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農業部報告解讀,如何分析平衡表
美國農業部報告解讀,分析平衡表必須注意對USDA報告解讀時不僅要「瞻前顧後」,而且要理解(還原)數據變化的預期程度。
「瞻前」——與前期報告預測數據比較;
「顧後」——與報告評估日之後的市場變化對比;
對數據變化的「預期實現程度」的理解與認識。
USDA報告是美國農業部對農作物的相關信息數據如產量、消費量、庫存、播種面積和單產等的一個評估調整報告,它是一份相對重要的官方報告,也是許多投資者投資農產品期貨市場時參考的一份重要報告。因此,正確解讀這份報告對投資者來說非常重要。
⑵ 期貨交易技術指標分析應明白什麼核心理念呢
在期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運用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方法分析行情,指導操作,作出投資決策。基本分析是收集各種影響該期貨品種的供給與需求因素,根據因果關系的推理,從而形成對價格的預期。它被認為是一種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就大豆期貨而言,具有前瞻性與預測性並受市場廣泛關注從而對大豆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反映基本面狀況的報告之一,是美國農業部(USDA)每月公布的世界農產品供需預測報告(WASDE)。除了這一重要因素之外,還有其它許多基本面因素影響大豆價格,如政府政策、經濟狀況、天氣狀況等。
技術分析,根據約翰·墨菲的定義是:「以預測市場價格變化的未來趨勢為目的,以圖表為主要手段對市場行為進行的研究。」技術分析的三種基本假定或前提條件是:1、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2、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3、歷史會重演。其中第1點是技術分析的基礎,其含義是在商品期貨市場上,能夠影響某種商品期貨價格的任何因素,包括基本的、政治的、心理的以及其它因素都反映在價格之中,即所謂的「有效市場」。第2、第3點是保證技術分析的可操作性。技術分析的核心是把握趨勢。當一種技術指標為市場所認同並遵循時,該指標與市場之間產生正反饋效應。技術指標影響交易行為,交易行為驗證技術指標。
技術指標主要分為趨勢分析指標與擺動指數等,我們逐一對此進行定量檢驗。由於大豆不同月份的合約之間具有很強的聯動性,一般情況下,近月合約上漲,後續月份合約也相應上漲;近月合約下跌,後續月份合約也相應下跌,總提價格走勢基本相同。因此,為便於分析,我們在此只選擇成交量與持倉量較大的九月合約作為分析對象。從市場年度來看,9月是北半球大豆市場年度的第一個月份,我國與美國為當年9月到次年8月。從作物年度看,對於我國與美國來說,每年9月,當年的大豆已進入成熟期,產量基本確定,9月合約的價格對於該市場年度的大豆價格較為關鍵。因此我們在此選擇9月合約作為分析對象。分析的區間選定為2003年1月2日至2004年12月31日。其中2003年1月至2003年9月15日為大連大豆0309合約的日交易價格,2003年9月16日至2004年9月14日為大連大豆0409合約的日交易價格,2004年9月15日至2004年12月31日為大連大豆0509合約的日交易價格。即當年九月合約到期後立即選擇下年九月合約。
一、趨勢分析指標的有效性
趨勢分析指標主要有:1、移動平均線(MA);2、停損指標(SAR);3、布林通道(BOLL);4、瀑布線(PUBU);等等。由於第1、第2種趨勢分析指標較為常用,並且容易量化,這里將主要對這兩個趨勢分析指標的有效性進行定量檢驗。
1、單一移動平均線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較為關注的短期移動平均線是5日、10日、20日均線,而中期移動平均線中50日均線、60日均線關注者較多,長期移動平均線在期貨交易中受重視的程度不如前兩種高,但對於把握大豆價格的基本方向也具有重要意義。只有一種技術指標受市場的關注程度越高,對於市場的影響也相應越大。我們在此選擇10日均線、60日均線及120日均線的有效性作具體分析。由於國內普遍關注的均線系統是簡單移動平均線,所以,我們選定簡單移動平均作分析。此外,為了便於分析,我們只對收盤價格作為分析對象,並且每次交易的倉量設為1手。
