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叫外幣清算
第一條為加強外幣清算資金管理、防範風險,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發的銀發[1999]240號文《關於規范外幣清算業務的通知》,特製訂本細則。
第二條各地外幣清算業務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各分局(以下簡稱分局)負責管理、組織和實施。
黃頁微成本營銷方式 不見不散約會新主張
小戶型主陣容揭曉 多媒體互動學英語
第三條各分局提供的外幣清算服務包括同城外幣票據清算和異地外幣清算兩種方式。
第四條外幣清算業務的內容包括:
會員之間的外幣資金頭寸調撥清算;
會員的外幣清算資金管理;
外幣清算業務的統計監測;
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的其他業務事項。
第五條分局為外幣清算業務提供固定的場所,採取集中交換的方式,國家法定節假日不開場。
第六條外幣清算業務實行會員制,經批准從事外匯業務的金融機構(含經營外幣信用卡的網路機構)須向當地分局提出申請並經批准後方可成為外幣清算會員,並由分局統一印發清算會員編號。
第七條經批准從事外匯業務的金融機構(含經營外幣信用卡的網路機構)在向當地分局提出申請成為外幣清算會員時,須提供:
申請書;
經營外匯業務許可證;
部門及主管人員的預留印鑒;
會員對清算人員的授權書。
第八條外幣清算業務遵循「風險自擔」的原則。參與外幣清算業務的會員須繳納一定金額的保證金,由分局設立專戶存放;繳納金額按上年度月平均清算金額的0.5%-2%計收,但不得低於5萬美元。分局定期對各會員的清算信用狀況進行評估考核,並依據考核結果和上年清算業務量情況每年調整一次會員的清算保證金繳納額。
第九條清算保證金所有權屬會員,但使用時須經分局同意並只可用於清算頭寸的臨時性彌補。
第十條外幣清算業務系代收代付性質,分局原則上不墊付資金頭寸。會員在票據交換後清算帳戶上的余額不足支付時,可採取下列方式彌補:
於當日下午三點前將資金從境內或境外調入補足頭寸。
若頭寸未能及時調入,將從會員的清算保證金中先行支付,如保證金仍不足支付時,分局應對不足部分進行退票處理,後果由會員自負。會員須在下一個工作日之前將清算保證金補足,在清算保證金補足前,已動用的保證金不予計息,同時分局停止接受其提出票據。
第十一條會員帳戶最終出現不足支付時,將按LIBOR+4%予以罰息,並須於下一個工作日之前補足頭寸。在會員的帳戶資金補足前,分局有權停止接受其提出票據。
第十二條會員當日通過電匯證實書劃入的金額不得用支取憑條劃出,除非此金額已事先入帳。如會員銀行在提供電匯證實書後,資金實際到達我境外帳戶的日期遲於應到帳起息日,則參照同業賠付規則向其計收倒起息。若當日會員在存款帳戶上出現頭寸不足,不足部分以LIBOR+4%計收罰息。
第十三條外幣清算項下境外資金起息時間按照國際慣例執行。
第十四條分局每月向會員發送對帳單,會員須在5個工作日內反饋經確認的對帳情況。
第十五條分局對各會員的帳戶資金每半年按總局規定的利率計付一次利息。
第十六條會員退出清算時,須提前一個月通知分局。分局在帳務核對無誤後將全額退還該會員包括清算保證金在內的外幣清算資金。
第十七條本細則其他未盡事項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銀發[1999]240號文的有關規定執行。
2. 什麼是外匯清算
什麼是企業外匯結算
外匯結算又稱國際結算,是通過外匯的收付來內辦理國內企業與國外容相關企業、組織和個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的清算活動。
外匯結算可分為三類,即國際貿易結算、國際非貿易結算和國際金融交易結算。
(1)國際貿易結算,或者說進出口貿易結算,是指國內企業在商品進出口業務中所發生的與國外企業、組織和個人之間債權債務關系的結算業務。
(2)國際非貿易結算,是指國內企業在商品貿易以外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交往活動中,如勞務輸出、國際旅遊、技術轉讓以及僑民匯款、捐贈等發生的債權債務關系的結算業務。
(3)國際金融結算,是指國內企業由於從事國際金融交易活動,如對外投資、對外融資、外匯買賣等而發生的債權債務關系的結算業務。
3. 銀行建立代理行,如何建立代理行網路發展外匯業務
一般農商銀行都有省級聯社,可以通過省聯社的平台與境外銀行建立代理行關系。
以省級聯社統一對外外匯清算按美國的清算是不合規的,據我所知涉及到合規問題,真正外資清算行是不會給省聯社開立清算戶的,可能也只有中資的海外行。按美國的相關政策規定,一銀行的清算戶是不能給其它機構用的。而省聯社這種模式本身是在偷偷摸摸乾的,匯款指示都不敢寫下面行社的。省聯社模式有個很大的缺點,將外匯業務的本質割裂了結算與清算,喪失下面行社的主動權。
4. 跨境人民幣清算渠道是什麼
對跨境人民幣兌換結算中可操作空間的把握可了解易兌換jr968,境外企業與境內企業以美元結算的進出口貿易,可以通過香港、內地人民幣兌換業務 ,進行人民幣資金的跨境清算和結算.
5. 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清算規則
有些所謂的外匯經紀商甚至根本不參與他們所宣稱的「國際外匯交易」,而是在自己控制的交易平台上進行各種「對賭」。東莞一名研究過這種地下外匯交易經紀商的期貨公司老總舉例稱,如客戶的單子根本不可能進國際市場去結算,而是自己人和自己人在交易。如果有客戶買,又有客戶賣,那經紀人就把他倆的單子撮合成交,經紀人再從中賺取傭金。如果沒人接單,經紀公司親自上陣和客戶交易,俗稱「對賭」,但經紀公司可以採用包括網路故障等方式操縱行情,客戶根本沒辦法賺錢。但在交易的時候,普通的投資者往往很難識別其中伎倆。
6. 外匯業務與本幣業務的區別有哪些
外匯業務與本幣業務的區別,並不僅僅是幣種的區別。從業務操作上來看:外匯業務有匯與鈔的區別,有現匯與期匯的區別,而本幣則沒有;外匯業務是多幣種、多賬戶的業務,其賬戶與本幣的不同之處在於,各商業銀行的人民幣賬戶在中央銀行,而外匯的賬戶則在國外的商業銀行,並且同一幣種往往不止一個賬戶,甚至一個幣種在不同的國家都可有賬戶;目前,人民幣資金的管理基本上是簡單的頭寸管理,至多在單一的國內拆借市場上做些拆借業務,而外匯業務的資金管理,完全是一種經營性管理,面對的是國際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人民幣的清算主要是系統內的應收應付的聯行清算,外幣資金的清算則是藉助於賬戶行的實收實付的清算;本幣業務的授信,主要考慮企業的經營風險,而外幣業務的授信,除了考慮企業的經營風險外,還要考慮利率、匯率風險,國際政治、經濟風險,代理行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