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降低個人所得稅稅率的好處
在宏觀經濟學角度分析,降低稅率有利於刺激經濟的發展,屬於國家的寬松型經濟政策。
將財政政策劃分為擴張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和中性財政政策,是根據財政政策調節國民經濟總量和結構中的不同功能來劃分的。
(1)擴張性財政政策(又稱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增加和刺激社會的總需求;主要措施有:增加國債、降低稅率、提高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
(2)緊縮性財政政策(又稱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減少和抑制總需求;主要措施有:減少國債、提高稅率、減少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
(3)中性財政政策(又稱穩健的財政政策)是指財政的分配活動對社會總需求的影響保持中性。
(1)楊志勇外匯儲備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的稅目可分為三大類:
1、勞務所得
採用七級超額累進稅、實行按月綜合徵收。「降低稅率,減並級次」是個人所得稅改革的共識,為兼顧現行工薪所得、勞務報酬所得和稿酬所得納稅人的納稅負擔,可將稅率簡化為五級超額累進稅率。
以納稅人當月的三項收入綜合之和,超額累進稅率,仍實行按月徵收的辦法。這樣既可以減輕低收入者的負擔,又可以培養壯大中產階級,還可以適當增加高收入者的納稅負擔。
2、經營所得
採用三級超額累進稅的、實行按年綜合徵收。為兼顧現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個人獨資企業所得和合夥制企業所得納稅人的納稅負擔,銜接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徵收,可將稅率簡化為三級超額累進稅率。
以每一納稅年度的各項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和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稅所得額,按年綜合徵收,分月(或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
3、其他所得
採用20%的比例稅率、實行按月(次)分類徵收。對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遺產繼承所得和接受捐贈所得等非勞動所得採用20%的比例稅率,分項按月(或按次)徵收,不作任何扣除,並對一次性收入畸高的實行加成徵收。
對一次性收入超過100萬不超過500萬的,加五成徵收; 對一次性收入超過500萬的,加十成徵收。這樣既可以適當擴大個人所得稅的稅基,又能夠強化個人所得稅的調節功能,有利於和諧社會的發展。
⑵ 一個經濟消費問題
你思路真亂!我們來屢屢
一、人均收入(RMB):中國人10元; 美國人100元
二、100元購買力,在中國買100元的東西; 在美國100/6.21(匯率)=16.10 $的購買力
考慮到中美兩國的物價有的差不多,有的美國比中國的貴,100元人民幣在中國買的東西多於美國。
三、出口創匯對通貨膨脹的影響微乎其微的根本就可以忽略。
如果說就是有影響的話,那也是通貨緊縮。因為我們拿我們的真金白銀換來了沒有黃金儲備作為等價物的美元廢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