交易原則:當日價格由下向上突破均線,則買入合約,並持有,直至價格由上向下突破均線時平倉,並反手做空,空單直至價格由下向上突破均線時平倉,並反手做多,持有。如此反復。 按照上述原則,得到如下結果: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我們考察期間內,60日均線的盈利情況最佳。可以認為,按照中期移動平均線進行操作,雖然出現錯誤指標的概率較大,但因其把握大豆期貨價格大趨勢(單邊市)較佳,在出現大方向的時候,能夠得到很好的盈利,同時在控制連續虧損總額上,也有較好表現。短期均線由於易受價格波動影響,即使在單邊市中,也很容易出現假突破的概率較大,從而可能遭受較大損失。短期平均在控制虧損上表現最差,並且由於操作上頻繁進出,實際交易中手續費支出最大。另一方面,長期均線雖然出現假突破的概率最小,但由於對價格的反應最弱,因而會失去一些較好的盈利機會,特別是中期價格趨勢。
美林公司研究部門在20世紀70年代曾對移動平均線在期貨交易中的盈利情況作過較深入研究,結果表明對於大豆期貨而言,最佳的單一移動平均線為55天(請參閱:約翰·墨菲,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第231-233頁),也為中期移動平均線。
2、雙重移動平均線
我們也可以採用兩條移動平均線來產生趨勢信號,較長期者用來識別趨勢,較短期者用來選擇時機。利用兩條平均線及價格三者的相互作用,產生趨勢信號。
一般雙重移動平均線有兩種應用方法:
第一種稱為「雙線交叉法」。當短期平均線向上穿越較長期平均線時,構成買入信號;當短期平均線向下穿越較長期平均線時,構成賣出信號。
第二種使用雙移動平均線的方法是,把它們中間看作某種中性區。那麼,僅當收盤價格同時向上越過了兩條平均線之後,才構成買入信號。然後,如果價格再跌回中性區,則上述信號被取消。同樣,僅當收盤價格同時向下穿越了兩條平均線之後,才構成賣出信號。然後,如果價格在漲回兩條平均線之間的中性區,就平倉了結上述空頭頭寸。只要價格維持於中性區內,就袖手靜觀。依此方法設計的系統,也有一些其他系統所不及的長處。
一般較為常用而且直觀便於操作的方法是第一種方法,即「雙線交叉法」。本文利用這種方法進行分析。
一般地,在雙線交叉法中,一條平均線為短期移動平均線,另一條為中期或者長期移動平均線。設短期移動平均線的周期為M,中期或長期移動平均線的周期為N,則兩者之間有如下關系:N-M越大,則兩者相交概率越小,從而短期均線指導選擇入市機會的作用越弱;N-M越小,則兩者相交的概率越大,出現錯誤操作信號的概率越大。 為了平衡上述兩者的利弊,我們選擇一條短期平均移動線與一條中期平均移動線組成的雙移動平均線系統。
交易原則:當短期平均移動線上穿中期平均移動線,則買入大豆期貨合約,並持有,直至前者下穿後者時平倉,並反向做空,持有空單,直至前者再次上穿後者,平倉,並反向做多,持有。如此反復。 在此我們測試10日均線與50日均線所組成的雙移動平均線系統。另外,我們驗證美林公司的研究結果即20日與45日的所謂最佳雙線交叉組合以及在實際交易中較為常用的10日與20日雙移動平均線系統。
在我們考察的期間內,10日均線與50日均線組成的雙均線系統的累計盈利情況最佳。但即使這樣,雙移動平均線交叉法的整體盈利情況不如單一均線的盈利情況。20日均線與45日均線所組成的系統甚至累計虧損。並且,雙移動平均線交叉法在控制虧損額方面表現較差。在大部分的概念中,雙移動平均線系統比單一平均移動線更為有效,通過上文的檢驗,事實並非如此。這個結論在實際的操作中值得注意。
3、停損指標
停損指標又稱拋物線轉向指數,是利用拋物線方式,隨時調整停轉點位置以觀察買賣點的技術分析工具。在期貨交易中,如何提高盈利水平很重要,同時如何控制風險,及時止損也相當重要。而停損指標顧名思議,在止損方面表現突出,同時也具有跟蹤趨勢的特性。
交易原則:價格由上向下跌破SAR線時賣出大豆期貨合約,持有空單,直至價格由下向上突破SAR線時買入平倉,並反向做多,持有多單,直至價格由上向下跌破SAR線時平倉,並反向做空。如此反復。
著名的GET技術分析軟體在運用停損指標進行分析時,具有將其優化與精確調整的功能。從而能夠方便地解決該指標的參數設置問題。在我們考察的區間內,經過優化與精確調整後的參數為(46,37,250)。按照上述原則,得到如下結果:
停損指標具有很好的盈利能力,並且具有優秀的控制虧損的能力。同時因其具有直觀,容易操作的優點,在實際交易中應有很好的表現。
二、擺動指數的有效性分析
除了上述趨勢分析指標外,在期貨交易中還大量使用擺動指數進行分析,指導操作。擺動指數的數量眾多,但最為常用的有:KD指標、MACD指標、RSI指標及ROC指標等。由於KD指標及RSI指標在實際的使用中主要觀察價格是否處於超買或超賣狀態,而在熊市或牛市場行情中其超買或超賣的區間范圍會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很難通過統計的方法來對其有效性進行檢驗,而只能憑借投資者個人的經驗來確定與把握。在這里我們主要考察MACD指標與ROC指標的有效性。
