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匯風險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一)企業經營中的外匯風險管理
1.選好或搭配好計價貨幣
(1)選擇本幣計價
選擇本幣作為計價貨幣,不涉及到貨幣的兌換,進出口商則沒有外匯風險。
(2)選擇自由兌換貨幣計價
選擇自由兌換貨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便於外匯資金的調撥和運用,一旦出現外匯風險可以立即兌換成另一種有利的貨幣。
(3)選擇有利的外幣計價
注意貨幣匯率變化趨勢,選擇有利的貨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這是一種根本性的防範措施。一般的基本原則是「收硬付軟」。由於一種結算貨幣的選擇,與貨幣匯率走勢,與他國的協商程度及貿易條件等有關,因此在實際操作當中,必須全面考慮,靈活掌握,真正選好有利幣種。
(4)選用「一籃子」貨幣
通過使用兩種以上的貨幣計價來消除外匯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比較典型的「一籃子」貨幣有SDRs和ECU。
(5)軟硬貨幣搭配
軟硬貨幣此降彼升,具有負相關性質。進行合理搭配,能夠減少匯率風險。交易雙方在選擇計價貨幣難以達成共識時,可採用這種折衷的方法。對於機械設備的進出口貿易,由於時間長、金額大,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
B. 外匯如何做資金管理
01明確你能承擔的風險數目
也就是說你願意拿多少比例的資金去冒險,是2%還是10%,假如你的賬戶初始資金為1000美元,分別以2%和10%的交易比例為例,如果連續虧損,試想虧損多少次你就不能承受了?
所以,建議投資者每次交易的資金不超過賬戶資金的2%!這個風險承受資金是隨著賬戶余額的變動而變動的,盈利後下次交易就多一點,虧損了下次交易就少一點,但會控制一定的虧損程度。
02尋找盈虧比大於3:1的機會
每次交易計劃,要衡量交易的盈利總額和虧損總額,保證盈利大於虧損。行業有一個關於盈虧比的衡量標准3:1,累計交易盈利的可能性大於虧損的3倍是我們的機會點。
一個大於3:1的盈虧比,會讓盈利的可能性更大!當然盈虧比越大越好!
03根據風險資金建立倉位
每次交易的風險可控,持倉數就可以根據市場震盪情況靈活調整。
比如10000美元的賬戶資金,可以承受風險交易資金10000*2%=200,這時如果市場震盪情況比較強勢,就需要強的點差,你可以建1手倉,則承擔20點的損失!當市場震盪情況比較弱,你可以建4手倉,只需要承擔5點的損失!
可見持倉規模與風險大小沒有直接的關系,大的倉位不代表風險就大!
04可採用復合頭寸交易
也就是建立2種倉位,一種是可以承擔更大風險的跟勢交易頭寸,一種是採用及時止損的短線交易頭寸。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就是避免止損太快,不能跟隨你認為可以賺錢的趨勢。但仍然要保證總的風險不超過你能承擔的風險。
05設置正確的止損位
我們當然希望每一次都能把損失控制在最小,所以止損位設置正確就至關重要!設置止損的方法很多,可根據阻力位和支撐位、布林帶、ATR技術止損,也可以採用限制資金和限制時間止損。
06保證金與頭寸成比例
根據《外匯交易進階》一書中的說法,持有頭寸的數量與保證金要匹配,具體是:
保證金在500美元以下,開倉數量不得超過10000;保證金在5000美元以下,開倉數量不得超過50000;保證金在10000美元以下,開倉數量不得超過100000。
C. 淺談外匯交易時要怎麼做風險評估和資金管理
進行外匯交易前,交易者必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進行風險評估。只有評估過交易風險後,才能考慮十分進行交易,以及交易的倉位該如何開。交易者考慮一次交易的獲利潛能之前,更應該考慮其潛在風險多高。交易者如果先考慮風險,那麼就意味著其將資金管理的順序放在交易決策之前,這樣能大大減少後期的交易風險。
不論交易者有多少資金可供交易,絕對不可以將全部的資金投入市場去做單。明智的選擇是將這些資金做適當分配,只運用半數的交易比率去進行交易。外匯市場很殘酷,但如果交易者的實際承擔風險的交易資本不超過百分之五十,那麼就能保證不會被淘汰。即使遭遇連續虧損,將所有做單的資金全部虧完,留有一半的資本去交易仍有翻盤的可能。
D. 外匯交易時要怎麼做風險評估和資金管理
進行外匯交易前,交易者必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進行風險評估。只有評估過交易風險後,才能考慮十分進行交易,以及交易的倉位該如何開。交易者考慮一次交易的獲利潛能之前,更應該考慮其潛在風險多高。交易者如果先考慮風險,那麼就意味著其將資金管理的順序放在交易決策之前,這樣能大大減少後期的交易風險。同時,交易者應該謹記,無論何時都不要接受沒有必要的風險,更不要參與自己不能控制風險范圍的交易場合。比如,某項重要的數據將要出爐,市場會出現大幅波動,並且有可能跳空走勢。那麼很明顯其中的風險是交易者無法控制的。非農數據時期就是典型的這種情況,這種情況下通常不適合進行交易。交易者如果無法控制風險范圍,就不要去進行交易,退場觀望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接下來再來說資金管理參數,不論交易者有多少資金可供交易,絕對不可以將全部的資金投入市場去做單。明智的選擇是將這些資金做適當分配,只運用半數的交易比率去進行交易。外匯市場很殘酷,但如果交易者的實際承擔風險的交易資本不超過百分之五十,那麼就能保證不會被淘汰。即使遭遇連續虧損,將所有做單的資金全部虧完,留有一半的資本去交易仍有翻盤的可能。
E. 做外匯怎麼控制資金的風險啊
1、資金安全,只要選擇正規知名的交易商,除非交易商破產,要不是沒有問題的,資金量少於2000建議MB,資金量2000以上,建議瑞士滿匯(MIG)。
2、風險控制主要以下:永遠不要重倉、順勢而為、堅決止損、不要頻繁操作。
有外匯問題,歡迎一起探討!
