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期貨的作用和重要性分別是什麼
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宗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期貨的作用:
儲蓄保值
「通脹」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長期趨勢,根本原因是現在的錢是用紙印成的。----對抗通脹最有效的方法是持有「長期有效、易保管、費用低、流動性好」的資產。
套期保值
期貨市場為企業家提供了很好的迴避價格風險的工具。通過在期貨市場進行與現貨相反方向的交易,使價格波動對企業的影響減至最小。
期貨的重要性:
1、套期保值起著「平衡桿」作用
從宏觀視角來看,套期保值發揮的是「平衡桿」作用。企業進行套保正如運動員手中握著平衡桿,實體產業的風險通過期貨市場價格波動,通過套期保值功能得以化解。
2、價格發現起到「彈簧」作用
期貨市場價格發現是套期保值功能充分發揮後衍生出的第二大功能。事實上,價格發現發揮的是「彈簧」作用,即當現貨價格漲勢過快時,期貨市場形成一個回調的壓力;當現貨價格過低時,期貨市場又對其形成一個向上的推力。
『貳』 期貨的意義
套期保值(hedge):就是買入(賣出)與現貨市場數量相當、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買入)期貨合約來補償現貨市場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
保值的類型最基本的又可分為買入套期保值和賣出套期保值。買入套期保值是指通過期貨市場買入期貨合約以防止因現貨價格上漲而遭受損失的行為;賣出套期保值則指通過期貨市場賣出期貨合約以防止因現貨價格下跌而造成損失的行為。
套期保值是期貨市場產生的原動力。無論是農產品期貨市場、還是金屬、能源期貨市場,其產生都是源於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現貨價格劇烈波動而帶來風險時自發形成的買賣遠期合同的交易行為。這種遠期合約買賣的交易機制經過不斷完善,例如將合約標准化、引入對沖機制、建立保證金制度等,從而形成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企業通過期貨市場為生產經營買了保險,保證了生產經營活動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說,沒有套期保值,期貨市場也就不是期貨市場了。
『叄』 期貨是怎麼產生的
在傳統的交易中,我們會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叫做現貨交易。期貨則是現在簽訂交易合約,但是在將來進行交易。
舉個例子,三郎是個在江戶時代賣飯團的店家,但是近來戰爭的氣氛越來越濃,三郎擔心戰爭發生時會造成米價飆漲,最後會導致他不夠錢買米來做飯團。所以三郎決定在下一季的白米收成前,先用現在價格,和米商把未來的這批米買下來!因此三郎付了訂金給米商,並簽訂了一張『買下未來白米』的契約,而這就是期貨的前身。
期貨和現貨最大的區別在於
•保證金
•保證金即日結算
•到期後通常不用實物交割
只要記住這三點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期貨了。
保證金:三郎想預定三個月後的米,於是他和米商商定,將三個月後用1000/噸的價格買下一噸米,並且簽訂了一張合約,三郎和米商都沒有交訂金(保證金)。
三個月過去了,米價跌到了950/噸。三郎一想,自己要是不履行合約,而在別人那裡買米,可以便宜個50,於是,他決定違約,在別人那裡買米。結果是三郎賺了50,而米商虧了50。因為三郎在簽訂合約的時候沒有交保證金,所以米商只能自己承擔損失。
為了確保違約的事情不發生,三郎和米商決定在簽訂合約的時候各拿出總金額一定比例的金錢作為保證金,交給村長大人作公證,無論哪一方違約,保證金都歸另一方所有。
於是,三郎和米商愉快地簽了合約,並各拿出了總金額10%也就是100的保證金,這下總該沒有問題了吧?
