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香港外匯保險單

香港外匯保險單

發布時間:2021-05-30 17:45:31

㈠ 購買香港保險有匯率風險嗎

不可否認,2014-2016這三年間,美元匯率的強勢,造就了香港保險的熱潮。即使是純粹換匯所做的香港保單,也能看到虛擬的獲益。
可是現在,匯率基本已經鎖死,預期美金強烈升值的狀況在未來2-3年很難再次出現。僅從談匯率問題入手的香港代理人即將陷入困境,對保險理念不清晰的那部分人,他們的購買意願也會隨之降低。
在不斷出台的新政策的強力控制下,也許還會出現人民幣升值的狀況呢?這誰又說得准,那是不是意味著大部分人就會因此而立刻轉向,說現在人民幣很強,美金配置已經不合理?這也是很有可能的。
到時候,是不是也就意味著海外資產配置要停止了?絕不!我們不得不承認,大多數人還是只看眼前利益的。
①、發現某隻股票漲,才開始陸續進場,最後卻被悲催地割了韭 菜;
②、限制銀聯刷卡後,才感慨當時擦邊球的方便。
③、當大陸銀行普遍要求AUM 500萬才能代開香港賬戶時,原本的不著急變成了後悔。「就算只為未來孩子的留學,我也應該早早開個香港賬戶的。」
本性如此,我們都聽過溫水煮青蛙的故事,是時候該檢討自己是否落入慢性拖延症。眼見為實沒錯,但在金融領域,你眼前所看見的,不一定就是真實,它往往是更高層刻意讓你看到的假象?好好琢磨一下,拋開匯率的因素,試問購買香港保險到底為了什麼?如果你問,多年後我換回人民幣,到時候是否劃算,那我就勸你不要再考慮了,再見,匯率是個政治性問題,誰也無法輕易預判。
認清真正的港險需求是:海外醫療和海外生活,是否為你所嚮往?
一、關於重疾和醫療險
01 明確的海外醫療和補償需要
中國五年癌症生存率為30.9%,美國為66%,日本和加拿大均達到80%以上;簡單的數據,足以說明很多東西。這中間的差距就在於醫療技術、葯物研發、醫療服務水平等。
此外,還有2014年癌症新葯的統計數據表明,在49種癌症靶向葯物中,美國擁有41種,英國擁有37種,而中國只有可憐的6種,而且價格還特別的昂貴。
香港的重疾和醫療險,直接離岸對接香港、美國、日本。在國內就算擁有再多人民幣,能保證在需要用到的時候,能夠大額出境么?匯率又會是多少?
02 長期保值的保額
美金匯率雖然正在變動,但是用美金計價的物價和生活水平沒有變化。反觀之,人民幣計價的保額,在未來意料中又能夠有多少表現?不知道您是怎麼想的,反正我是沒信心。
建議最好結合自身需求,綜合考慮國內和海外的重疾。國內保險也會有它好的地方。
二、壽險和儲蓄
01 為親屬規劃海外生活資金
如果你已經明確規劃好,孩子海外留學、自己和家人海外生活,那麼這部分資金的本身就需要做好提前考量,考慮匯率問題反而會因小失大。
02 美金計價的現金流資產
你要用家人未來生活的錢,去做外匯投機?!別開玩笑了。
綜合運用持有人、被保人、受益人三者的框架,將資金未來的所有權進行提前規劃。
早考慮,保單本身就開始增值了。足夠抵禦匯率的波動性。

㈡ 香港保險繳費,理賠 的外匯管制,要注意些什麼

港保主要注意投保時一定如實告知,港保是嚴進寬出,投保要求體檢如實告知很嚴,只要承保,理時是很寬松的!把理賠資料郵寄過去,基本1個月左右時間就能理賠完畢!拒賠的基本都是因為沒有如實告知的!

㈢ 去香港買保險,怎麼辦理理賠,怎麼把錢拿回來

內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單風險高,理賠困難。

內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單的風險,是投保人需親赴香港投保並簽署相關保險合同。如在境內投保香港保單,則屬於非法的「地下保單」,既不受內地法律保護,也不受香港法律保護。

內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險適用香港地區法律。如果發生糾紛,投保人需按照香港的法律進行維權訴訟。與內地相比,香港法律訴訟費用較高,可能面臨較高的時間和費用成本。

除了法律訴訟之外,投保人也可選擇向香港的保險索償投訴局投訴與理賠索償有關的糾紛,但該局目前可裁決的賠償上限是100萬港幣,大額保單的賠償糾紛無法通過該局裁決處理。

(3)香港外匯保險單擴展閱讀:

一、內地居民在香港購買的保單等以港幣、美元等外幣結算,消費者需自行承擔外幣匯兌風險。

二、內地居民個人到境外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險,屬於金融和資本項下的交易,是現行的外匯管理政策尚未開放的項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風險。

三、如以期交保費方式購買長期壽險保單,也可能存在因外匯支付政策變化導致無法交納續期保費的風險。而由於多種風險的存在,也就導致了保單收益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㈣ 外匯管理新政對購買香港保險有什麼影響

外匯局實施外匯新政後,銀行購匯申請書裡面有這樣一句話:「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請注意此處的內容僅寫在個人購匯申請書上,目前我們查找相關法律條文均未有與此類似的相關禁止性規定,而個人購匯申請書並不是法律條文,是無法作為法律處罰依據的;
其次,關於現在銀行購匯的問題,除了填寫一張申請書,開辦香港賬戶時間長一些之外,並沒有其他重大政策的改變,很多客戶現在還可以正常進行購匯和換匯;

關於理賠款入賬,經查詢《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十九條 境內個人作為保險受益人所獲外匯保險項下賠償或給付的保險金,可以存入本人外匯儲蓄賬戶,也可以結匯,無法入賬也僅是極個別銀行的行為。

㈤ 為什麼外管局說境內居民購買香港分紅類保險不合規

3月22日,國家外匯局綜合司司長王允貴在當日出席的國家外匯局新聞發布會表示內地居民到境外購買分紅險不合規。下面是新聞發布會內容的部分摘要:

「有些境外機構在規避外匯管理局的相關政策,因此外匯局請相關收單機構進行調整。境內居民個人到境外買保險分兩種情況:

如果是旅行、商務活動、留學等需要購買個人人身意外險、疾病保險的屬於服務貿易類交易,在外匯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是允許和支持的。

而人壽保險和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險是不被允許的,這項交易在外匯管理上是屬於金融和資本項下交易,尚未得到政策支持。」

「香港部分保險公司目前已經暫停接受內地人以銀聯卡通過內地第三方支付渠道來繳交保費」

消息一出,正打算到香港購買保險的小夥伴開始打退堂鼓了,那些已經買了香港保險的小夥伴更是擔心起來。那麼,到底怎麼理解外匯管理局的發言?香港保險還能繼續買嗎?已經買了的小夥伴怎麼辦呢?

其實近期隨著國內經濟下滑,美元加息等多因素影響,國內資金流出嚴重,外匯儲備下降,人民幣預期貶值壓力加大,所以外匯局和銀聯已經在短短兩個月時間里多次收緊外匯管制,尤其是對內地人投資香港保險的管制。

外匯局為什麼要一而再,再而三的限制內地居民到香港購買保險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基於下面幾個方面的考慮:

數額巨大,外匯流出壓力大增。 2015年全年,大陸居民通過香港保險流出的數額高達316億港幣,而且設個數字還在高速增長,對外匯流出,人民幣貶值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國內大力反腐倡廉需要。對於貪官富豪來講,香港保險除了避稅避債,資產傳承等優勢外,還可以逃避國內相關部門的追查和監管,無疑對國內的不明資金提供了良好的避風港灣。這部分資金數額不明,不堵不行。

對內地保險業造成壓力。由於香港保險對大陸保險的天然優勢,大陸居民赴港投保從2009年的30億港幣,增長到2015年的316億,6年間猛增了10倍之多,不能不對內地保險業造成巨大壓力。

到底香港保險還能不能買呢?

目前香港各大保險公司相應的收緊了內地客戶的刷卡額度,主要是針對年交5萬美金以上的大額保單。根據中國外匯管理局的規定,內地居民每年有5萬美元的外匯兌換額度。所以對於低於5萬美金保費的中低額保單,都可以跟以前一樣購買。至於大額保單,就無法通過內地銀行卡購買,但是如果有境外銀行戶口,還是可以不受限制的購買的。

至於法律方面,內地沒有不準大陸居民赴港購買保險的法律,內地保監會也沒有限制。外匯管理局主要是負責外匯收支、買賣等國際結算業務,外匯匯率和外匯市場等實行的管理措施,所以只要不違背外匯局5萬美金的限制,赴港投保就不存在任何違規問題。

在香港法律方面,對於香港保險有如下規定:

《香港法例》第41章保險公司條例:任何在香港獲授權之保險公司,在香港推介人壽保險均屬合法,不論銷售對象是香港本地人士,外國人士或中國內地人士。」(摘自保險業監理處復函檔桉號INS/ADM/7/1)

香港《保險公司條例》第41章46條:除非法庭另有命令,否則清盤人須繼續經營保險人的長期業務,目的是將該業務作為正營運中的事業而轉讓給另一保險人。

因此,未來內地是不是會出台香港的法律,嚴禁購買香港保險,這個真不敢說,但是至少從現在來看,內地居民還是可以放心購買香港保險的。

已經買了的小夥伴怎麼辦?

