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外資銀行在華貴金屬

外資銀行在華貴金屬

發布時間:2021-05-31 19:03:26

『壹』 截止至2012年末外資銀行在華數量(求出處)

你如果去查數據,幾乎不可能查到完全精確的數據,只能說離精確距離的遠近。 這些資料有可能來源於正規的公司成立時候注冊的資料,有可能是中國國家資料庫,也有可能是民間團隊自己統計的。 根據本句話, 你的這份資料就是出自於 中國銀行協會 ,有可能是裡面的智囊團搜集資料統計而來,並非是他們內部的資料庫。

權威數據的話,中國的國家統計局的網站你可以看看, 這個基本上還是比較精確的。 權威的財經報刊也可以。 不要看小報,廣告之類的

『貳』 在華外資銀行有哪些

目前我國共有238家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 銀監會已批准20家外國銀行將其中國境內分行改制為外資法人銀行,其中12家外資法人銀行已完成改制並開業,從事全面外匯和人民幣業務,包括對中國境內公民的人民幣業務。 匯豐銀行、 渣打銀行、 東亞銀行、 花旗銀行、 恆生銀行、 日本瑞穗實業銀行、 日本三菱東京日聯銀行、 新加坡星展銀行、 荷蘭銀行、 永亨銀行、 新加坡華僑銀行、 美國摩根大通銀行

『叄』 在中國大陸開設分行的外資銀行有哪幾家

澳大利亞紐西蘭銀行(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銀城東路101號森茂國際大廈39樓 68410111
澳洲聯邦銀行上海代表處 延安東路100號805室 63553939
巴伐利亞洲銀行上海分行 張楊路838號華都大廈17樓 68766600
巴黎銀行上海代表處 常熟路88號東藝大廈601室 62494303
巴黎國民銀行上海辦事處 茂名南路58號錦泰辦公樓101-105室 64728762
寶生銀行上海分行 北京東路668號寶生銀行大廈 53088888
比利時聯合銀行上海分行 浦東大道1號中國船舶大廈15樓 58791599
比利時通用銀行上海代表處 浦東銀城東路101號29樓 68410404
大華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浦東南路528號上海證券大廈北塔2306室 68810088
道亨銀行上海代表處 河南南路16號6樓601室 63553197
德國商業銀行上海分行 浦東南路855號世界廣場二十五樓 58366666
德國中央合作銀行上海代表處 中山東二路115號 63309842
德累斯登銀行上海分行 世紀大道88號金茂大廈39樓 50495588
德意志銀行上海分行 銀城東路101號29樓 68410808
東方匯理銀行上海分行 浦東大道1號船舶大廈1704-1707室 58795559
東海銀行上海分行 浦東南路1111號 58306570
東京三菱銀行上海分行 銀城東路101號森茂國際大廈20樓 68411515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張楊路838號 58208583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浦西支行 四川中路299號 63233626
東洋信託銀行上海代表處 茂名南路205號1901室 64721394
東洋信託銀行株式會社上海駐在員事務所 茂名南路205號19樓1901室 64730850
法國里昂信貸銀行上海分行 陸家嘴東路161號招商局大樓36樓 58870770
法國外貿銀行上海分行 陸家嘴路66號招商局大廈34樓 58875775
