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CTA策略這么火
為什麼CTA策略突然火起來了?
1.CTA不只是做商品,股指期貨的CTA策略可以極低成本的轉移到其他資產類別上。
CTA叫做商品交易顧問(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基金,以前這個策略只真多商品,但現在基本上覆蓋了大部分資產的貨市場和期權市場,比如說利率期貨、債券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期貨、基本金屬期貨、貴金屬期貨、能源期貨以及農產品期貨等幾乎所有期貨品種。所以CTA現在的定義其實應該被叫做管理期貨(Managed Futures)。
投資上有一句話叫做不熟不做,所以你看下上面除了股指期貨外,其餘的幾乎都能做,所以有些CTA策略,機構投資者的技術積累和策略模型,只需要對成交量和數據重新擬合,稍微修改一些參數,基本上拿來就可以用,策略轉換成本比較低。
2.對於股票來說,這是個分散投資。
最初是從做商品開始,因為傳統上像股票、債券、現金這些都叫做基礎資產,商品是屬於非傳統資產類投資,所以基於商品的策略也被叫做另類策略。所謂的另類策略,就是回報收益比與股市是不一樣的,所以有利於分散投資。從美國的研究實證上來看,從1990年到2013年,標普500指數同CTA指數的相關性為-0.10左右,這表明CTA策略是獨立於股市的,商品類資產與股票類資產可以形成互補。所以,在當下A股還未方向明確的時候,配置CTA基金就是分散投資。
3.CTA可以做量化,風控比較容易理解,策略可以很有效。
國內的資金近年偏重量化,因為容易回測,人為干預少,容易過渠道的風控。量化類的CTA基金是通過在基本面和技術分析中用數學和量化交易模型,並根據模型產生的買或賣的信號進行投資決策。目前這類策略雖然有容量限制,但是一般都可以做到年化15-20%,所以吸引力其實很大。
因為是量化,所以交易系統一般都可以分為趨勢交易策略和反趨勢交易策略兩種,具體用哪個,基金經理說了算。
趨勢交易就是用大量不同的指標尋找當前的市場趨勢,然後建立頭寸,等待趨勢終結,周期可以日內或幾周,周期的不同限制資金的使用量,但是趨勢是否終結是倉位改變的唯一標准,所以,你會發現,在牛市中,趨勢跟蹤策略一點都不少賺,而且在牛市迅速轉熊市的過程中,這類基金會非常快的掉頭,反手做空,繼續賺空頭的錢,所以趨勢策略在牛熊轉換較快或者趨勢轉換明顯的時候,優勢非常大。不像一般的Alpha策略,不怕熊市,怕牛市,趨勢類CTA在趨勢明顯時什麼都不怕,牛吧。
但這策略也有弱點,如果趨勢不明顯,市場漲漲跌跌,震來震去,那麼這種趨勢策略就會因為不斷止損而虧損很大。而反趨勢交易CTA基金策略這個時候就會盈利,這類策略通常運用價格和交易量等反轉指標來發現趨勢的轉折信號,然後建立頭寸。所以基金經理需要判斷,到底用什麼策略,沒有一成不變的賺錢秘訣。
總之,CTA策略在後股指期貨時代(暫時的),是一個不錯的資產配置選擇,對於股票投資者來講,分散投資,不但要分散資產,還要分散策略。
B. cta策略什麼意思
CTA 全稱是 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即「商品交易顧問」,也稱作管理期貨。
它是指由專業的資金管理人運用客戶委託的資金投資於期貨市場和期權市場,並且收取相應管理費用的一種基金組織形式。
CTA作為一種投資的策略方法,本質上是規則的集合,它的規則性很強,許多投資門類都包含在內,是實現資產配置中分散投資的一種重要方式,目前正逐步成為成熟投資機構的基礎資產配置之一。
(2)cta策略股指期貨擴展閱讀
CTA的量化——
就投資方法而言,CTA基金有兩大類,一類是主觀CTA,即由基金管理人基於基本面、調研或操盤經驗,主觀來判斷走勢,決定買賣時點;第二大類是量化CTA,是通過分析建立數量化的交易策略模型,由模型產生的買賣信號進行投資決策。
相比較而言,用量化的方法來投資期貨能夠在獲取收益的同時很好的管理風險。量化CTA能夠很好的避免人為主觀的非理性,在出現虧損或回撤時能夠及時的止損從而有效的規避風險。
C. 什麼是CTA策略如何理解
就是把程序寫好 讓程序自動下單
D. 為什麼CTA策略這么火
1、CTA不只是做商品,股指期貨的CTA策略可以極低成本的轉移到其他資產類別上。
2、對於股票來說,這是個分散投資。
3、CTA可以做量化,風控比較容易理解,策略可以很有效。
E. cta策略和傳統期貨策略的區別在哪裡
說下大眾對CTA策略的一個誤區,那就是認為CTA交易的是期貨,期貨因為有杠桿,所以會爆倉,風險非常大。其實這是混淆了傳統期貨交易和CTA策略。
CTA基金跟傳統期貨交易的差別在哪裡呢?