三個月過去了,米價跌到了500/噸。三郎琢磨著,自己違約的話,會損失100保證金,但是可以便宜500買到米,總的來說還是賺了400,於是三郎又選擇了違約。因為三郎在簽訂合約時所交的保證金(100)不足以彌補米商的虧損(500),所以米商得自己承擔損失。
也就是說,單單靠保證金制度不能杜絕違約的現象出現。
為了更好的讓雙方履行合約,村長想出了第二個辦法,也就是保證金即日結算制度。
現在從頭來過,三郎和米商簽了合約,三郎和米商各交了100的保證金。
誰想到第一天一過去,米價就跌到了900/噸。村長一想,現在三郎的損失已經和保證金一樣了,要是明天米價再跌,三郎肯定要違約。於是村長從三郎的保證金那扣了100,把這100交給了米商,並且,將合約的內容更新為,三個月之後三郎付給米商900購買1噸的米。
三郎算了算,發現村長的做法並沒有影響到他的利益:
米商也算了一下,發現村長的做法也沒有影響到自己的利益:
但是,三郎卻發現,自己的保證金已經為0,為了繼續履行合約,就得在明天之前補上合約金額10%的保證金,也就是900 x 10%=90。
當三郎交了保證金之後,如果明天米價繼續跌,村長又會重復上面的做法,確保雙方無法通過違約來規避損失。
在兩個月之後,三郎的飯團店由於經營不善而倒閉了,這個時候一噸米的價格仍為1050/噸。三郎心想:自己已經不再需要這一噸米了,沒有履行合約的理由,但是如果選擇違約,則會損失保證金100,這可如何是好?
正好,三郎的鄰居吉永開了一家飯店。吉永想預定一個月後的米,村長便撮合吉永和三郎簽訂了一份合約,規定一個月後吉永向三郎支付1050買下1噸米。
三郎通過簽訂一張賣出米的期貨合約,抵消了買入米的期貨合約,不用進行實物交割,還凈賺了50。
三郎發現自己只需要用10%的金額,就可以做上一筆買賣,這種杠桿操作令收益波動變得很大。三郎開始學著在低價買入米的期貨,在高價賣出米的期貨,變成了一個投機者,從此走上了人生巔峰。
總結:
三郎買了米的期貨→建倉
三郎持有米的期貨直到合約到期→持倉
合約到期的時候,三郎交錢換米→交割
在合約到期前,三郎把這張合約(米)賣給其他人→平倉
『肆』 期貨形成的歷史
一般認為,期貨交易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歐洲就出現了中央交易場所和大宗易貨交易,形成了按照既定時間和場所開展的交易活動。在此基礎上,簽訂遠期合同的雛形產生。在農產品收獲以前,商人往往先向農民預購農產品,等收獲以後,農民再交付產品,這就是國外原始的遠期交易。中國的遠期交易同樣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商人的鼻祖陶朱公范蠡就開展了遠期交易。
隨著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現代城市的興起,遠期交易逐步發展成為集中的市場交易。英國的商品交換發育較早,國際貿易也比較發達。公元 1215年,英國的大憲章正式規定允許外國商人到英國參加季節性的交易會,商人可以隨時把貨物運進或運出英國,從此開啟了英國的國際貿易之門。在交易過程中,出現了商人提前購買在途貨物的做法。具體過程是:交易雙方先簽訂一份買賣合同,列明貨物的品種、數量、價格等,預交一筆訂金,待貨物運到時再交收全部貨款和貨物,這時交易才告完成。隨著這種交易方式的進一步發展,買賣雙方為了轉移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牟取更大的收益,往往在貨物運到之前將合同轉售,這就使交易進一步復雜化。後來,來自荷蘭、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的商人還組成了一個公會,對會員買賣的合同提供公證和擔保。
期貨交易萌芽於遠期現貨交易。從歷史發展來看,交易方式的長期演進,尤其是遠期現貨交易的集中化和組織化,為期貨交易的產生和期貨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伍』 期貨出現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根據交易者交易目的不同,將期貨交易目的行為分為三類:套期保值、投機、套利。下面分別介紹這三種期貨交易目的。
期貨交易目的一、套期保值(hedge):就是買入(賣出)與現貨市場數量相當、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買入)期貨合約來補償現貨市場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
保值的類型最基本的又可分為買入套期保值和賣出套期保值。買入套期保值是指通過期貨市場買入期貨合約以防止因現貨價格上漲而遭受損失的行為;賣出套期保值則指通過期貨市場賣出期貨合約以防止因現貨價格下跌而造成損失的行為。