法國興業銀行上海分行 愚園路172號8樓 62497500
福岡銀行上海代表處 延安西路2200號2010室 62194570
富士銀行上海分行 銀城東路101號7樓 68411000
廣島銀行上海代表處 延安西路2200號 62752755
國產業銀行上海分行 浦電路480號2801室(浦項大廈) 68751234
韓國國民銀行上海代表處 婁山關路83號1003室 62701616
韓匯銀行上海分行 浦電路480號(浦項廣場27樓) 50810606
韓亞銀行上海代表處 延安西路2067號仲盛金融中心1103室 62785108
荷蘭合作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陸家嘴東路161號招商局大廈33樓 58889888
荷蘭商業銀行上海分行 銀城東路101號森茂國際大廈37樓 68413355
荷蘭萬貝銀行上海代表處 銀城東路101號森茂國際大廈29樓 68410421
荷蘭銀行上海分行 世紀大道88號金茂大廈28樓 50499303
恆生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浦東大道1號中國船舶大廈12樓 58821338
橫濱銀行上海代表處 茂名南路205號1411室 64725930
花旗銀行上海分行 浦東大道1號中國船舶大廈20樓 58791200
花旗銀行上海分行浦西支行 延安東路100號5樓 63289661
華聯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世紀大道88號 50478200
華僑銀行上海分行 東方路710號23樓 58200200
華僑銀行上海分行浦西支行 九江路120號 63233888
華一銀行 浦東南路360號新上海國際大廈底層 58881234
加拿大國民銀行上海代表處 南京西路1376號上海商城東峰665A室 62798102
加州聯合銀行上海代表處 福州路318號百騰大廈15層1506-1507室 63912290
捷克儲蓄銀行上海代表處 淮海中路527號A樓901室 53060749
靜岡銀行上海代表處 延安西路2201號1813室 62098115
崑山市農業銀行曹安辦事處 崑山市曹安開發區312國道邊 59578683
羅馬銀行上海分行 河南南路16號中匯大廈603室 63559010
美國波士頓銀行上海代表處 南京西路1376號426室 62798090
美國大通銀行上海分行 浦東銀城東路101號森茂大廈31樓 68411828
美國美洲銀行上海分行 浦東南路528號18樓 68818686
美國運通銀行上海代表處 淮海中路222號力寶廣場2313-2315室 53966090
美聯銀行上海代表處 浦東大道138號永華大廈18B 58795418
名古屋銀行上海代表處 延安西路2201號1809室 62754207
寧波國際銀行上海分行 浦東南路528號上海證券大廈北幢2203-2204室 68818899
紐約銀行上海代表處 烏魯木齊北路457號朝代商務中心503室 62494110
紐約銀行上海分行 浦東大道138號永華大廈24樓C-D座 58796622
盤谷銀行上海分行 中山東一路7號 63233788
瑞士信貸第1波士頓銀行上海分行 浦東南路528號 68818418
瑞士銀行上海代表處 延安西路2200號812室 62199208
三和銀行上海分行 浦東大道1號中國船舶大廈16樓 58793818
三和銀行上海分行浦西支行 婁山關路85號東方國際大廈C座1408室 62955858
三菱信託銀行上海代表處 茂名南路205號瑞金大廈2404室 64726270
上海巴黎國際銀行 浦東南路528號證券大廈北塔13樓 58405500

