塊的開墾,整理後的耕地面積為 218 公頃,其中灌溉水田和旱地分別為 203 公頃和 15 公頃,灌溉水田新增了 41 公頃,增幅為 25%。龍母土地整理項目完成後,整理區耕地的自然質量等別提高了 4個等級,耕地面積增加了 18%,較好地體現了土地整理對整理區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的要求。

然而,土地整理項目經費來源一直是制約這項工作深入開展的主要因素。土地整理主要包括農地平整、農田水利建設、農田道路建設、土壤改良和生態環境建設等工程。從農用地分等的角度來看,其中對耕地質量影響最大的是土地平整工程、農田水利建設和土壤改良工程。龍母土地整理項目的經費投入和分配如表 8-9 所示。其中,土地平整工程建設費用 125 萬元,占土地整理項目總費用的 25%,主要用來改善平整區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質狀況,即農用地分等中地形、田面坡度和地下水位 3 個指標因素,灌溉水田在土地整理後各指標分值分別提高了 25%、11% 和 33%;農田水利建設投入的費用為 125 萬元,占總費用的 25%,主要改善了耕地的灌溉保證率和排水條件,灌溉水田在土地整理後各指標分值分別提高了 50% 和 67%;同理,土壤改良費用 140 萬元,占項目總費用的 28%,主要用來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性狀,包括農用地分等中有效耕層厚度、表層土壤質地、剖面構型、有機質含量和土壤 pH 值等 5 個因素,以及土壤的氮、磷、鉀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灌溉水田在土地整理後各指標因素得分分別提高了50.00%、60.00%、28.57%、50.00% 和 50.00%。

表 8-9 龍母土地整理項目工程經費分配表

土地整理後龍母耕地的自然質量等別全縣最高,耕地生產力提高了,經濟效益也增加了。下面根據研究區農用地分等的調查數據和計算方法,計算龍母土地整理的純收益。

(1)整理區整理前數據:灌溉水田 162.64 公頃,水稻平均年產量 10500 千克 / 公頃;望天田2.68 公頃,水稻平均年產量 7500 千克 / 公頃;旱地 19.2 公頃,指定作物春花生、秋甘薯產量比系數分別為 1.997 和 0.661(註:研究區基準作物為水稻),結合作物的年均產量計算旱地標准糧產量為 9000 千克 /(年 · 公頃)。

(2)整理區整理後數據:新增灌溉水田 40.60 公頃,水稻平均年產量達 15000 千克 / 公頃,稻穀價格 1.50 元 / 千克(近 3 年當地稻穀平均價格),其中望天田全部改造成灌溉水田,旱地改造灌溉水田 4.72 公頃;保留旱地面積 14.48 公頃,旱地標准糧產量達 13000 千克 /(年 · 公頃)。單位面積的灌溉水田和旱地投入土地整理費用分別為 15000 元 / 公頃、10000 元 / 公頃。

龍母農地整理不同耕地利用方式下新增純收入計算過程和結果如表 8-10 所示,年新增純收益共 1482730 元,項目投資回收期 4 年(註:精確計算結果為 3.37 年)。4 年的投資回收期時間不長,同時隨著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糧食價格的上漲和國家政策的扶持,除去農業生產投入成本的增長,其後續回報將十分可觀。更重要的是土地整理工程可改善整理區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同時也為耕地佔補平衡、後備耕地資源開發、基本農田區劃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農地種植結構調整、農村城鎮化、農用地流轉、農地產權改革等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徑。

表 8-10 龍母土地整理年經濟效益增量統計表

F. 稻穀期貨怎麼做

稻穀期貨合約

鄭州商品交易所早秈稻期貨合約
交易品種 早秈稻
交易單位 10噸/手
報價單位 元(人民幣)/噸
最小變動價位 1元/噸
每日價格波動限制 上一交易日結算價±3%及《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易風險控制管理辦法》相關規定
合約交割月份 1、3、5、7、9、11月
交易時間 每周一至周五(北京時間 法定節假日除外) 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
最後交易日 合約交割月份第10個交易日
最後交割日 合約交割月份第12個交易日
交割品級 基準交割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稻穀》(GB1350-1999)三等質量指標及《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割細則》規定的早秈稻。替代品及升貼水:見《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割細則》。
交割地點 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
最低交易保證金 合約價值的5%
最高交易手續費 2元/手(含風險准備金)
交割方式 實物交割
交易代碼 ER
上市交易所 鄭州商品交易所

銀河 期貨公司http://www.yhqh.net

G. 應用案例分析時,案例編寫的步驟

案例分析法的步驟:
1.首先選擇一個或幾個典型性的案例,對其內容進行分析
2.對這個或幾個案例,進行寫作形式上的分析3
運用頭腦風暴法,找出案例共同點。任何案例都是圍繞一定問題展開的,因此要開動腦筋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教學經歷中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
4.把所有問題進行歸類,匯總成不同范疇
5.分頭撰寫案例初稿6.舉行案例會議,就所寫案例的內容

H. 稻穀期貨的稻穀期貨——早秈稻

早秈稻指的是生長期較短、收獲期較早的秈稻穀,一般米粒腹白較大,角質粒較少。
早秈稻期貨合約的主要內容與小麥期貨較為接近:交易單位為10噸/手;報價單位為元(人民幣)/噸;最小變動價位為1元/噸;每日價格波動限制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3%及《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易風險控制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最高交易手續費為2元/手(含風險准備金);採取實物交割的方式於指定交割庫進行交割。

閱讀全文

與稻穀期貨應用案例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海航集團信託貸款 瀏覽:139
基金專業理財產品 瀏覽:962
淘寶優惠券傭金插件 瀏覽:811
郵政分公司金融崗位 瀏覽:592
優灝金融服務費 瀏覽:968
股轉協議股票 瀏覽:409
網上銀行理財產品論文 瀏覽:516
別人股票漲自己的股票不漲 瀏覽:315
以為杠桿培育新動力 瀏覽:221
鐵路總公司是全球最大非金融公司 瀏覽:792
金融服務專業屬於什麼類 瀏覽:364
基金持倉越來越多 瀏覽:563
杠桿系數說法 瀏覽:699
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467
微金所是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997
錸本股票 瀏覽:499
pp基金官方理財下載 瀏覽:514
薩斯病毒股票 瀏覽:9
高杠桿之殤華為員工落淚事件 瀏覽:712
房貸金融服務費合不合法 瀏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