1、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
是利用兩條指數加權移動平均線,即快速移動平均線DIF與慢速移動平均線DEA。構造的指標,既可以把它用作擺動指數,也可以用作趨勢信號,還可合二為一。MACD需要設定參數,一般較為常用的是MACD(13,26,9),GET技術分析軟體默認的參數也是(13,26,9),在此我們對此作出檢驗。
交易原則:當DIF向上穿越DEA時,買入大豆期貨合約,持有,直至DIF向下穿越DEA時平倉,並反向做空,持有空單,直至DIF再次向上穿越DEA,平倉並反向做多。如此反復。
按照上述原則,得到MACD(13,26,9)的交易結果如下:
在我們考察的期間內,MACD指標對於大連大豆9月合約的盈利能力及控制風險的能力均為一般。
2、變化速度指數(ROC)
變化速度指數是利用當前的收市價和一定天數以前的收市價的商(比價)來表示市場的變化速度。它以向上或向下穿越零線(經標准化處理)作為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的信號。 變化速度指數同樣涉及到如何選擇參數的問題。為了選擇合適的參數,我們有必要先考察該品種的價格循環周期。
GET軟體具有分析循環周期的功能,在我們考察的期間內,大連大豆9月合約的循環周期,我們可以將此變化速度指數的參數設為23,即ROC(23)。
交易原則:當ROC指數向上穿越零線時,買入大豆期貨價格,持有,直至ROC指數向下穿越零線時平倉,並反向做空,持有空單,直至ROC指數再次向上穿越零線時平倉,並反向做多,持有多單。如此反復。
按上述交易原則,ROC(23)的交易結果如下:
按照ROC(23)指數進行交易,能夠實現累計盈利,但盈利的能力不及同為擺動指數的MACD指標高。
通過對趨勢分析指標和擺動指數的有效性分析,可以發現,單一移動平均線的盈利能力較強,並且中期的移動平均線較其它移動平均線更佳。而雙重移動平均線的雙交叉法的盈利能力不如單一移動平均線的盈利能力強。趨勢分析指標中的停損指標的盈利能力最強,並且其控制風險的能力較佳,可以在實際的交易中重點關注。而擺動指數中的MACD指標及ROC指標,能夠實現整體盈利,但其盈利的能力不如單一移動平均線與停損指標強,而優於雙重移動平均線交叉法。
需要指出的是,技術指標是對以往交易規律的總結,由於市場運行是一個涉及政治、經濟、社會、心理等諸多方面的綜合過程,不斷發展變化的環境需要投資者在運用技術指標時有一個辨證的思維,既尊重技術指標的作用又不完全拘泥於技術指標,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較高的投資成功率,得到理想的投資回報。
⑶ 今天第一次玩期貨,開倉買了一手棉花後來平倉了,手續費一共收了120元
您好,1手棉花期貨手續費4.3元 ,當天平免費。
1、行情分析
隔夜鄭棉主力震盪運行,夜盤鄭棉期價收於14225元/噸。USDA11月供需報告中,新作美棉預估幾乎與上月持平,新作棉花產量預估略高,上調0.23%達1710萬包。全球進口量、出口量均有上調約61萬包和63萬包。其中巴基斯坦2020/21年度棉花產量約下調80萬包,進口量預計調增60.5萬包,而巴西和澳大利亞預計上調出口量。11月棉花供需報告中全球總消費下調16萬包,全球棉花期末庫存較上月調增31萬包,全球庫銷比為64.64%較上月持平,報告對市場影響偏中性。國內方面,南疆地區機采棉大量上市之時,喀什地區突發疫情,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棉收購進度。目前企業正在集中加工銷售階段,報價在14400-14700元/噸不等,成交量一般。下游企業受「雙11」購物節和冬季訂單拉動,花、紗、布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部分布廠提價幅度在0.5-1元/米,紗價提價幅度在500-700元/噸,籽棉價格則平均上漲0.2-0.3元/公斤。純棉紗市場交投略有起色,江浙、廣東市場走貨略有走暖跡象,訂單有所好轉,繼而紡織企業庫存略有下降。內地進口棉也隨之上漲,印度棉、巴西棉價格平均上調500元/噸左右,部分棉企出現惜售觀望心態。
2、手續費和保證金
備註:根據2020年11月17日主力合約價格近似計算。
1手棉花期貨開倉手續費4.3元,當天平倉即平今手續費0元。
棉花期貨保證金比例7%,保證金4900元。計算方法:
1手保證金=棉花主力合約價值×保證金比例
=棉花主力合約價格×1手噸數×保證金比例
=14000×5×7%=4900元。
⑷ 豆油期貨的國際供求
根據美國農業部2012年2月8日公布的全球油籽供求預測,全球12/13年度油籽產量預測為4.669億噸,較上月預測增加110萬噸。全球大豆產量預計2.695億噸,略微上調10萬噸,其中巴西大豆產量上調量略超過阿根廷產量下調量。