『肆』 那些外資銀行已經進入中國

從中國加入WTO以來,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經營發展十分迅速,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外資銀行的營業機構進一步增加,到2004年10月,共有19個國家和地區的62家外資銀行在中國設立204家營業性機構,其中包括外國銀行分行163家,其下設支行16家,獨資與合資銀行及財務公司14家,其下設分支機構11家。此外,外資銀行類機構在中國還設立了223家代表處。2004年底,獲准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在華外資銀行機構已達105家,版圖擴展到18個城市。
其次,在華外資銀行的資產發展明顯加速。2001年12月我國正式加入WTO到2004年,外資銀行的在華資產總額增長了54%,平均年增長18%;特別是2004年,外資銀行資產總額大幅提高,到2004年10月末,在華外資銀行資產總額達5533.9億元,同比增長41.44%,約佔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的1.8%。再次,外資銀行貸款迅速增加。到2004年10月,外匯貸款佔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外匯貸款總額的18%左右,貸款總余額已達2 674.16億元。另外,外資銀行的服務品種日趨多元化,到2004年10月末,外資銀行在發展自己的過程當中,已經可以向中國的市場投放 100多個品種的產品和服務,這相當於原來國內商業銀行投放服務品種的3倍以上。
2.享受的優惠政策 外資銀行在進入中國過程中,中國政府給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特別是近兩年,我國政府賦予外資銀行更多的優惠條件,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擴大外資銀行進入的區域范圍,從2004年12月2日起允許外資金融機構將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擴大到昆明、北京、廈門、西安、沈陽,使開放人民幣業務的城市從13個增加到18個。
其次,建立西部綠色通道,對於外資銀行在西部和東北地區設立機構和開辦業務的申請,在審理時將設立綠色通道,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審批。並且,允許外資銀行從事代理保險業務,外資銀行經所在地銀監會派出機構備案之後,在其已獲準的客戶對象和業務范圍內,按照相關的規定,從事代理保險業務。
再次,進一步放寬經營人民幣業務的資格條件,在堅持審慎標準的前提下,加快對外資銀行設立同城支行、開辦人民幣業務及衍生產品等業務的審批,為外資銀行在華發展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二、外貿銀行進入對中國銀行業的挑戰及我國銀行業的對策
(一)外資銀行的優勢
外資銀行比中資銀行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具體表現為:(1)外資銀行作業方法遵循的是國際慣例,基本上不受政府幹預。我國商業銀行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無法擺脫政府指控干預。(2)外資銀行規模龐大,資金實力雄厚,資產質量優良。僅花旗集團的資產就達7 000億美元以上,相當於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資產的總和。又如美國商業銀行目前的不良資產比率是0.67%,而我國銀行的不良資產無論以哪個口徑計算都在它的30倍以上,大量不良資產已使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信用和地位受到嚴重損傷。(3)外資銀行的經營管理機制靈活,富有生機,比較適應市場經濟日益靈活多變的現實。我國商業銀行目前體制不健全,沒有形成有效的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符合市場需要的管理制度乃在形成與完善之中。(4)外資銀行融入國際金融市場多年,有著豐富的經營經驗,提供的金融服務花樣多,能較快地適應市場需要。(5)外資銀行的軟硬體設備優良,產品的科技化程度高。(6)外資銀行在不少領域享受超國民待遇。在上繳利稅方面,中資銀行的總負擔超過70%,而外資銀行的綜合稅率只有30%左右;在購置設備方面,中資銀行費用需從稅後利潤中支出且需上級部門審查批准,而外資銀行卻很靈活;在業務范圍,外資銀行可做外幣投資業務。
(二)對中國金融銀行業的沖擊
因為外資銀行與中資銀行相比具有以上優勢,所以,外資金融機構涌人中國後,也對中國金融業產生了一些沖擊,這種沖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對中資銀行業務的沖擊
在傳統存貸款業務上,無論存、貸品種,中資銀行均遠遠不及外資銀行。在美國的銀行除了我國現有的所有存款品種外,還推出了與投資相結合的存款(與日經225股票指數掛鉤的2年期定期存款在存期內,日經股票指數每上升1 000點,存戶即可賺取年利率2.6%的回報)及外幣定期存款戶頭,允許存戶在16種外幣中免費隨意轉換等品種。同樣,中國的消費信貸和分期償還貸款等業務還尚待拓展;而美國消費貸款已佔整個商業銀行貸款總額的20%,包括汽車、住宅、小額生活貸款,度假旅行貸款等。 2.對中資銀行中間業務的影響
