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灣有哪些銀行
台灣本地銀行: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三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大台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京城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中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板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陽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開發工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輸出入銀行
高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萬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大眾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盛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安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華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工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外商銀行:
美商花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菲商菲律賓首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商法國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新加坡商星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商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美國紐約梅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商法國巴黎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英商渣打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泰國盤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美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商東方匯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德商德意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荷蘭商安智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斐商標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加拿大商豐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瑞士商瑞士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新加坡商大華銀行有限公司
澳商澳盛銀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摩根大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道富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富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商東亞銀行有限公司
日商三菱東京日聯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瑞穗實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新加坡商新加坡華僑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三井住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英商巴克萊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 台幣為什麼有的是台灣銀行有的是中央銀行
台灣的中央銀行在1949年年底遷往台灣的途中大部分文件沉入太平洋,因此進入台灣後很長一段時期內無法復業,不得不將貨幣發行權等多項權力委託給台灣銀行。
台灣當局在2000年發行新台幣,並將貨幣發行權收回到中央銀行手中。故此之後發行的貨幣是由中央銀行發行的。
我沒去過台灣,只是了解這些歷史,你再觀察下貨幣,2000年以後發行的貨幣應該是只有中央銀行的了。
3. 台灣匯款到大陸只能匯美金嗎
其他外幣也可以匯的。
台灣的銀行基本上每一家都有匯款到內地的業務,但手續費收費標准不一,
」台灣銀行」收費600台幣(人幣約150元)。
但特別注意的是匯款的幣別是美金,也就是說台灣那邊要先換成美元,內地這邊收到的也是美元。
內地這邊需提供自己銀行的分行,支行(最好連銀行地址都給),戶名及戶號。
以工商銀行為例:
(1)可接收境外匯入款的賬戶包括活期一本通、基本戶為活期多幣種賬戶的靈通卡、理財金賬戶卡、e時代卡。
(2)您應將收款賬戶賬號/卡號、戶名、當地分行英文名稱、地址、swift代碼以及工商銀行境外代理行情況通知匯款人。匯款人在境外填寫匯款申請書時,收款銀行欄應為工商銀行「某某」分行;"收款人及賬號"欄為收款人戶名及收款賬號;建議將收款人聯系方式填寫在「附言」欄內。由於境外匯入匯款採用電傳方式,因此附言內容必須使用漢語拼音或阿拉伯數字書寫。
(3)戶名須用漢語拼音書寫,我行名稱和地址用英文書寫;
(4)匯入款項只能按原匯入幣種入賬。如客戶匯入幣種非我行經營的九個幣種,但在我行外匯牌價中有此幣種,如匯款附言中客戶註明「結匯入賬」,且金額小於等值1萬美元的,在銀行能聯繫到收款人、收款人提供了本人身份證件復印件的前提下,我行可直接為客戶進行結匯處理。
(5)境外匯入款報文只有收款人姓名,沒有收款人賬號,且沒有任何其他個人信息的(如證件號),由於無法確認收款人身份,一般不予匯款不予解付;銀行會向匯出行發出查詢,直到獲得足夠的收款人信息;若不能獲得足夠信息則會退匯。
(6)通過我行接收個人外匯匯款,我行不收取手續費。
(7)受理網點:只要客戶的收款賬戶是在我行開立的指定類型的賬戶即可接收匯款,不用指定網點接收。
4. 台灣銀行有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的嗎
這要看台灣貿易吞吐量和央行對美元貯備的政策,影響不會很大。主要影響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的主要還是兩國貨幣發行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5. 台灣有沒有外匯管制
台灣沒有外匯管制。
1987年七月,台灣「政府」正式宣布取消自1949年以來長期實行的外匯管制並披露了有關細節,即任何人都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外匯。
允許公眾持有全部外匯收入,並可以使用這些外匯直接、自由地在海外房地產、證券和其它資本市場上進行投資。取消外匯管制將使台灣有可能成為亞洲新的金融中心,是香港、東京金融中心潛在的競爭力量。台灣已連續十一年對外貿易順差,1986年貿易順差155億美元。
台灣的經貿自由化始於一九八O年代中期,除降低關稅管制、積極開放內部市場之外,更表現在解除外匯管制與開放對外投資等重大經貿決策之上。
(5)台灣銀行有沒有外匯管制擴展閱讀
外匯管制基本方式
一: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
在出口外匯管制中,最嚴格的規定是出口商必須把全部外匯收入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出口商在申請出口許可證時,要填明出口商品的價格、數量、結算貨幣、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並交驗信用證。
二:對進口外匯的管制
對進口外匯的管制通常表現為進口商只有得到管匯當局的批准,才能在指定銀行購買一定數量的外匯。管匯當局根據進口許可證決定是否批准進口商的買匯申請。有些國家將進口批匯手續與進口許可證的頒發同時辦理。
三:對非貿易外匯的管制
非貿易外匯涉及除貿易收支與資本輸出入以外的各種外匯收支。對非貿易外匯收入的管制類似於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即規定有關單位或個人必須把全部或部分外匯收支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
為了鼓勵人們獲取非貿易外匯收入,各國政府可能實行一些其他措施,如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允許居民將個人勞務收入和攜入款項在外匯指定銀行開設外匯賬戶,並免徵利息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