因巴西中西部適宜的氣候,預測巴西大豆產量增加100萬噸至紀錄水平8350萬噸。由於近幾周持續乾旱,下調阿根廷大豆產量。預測阿根廷大豆產量為5300萬噸,較上月預測減少近100萬噸。
預計美國12/13年大豆壓榨量上調1000萬蒲式耳,達到16.15億蒲式耳。由於大豆壓榨量上升,豆油產量上調,大豆期末庫存預計為1.25億蒲式耳,下調1000萬蒲式耳。
由於銷售好於預期,美國豆油出口量較上月上調1.5億磅,預計美國12/13年度豆油出口量為23億磅。用於甲基脂的豆油消費量沒有變化,盡管市場年度第一季度用量相對較低,未來幾個月使用量會擴大。美國豆油期末庫存上調1.25億磅,預計為16.65億磅。
下面圖表是USDA2007-2012年度全球豆油供需報告圖表(單位:百萬噸)。從圖表中可以看到,豆油產量與消費量自2008年以來一直在上升,豆油產量與消費量大致相同,但全球豆油總供給超過消費量。預計12/13年度全球豆油產量為4341萬噸,較上月預測下調1萬噸。預計消費量為4362萬噸,較上月預測下調5萬噸。預計期末庫存為332萬噸,較上月預測上調6萬噸。上年度全球豆油期末庫存382萬噸,是近五年最高的,預計全球豆油供給超過需求。
⑸ 玉米多少錢一斤
【南風金融網】【玉米價格行情】2010年12月2日全國玉米價格走勢預測一、今日玉米價格行情參考:單位:元/噸 山東省 菏澤市 曹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1980.00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市 玉米價格 水分15% 2100.00 新疆 博爾塔拉 溫泉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1600.00 江蘇省 連雲港市 東海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1950.00 內蒙古 通遼市 科爾沁區 玉米價格 水分15% 1600.00 山西省 運城市 永濟市 玉米價格 水分15% 1820.00 山西省 長治市 長治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1820.00 浙江省 寧波市 奉化市 玉米價格 水分15% 2300.00 河北省 保定市 高碑店市 玉米價格 水分15% 1600.00 新疆 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1750.00 新疆 伊犁州 察布自治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1700.00 新疆 伊犁州 新源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1600.00 山東省 濰坊市 高密市 玉米價格 水分15% 1980.00 黑龍江 綏化市 望奎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1530.00 山東省 臨沂市 河東區 玉米價格 水分15% 2200.00 山東省 臨沂市 沂水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2160.00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2200.00河南省 駐馬店市 汝南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1920.00 山東省 濱州市 博興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1900.00 山西省 運城市 永濟市 玉米價格 水分15% 1820.00 山西省 晉中市 祁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1940.00 山東省 濟南市 商河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1980.00 黑龍江 綏化市 明水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1530.00 河北省 滄州市 河間市 玉米價格 水分15% 1960.00 黑龍江 哈爾濱市 賓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1700.00 山西省 運城市 永濟市 玉米價格 水分15% 1820.00 山西省 運城市 稷山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1900.00 黑龍江 綏化市 肇東市 玉米價格 水分15% 1650.00 河南省 鄭州市 中牟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1960.00 江蘇省 徐州市 賈汪區 玉米價格 水分15% 2000.00 湖南省 懷化市 漵浦縣 玉米價格 水分15% 2180.00 二、未來玉米價格走勢預測:
路透芝加哥11月30日電---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周二收低,受美元走強、原油下跌、股市疲軟和12月合約交割量超預期打壓。月底基金結清多頭倉位打壓玉米期貨,小麥/玉米和大豆/玉米價差交易也令此間市場承壓. CBOT-12月玉米合約CZ0收低8-1/4美分,報每蒲式耳5.30美元。該合約本月下跌8.9%.基金預計凈沽出1,000口合約。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向路透表示,由於國內收成創紀錄,中國2011年僅會進口少量玉米,但大豆進口未來幾年將持續增長。盡管糧食價格協助將中國10月通脹率推至25個月高點,寧高寧仍預期中國不會出現嚴重的糧食短缺。[ID:nCN1461281]12月合約第一個通知日交割量為1,351口,高於市場預期的500-900口。未來10天阿根廷西部天氣更加乾燥和溫暖令作物承壓。巴西天氣總體繼續適宜作物生長。今日CBOT玉米期貨的預估成交量為271,926口。
前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實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以及中國通脹預期不斷升溫的大背景下,資金借美國減產、中國農民惜售等題材,炒作玉米價格,美玉米一度 被推漲至600美分關口,連玉米亦屢創新高。價格高企使得國內外玉米供需情況出現微妙變化,在調控政策持續升溫以及市場供應陸續增加的壓力下,連玉米後市 有望延續「退燒」之路。政策組合拳調控力度升溫宏觀方面,為了抑制市場流動性泛濫,特別是美國二次定量寬松政策出台後,中國面臨大批國際熱錢湧入的風險,央行陸續出台一系列緊縮政策。在實施 收緊銀根政策的同時,國務院先部署「四措施」再出台「十六條」來穩定價格、抑制通脹。國四條一經發布,商品價格即應聲回落,連玉米當日一度觸及跌停。而在 國十六條「規范農產品經營和深加工秩序」一項中,特別提到對玉米深加工企業進行全面清理,關停違規建設的玉米深加工企業,盡管該項規定對於大公司影響相對 有限,但作為被點名批評的品種,對於市場以及炒作資金心理的壓力不言而喻。微觀層面,10月中旬,有關《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秋糧收購和當前糧食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便下發到各相關企事業部門。11月4日,國家糧食局 發布《關於開展2010年秋糧收購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了「對中儲糧直屬企業違反國務院有關要求,從事與儲備吞吐輪換直接相關業務以外的其他商 業經營活動,要加以制止,責令改正,予以警告,並及時報告國家有關部門。」同時,中字頭的幾家大型國企以及部分南方飼料生產加工企業在東北采購玉米補貼減 半。11日,國家糧食局再發文表示,計劃引進中糧集團、華糧集團、中國中紡集團、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等企業進入中央儲備糧代儲領域,分權中儲糧使得收儲出現 多元化競爭。收購主體的增加雖然存在推高糧價的可能,但競爭使得農民擁有更多選擇機會,同時監管大棒揮向中儲糧,進一步證明了政府調控的決心。此外,由於國內產區新玉米采購困難且價格漲勢不止,國內用糧企業一度將目光再轉移回拍賣市場,9日當周跨省移庫玉米拍賣成交結果大幅回升。但 16日當周國家有關部門突然對跨省移庫玉米交易細則進行了修改,限制了參與競買的企業資格和采購數量等方面,跨省移庫玉米成交率暴跌,調控成效顯現。資金離場現象較為明顯由於臨近年底,缺乏新的支撐性消息以及系統性風險釋放引發市綢利了結。從CFTC基金持倉來看,截至11月16日當周,投機基金已連續兩周削減 所持有的多頭倉位,基金凈多持倉呈減少態勢,基金凈多佔總持倉比例出現明顯下滑,並預計將進一步削減。目前獲利了結已經成功將價格從本月初觸及的27個月 高位上下拉了近15%。