中間業務主要是指,擔保業務、貸款承諾、金融工具創新、中介服務等,西方銀行的中間業務從20世紀80年代始得到迅速發展,已成為利潤增長的主要來源;而我國尚處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時期,金融市場尚需完善,中間業務品種很少,檔次低開辦面窄、收益差,而且,在我國曾經出現過的國債期貨、外匯期貨、股票指數期貨,都因投機過度、交易不規范而停辦,目前,只剩下中國銀行的外匯交易市場;同樣,我國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發展也非常緩慢。預計在中國加入WTO 5年之後,外資銀行在外幣存款和人民幣存款的市場份額將分別升到15%和10%左右,外資銀行的外幣貸款和人民幣貸款的市場份額將分別達到1/3和15%左右;外資銀行中間業務則可能超過50%,並且,將獲得絕大部分金融生產品交易業務及投資銀行業務的市場份額。 3.對優質客戶的爭奪將削弱中資銀行盈利能力
外資銀行的目標客戶是跨國公司、國有企業、政府機構和公用事業公司等潛在的優良客戶。一方面,這些優良客戶可能會「易主」,使中資銀行增加出現不良資產的可能性,降低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又將增加中資銀行維持與開拓優質客戶的難度,會增加經營成本。例如,2005年2月底,由花旗銀行上海分行牽頭,18家外資銀行組成的外資銀團向上海港集裝箱股份有限公司發放了一筆10億元人民幣的3年期銀團貸款。這是自中資企業人民幣業務向外資銀行開放以後,在滬外資銀行首次聯合向中資企業發放人民幣貸款。此舉表明外資銀行已開始與中資銀行展開對優質中資企業的競爭。4.會導致中資銀行優秀人才的流失 對人才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家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與競爭力,進而影響其盈利能力。由於外資銀行為了進入中國,需要大量的中國本土人才,中資銀行的優秀人才就成為他們挖掘的主要對象;另外,由於外資銀行在用人機制,收入等方面與中資銀行比又具有一定的優勢,會導致一些中資銀行的優秀人才流失,從而削弱了中資銀行的競爭力。
5.對宏觀金融政策的實施效果及金融監管造成影響 外資銀行的進入使我國金融風險監管面臨著嚴峻考驗。外資銀行進入我國之後,對我國金融風險監管提出了嚴重的挑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由於我國金融監管水平較低,監管工作落後於形勢的發展,對外資銀行在經營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監管不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金融體系風險。其次,在追求高額利潤動機的驅動之下,外資銀行將其業務的重點集中在成本低、風險小、收益高的中間業務方面,特別是國際結算業務,在這些方面與國有銀行展開激烈的競爭,而對那些我國經濟建設中有急需資金支持的項目則不屑一顧。外資銀行的這種經營活動不但與我國引進外資銀行的初衷相違背,而且將風險轉嫁給國內銀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國金融業的風險。
外資銀行的進入將加重我國宏觀調控的難度,外資銀行大規模進入後,使我國貨幣政策調控的難度加大。這是因為外資銀行可以通過從國際金融市場上籌措資金來抵制貨幣政策的影響,從而弱化我國貨幣政策的效應。6.「扭曲合資」可能造成壟斷行為
有些國內銀行為了與國內的其他銀行搶市場份額,而有的外資銀行為了快速進入中國市場,他們很有可能聯合起來,這樣,就會形成壟斷,例如,上海銀行就與多家外資銀行進行了國際業務產品研發與營銷研討等。此外,一些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在人民幣貸款方面實行聯動,開展同業資金拆借,外資銀行為中資銀行舉辦各類業務培訓等。目前,外資銀行在中國,受資本賬戶管制、非理性競爭、利率非市場化、信用文化缺失等因素的影響,短期內還無法完全發揮其固有的競爭優勢,但在中國銀行業全面開放後,外資銀行的優勢將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到那時,中國銀行業將面臨嚴峻的挑戰,因此,中國銀行業應該採取積極的措施來應對。(三)中資銀行應採取的對策措施
1.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
中資銀行也有很強的競爭優勢。一是機構網點優勢;二是文化地緣優勢;三是客戶資源優勢,國家信用也為國有商業銀行提供了巨大的支撐。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各有優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市場競爭是正確的選擇。但必須看到,優勢不是一成不變的,要知己知彼。中資銀行不能固守原有的優勢,因為原有的優勢會因外資銀行競爭策略的調整而逐步消失,應積極創造出能經得起市場考驗的競爭優勢。
2.勇於與外資銀行競爭
中資銀行應積極參與競爭,競爭也許會付出一定的市場份額、利潤等代價,但處理得好,會因此促使我國的銀行更快地掌握最有效的生存手段與競爭工具。因此,中資銀行應平衡心態,從客觀、動態的情況做出冷靜分析,主動進行競爭策略的調整。
3.加強與外資銀行的合作
