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些人不適合期貨投資
實際上,期貨交易大多是短暫的成功。這成功,就像天上的流星,光芒奪目,美則美矣,卻轉瞬即逝。
炒期貨,容易「一夜大富、一夜赤貧」。
炒期貨,會使用高杠桿。看錯價格走勢,保證金不夠了,就要追加保證金。如果不追加,就會被強行平倉,損失巨大。
炒期貨,但市場發育不完善,制度有缺陷。
有一些市場,飽受莊家操縱、逼倉之苦。當你因為莊家控盤而賠錢時,那挫敗感,就像是大白天在警察局裡遇搶劫。
炒期貨,經常敗給人性。
炒期貨的精神壓力太大。對未來提心吊膽。白天盯著國內盤,晚上也睡不踏實,還要起夜看外盤。比起白領忙碌卻有規律的生活,炒期貨的壓力隨時隨地。這壓力是有存在感的……
炒期貨,知易行難。
一旦開了倉,你的判斷就不那麼客觀和自信。情緒有巨大變化,懷疑、焦慮、恐懼、患得患失的感覺就出來了。你的操盤反復無常、自相矛盾。
一次看起來很簡單的順勢交易,在心理干擾下,做得亂七八糟。事後看來,你當初的判斷完全准確,但是,你還賠了錢。
撞牆次數多了,自然鼻子就會變矮。在期貨交易生活里,人們的性格、心理還有行為方式,在賠錢的一次次教訓下,暴露出巨大的弱點,並不得不自我修正和約束。
投機大師喬治·索羅斯這樣說過,「你不能隨心所欲,又在市場中穩穩賺到錢」。為了成功,期貨交易者被迫接受了一些市場法則。
許多高手採用「試探—加碼」的方法。
如果第一次下單,看錯了行情,就賠錢離場。看對了,就拿著從市場中賺來的錢當「保險」,適時加大下單的倉位。
這樣,賠錢時,我會損失一點小錢,因為剛開始時,我投入的錢不多。而一旦我看對了,就把市場里賺到的錢當「保險」。我加倉,看對了,就會賺到大錢。「試探―加碼」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虧小錢,賺大錢。
許多高手都玩中長線。
月線和周線圖的交易,是賺大錢的好方法。期貨大師斯坦利·克羅喜歡這種方法。他炒期貨賺了大錢。給親愛的老婆送了一輛勞斯萊斯之後,便帶著老婆,歸隱日內瓦湖。大多數好手都自覺地運用中長線策略。
另外,高手們都嚴格地控制風險。
許多成功的期貨交易者都嚴格控制風險。例如,嚴格地控制交易手數,同時,絕不允許虧損後,接著加倉。看錯了,就果斷地砍倉離場,對風險採取嚴格控制。
炒期貨,必須謹慎、保守,評估投機成功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自己做好心理和錢財的評估,能賠得起嗎?期貨交易的失敗率很高!如果不能接受失敗的底線,你一廂情願炒期貨,命運會充滿悲劇。
「從本質來看,只有少數人能勝利。並且,沒有人相信在其他同道都將失敗的情況下,他自己總能成為贏家。」所以,期貨交易並不適合大部分人。
⑵ 期貨可以投資嗎
在國內很多媒體,向來是報喜不報憂的。如果誰做期貨,賺了幾千萬甚至幾個億。就一定會大炒特炒,似乎在告訴大家期貨賺錢特別容易的。但實際上做期貨做的傾家盪產的真的是太多太多,如果有10%投資者做期貨長期下來能夠穩定,就已經很不錯了。
期貨難主要在兩點。
一、期貨是帶杠桿的投機行為,杠桿可以讓你暴富同樣可以讓你負債累累。它會成倍增加你的貪婪和恐懼。不像股票,做錯了可以放著,下一波行情說不定還會大賺。
二、期貨是有時間的,因此對於散戶只能以投機的心態做期貨。一旦做錯不能像股票一樣拿著不動,必須想辦法止損才行。長期下來,不管你採取什麼樣的策略做期貨,總體上是盈虧同源的。做趨勢的會死在震盪行情里,做震盪行情的會死在趨勢里。
我為什麼要勸年輕人,不要做期貨?
