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是不是所有的外幣都是外匯
不是。可以在國際上廣泛流通的貨幣才是外匯。比如秘魯的秘魯幣,就不能在國際上廣泛交易流通,所以秘魯幣不屬於外匯。但是如美元、日元、歐元、瑞郎(瑞士法郎)等,就可以在國際各國金融銀行內流通兌換。
儲藏外幣有一定的風險。假如一個貨幣流通到外國的話,其流通率會降低,在它的官方流通地區內它的數量就會減少。這樣的話它的官方中央銀行就會被迫使增加其數量,這個做法在一定條件下會導致這個貨幣貶值。比如2002年美元相對於歐元在短期內貶值15%,導致歐元地區內的美元外幣儲藏貶值。
(1)外匯一定是外幣所以加拿大元算外匯擴展閱讀
投資者可以通過閱讀新聞去預測未來趨勢並且可以通過貨幣交易商來對這種貨幣進行投資,如果事實好過預期,那麼貨幣將會增值並且投資者也會盈利。
讓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英鎊兌換美元的匯率是1:1.5,我們可以通過交易商用100英鎊兌換150美元,幾天之後,美國公布的全年GDP結果好於預期分析,匯率變成了1:1.4,然後我們用150美元兌換英鎊,我們就會得到107英鎊,這樣就會有7英鎊的利潤。
這是外匯市場的一個很簡單的核心。當貿易者談及關於買或賣貨時,他們就是在說用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然後從中獲取利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匯兌換
⑵ 如何理解「外幣不一定是外匯,外匯不一定是外幣」(我高一政治,簡單點就行O(∩_∩)O~
外幣,比如越南盾,那個國家會把它當做自己的外匯儲備呢?
外匯,包括但不只限於外幣,例如購買的外國債券也也屬於外匯。
這是簡單的理解。專業的你就先去查外幣和外匯的定義吧。
⑶ 有哪些國家的貨幣是外匯 常見的我知道 還有不常見的 誰能告訴我全一些的
外匯有動態和靜態兩種含義:動態意義上的外匯,是指人們將一種貨幣兌換成另一種貨幣,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系的行為。這個意義上的外匯概念等同於國際結算。
靜態意義上的外匯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靜態外匯是指一切用外幣表示的資產。我國以及其他各國的外匯管理法令中一般沿用這一概念。如在中國,根據1997年1月20日發布的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中規定,外匯是指:
(1)外國貨幣,包括鈔票、鑄幣等;
(2)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3)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票等;
(4)特別提款權、歐洲貨幣單位;
(5)其他外匯資產。從這個意義上說外匯就是外幣資產。
狹義的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可用於國際之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講,只有存放在國外銀行的外幣資金,以及將對銀行存款的索取權具體化了的外幣票據才構成外匯,主要包括:銀行匯票、支票、銀行存款等。這就是通常意義上的外匯概念。
常用貨幣代碼
美元 USD 新加坡元 SGD
歐元 EUR 荷蘭盾 NLG
日元 JPY 芬蘭馬克 FIM
英鎊 GBP 泰國銖 THB
瑞士法郎 CHF 瑞典克朗 SEK
澳大利亞元 AUD 丹麥克朗 DKK
紐西蘭元 NZD 挪威克朗 NOK
加拿大元 CAD 奧地利先令 ATS
港幣 HKD 菲律賓比索 PHP
法國法郎 FRF 西班牙比塞塔 ESP
義大利里拉 ITL 澳門元 MOP
比利時法郎 BEF 德國馬克 DEM
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在線聯系我!!!!!!!!