中資銀行應充分重視、研究與外資銀行的合作。合作是為了促進自身的進一步發展,在合作中發展自己,要有長遠的利益目標。眼前的局部利益的損失最終應以可計算的長遠利益得到補償為底線。在合作中學習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要注意和重視長期以來被國人所忽視的客戶信用、收益、財務等資料的保護,這是中資銀行花費了幾十年,付出了大量的成本才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是最反映中國國情的東西,是一個商業銀行搶占市場份額的最基礎性的資料。 4.加大國有銀行的改革力度
中國金融體系存在很多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體制,必須加快對銀行體制的改革。近幾年,國有商業銀行在經營理念、市場服務、內控防範、人力開發方面進步很大,以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為核心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績。治理結構的再造將使國有商業銀行的整體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要通過股份制改造,把國有商業銀行逐步建設成為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股份制商業銀行。
中國銀行業應抓住時間不多的過渡期,加快體制和機制改革;按照科學發展觀,實現經營與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實現規模、速度、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改善資產質量,充實資本准備,改進風險管理,增強創新能力、盈利能力及抗風險能力方面取得明顯進展,以提高我國銀行業的市場競爭能力,迎接全面開放和金融全球化的嚴峻挑戰。
5.加強負債管理
其具體措施有:(1)實行分局管理、分級授權、相互制約、加強監督的經營管理模式,建立強有力的稽核監督系統,可實行客戶經理和信貸報告制度,與客戶保持緊密聯系,加強對客戶的動態考察;(2)優化資產結構,把住資金的「出口關」,把有限資金投入到產品質量高、經濟效益好的企業;(3)實現資產負債規模的總量均衡遵循資產負債的期限匹配和結構對稱的原則;(4)全面推行抵押貸款制度,通過一定的擔保來防範風險,抵押貸款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確保貸款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形成銀行與工商企業緊密的聯系方式和相互依賴的關系,實現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相互融合。
6.積極學習外資銀行的管理,經營、用人等先進經驗
優秀的外資銀行非常具有競爭力,它們有著成熟的內部管理和產品創新機制,有著豐富的國際視野和國際化運作經驗。在經營管理、產品服務和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非常值得學習。競爭是最好的學習手段,在競爭中向外資銀行學習。
7.完善監管法規體系,統一監管
行業監管部門也應做好相應的准備,迎接全面開放和國際化所帶來的挑戰。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審慎性監管法規體系,加快與《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新資本協議》及國際會計准則等國際監管標準的接軌,實現中外銀行機構的統一監管。
8.改善銀行業宏觀政策環境、鼓勵金融創新、防範金融風險大力改善宏觀政策環境,要進一步發揮資本對銀行經營的約束作用,鼓勵銀行千方百計增資擴股,盡快出台資產證券化等措施,為銀行的資產調整,提高資本充足率等提供便利。
監管部門在繼續嚴格資本充足率等審慎監管的基礎上,也應積極創造條件,鼓勵中資銀行的金融創新。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快金融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加大監管力度,以監管求創新,在創新中提高機構核心競爭力。要正確處理好鼓勵金融創新與防範金融風險的關系。政府部門要通過各種制度、政策約束商業銀行穩健經營,與此同時政府部門也要創造制度、政策環境,能夠確保商業銀行的穩健經營。指導和促進銀行業金融機構改善公司治理結構、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加快提升風險管理水平。以開放人民幣業務為契機,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以監管促發展,在發展中化解風險。
9.利用WTO有關原則和條款,實施適度保護政策
運用「不對稱原則」逐步開放金融市場。「不對稱原則」內容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發展中國家「更多參與」,另一個是「逐步自由化」。利用「保障條款」和「例外條款」,合理保護金融市場。利用市場對等開放原則,加快國際化的發展戰略。支持本地金融機構走出國門,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以提高國際競爭力。