既然現在香港保險都可以繼續購買,那已經購買了的小夥伴就更不必擔心了。如果將來真的出台了禁止大陸人赴港買保險的法律,根據法律的時間效力原則,也是從法律出台後開始執行,對於已經購買了香港保險的的,就無需擔心了。

其實,早在2004年香港保險業就開放內地居民香港購買保險,到現在搜已經10多年了,才發現不合規,這反映也太慢了點吧?所以此時發布不合規,主要是配合當前的國內形勢,購買了香港保險的小夥伴自不用擔心。

㈥ 香港保險保單里出現的現金價值要怎麼理解

這個「現金價值」指的是:
退保時保險公司保證退還給客人的保單利益。
希望可以幫到您!

㈦ 外匯管理 如何 香港買大額保險

您好,躉交保費適合購買大額保單,或者在香港那邊開個銀行賬戶。

更多香港保險資訊、公眾號gxt_xiaolin 敬請關注、更多精彩 公眾號GXT-HK

㈧ 香港保險的外幣理賠款,怎麼在內地花

一、支票托收

香港保險理賠得到的款項基本上是以支票的形式存在的,保險公司會直接寄過來。支票拿到手之後,我們需要去銀行兌換成現金方能使用,銀行一般會要求辦托收,也叫做光票托收。

光票托收 銀行用專門的方式郵寄支票到香港銀行,香港銀行先把款項支付到內地銀行,內地銀行再審核相關外匯管理政策,然後入賬。辦理該業務需時較長,通常為30-40天。

有外幣業務的銀行都可以辦理光票托收,不過一般銀行可能不會受理與保險、證券相關的境外匯款,推薦到四大行和招行辦理,辦理時最好與該銀行先確認,一般會要求到分行或一級支行才能操作。

需要帶上身份證、銀行卡、支票,金額較大時需要提供相關證明,如保險合同。會收取手續費,各家銀行略有差異,如招行手續費為交易金額的1‰,最低100元,最高1000元,另加快遞費100元。

香港支票在辦理托收時以本幣存入,再自行結匯兌換成人民幣使用,屬於接收境外匯款,受5萬美元的個人年換匯額度的限制,當金額較大時需要跟辦理行確認能否入賬。另外接收款項金額超過5000美元以上需要申報,填寫匯外收入申報單。

二、開立香港賬戶

支票托收程序時間跨度有些長,對於想急於接受理賠金或提前分紅的客戶來講最合適的方法莫過於開立香港銀行賬戶。理賠時可直接選擇用香港賬戶接收,再從香港賬戶轉回國內賬戶,到賬速度快。

如招行從香港一卡通轉回國內一卡通通過網銀即可操作,一般一個工作日能到賬。

(1)若以人民幣入賬:請登陸香港分行網銀專業版菜單「銀行業務」→「貨幣兌換」→「香港港幣美元兌換內地人民幣」操作。該方式不收取手續費,但是會佔用您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金的結匯額度。

(2)若是以原幣種入賬:請登陸香港分行網銀專業版菜單「銀行業務」→「轉賬匯款」→「至內地港幣美元匯款」操作。該種方式會收取每筆11美金或80港幣的手續費。

㈨ 「外匯管制」與「香港保險」到底是什麼關系

沒啥關系。
太多錢流出去外匯儲備少瞭然後外匯局不爽而已。

閱讀全文

與香港外匯保險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杠桿系數說法 瀏覽:699
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467
微金所是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997
錸本股票 瀏覽:499
pp基金官方理財下載 瀏覽:514
薩斯病毒股票 瀏覽:9
高杠桿之殤華為員工落淚事件 瀏覽:712
房貸金融服務費合不合法 瀏覽:5
11月鋼管價格會回落嗎 瀏覽:18
伊利股東劉春海 瀏覽:590
青島銀行理財到期後幾天到賬 瀏覽:635
銀行匯率有關的實證論文 瀏覽:645
建華科技股票 瀏覽:922
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152
未來金融服務行業 瀏覽:509
ndf與即期匯率之差 瀏覽:261
貴金屬icp檢測機 瀏覽:240
6月23日英鎊匯率 瀏覽:487
銷售貴金屬經驗分享 瀏覽:343
杠桿收購融資財務模式 瀏覽: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