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南京有哪些證券公司
最近NJ證券NX分公司開始招聘了,有行政管理,客戶營銷,投資顧問這些職位的,本人有幸進入面試,只有一次群面,三個面試官,五人一組每人三分鍾自我介紹,然後面試官主要提問工作經歷,再問你願不願意做客戶營銷。然後回去等結果,當天去面的很多人都不錯,有很多有不錯的項目經歷。
第二天主管招聘的就給偶打電話了,說是正式簽約前要培訓,只有通過了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才能簽約。有資格證這是證券業的門檻,這本無可厚非。結果偶懷著一顆有可能進入靠譜券商的心情去參加培訓時才發現各種不靠譜!!!參加培訓的人很多都不是金融專業的,而且很多人根本沒有參加面試,是招聘經理一個電話就招來的。最後,從一個以前做期貨的業務員口裡明白了,這個十分不專業只講營銷策劃的培訓實際上就是招客戶營銷的!!!什麼投顧啦,行政啦,市場分析啦,這些職位統統都是誘餌。。。。。目的只有一個:客戶營銷!拉客戶拉客戶拉客戶。。。。眾所周知現在的券商想開戶有多難,券商業務員還不如買保險的。。。。。更好笑的還在後面
大概是沒幾個人願意去那個噶羊頭賣狗肉的地方了,南證NX這兩天上了NX人才網了,招聘的職位還是一點沒變,各項指標要求依然很高,牛氣哄哄的。相信依然會有很多金融專業的人投簡歷,然後又是新一輪的客戶營銷招聘。。。。。券商招業務員也是用心良苦啊1!!!!
可用這種手段招人要找到什麼時候,還大言不慚地許諾一個多麼有前途的未來
偶就是看了那個無CHI的招聘又出現了,才來網路說話的
㈡ 金融行業都有什麼就業職位
生活中有太多的約定俗成了。
比如,成績好的,就是好學生;畢了業,就一定要找到工作。
甚至在很多人眼中,如果畢業你沒找到工作,不是啃老,就是廢材。
特別對於從北方小縣城靠讀書走出來的小宇來說,這種外界的壓力更大。
當年能考上了北京的大學,雖說不是什麼名校,但在街坊鄰居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但這兩年,街坊鄰居話鋒一轉「學習可別學傻了」。因為她大學畢業後,在家待業1年了。
小宇說:」沒人能理解畢業未就業的尷尬處境,當年一心想圓名校夢,誰能想要兩年時間,夢醒時分,沒經驗,沒實習,沒學歷。
沒工作沒經驗,自降「身份」去實習,用人單位招未畢業的都不招我...「畢業未就業,不僅要忍受巨大的心裡負擔,還要接受外界的輿論的壓力,更重要的是不受用人單位待見...
01
」拿到畢業證,就不能再做實習生了「小宇從小受父母的影響,認知里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而老師也一直教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所以,小宇幾乎在沒踏入大學校門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之後一定要讀研,讀研就是唯一的一條路。
無論同學是在玩社團,還是在實習,小宇都在為圖書館里啃書,學習成績一直也是班級的前幾名。在小宇的規劃里,從沒有沒考上研之後其他的第二條路,第一年面試被刷,雖然有些失落,但一丁點也沒動搖她再考的信念。可,考研(考試)這件事,有時候真的要考慮運氣的因素,今年二戰成績一出,小宇就知道涼了,而且涼的很徹底。
小宇想到家裡的經濟條件,也不考慮服從調劑(轉在職),就開始著手找工作,而今年的春招情況,不僅延遲了,也少了很多機會。而像小宇這樣的情況,沒有實習經驗,畢業一年,還沒就業,又沒有工作經驗。投了很多簡歷,都沒回復,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小宇甚至投了實習的崗位,沒想到用人單位也直截了當的給拒絕了。為什麼畢了業,就不能做實習了?是這樣的,按照我國《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除了與學生和超過退休年齡的人員可以不簽勞動合同外,對其他人員都要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所以,用人單位不是不想招,是不敢招,涉及違反勞動法,可是要擔法律責任的。
02
」畢業後,才知道應屆生身份只能用一次「
前兩天#應屆生的身份有多重要#上了熱搜,讓很多同學認識到了應屆生的重要性,政策性傾向、特定的崗位、各地的福利、對企業的幫助...
▲圖片來源:網路
但,悠悠明白這個道理,卻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悠悠是19屆畢業生,在畢業前她的室友都簽了工作,最後就只有她一個人工作還沒著落,一直佛系的她也急了。
因為之前也沒重視找工作這件事,臨近畢業才開始著急,正好當時有家北京(之前學姐入職的)外企來學校補招。
擔心找不到,就趕緊簽了,連工作內容都多問,具體干什麼都沒太搞明白。
因為是製造型企業,所以廠子是在北京郊區,但不得不說工資待遇還挺好試用期5000多,公司有食堂還給租的兩居做員工宿舍,總之,各種福利待遇都算不錯。
但悠悠幹了3個月還是主動辭職了,開始了真的意義上的「北漂」。
搬進了城裡,但也住進了不到10㎡的合租房。為了求職,快跑遍了全北京,雖然剛畢業,但企業已經不認她的應屆生身份了。
到底怎麼判斷自己還是不是應屆生身份?
