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拉尼娜時隔9年再次形成,對全球糧食經濟有何影響
可能擾亂全球糧食生產,推高糧食價格。潛在的干早和洪水將給從東南亞到南美的一系列農產品帶來沖擊。
『貳』 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不是全球變暖么,怎麼又出來寒冬了
今年的氣溫降得有點快,中秋節時就迎來了大降溫,很多人在旅遊景點處見證了2020年冬的第一場雪,而突然的降溫,讓很多人猝不及防,只好匆匆穿上衣服。此次的氣溫下降,讓很多人為此懷疑,也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是拉尼娜現象,但很快官方就辟謠,此次的降溫並非拉尼娜引起的,而60年最冷只是謠傳罷了。
不過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其中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今年預計中等到強,且將會持續到2021年,全球多個地區都會受影響。
但是拉尼娜≠冷冬!
從國際上來看,拉尼娜事件對大豆的生產也會帶來影響,總得來說盛產期氣候比較乾旱,畝產可能會下滑,對玉米的影響也很大,有50%的概率會讓玉米產量下跌,也會讓甘蔗的畝產降低,國際原糖價格上漲。
『叄』 厄爾尼諾、拉尼娜發生的具體年月
1982年4月至1983年7月的厄爾尼諾現象,是幾個世紀來最嚴重的一次,太平洋東部至中部水面溫度比正常高出約4至5℃,造成全世界1300~1500人喪生,經濟損失近百億美元。
1986年至1987年的厄爾尼諾現象,使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溫比常年平均溫度偏高2℃左右;同時,熱帶地區的大氣環流也相應地出現異常,熱帶及其他地區的天氣出現異常變化;南美洲的秘魯北部、中部地區暴雨成災;哥倫比亞境內的亞馬孫河河水猛漲,造成河堤多次決口;巴西東北部少雨乾旱,西部地區炎熱;澳大利亞東部及沿海地區雨水明顯減少;中國華南地區、南亞至非洲北部大范圍地區均少雨乾旱。
1990年初又發生厄爾尼諾前兆現象。這年1月,太平洋中部海域水面溫度高於往年,除赤道海域水面溫度比往年高出0.5℃外,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的海域水面溫度也比往年高出將近1℃;接近海面的28℃的暖水層比往年淺10米左右;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的水位比平時上漲15~30厘米。
1997年至1998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太平洋東部至中部水面溫度比正常高出約3至4℃,令長江出現大水,華南地區有持續暴雨,東南亞地區發生大規模的森林大火。
同時,厄爾尼諾現象帶動的溫暖海水,影響魚類的成群移動,破壞珊瑚礁的生長。
一般拉尼娜現象會隨著厄爾尼諾現象而來,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第二年,都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有時拉尼娜現象會持續兩、三年。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都發生了強烈的拉尼娜現象,令太平洋東部至中部的海水溫度比正常低了1至2℃,1995年-1996年發生的拉尼娜現象則較弱。有的科學家認為,由於全球變暖的趨勢,拉尼娜現象有減弱的趨勢。
『肆』 今年十月份好冷比去年冷
今年冬天冷不冷2019到2020 2020年冬天會冷嗎是不是冷冬
天氣網訊 一般來說,人們都希望冬天能夠暖和一點,確實,冬天也分冷冬暖冬,暖冬就不會特別特別的冷。那麼,今年冬天冷不冷?2019到2020的冬天冷不冷?2020年冬天會冷嗎?是不是冷冬?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來看看今年冬天到底冷嗎?
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
2019到2020年冬天會冷嗎
2020年冬季的氣溫八成會受到厄爾尼諾嚴重的影響,現在不屬於農作物的生長期也不屬於農作物的收獲期,所以冬季氣候受到影響倒也沒有太大問題。
但是據專家推測,厄爾尼諾會持續影響我國氣候幾個月,就是說反常的氣候及氣溫,會持續出現很長一段時間,具體是說會出現倒春寒現象。
2020年是暖冬還是冷冬:暖冬的可能性比較大
長江中下游沿江以北氣象乾旱區降水增多
未來10天,長江中下游沿江以北氣象乾旱區降雨量有所增多,累計降水量有10~20毫米,氣象乾旱將得到不同程度的緩和;長江中下游沿江以南氣象乾旱區累計降水量為3~8毫米,較常年同期持續偏少,氣象乾旱維持或發展。主要降水時段在12-13日(小雨為主)和17-18日(小到中雨)。
冷冬的冬天
冷空氣活動頻繁
未來10天,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且勢力較強,主要影響時段為12-14日及15-18日,西北地區、西南地區東部、華北北部及東北地區平均氣溫偏低1~4℃。
2020年冬天預測會持續到2020年的三月份。
因為現在暖化明顯,如果沒有意外情況暖冬可能性更大。但氣象觀測上的冬天長達三個月,這三個月偏暖還是偏冷是取決於氣溫的平均值,而不是最大值或最小值。
冷冬暖冬是什麼意思
暖冬這一名詞,以往氣象學上沒有定義,是近幾年氣候變暖而產生的新的氣象名詞。
參考氣象學上的暖流、暖鋒、暖氣團等概念,中國氣象局氣候專家,把冬季冷暖這一現象分成,暖冬和冷冬,即某年某一區域整個冬季(全國范圍冬季為上年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氣溫高於常年值或稱氣候平均值(常年值一般取近30年平均,自2002年開始我國根據WMO的規定起用1971至2000年30年平均值作為常年值)時,稱該年該區域為暖冬,否則為冷冬。自2012年1月1日起,在我國日常氣候業務中,廢除之前所沿用的1971-2000年氣候平均值,開始使用1981-2010年新一輪的平均值作為常年值或氣候值
『伍』 拉尼娜現象升級,今年可能是60年來最冷冬天,種、養殖戶是不是要遭殃了
如果說真的遇到最冷冬天,那麼種植戶、養殖戶肯定會有所損失,這一點毋庸置疑!我們應該能夠感覺的到,今年的冷空氣來臨的似乎比較早,所以眾人也就為今年冬天寒冷與否產生了一定的擔憂和討論!