『伍』 外資銀行在華投資的特點及影響分析

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外資銀行規模迅速擴張,在華員工規模年增長率較高,發展企業客戶的周期縮短。 2.設立機構和參股中資銀行是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的主要方式。 3.五年來外資銀行在華業務發展狀況良好,業務品種逐漸多元化,外匯業務是外資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針對企業客戶主要提供國際結算業務,針對個人客戶,主要提供外幣個人理財及信用卡等服務 4.外資銀行通常採取定位於高端客戶的發展模式,企業客戶以外企為主,且這些企業年銷售收入偏高;外資銀行企業客戶多為規模較大的外資企業或外國公司,個人客戶發展集中在城市富裕階層,發展速度加快。外資銀行主要關注的中資客戶大致分為三類。一是大型國企,二是沿海及周邊城市的進出口貿易企業,三是一些資信良好的民營企業。 5.高效優質的服務是外資銀行參與競爭的重要手。 6.外資銀行認為其競爭主要來自其他外資銀行。 7.外資銀行的營銷手段獨特、客戶服務針對性強。 8.人才競爭激烈,員工薪酬增速高。 9.外資銀行基本認可我國銀行業開放的政策。
影響是提高了市場競爭等級。

『陸』 在中國的外資銀行有哪些,分別屬於哪些國家

在中國的外資銀行有上百家,其中包括渣打銀行(英國)、花旗銀行(美國)、星展銀行(新加坡)、華僑銀行(新加坡)、蘇格蘭皇家銀行(英國)、美國銀行(美國)、瑞穗銀行(日本)、北德意志州銀行(德國)、法國巴黎銀行(法國)、法國東方匯理銀行(法國)、荷蘭合作銀行(荷蘭) 、華美銀行(美國)、挪威銀行(挪威)、瑞典北歐斯安銀行(瑞典)、德富泰銀行(泰國)、西班牙對外銀行(西班牙)等等。

外資銀行的經營范圍根據各國銀行法律和管理制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國家為穩定本國貨幣,對外資銀行的經營范圍加以限制;也有些國家對外資銀行的業務管理與本國銀行一視同仁。

它主要憑借其對國際金融市場的了解和廣泛的國際網點等有利條件,為在其他國家的本國企業和跨國公司提供貸款,支持其向外擴張和直接投資。外資銀行有的是由一個國家的銀行創辦的,也有的是幾個國家的銀行共同投資創辦的。

(6)外資銀行在華貴金屬擴展閱讀:

1、四家最常見的外資銀行

花旗銀行、渣打銀行、匯豐銀行、東亞銀行。這些外資銀行都在中國內地開展了信用卡業務。與中資銀行相比,外資銀行的信用卡種類較少,但不同的消費者也可以申請適合自己需要的信用卡。例如,匯豐中國首批信用卡分為三類,分別面向喜歡生活的人、旅遊達人和匯豐卓越理財客戶,他們在旅遊、購物、食物、娛樂和休閑等領域帶來豐富的權益。

2、外資銀行的信用卡門檻很高

花旗銀行的至享卡目標受眾是稅前月薪在3萬元以上的高端精英群體。產品的配套服務也較為豐富,包括為持卡人提供各種優惠權益,以及更多為客戶需求,為持卡人提供國內外旅遊和生活相關的咨詢和預訂服務。渣打銀行(中國)的臻逸系列卡和臻程系列卡,也是面向於高端商務旅行、消費客戶。

參考資料:網路-外資銀行

『柒』 外資銀行有哪些

國內現在主要有以下幾家外資銀行:

1.花旗銀行

花旗銀行作為第一家美資銀行於1902年來到中國上海,開立了在華的第一家分行,也是花旗銀行開始在亞洲營運的第一家海外分行。

今天,花旗銀行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外資銀行之一,面向最廣泛的客戶群體提供多樣的金融產品及服務。

2.東亞銀行

東亞銀行自從1918年以來,一直致力服務於香港客戶,並於內地及海外提供企業及個人銀行服務。七間內地分行獲准為外國人、內地和外商投資企業提供人民幣銀行服務。

3.恆生銀行

1985年,恆生銀行在深圳設立首間代表處。1997年香港回歸,恆生是首家獲批將上海代表處升格為分行的香港銀行。1998年底,恆生在北京成立代表處。

2004年5月,恆生銀行取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恆生擁有豐富經驗和財務實力,加上優質的專業服務,是你進軍內地市場的理想顧問。

4.渣打銀行

渣打銀行1858年在上海成立第一間分行,近150年來從未間斷營業。今天,渣打銀行中國區總部座落上海,下轄十家分行,一家支行,四家代表處和770多名員工。

渣打銀行對中國有著長期的承諾,並致力於更強有力的發展。

5.美國銀行

美國銀行源自1912年在香港成立的廣東銀行,由華籍商人創辦。1998年,美國銀行集團與眾國銀行集團合並成為新的美國銀行。現在,本行在香港及澳門共有十六間分行。

內地的上海南京西路支行提供廣泛的商業及個人銀行服務,包括人民幣及外幣存款、人民幣、港幣及美元房地產抵押貸款、財富管理、電子銀行、商業信貸及融資等服務。

6.匯豐銀行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於1865年在香港和上海成立。2000年5月,匯豐將其中國業務總部移至上海的浦東,成立「匯豐駐中國總代表處」,統籌業務發展。