傳統期貨是根據人的主觀判斷進行交易,而CTA基金是使用機器判斷和操作——通過建立量化交易策略模型,根據模型產生的買賣信號來進行期貨投資的一種策略基金。
機器跟人相比沒有情緒、更加理性、更有紀律,因此CTA基金所表現出的一個特徵就是因投資風格穩定而收益區間穩定,風險和回撤可計算,這就是它的特點。
在美國這么一個成熟的對沖基基金市場里,CTA基金被廣大機構投資人青睞,目前的比重佔到全球對沖基金總體量的20%左右,並不是一個小眾策略。
F. 什麼是CTA策略期貨CTA哪家做得好富善致遠CTA怎麼樣
CTA全稱是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即"商品交易顧問",也稱作管理期貨,是由NFA(全國期貨業協會)認定,並在CFT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注冊,並受監管的投資經理人。CTA一般是指通過給客戶提供期權、期貨方面的交易建議或者直接通過受管理的期貨賬戶參與實際交易來獲得收益的機構或個人。在國外,CTA一般受聘於某個期貨投資基金的商品基金經理(CPO)
G. 私募基金中的CTA策略(這里可以隨便換)是什麼意思,怎麼查詢到
商 品 投 資 方 式 主 要 有 兩 種 : 直 接 投 資 和 間 接 投 資 。 直 接 投 資 包 括 購 買 現 貨 如 黃 金 , 也 包 括 購 買 期 貨 ; 間 接 投 資 包 括 購 買 大 宗 商 品 領 域 公 司 股 票 、 購 買 商 品 E T F 基 金 或 C T A 策 略 私 募 。 商 品 投 資 按 參 與 者 主 要 分 兩 類 : 大 宗 商 品 相 關 公 司 是 期 貨 市 場 的 主 要 參 與 者 , 也 有 部 分 個 人 投 資 者 活 躍 於 貴 金 屬 交 易 ; C T A ( C o m m o d i t y T r a d i n g A d v i s o r s ) 是 另 一 類 主 要 交 易 群 體 , 以 機 構 投 資 者 居 多 。 「 B e t a 理 財 師 」 專 業 從 事 私 募 基 金 數 據 庫 構 建 , 目 前 全 市 場 5 0 0 0 0 + 私 募 基 金 、 1 7 0 0 0 + 私 募 基 金 管 理 人 , 都 可 以 在 「 B e t a 理 財 師 」 A P P 中 查 找 , 同 時 附 帶 有 產 品 的 詳 盡 測 評 , 全 面 視 覺 化 解 讀 產 品 收 益 、 風 險 、 基 金 經 理 和 基 金 公 司 。
H. 什麼是CTA基金
CTA基金是以CTA策略為主的基金,目前的CTA基金主要是以私募基金為主。CTA (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即管理期貨基金,從投資標的看,CTA基金主要交易商品期貨合約和金融期貨合約,因為是在期貨市場上交易,所以CTA基金可以選擇做多跟做空兩個方向,也就是上漲時可以做多,下跌是選擇做空,可以賺取趨勢的錢。
溫馨提示:
1、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為准;
2、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0-12-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I. 什麼是CTA策略
CTA策略稱為商品交易顧問策略,也稱作管理期貨。商品交易顧問對商品等投資標的走勢做出預判,通過期貨期權等衍生品在投資中進行做多、做空或多空雙向的投資操作,為投資者獲取來自於傳統股票、債券等資產類別之外的投資回報。
趨勢交易是通過大量的指標排除市場噪音,設定交易系統,判斷當前市場趨勢,然後建立頭寸,而調整頭寸的臨界點都是特定計算機演算法所規定的。CTA策略的趨勢交易之所以會取得成功,不僅是因為投資者相信市場並非那麼有效,更重要的是他們觀察到市場是存在趨勢的。
事件性影響會導致標的物價值在短期內迅速提升,但其價格卻需要一段時間後才提升,之後價格還可能會繼續攀升以致超出其價值。在這期間,趨勢跟蹤策略就可以買入獲利。
(9)cta策略股指期貨擴展閱讀:
CTA策略研究方法:對單個品種歷史上的量價數據進行分析,包括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成交量,持倉量這些數據,提煉出具有概率優勢的規律,這就是通常意義上的因子或者策略,並將此規律用代碼實現,並假設這類規律在未來會依然存在。
最後用此類規律來判斷品種未來的方向,進行開倉,平倉,加倉,減倉等操作,並以此來獲利。通常來說,演化至今的CTA策略基本都是全自動交易,但也依然有輔之以手工判斷的交易存在。