小編本著嚴謹負責的態度,找到了應屆生身份的官方說法:在一般情況下,由國家統一招生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擇業期為2年,部分地區延長為3年)未落實其工作單位、檔案及黨團關系,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可按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
這么一大段,是不是有點暈。
簡單來說,應屆生分為兩種:1.常規意義上的應屆生:即將畢業,但還沒拿到畢業證的同學;2.擇業期沒就業的同學:已經拿到畢業證,在擇業期內,沒就業的同學。那啥叫「擇業期,沒就業」?就是在擇業期。沒正式工作(沒交社保),人才檔案放在學校或者當地就業服務中心,如果參加工作被提檔,社保有過記錄,也就失去了應屆畢業生身份。
所以,已經使用過應屆生身份的悠悠,只能參加社招和有經驗的「社會人」同台競爭了。
社招都很看重經驗,所以,第一份工作還是要慎重一些。像悠悠只做3個月就離職,沒攢下多少經驗不說,又賠了應屆生身份。
03
非」延遲就業「不可,怎麼辦?「如果能就業誰不想就業?」今年馬上畢業的劉放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今年的就業環境多差,考研落榜的大多數,還有大批量留學回來的海歸,都把求職壓在今年的春招。
可是今年春招的情況,疫情的影響,有4成的企業都表示會縮招和停招,即便想就業也沒合適的機會啊。
擺脫焦慮的最好辦法,不是忽略它,而是正視它。
焦慮的原因是我們知道自己不知道,從這點來說,其實是個好事情,至少我們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行。
其次,我們焦慮也是因為我們想改變現狀,只是缺少一些方法和耐心。
雖然大環境下機會變少了,但用人單位的要求沒有變,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趁這段時間好好提升求職技能。
個人能力提升了,工作就不會沒著落。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改變?
第一,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很多同學很悲觀,看不到有哪些機會。其實,轉化一下角度,疫情的影響,也利好了一些企業,比如:線上教育、電商行業、醫療等等。
而且,今明兩年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對應屆生的招聘是有傾向的,很多崗位明確要求只招收應屆生,也是再幫應屆生降低求職難度。
機遇還是挑戰,有時就是一牆之隔。第二,提升自身的求職技能:很多同學一直再說找不到工作啊,簡歷投了沒有回應。那為什麼不看看自己的簡歷是不是可以好好修改一下,語言精煉一點,格式統一一點,崗位明確一點。筆試、面試也是這個道理,每一個細節都可以提升。所以,即便就業很難,只要你好好准備,不鬆懈對自己的管理,你就跑贏了80% 的人了。
㈢ 各位 知道農行的歷年筆試試題
銀行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由幾大模塊組成,大體有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外語,銀行專業知識,綜合知識,性格測試以下五種:
(1)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幾乎所有的銀行筆試內容都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其具體題型和難度與公務員考試中的行測大體一致。
(2)外語:多數銀行的筆試內容都包括外語,語種一般為英語。考試題型、題量及難度每個銀行都不太相同,題型主要包含單選、閱讀以及完型;題量中行較大(共100道),建行、農行(四篇閱讀共20道)及其他銀行較小;難度中行及建行相對較大,其他行相對較小(約四級難度)。個別銀行不考外語,也有個別銀行(郵儲)會將外語部分分為英語、俄語、日語以供不同語種考生選做。
(3)銀行專業知識:幾乎所有銀行的筆試內容都包含銀行專業知識,題型基本以客觀題為主。這里所說的銀行專業知識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部分是銀行、金融方面的基礎知識;一部分是所報考銀行的相關知識(譬如該銀行的發展歷史、主要產品、經營理念等等)。
至於綜合測試和性格測試只有部分銀行的筆試內容會考到,綜合知識常見的內容主要包括會計基礎知識、法律基礎知識、經濟基礎知識、政治基礎知識、計算機基礎知識以及科技文化歷史方面的常識等等。
而性格測試題型全部為單選。筆試包含性格測試的銀行主要有工行、建行、農行。性格測試內容較為簡單,主要是考察考生的性格是否適合銀行的工作、是否實事求是等等,這部分內容比重較小,對最後的結果影響不大,一般按照實際情況回答即可。
第一部分:大綜合(時間2小時40分鍾)
1.專業知識:單選40題(0.5分);多選30個(1分);
2.英語:三篇閱讀共15題
3.行測:60題(0.5分)數量關系、圖形推理、言語理解、資料分析
第二部分:性格測試,時間20分鍾,200題
㈣ 農業銀行校園招聘考試真題
目前招聘環節的相關問題均已在官方網站上統一發布公告及信息,您可通過登錄農行官網自行查詢。招聘信息查詢的操作步驟:登錄農行網站首頁,點擊「關於農行→人才招聘」,進入對應頁面進行查詢我行招聘信息。如有其他問題,請點擊「提問與回答」注冊後登錄進行提問;或者點擊「常見問題」查看關於我行招聘的常見問題。