基本面對玉米價格支撐有限美國減產導致的供應偏緊已被市場消化11月USDA供需報告對美國2010/2011年度玉米單產、產量以及結轉庫存等數據進行下調,且降幅超出市場預期。由於前期美國玉米價格持 續上漲以及主要進口國中部分國家目前正面臨玉米收割,玉米供應比較充足,故進口熱情削弱,導致美國玉米出口需求持續低迷。此外,美國乙醇正面臨《混合燃料 稅減免措施》將於12月31日到期的風險。據美國農業部預測,今年的玉米收成中,將有近四成用於乙醇生產,如果此項稅收減免措施不能延期,乙醇出口的減少 將直接影響對於玉米的需求。國內供應緊張局面將有所緩解從供應角度來看,2009年我國玉米產量在1.55 億噸左右,機構預期今年的玉米產量在1.58億—1.68 億噸之間,較去年增產2%—8%之間。11月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上調中國玉米產量200萬噸至1.68億噸,處於歷史高位。筆者從大商所10月組織的東北 收獲期玉米考察中了解到,農民以及用糧單位均反映今年玉米產量、質量好於去年,增產已成定局。而目前國內供應緊張的局面主要源於前期農民惜售,使得市場上可流動糧源較為有限。但隨著價格的不斷攀高,農民售糧的積極性料將逐漸增加,而新糧上市量的增加對於玉米價格的壓制也將逐漸顯現。現貨方面, 受期貨價 格大幅回落及國家調控力度有望繼續加強影響,現貨商觀望心理有所加重,但由於東北產地天氣情況不佳,玉米收購價格仍呈現穩中走強態勢,北方港口玉米價格整 體維持相對堅挺格局。而南方港口受拍賣及到貨影響,價格略有走弱。近期山東大部分地區天氣情況良好,企業收購量明顯增加,當地用糧企業為控製成本玉米收購 價格普遍下跌,且采購部近期仍有繼續下調的計劃。需求方面,雙節過後整個養殖市場呈現出「節前跌節後小漲」的走勢,同時豬糧比也打破了12周維持在6.3:1左右的格局。豬糧比曾一度上升至 7.12的年內最高點。但由於前期漲幅較大,國家平抑物價措施的出台對於豬價亦形成打壓,豬糧比自高位出現回落,截至26日當周,豬糧比均值為6.99, 較此前一周下跌0.13。與此同時,生豬養殖利潤亦出現小幅下滑,短期預計飼料需求較難對玉米價格產生大的拉動。周邊市場對於玉米難有提振由於玉米與大豆種植地帶接近,因此二者之間長期存在種植面積之爭。美豆/美玉米合理比價區間在2.2—2.8之間,均值為2.5左右。目前比價已回升至2.3左右,處於合理區間之內,但仍處於均值以下,因此對於玉米價格難有提振。近期中國調控政策、愛爾蘭債務危機以及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令市場中的避險情緒急速上升,目前美元已經在80點現企穩態勢,美元的上漲對於商品價 格的壓制將較為明顯。而由於美玉米工業需求佔比較重,這也決定了其與原油價格的緊密聯系。但在美元走強以及全球原油浮動儲量持續上升的情況下,原油穩定在 85美元以上難度較大,因此對於玉米的提振有限,加之美國《混合燃料稅減免措施》即將到期,屆時將進一步削弱工業用玉米的需求。後市展望目前美元已經在80點現企穩態勢,愛爾蘭債務危機、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令市場中的避險情緒急速上升,同時中國11月CPI漲幅或將再創新高,中 國政府實施緊縮政策的壓力仍然巨大,央行出台一系列政策表明了政府調控通脹的決心,中國或進入加息周期,系統性風險將嚴重拖累商品市場,宏觀面仍舊利空。CBOT方面,價格高企抑制出口銷售,而美國乙醇政策的不確定性亦籠罩市場,需求的疲軟無疑將會對價格形成打壓,美國農業部11月利多的報告也已經被市場消化,CBOT玉米期貨市場缺乏新的支撐性消息,短期將延續弱勢振盪。國內方面,價格高漲已使得部分農民開始銷售手中的玉米,新玉米上市將會緩解當前供應偏緊的局面。在新糧上市量增加以及調控政策加強的雙重打壓下,短期連玉米價格料將繼續承壓回落。 原文地址: http://www.nfinv.com/2010/1202/48516.html
新的一天開始,讓我們充滿信心迎接每一次挑戰。收獲屬於勤勤懇懇的勞動者!投機取巧可能帶來短時間的盈利快感,但是這種情況不能天天發生。最後的成功者必然是心態穩定,扎扎實實辛苦的投資者!股市是資本的戰場。在取得勝利的同時不要忘記陷阱重重的危機。來到這里的人唯一的目的就是盈利,或者說是為暴利而來。但是,真正成功滿載而歸的勇士寥寥無幾!我們必須以一個政治家的遠見卓識,一個經濟家專業水平深入研究資本市場的真實內涵。隨時把握全球經濟的發展規律,國內政策蛛絲馬跡的變化。做到坦然面對盤面驚濤巨浪式的變化,游刃有餘的快進快出。分享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成果。一點體會,大家共勉之.每天回答大家的問題,我們南風金融網會用心回答的,有不少失誤和遺漏的地方,請大家諒解!點評僅供參考,不做操作建議。最終自己拿主意!!!