⑷ 外匯的分類都有什麼有哪四大類呢
1.根據限制性不同,可分為自由外匯和計帳外匯。自由外匯又稱現匯,是指不需要貨幣當局批准,可以自由兌換成任何一種外國貨幣或用於第三國支付的外國貨幣及其支付手段。具有可自由兌換性的貨幣都是自由外匯,國際間債權債務的清償主要使用自由外匯,自由外匯中使用最多的是美元、歐元、日元、英鎊、法國法郎、澳大利亞元、加拿大元和瑞士法郎。
計帳外匯又稱協定外匯,是指不經貨幣當局批准,不能自由兌換成其它貨幣或用於第三國支付的外匯。它是簽有清算協定的國家之間,由於進出口貿易引起的債權債務不用現匯逐筆結算,而是通過當事國的中央銀行帳戶相互沖銷所使用的外匯。計帳外匯雖不能自由運用,但它也代表國際債權債務,往往簽約國之間的清算差額也要用現匯進行支付。
2.根據來源和用途不同,可分為貿易外匯和非貿易外匯。貿易外匯是對外貿易中商品進出口及其從屬活動所使用的外匯。商品進出口伴隨著大量的外匯收支,同時從屬於商品進出口的外匯收支還有:運費、保險費、樣品費、宣傳費、推銷費、以及與商品進出口有關的出國團組費。
非貿易外匯是貿易外匯以外所收支的一切外匯。非貿易外匯的范圍非常廣,主要包括:僑匯、旅遊、旅遊商品、賓館飯店、鐵路、海運、航空、郵電、港口、海關、銀行、保險、對外承包工程等方面的外匯收支,以及個人和團體(公派出國限於與貿易無關的團組)出國差旅費、圖書、電影、郵票、外輪代理及服務所發生的外匯收支。
3.根據交割期限,可分為即期外匯和遠期外匯。交割,是指本幣和外幣所有者相互交換貨幣所有權的行為,也就是外匯買賣中外匯的實際收支活動。即期外匯指外匯買賣成交後在兩個工作日內交割完畢的外匯。遠期外匯指買賣雙方根據外匯買賣合同,不需立即進行交割,而是在將來某一時間進行交割的外匯。
4.根據外匯管理對象,可分為居民外匯和非居民外匯。居民外匯指居住在本國境內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部隊和個人,以各種形式所持有的外匯。居民通常指在某國或地區居住期達一年以上者,但是外交使節及國際機構工作人員不能列為居住國居民。各國一般對居民外匯管理較嚴。
⑸ 哪些貨幣屬於外匯
外匯分為廣義的和狹義之分。
從廣義上說,除了人民幣之外的所有貨幣都屬於外匯,例如美圓、日圓、歐元、英鎊、澳元等等
但是從狹義上說,大家說的炒外匯炒黃金中的外匯是指
平台商可以交易的外匯貨幣對。主要有24對貨幣對。例如美日、鎊美、歐美、這些是外匯貨幣中的直盤還有其他一些交叉盤。
⑹ 外匯指的是什麼
外匯,就是外國貨幣或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能用於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
我國1996年頒布的《外匯管理條例》 第三條對外匯的具體內容作出如下規定:外匯是指:
①外國貨幣。包括紙幣、鑄幣。
②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銀行的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③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票等。
④特別提款權、歐洲貨幣單位。
⑤其他外幣計值的資產。
知識拓展:匯率
又稱匯價,指一國貨幣以另一國貨幣表示的價格,或者說是兩國貨幣間的比價。
在外匯市場上,匯率是以五位數字來顯示的,如:
歐元EUR 0.9705
日元JPY 119.95
英鎊GBP 1.5237
匯率的標價方式分為兩種: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1)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
(2)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
外匯常見分類方法:
(1)自由兌換:自由兌換外匯,就是在國際結算中用得最多、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買賣、在國際金融中可以用於償清債權債務、並可以自由兌換其他國家貨幣的外匯。例如美元、港幣、加拿大元等。
(2)有限自由兌換:有限自由兌換外匯,則是指未經貨幣發行國批准,不能自由兌換成其他貨幣或對第三國進行支付的外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凡對國際性經常往來的付款和資金轉移有一定限制的貨幣均屬於有限自由兌換貨幣。世界上有一大半的國家貨幣屬於有限自由兌換貨幣,包括人民幣。
(3)記賬匯率:記賬外匯,又稱清算外匯或雙邊外匯,是指記賬在雙方指定銀行賬戶上的外匯,不能兌換成其他貨幣,也不能對第三國進行支付。
⑺ 哪些是外匯交易主要貨幣對
外匯交易主要是國際之間的貨幣交易,比較通用的是美元,另外有歐元、英鎊、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