拉尼娜現象簡單地說拉尼娜現象:也被稱之為反厄爾尼諾現象,一般往往是在厄爾尼諾現象出現之後,極大程度上社會迎來“拉尼娜現象”。他們兩者之間恰好是一個相反的過程,拉尼娜現象指的是氣溫大幅度降低,並且帶來寒冷、乾旱;厄尼諾現象指的是大量雨水、氣溫持續升高!同樣“瑞雪兆豐年”,十月份的天氣,天上下著鵝毛大雪,希望是一個好的兆頭。天氣反常的出現,那麼就提醒我們對於自然環境還是需要引起重視,必須營造可持續性生存的環境,要為子孫後代造福!
根據權威數據統計顯示:2008年冬天持續的低溫天氣,對於公眾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和損失。農作物受災面積更是達到了1100多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500億……
『陸』 拉尼娜時隔9年再次形成,有可能擾亂糧食供應推高糧價嗎
有可能,拉尼娜的形成會導致糧食產量的減少,而且拉尼娜的破壞力也極強,很容易毀壞農作物,這會導致糧食供不應求的地步。
『柒』 拉尼娜現象持續升級,專家說今年可能是60年來最冷冬天,會比08年冷嗎
如果按照專家所預測的那樣,那麼肯定將是會更冷,不然也不會說是60年以來之最!冷空氣來臨的比較早,在大街上都看到有人穿棉襖了,由此可見整體的氣溫還是有著大幅度的下降,所以說有理由相信還是比較冷的!
一句話簡單概括拉尼娜現象指的就是氣溫持續性出現異常變冷,時間往往持續半年左右。從當前時間起算,那麼至少要到2021年春季,如此漫長的冬季肯定是會讓人感覺到冬天的寒冷。要知道對於2008年冬季持續性低溫進行了數據統計,真的是讓人為之咋舌!不僅僅是對交通、電力運輸、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和損失,更多的造成了經濟損失超過1500多億。
畢竟這才剛到十月份,河南洛陽就出現數十分鍾的強降雪,這個天氣實在過於反常,是需要引起重視的!氣溫相差較大的情況下,作為個人也是需要注意保暖,溫度較低的情況下,容易滋生細菌,為了個人身體健康,考慮出行還是需要多穿衣、佩戴口罩。
『捌』 怎樣應對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
1、國家各部門要加強監測、預警、預報,尤其是中長期預報,特別是氣象和海洋部門。
2、制定應對可能發生的重大災害的預案,共同防禦可能發生的多種形式的災害。可能出現范圍較大的群發性災害,還應加強農、林、水、能源等部門的協調和多部門合作。
3、建立必須有長期的預防措施,尤其對乾旱引起的可能災害要多方做好准備。厄爾尼諾事件引起的氣候異常是一個長達近1年至2年的持續過程。
4、注意厄爾尼諾時期引發的多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如持續性暴雨、洪水,低溫冷害,持續性高溫熱浪天氣以及台風災害等。
(8)10月份拉尼娜期貨擴展閱讀:
厄爾尼諾形成的前兆包括:印度洋、印尼與澳大利亞氣壓上升;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東面的海面氣壓下降; 南太平洋的貿易風減弱或往東面吹; 秘魯附近的暖空氣上升,令當地沙漠下雨; 暖空氣由太平洋西岸擴散至印度洋與太平洋東面。
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時,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
發生拉尼娜現象時,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表現為東太平洋明顯變冷,同時也伴隨著全球性氣候混亂,拉尼娜一般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
『玖』 期貨市場中,有哪些著名的天氣炒作事件,比如說有厄爾尼諾,還有其他什麼天氣
拉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