⑹ USDA關於豆類的固定報告有
美國農業部(USDA)各類報告發布時間匯總
一、美國農業部(USDA)報告發布時間:
1、月度供需報告:每月8-12日左右;
2、出口檢驗報告:每周2;
3、出口銷售報告:每周5。
每季度公布的數據:
季度穀物庫存(每季度末)、季度豬肉和活豬狀況(每季度末)
每月公布數據:世界農產品供需預測、飼養情況展望、作物產量報告、美國農業
貿易狀況報告(每月中旬)、農產品價格(月末)、油作物預測、家畜家禽和牛奶產量狀況、農作物化學葯品使用情況報告(7、8、9、10月每月中旬)、穀物月度出口報告。
每周公布數據:
作物進度狀況報告(4、5、6、7、8、9、10、11月每周一公布)、天氣
-
作物狀況綜述(每周二,節假日順延)、周度出口銷售報告、周度出口檢測報告、每周糧食價格報告。
農業部其他報告:農業生產支出狀況(七月)
/
農業勞動人口量(七月)、年度作物產量報告(一月)、作物種植面積預測。
二、美國農業部農作物種植意向報告
發布時間
3
月
31
日
三、美國農業部農作物種植面積報告
發布時間
6
月
30
日
四、美國農業部農作物生長情況報告(玉米)
:
1
、播種
4
月上旬——
5
月下旬,每周二;
2
、出苗率
4
月下旬——
6
月上旬,每周二。
五、美國農業部農作物生長情況報告(小麥)
:
1
、冬小麥:出苗率,
5
月上旬,每周二;
2
、春小麥:種植率,
5
月上旬,每周二。
六、美國農業部農作物進展報告:每周二;
七、美國
CFTC
持倉報告:每周六;
⑺ 大豆期貨的國際狀況
根據美國農業部1月11日公布的全球油籽供求預測,全球12/13年度油籽產量預測為4.658億噸,較上月預測增加280萬噸。全球大豆產量預計2.694億噸,上調170萬噸,其中美國和巴西產量增加僅部分被阿根廷產量下調抵消。
因巴西種植面積和畝產增加,預測巴西大豆產量增加150萬噸至紀錄水平8250萬噸。由於中部種植區雨水過多,畝產下調,預測阿根廷大豆產量為5400萬噸,較上月預測減少100萬噸。美國大豆出口銷售量持平於13.45億蒲式耳,12/13年大豆期末庫存預計在1.35億蒲式耳,較上月預測增加500萬蒲式耳。
下面圖表是USDA2006-2012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報告圖表(單位:百萬噸)。從圖表中可以看到,大豆產量與消費量自2008年以來總體在上升,大豆產量與消費量呈交替超越格局,需求量上升較為平穩。預計12/13年度全球大豆產量為26941萬噸,高於消費量。預計期末庫存為5946萬噸,較去年有所上升。預計全球大豆供給超過需求。從國際需求供給狀況來看,不支持大豆價格大幅上漲。
⑻ 一個完整的棉花年度是從當年的幾月份開始,到第二年的幾月份結束啊
一個完整的棉花年度是從當年9月份開始,到第二年8月份為止。看USDA供需報告或者國內提到棉花年度,都是這樣統計的。這要和自然年度(1-12月)分別開,各個部門或機構的統計數據因為起止時點不一樣(採用棉花年度還是自然年度而不同),結果也不一樣。
⑼ 美國農業部報告有沒有參考價值
1:百萬噸) USDA6月份報告第一次預估了2008/。因此、播種面積和單產等的一個評估調整報告,並正在進行額外的調查。一.428 1,而期價也同時在發生變化。本次洪災的出現正值玉米和大豆的播種關鍵期,因此不可輕易對市場看空。所謂橫向分析即當期與上期報告數據對比,產量增加2187萬噸到2.1%,而此時間段天氣等因素仍將發生變化,而3月份的預計為7380萬英畝.8%,美國大豆的播種進度僅僅為84%,明尼蘇達州為8,比本年度4.533 大豆 0,則期末庫存數據還會被調回來。大豆播種的延遲:百萬英畝) 6月30日USDA發布的二季度報告可以說是對本年度大豆較有影響意義的種植面積報告。比如USDA二季度報告是基於2008年6月1日前的市場狀態的評估,因此當6月30日出台與市場預期比較相對而言利空的USDA二季度報告時,而這一地區是美國大豆和玉米的主要種植區.8%的較低水平,減少的面積並不大。( connection,報告出台日是6月30日,正確解讀這份報告對投資者來說非常重要,創出合約新高,美國農業部估計,而是振盪並繼續上漲.028 3,是基於種植面積的預期大幅增加,而8月份將進行公布的是對6月份洪澇影響的評估報告、印第安那.2%的水平還要低。三.2英畝/,並前後對比,分析期價變化是否已經透支(或未全部反映)報告所提供的信息數據.6%和7,此平衡表比本年度調高了期末庫存115萬噸到5041萬噸。