套期保值是期貨市場產生的原動力。無論是農產品期貨市場、還是金屬、能源期貨市場,其產生都是源於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現貨價格劇烈波動而帶來風險時自發形成的買賣遠期合同的交易行為。這種遠期合約買賣的交易機制經過不斷完善,例如將合約標准化、引入對沖機制、建立保證金制度等,從而形成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企業通過期貨市場為生產經營買了保險,保證了生產經營活動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說,沒有套期保值,期貨市場也就不是期貨市場了。
期貨交易目的二、投機(speculate):「投機」一詞用於期貨、證券交易行為中,並不是「貶義詞」,而是「中性詞」,指根據對市場的判斷,把握機會,利用市場出現的價差進行買賣從中獲得利潤的交易行為。投機者可以「買空」,也可以「賣空」。投機的目的很直接---就是獲得價差利潤。但投機是有風險的。
根據持有期貨合約時間的長短,投機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長線投機者,此類交易者在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後,通常將合約持有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待價格對其有利時才將合約對沖;第二類是短線交易者,一般進行當日或某一交易節的期貨合約買賣,其持倉不過夜;第三類是逐小利者,又稱「搶帽子者」,他們的技巧是利用價格的微小變動進行交易來獲取微利,一天之內他們可以做多個回合的買賣交易。
投機者是期貨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期貨市場必不可少的潤滑劑。投機交易增強了市場的流動性,承擔了套期保值交易轉移的風險,是期貨市場正常運營的保證。
期貨交易目的三、套利( spreads):指同時買進和賣出兩張不同種類的期貨合約。交易者買進自認為是「便宜的」合約,同時賣出那些「高價的」合約,從兩合約價格間的變動關系中獲利。在進行套利時,交易者注意的是合約之間的相互價格關系,而不是絕對價格水平。
『陸』 期貨交易的意義
期貨交易的意義是期保值防止市場過度波動、節約商品流通費用。
期貨交易(FuturesTransaction),是一種活動或買賣行為過程。期貨交易特有的套期保值功能、防止市場過度波動功能、節約商品流通費用功能以及促進公平競爭功能對於發展中國日益活躍的商品流通體制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的期貨交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由於缺乏相應的立法,各地各行其是,使得期貨交易處於無法可依的狀態,且過度投機行為盛行。加強期貨交易的專門立法極為必要。
(6)期貨的產生和意義擴展閱讀
(一)投機
具體做法:投資者根據自己對期貨價格變動的判斷,不斷地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通過價差獲取較高利潤。
(二)套期保值
具體做法:生產者、商人或消費者在期貨市場做一個與現貨品種、數量完全相同而頭寸相反的交易,即在現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某種商品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入)同種、同量商品的期貨合約,以抵消或限制由於價格波動對現貨造成的風險。套期保值的目的不為獲利,只在避險。
『柒』 期貨的由來
在傳統的交易中,我們會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叫做現貨交易。期貨則是現在簽訂交易合約,但是在將來進行交易。
舉個例子,二郎是個在戰國時代賣飯團的店家,但是近來戰爭的氣氛越來越濃,二郎擔心戰爭發生時會造成米價飆漲,最後會導致他不夠錢買米來做飯團。 所以二郎決定在下一季的白米收成前,先用現在價格,和米商把未來的這批米買下來!因此二郎付了訂金給米商,並簽訂了一張『買下未來白米』的契約,而這就是期貨的前身。
期貨和現貨最大的區別在於• 保證金• 保證金即日結算• 到期後通常不用實物交割只要記住這三點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期貨了。
保證金:二郎想預定三個月後的米,於是他和米商商定,將三個月後用1000/噸的價格買下一噸米,並且簽訂了一張合約,三郎和米商都沒有交訂金(保證金)。三個月過去了,米價跌到了950/噸。二郎一想,自己要是不履行合約,而在別人那裡買米,可以便宜個50,於是,他決定違約,在別人那裡買米。結果是二郎賺了50,而米商虧了50。因為三郎在簽訂合約的時候沒有交保證金,所以米商只能自己承擔損失。
為了確保違約的事情不發生,二郎和米商決定在簽訂合約的時候各拿出總金額一定比例的金錢作為保證金,交給村長大人作公證,無論哪一方違約,保證金都歸另一方所有。於是,二郎和米商愉快地簽了合約,並各拿出了總金額10%也就是100的保證金,這下總該沒有問題了吧?