(作答時間:2021年6月13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㈤ 誰知道哪裡有找股票、期貨交易員的比較可靠的信息啊,英才網上的都不靠譜
我們公司現在招人,國企期貨公司,信達期貨
㈥ 請問在農業發展銀行和農業銀行求職哪個好一些
農業發展銀行啊,多好的地方,一點也不累,基本上沒什麼業務,還是政策性的,待遇也不錯,沒任務。
現在銀行實在太累了。。任務也太多。。當然相對掙的也會多一些,農行每辦一筆業務還會有提成,你要是有能力營銷,去農行也有很好的發展。
總之,從自己的能力等角度選擇吧。
㈦ 大學學的金融專業,畢業了可以選擇哪些工作
對於學習金融學專業的大學生來說,其實在畢業以後是有比較多的就業選擇的,金融學專業出來的大學畢業生,可以選擇進入到銀行、證券公司等企業或者機構從事於有關金融管理和運營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選擇進入風險投資公司,從事於有關金融管理和投資的工作。
但是雖然學習金融學專業畢業以後有很多不錯的就業選擇,但總體來看,金融學專業的就業面也是比較窄的,如今金融學專業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多,因此對於學習金融學專業出來的學生來說,也需要面臨比較大的就業競爭壓力,這也就要求學習這門專業的學生能夠靜下心來,不斷積累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增強自己的競爭力,這樣才能夠在激烈的就業競爭當中脫穎而出。
你們對於金融學專業有何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㈧ 我是一名學投資與理財的大學生,進入期貨公司工作好嗎尤其是信達期貨公司,進去做些什麼呢
這個你要去公司具體了解。你應聘的時候就要了解你上任以後的實際工作情況。公司招聘你應聘,是一個雙向選擇個過程,面試官問你問題是選擇你,但你同時可以問他們問題。你要和他們是同等的地位。這一層很多人都認識不到。所以很被動。
㈨ 信達期貨好不好,來學校招聘,去那裡好嗎會有前途嗎
你好!
那還是不錯的,作為平台以後跳槽都有很好的資本,信達是很大的集團,壓力比較大,而且不太好做,如果是財務或者研究員?如果是期貨經紀人,那你得慎重考慮一下,經紀人就是做銷售看他招聘什麼,信達期貨也不會太差
如有疑問,請追問。
㈩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
1、華融—今年華融北京的子公司在招。
2、東方—校招,但每個省可能不到5個人,一輪筆試-行測,二輪三輪面試-分公司,總公司視頻面。
3、信達—各個省都有,每年4、5月份吧,各省陸續公布,社招和校招混著的,至於未出通知的,可以自己提前打hr電話詢問。
4、長城—應該是4月左右進行的招聘,而且是社招。
行業—公司—業務,可關注一些細分市場。就銀行而言,可能很穩定,但是你在整個公司可能只是小小的一環,而且銀行的不同省分公司業績不同,你的獎金也會不同。就不良資產AMC公司而言,四大AMC省分公司的規模大約在50人左右,但是可以創造幾個億的利潤。而且四大AMC基本在各個省都有分公司,各個省分公司由於環境的不同,司法程序或者監管的不同,可能會有業務開展上的不同。AMC的求職經驗貼而言,在應屆生論壇上都可以找到,也可詢問學院往屆有去相關單位的。
首先,1999年至2004年初為政策性業務階段,主要從事專業化處置銀行不良資產業務。將國有四大銀行的不良率從45%降到了25%,具體情況是信達-建行3730億;華融-工行4077億;長城-農行3458億;東方-中行2674億=不良貸款萬億
其次,2004年3月至2010年為商業化轉型階段。AMC向更多的金融機構開展商業化收購不良資產。
最後,從2010年至今,四大AMC憑借牌照優勢開始走向多元化經營,各有特色。
東方徹底退出非金融類業務,發力保險業務,2012年斥資78億收購了中華聯合保險。旗下擁有中華聯合保險,東興證券,大連銀行等金融機構。
長城以服務中小企業為重點,依託在全國布局多個辦事處,針對中小企業開發了財務顧問及不良資產收購等綜合服務業務。
信達是唯一一個獲准處置地產等非金融類資產,能夠直接參與地產信託等項目的AMC。旗下擁有南洋商業銀行、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信達澳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信達期貨有限公司、幸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金谷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信達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等金融機構。不過最近信達把幸福人壽的股份都轉讓了,四大AMC裡面,信達和華融是上市的,詳細信息可以通過wind研報查看。
華融走高大上的大公司路線,主要是通過與政府、大企業、大集團、大項目、大金融機構的合作關系,獲得持續性的客戶資源。
當然,也還有一些地方AMC,比方說安徽國厚,川發展,浙商資產、光大金甌等,具體可以看看推薦的地方AMC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