F. 外匯風險管理的過程
(一)識別風險
企業在對外交易中要了解究竟存在哪些外匯風險,是交易風險、會計風險、還是經濟風險。或者了解面臨的外匯風險哪一種是主要的,哪一種是次要的;哪一種貨幣風險較大,哪一種貨幣風險較小;同時,要了解外匯風險持續時間的長短。
(二)度量風險
綜合分析所獲得的數據和匯率情況,並將風險暴露頭寸和風險損益值進行計算,把握這些匯率風險將達到多大程度,會造成多少損失。
匯率風險度量方法可以用直接風險度量方法和間接風險度量方法,根據風險的特點,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度量匯率風險,這樣才能為規避風險提供更准確的依據。
(三)規避風險
即在識別和衡量的基礎上採取措施控制外匯風險,避免產生較大損失。匯率風險規避方案的確定需要在企業國際貿易匯率風險規避戰略的指導下選擇具體的規避方法企業應該在科學的風險識別和有效的風險度量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的性質。經營業務的規模、范圍和發展階段等企業的經營特色,採取全面規避戰略、消極規避戰略或是積極規避戰略。各種規避戰略只有適用條件不同,並沒有優劣之分。
企業在確定其規避戰略的基礎上,進一步選擇其避險方法可供企業選擇的避險方法歸納起來有兩大類:
一類是貿易談判結合經營策略來規避匯率風險;另一類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來規避交易風險,主要有:期匯、期貨、期權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不同的方法對應著不同的操作,但目的都是為了使「不確定性」得到確定,從而規避風險。
G. 簡述管理外匯風險的基本步驟
你這個是國際財務的問題吧,樓上的都答非所問,不過我自己也不是學這個的,只是了解很少的一部分,更好的方法是你去你的國際財務書上找找看,下面我給的是答題框架,用在簡答題可以:
1)確定恰當的計劃期和成本與風險管理目標;
2)預測匯率變化情況;
3)計算外匯風險的受險額並編制資金流量預算;
4)確定對外匯風險受險額是否採取行動;
5)選擇適當的避險方法。
H. 外匯交易時要怎麼做風險評估和資金管理
風險評估主要依靠技術分析,資金管理系統可以參考我的博客相關博文。
再此就不多贅述了
I. 外匯風險的管理方法。
從穩健經營的原則上來講,對一個企業的外匯的風險控制應該立足於鎖定收益或者鎖定成本,使得企業的經營能夠穩健可持續發展。
目前企業廣泛採用的方式是:遠期結售匯。
無論進口還是出口,根據合同結算都有一個賬期,在這個賬期中匯率的波動會影響企業的收益水平,因此,就要根據合同的結算到期時間,在銀行做一個反向的遠期交易,保證到期的時候折算成人民幣的價格被提前鎖定。
將遠期結售匯的成本直接計入交易成本,在談判價格的時候考慮該因素。
J. 外匯風險管理有哪幾種方法
(1)採用貨幣保值措施。
買賣雙方在交易談判時,經協商,在交易合同中訂立適當的保值條款,以防止匯率變化的風險。在外匯風險管理中,貨幣保值措施主要有黃金保值條款、硬貨幣保值條款和一籃子貨幣保值條款。
(2)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
應遵從以下原則:第一,在實行單一貨幣計價的情況下,付款使用軟貨幣,收款使用硬貨幣。軟貨幣就是趨於貶值或貶值壓力較大的貨幣。硬貨幣就是趨於升值或幣值穩定的貨幣。第二,在進出口貿易中,以多種貨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使各種貨幣的匯率變動風險互相抵消。第三,在貿易實務中,通過協商、談判等方式盡可能地用本幣進行支付,即出口商獲得本幣資金,進口商用本幣支付貨款。
(3)提前或延期結匯。
在國際收支中,企業通過預測支付貨幣匯率的變動趨勢,提前或延遲收付外匯款項,來達到抵補外匯風險管理的目的。
(4)進、出口貿易相結合。
一是對銷貿易法,把進口貿易與出口貿易聯系起來進行貨物交換。二是自動拋補法,在某進出口商進行出口貿易的同時,又進行進口貿易,並盡量用同種貨幣計價結算,設法調整收、付匯的時間,使進口外匯頭寸軋抵出口外匯的頭寸,以實行外匯風險管理的自動拋補。
(5)利用外匯衍生產品工具。
如簽訂遠期外匯交易合同,即進出口企業在合同簽訂後,把用外匯計價結算的應付或應收款同銀行敘做遠期買進或賣出外匯貨款的合同,通過鎖定匯率波動來進行外匯風險管理,消除外匯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