這段時間美國主產大豆和玉米的中西部地區發生了較大的洪澇災害,減少了168萬英畝;2009年度的期末庫存的增加主要是通過大幅調高2008/,也是許多投資者投資農產品期貨市場時參考的一份重要報告.247-0,大豆播種面積比3月份的預估減少.46%。本次洪災的重災區主要是美國的中西部地區,市場又發生了較大變化且對數據產生了較大影響,從而做出較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今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約為7480萬英畝、「顧後」——與報告評估日之後的市場變化對比 6月份以來連日的暴雨致使美國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流域多處地段出現水漫堤壩;蒲氏耳.306 0.種植面積(單位,投資者依據USDA報告數據來進行分析時.743 1.669 0,縱向分析即當期與去年同期數據對比。洪災的出現,大豆季度庫存同比下降38%,應該做橫向.4067億噸、國內壓榨量和期末庫存等數據變化的分析要比對期價的變化對這種「預期數據變化」是否過度反應、農田被淹甚至橋梁被毀的情況,突破了3月份的重要高點,而外部市場信息以及期價的變化則是動態的。數據顯示、伊利諾斯,遠遠落後於去年同期的95%和5年平均的94%,將可能吸引更多的種植面積。此報告預計新季大豆收購面積為7212萬英畝,小麥合計季度庫存同比下降33%,期初庫存調低了1318萬噸、消費量.092 小麥 0.6%和11。筆者認為.550-4。總之,這將使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及未來產量發生變化(減少的可能性高),因此2008/、進出口量。這一時期時間比較長。 USDA的報告數據是「靜態」的。 ( do it yourself .穀物季度庫存本次報告 平均預測 預測區間 上季度庫存 去年同期庫存玉米 4,說明市場需求的強勁,若未來播種面積沒有明顯增加或者單產出現下滑。根據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456 玉米季度庫存同比上漲14%,這對市場形成很強的利多作用,美豆2008/2009年度的庫存消費比在3,美豆並未產生回落,從而提升明年的產量、堪薩斯和明尼蘇達等中西部各州,而且應該充分理解報告當時的市場信息及狀態,它是一份相對重要的官方報告,按照這個數據計算.4%! ) 二。美國農業部承認6月底的報告很難評估出破壞程度,從3月份的7479萬英畝下降到7453萬英畝.925 3.615-0,對大豆單產構成嚴重的威脅,美豆也創下了歷史新高。報告中初期庫存被大幅調低,伊利諾斯州為14,將會使得原本趨緊的2008/2009年度的產量來實現、縱向以及結合期價變化來做科學合理的量化分析。由於目前大豆價格的高企;2009年度玉米和大豆供給格局愈發吃緊.8%和9、庫存、產量.461 0。單純地從這個數字看;2009年度全球大豆平衡表。因此對月度供需報告里的各種數據如期初庫存.676 0,以振盪上漲為主。其中愛荷華州玉米和大豆種植面積分別佔全美總面積的15,而在6月1日到6月30日這一段時間,將在8月公布另一份完全反映洪水影響的報告。而產量和期末庫存的大幅調增;2009年度美國大豆單產恐將很難達到農業部預計的41。在收獲面積大幅減少的情況下.3%和 13!) 2。 USDA二季度報告是基於2008年6月1日前的市場狀態的評估,因此市場普遍預期未來大豆種植面積將較大幅度增加.5%,截止到6月15日如何正確解讀USDA報告 USDA報告是美國農業部對農作物的相關信息數據如產量、「瞻前」——與前期報告預測數據比較以下是6月30日報告與市場此前相關預測數據的具體對比(單位,而且要理解(還原)數據變化的預期程度,這是需要考慮進去的,投資者在利用USDA報告時應該「動靜」結合、密蘇里、對數據變化的「預期實現程度」的理解與認識美國農業部6月份預估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表 (單位.278 0.326 6,刺激了CBOT大豆的連續3日上漲.859 3.710 0,使美豆的收獲率下降到96,但是重要的是對收獲面積的預測,預計大豆仍將較為堅挺,對USDA報告解讀時不僅要「瞻前顧後」:十億蒲),主要受災的區域包括愛荷華,2008/,印第安那州為6,這樣才能較好地做出正確的分析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