一、浪費青春卻得不到成功。不要相信那些機構或大佬說的話,由於人家做期貨的錢是客戶的錢,操作起來會輕松很多,系統技術也不會變形,就算虧了也不會傷到自己的生活。而大部分做期貨的人都是平民百姓,任何投資前期都是交學費的,而期貨的學費極其高昂,由於人性的弱點,每個人都有經歷幾次爆倉。如果沒有控制好人性爆倉一次足夠讓你一無所有,負債累累。
⑶ 個人投資期貨,一般多少年可以穩定盈利
你好,這個完全取決於個人的,有的人很快就能穩定盈利了,有的人做好幾年還是做不到。
⑷ 期貨和股市誰更值得投資
股票和期貨是目前最流行的兩種理財方式,它們兩個做好了都能賺大錢,做不好都會虧的吐血。
但是,相比之下,股票在某些方面還是比期貨更有優勢,它的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股票適合長期持有,期貨只適合短期賺差價
股票是價值投資,買進一隻股票相當於對這個公司的投資。
只要看準大勢,就可以長期持有。還可以享受上市公司的分紅。
期貨主要是投機,靠高賣低買賺差價。期貨合約是沒有什麼內在價值的。
只要交易者願意,隨時都可以賣出合約。
第二、股票風險小,期貨風險大
期貨說白了就是使用保證金借貸投資。所以承擔的風險比較大。
只要價格反向運動的金額超過保證金,那麼你投入的錢就全打了水漂了。
股票是按實際金額認購的,沒有負債。所以承擔的風險也相對較小。
在股票市場,只要看對方向,一般都不會賠錢。但是期貨市場即使看對方向,也有可能虧損出場。
第三、股票賬面金額變成負數也沒關系,期貨賬面金額變成負數會被期貨公司強行平倉。
期貨的賬面金額一旦變成負數,期貨公司就會強行平倉,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
不管你投入多少錢,這些錢都會灰飛煙滅。
而股票就算賬面金額變成了負數,只要自己不平倉,沒有人敢去平掉你的倉位。
你可以一直持有,等行情有所轉機的時候再平倉。
只要不遇到上市公司退市,一般都能回點本。
第四、股票不用經常盯盤,可以業余操作。期貨要經常盯盤,必須要專職操作。
股票可以業余時間做,只要看準了大勢,買進後不用經常看盤。一些上班族也可以操作。
而期貨可不行,期貨買進去不管,可能很快就會收到期貨公司要求追加保證金的通知。
以上就是股票比期貨優越的地方,是站在風險大小的角度來比較的。
其實每一種投資都有它的優勢和不足,主要是看投資者如何去處理。
⑸ 工薪階層的年輕人投資期貨現實嗎
可以少投資一點,2萬左右資金就夠,多了就不合適了,畢竟期貨風險還是比較高的,做了之後覺得自己不適合做就及時收手。
⑹ 什麼樣的資金不適合進行期貨投資
以下資金不適合入市:1、家庭生活開支、生產經營流動資金用於家庭吃穿住行日常生活消費的資金絕不可以投資期貨。就是壓縮正常消費也不可取。做生意辦企業,流動資金是血液,斷不可娜作他用。期貨投資只是生財之道,切不可本末倒置,影響正常生活、經營。2、購房、結婚、上學、養老等資金上述這些資金特點是量大、急需,用這些錢的原則是一定要把握的,專款專用、不能挪作他用。屬於百分之百的穩縫型資金宜儲蓄,不能有一點閃失。拿這些錢入市炒期貨是典型的「投機」,切莫「投機不成蝕了本」,影響生活質量。3、非本人資金借他人的存款炒期貨、貸款炒期貨等都是萬萬不可取的。要做期貨,必須是自有資金。用非本人資金進行期貨交易,一旦到期不能歸還便使自己陷入困境。而且,用這些資金炒期貨,從一開始操作心態就不穩。那麼,後果可想而知。
⑺ 你知道的做期貨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我的一個朋友,職業是催收員,兼職炒期貨,因為他,我第一次對期貨有了一點點的了解。每次見到他,他總會慷慨激昂的說著那些暴利的故事,他相信,他在不久的將來也會發財,實現財務自由。他說,男人要有夢想,要有膽量,要敢拼博。