目前, 我們在中國內地的10間分行設於: 北京、大連、廣州、青島、上海、深圳、蘇州、天津、武漢和廈門,在北京、廣州和上海設有四間支行,在成都和重慶設有代表處。

作為在中國內地最大的一家外資銀行,匯豐通過其不斷擴展的業務網路為中國內地提供廣泛的銀行和金融服務。

7.華僑銀行

自1925年在廈門成立分行以來,成為首家在中國開展銀行業務的新加坡銀行。其中國大陸經營網路目前包括四個分行、1個支行和2個代表處,分別位於上海、北京、成都、青島、天津和廈門。

華僑銀行提供度身定製的一整套人民幣和外幣產品,我們廣泛的全球網路遍及14個國家和地區包括110家以上的分行和代表處。

8.滿地可銀行

BMO滿地可銀行是加拿大的第一家特許銀行,於1817年11月3日開業。BMO滿地可銀行為加拿大提供了首批健全而充裕的流通貨幣,並在加拿大的發展中不斷擔當重要角色。

BMO滿地可銀行是首間在海外開設分行的加拿大銀行,而且一直活躍在歐洲、拉美、東亞以及美國等市場。今天,BMO滿地可銀行繼續發展成為加拿大最卓越的財務機構之一,而且在美國及世界各地市場佔有重要地位。

這些銀行的存在形式主要是開設分行及與國內銀行進行項目合作。

(7)外資銀行在華貴金屬擴展閱讀:

外資銀行是指在本國境內由外國獨資創辦的銀行。外資銀行的經營范圍根據各國銀行法律和管理制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有的國家為穩定本國貨幣,對外資銀行的經營范圍加以限制;也有些國家對外資銀行的業務管理與本國銀行一視同仁。

它主要憑借其對國際金融市場的了解和廣泛的國際網點等有利條件,為在其他國家的本國企業和跨國公司提供貸款,支持其向外擴張和直接投資。

外資銀行有的是由一個國家的銀行創辦的,也有的是幾個國家的銀行共同投資創辦的。

『捌』 在中國大陸有哪些銀行是外資銀行

外資銀行在中國的分支就太多了 花旗 渣打 匯豐 大華 美聯 加拿大豐業 蒙特利爾 恆生 法國東方匯理 等等 太多了。
1、央行:中國人民銀行
2、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
3、全國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交通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廣東發展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渤海銀行,恆豐銀行 浙商銀行
4、政策性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進出口信貸銀行,國家開發銀行

『玖』 目前我國的外資銀行有哪些

銀監會已批准20家外國銀行將其中國境內分行改制為外資法人銀行,其中12家外資法人銀行已完成改制並開業,從事全面外匯和人民幣業務,包括對中國境內公民的人民幣業務。
匯豐銀行、
渣打銀行、
東亞銀行、
花旗銀行、
恆生銀行、
日本瑞穗實業銀行、
日本三菱東京日聯銀行、
新加坡星展銀行、
荷蘭銀行、
永亨銀行、
新加坡華僑銀行、
美國摩根大通銀行

閱讀全文

與外資銀行在華貴金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467
微金所是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997
錸本股票 瀏覽:499
pp基金官方理財下載 瀏覽:514
薩斯病毒股票 瀏覽:9
高杠桿之殤華為員工落淚事件 瀏覽:712
房貸金融服務費合不合法 瀏覽:5
11月鋼管價格會回落嗎 瀏覽:18
伊利股東劉春海 瀏覽:590
青島銀行理財到期後幾天到賬 瀏覽:635
銀行匯率有關的實證論文 瀏覽:645
建華科技股票 瀏覽:922
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152
未來金融服務行業 瀏覽:509
ndf與即期匯率之差 瀏覽:261
貴金屬icp檢測機 瀏覽:240
6月23日英鎊匯率 瀏覽:487
銷售貴金屬經驗分享 瀏覽:343
杠桿收購融資財務模式 瀏覽:871
傭金和技術服務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