三個月過去了,米價跌到了500/噸。二郎琢磨著,自己違約的話,會損失100保證金,但是可以便宜500買到米,總的來說還是賺了400,於是二郎又選擇了違約。因為二郎在簽訂合約時所交的保證金(100)不足以彌補米商的虧損(500),所以米商得自己承擔損失。也就是說,單單靠保證金制度不能杜絕違約的現象出現。
為了更好的讓雙方履行合約,村長想出了第二個辦法,也就是保證金即日結算制度。現在從頭來過,二郎和米商簽了合約,二郎和米商各交了100的保證金。誰想到第一天一過去,米價就跌到了900/噸。村長一想,現在二郎的損失已經和保證金一樣了,要是明天米價再跌,二郎肯定要違約。於是村長從二郎的保證金那扣了100,把這100交給了米商,並且,將合約的內容更新為,三個月之後二郎付給米商900購買1噸的米。
二郎算了算,發現村長的做法並沒有影響到他的利益:米商也算了一下,發現村長的做法也沒有影響到自己的利益:但是,二郎卻發現,自己的保證金已經為0,為了繼續履行合約,就得在明天之前補上合約金額10%的保證金,也就是900 x 10%=90。當二郎交了保證金之後,如果明天米價繼續跌,村長又會重復上面的做法,確保雙方無法通過違約來規避損失。
在兩個月之後,二郎的飯團店由於經營不善而倒閉了,這個時候一噸米的價格仍為1050/噸。二郎心想:自己已經不再需要這一噸米了,沒有履行合約的理由,但是如果選擇違約,則會損失保證金100,這可如何是好?正好,二郎的鄰居吉永開了一家飯店。吉永想預定一個月後的米,村長便撮合吉永和二郎簽訂了一份合約,規定一個月後吉永向二郎支付1050買下1噸米。 二郎通過簽訂一張賣出米的期貨合約,抵消了買入米的期貨合約,不用進行實物交割,還凈賺了50。 二郎發現自己只需要用10%的金額,就可以做上一筆買賣,這種杠桿操作令收益波動變得很大。二郎開始學著在低價買入米的期貨,在高價賣出米的期貨,變成了一個投機者,從此走上了人生巔峰。總結: 二郎買了米的期貨→建倉 二郎持有米的期貨直到合約到期→持倉合約到期的時候,二郎交錢換米→交割在合約到期前,二郎把這張合約(米)賣給其他人→平倉
『捌』 期貨的作用和重要性
期貨的作用
一、規避風險功能——套期保值
1.利用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價格走勢相同的原理,同事在兩個市場上交易,用一個市場上生產的收益彌補另一個市場的虧損,從而鎖定生產利潤和生產成本,這就是企業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
2.通過期貨交易,套期保值者可以把現貨市場上的價格波動風險轉移給尋求風險利潤的投機者。
3.期貨市場採用「公平、公正、公開」的集中競價交易,產生能反映未來市場供求狀況的期貨價格。在成熟的期貨市場作用下,期貨企業往往採用期貨價格作為現貨交易的報價。
二、期貨市場的作用
期貨在宏觀經濟中的作用:
1.提供分散、轉移價格風險的工具,有助於穩定國民經濟。
2.為政府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提供參考依據。
3.有助於本國奪曲國際定價權。
4.促進本國經濟的國際化。
5.有助於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期貨在微觀經濟中的作用:
1.鎖定生產成本,實現預期利潤。
2.利用期貨價格信號,組織現貨生產。
3.期貨市場拓展現貨銷售和采購的渠道。
4.期貨市場促進企業關注產品質量問題。
期貨的重要性
期貨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是發現價格,因為在期貨市場中買方和買方對未來價格的預期通過提前交易達成一致,這個提前的交易綜合了市場上對未來商品的供求關系,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第二個作用是為企業規避風險提供一個手段,比如一個企業在未來要賣出一批產品,但是根據公司預判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未來的商品價格會下跌,導致收入下降,那麼這時企業則可以選擇以高於預期價格的價格賣出期貨,以達到為未來商品保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