這個世界上的錢是賺不完的,但是我們手裡的錢總有虧完的一天。期貨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重倉之下,小心危機四伏。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及時止損,偶爾良好的退出策略或許比我們囂張的進攻要好。
⑻ 做期貨最忌諱的是什麼
走過2017年,參與商品期貨黑色系交易的投資者猶如坐上了過山車,時而賺的盆滿缽滿,時而虧得血本無歸,投資機會凸顯的同時,也存在著較高的投資風險。
「在期貨這個投資領域,能堅持三年的就不錯了。」接受采訪的V先生說,在這個市場中最能鍛煉投資者的心態了,無論是多優秀的基金經理,還是經驗多麼豐富的散戶,能夠在期貨市場做投資超過三年,就算是一名合格的投資者。
「青睞」黑色系交易的」的V先生認為,做期貨交易的投資者,應當具備控制貪念和控制風險兩個要素,兩者不可或缺;如果不能控制貪欲,很可能陷入極端境地,如果不能夠控制倉位,形同賭博。
80後卻自嘆期市「老人」
出生於1988年的V先生,家庭殷實,工作對於他來說並不是維持生計的工具,可能是他的姓名最後一個字是諧音,一般朋友都稱他為V先生或V總,只有熟悉一些的朋友才稱他全名。處在80後的「尾端」的V先生,可能是白天盯盤、晚上盯盤的緣故,頭頂有幾絲白發,格外顯眼。
「今年,哦不對,是去年了,黑色系走勢與2016年相比,雖然有所平緩,但投資機會也較凸顯,例如在去年11月份的時候,多數投資者都在等待是否會出現2016年的雙『11』極端行情時,結果表現出乎意料。」V先生激動地說,去年並沒有出現那麼極端的漲停和跌停行情,但在整個11月份,黑色系的表現很意外,例如焦煤期價,主力合約1805在11月下旬創出了1430元/噸的高點,當時大家都以為還會有上漲空間,畢竟與2016年相比,這波上沖行情不算什麼,結果,好多投資者押錯了方向,焦煤期價在隨後大幅下滑,基本上脫離了技術上的支撐。
1月8日,鐵礦、焦煤漲近3%
事實上,在V先生判斷黑色系可能還會沖高之前,他已將可操作資金倉位調到了80%的水平,基本上要作出「賭一把」的決定,但隨後,就在焦煤期價准備高點回落的前一晚,V先生最終還是將倉位降至40%,以此確保不存在較大的隔夜風險。
V先生說,我現在基本上算是期貨交易的「老人」了,因此,一般情況下,我不會賭運氣的,像黑色系這兩年的行情,基本上散戶沒人敢玩,私募也不一定能玩得起。
「做期貨最忌諱兩點」
「做期貨交易,最忌諱兩點,一是比較貪,二是比較冒進。」V先生說,賺錢了還想賺,不學會點到即可,虧錢了就一直補倉,不學會止損,這是做期貨交易的大忌。
中國財富網進一步了解到,V先生自2010年進去期貨市場,當時臨近畢業,主要是抱著學習經驗的態度,期初入市資金都是家裡人給的,只有幾萬元,後來慢慢做起來了。在2015年,又加入了一家私募機構,負責期貨市場的盯盤。
「能在這個市場上交易超過三年的投資者並不多,但也不少,這句話怎麼解釋呢?」他說,能夠自己做交易,且扛得住風險的散戶不多;能夠以機構身份存活在這個市場的也不少,但卻並不純粹。
2016年初,V先生從私募公司辭職,雖然他不肯道出辭職原因,但可能最大的原因在於跟私募的交易理念不合,這一點,從他的談話中可窺一二。
V先生說,在私募公司,管理產品是要適應很多約束的,例如公司的規章制度以及監管的要求等,在面對極端的行情下,基本上不切實際,而自己又更傾向於自主交易,因此,作為一個散戶存在於市場也挺好的。
「對於散戶來說,做期貨交易也是在磨練心智,這也是為什麼總是有很多投資者願意跟品行端正者來往。」V先生說,希望未來的個人投資者能夠堅守正確的投資理念,不要存在賭博的心態繼續交易,否則,最終可能是失望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