CTA基金更可能是以信託投資的形式出現,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更可能是盈利分成而非管理費,這一點與現有的證券投資基金不同,更接近於私募基金。
因此,與公募的證券投資基金只有投資者、管理人(基金公司)、託管人(商業銀行)三方參與,各方的權利義務相對清晰不同,CTA基金涉及的利益方更多,管理的難度也更大。這對監管機構也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J. CTA策略這幾年如何演變的
整體來說,CTA經過這么多年市場洗禮,逐漸走向從單一到多元,從簡單到復雜的發展路徑,至今演化出各種差異較大的子策略,使得同樣CTA的策略標簽下,各CTA基金最終收益表現有所不同。
這部分我們來快速回顧CTA策略的演進過程。
10年前,還沒有股指期貨的時候。當時國內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CTA基金,早年所謂做CTA的主要都是炒期貨的大佬,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混沌葛衛東,還有杭州的南帝葉大戶(敦和葉慶均),「豆王」徐王冠、「股指之王」李德林、「糖王」孫斌、「膠王」蔣仕波、「銅王」勵丹駿、「日內王」 封向華、「趨勢王」 應時雨、「波段王」梁國根、「最散」王孝安、「小李飛刀」李永強,「海歸博士」朱曉康等等。
這些大佬交易的方式,主要是通過深入研究基本面,產業鏈的供需分析一些商品是上漲還是下跌,通過主觀判斷來賺錢。業內津津樂道的主要是葛衛東大佬在2006年用100萬做到了後來100多個億。不過後面也出現過腰斬,當時許多買過他產品的投資人親身體驗了一把。
如今主觀CTA已經逐漸開始退出舞台,從時間節點上看,2010年股指期貨的出現標志著量化CTA開始走向市場。從2011到2015股指限倉之前,CTA賺錢效應是非常瘋狂的,做股指的一年賺個兩三倍都非常常見,而且還沒啥回撤。
那時CTA還未進入零售端、個人投資者眼中。而在2015年股指限倉之後,一些CTA慢慢轉向了商品市場。現在許多CTA大部分都是在2015年開始起步的一批,這已經是陽光化私募CTA基金可查歷史業績比較長的了。
從2017年到2018年,整個商品市場變化是非常大的,CTA策略從原來的比較單一的純趨勢策略,慢慢轉化為更加多元化的策略。除了趨勢跟蹤之外,還開始做趨勢反轉。因為有人發現趨勢跟蹤做多之後,在遇到一些突然的反轉行情時,會產生比較大的回撤。
因此,如果在策略中加入一小部分的「反轉倉位」的話,遇到反轉行情時,就能把反向波動所造成的浮虧對沖掉一部分,將凈值回撤控製得更好一些。
除了常見的趨勢跟蹤、趨勢反轉之外,還有一個偏橫截面的策略(時間序列)。如果2015年到現在,把每天的日凈值或者日價格作為一個序列,那麼橫截面就是研究某個時點上,各個商品品種之間的強弱關系,然後做多強勢品種,做空弱勢品種。
所以說,同樣是CTA,具體細分到子策略上的本質和邏輯出發點不同,這些子策略之間的相關性就比較低。那麼把這些兩兩相關性較低的策略搭配在一起的時候,整個CTA基金策略的內部分散度就比較高,風險也就被分散了。
另外一個是從周期的角度,平時在聽CTA基金路演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什麼高頻低頻,什麼長周期短周期。這就是從持倉周期或者交易頻率做出的區分。為什麼要這樣分呢?因為不同的交易頻率,所表現出來的風險收益特徵是完全不同的。
一般會定義偏短周期的策略,比如說日內或者1~2天的交易定義為短周期。那麼以此為對照,2~5天或者1周的就是中周期。那麼在一周以上的換倉頻率,就算是長周期的。每家在中短長上會比較類似,但不完全相同。
除了根據持倉周期劃分,我們還在市場上看到,除了做趨勢之外,還有做套利的。做趨勢是虧小錢賺大錢,趨勢明確之前不斷嘗試,會虧點小錢(成本),可一旦抓住波行情就能賺許多錢。所以趨勢策略勝率不高,但是盈虧比很高。而套利策略則是每次賺一點點小錢,但賺錢的次數很多(勝率高),把小錢積累下來形成較大的收益。
所以這兩種的這種收益來源或者說它的模式是完全截然相反的,那麼將它們搭配在一起就是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組合。
另外趨勢策略上文也提到過,一般的cta在保證金使用方面非常節制,為了控制風險通常只會使用20%,有些基金設置更低。比如說1個億的基金規模,只用20%去做趨勢交易的話,升高下8000如果就這樣躺在賬戶上,或者就是簡單買一點貨幣基金的話,性價比是非常低的。但如果把這部分錢用去做套利的話,在增厚收益的同時還能進行風險分散。當然,還可以結合另一種子策略,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市場中性(多因子阿爾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