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商務活動外匯管制

商務活動外匯管制

發布時間:2021-06-25 06:03:24

① 什麼是外匯管制 有哪幾種類型

1.對人的外匯管制。即對自然人和法人的管制。自然人是指在民事上享有權利和專義務的公民,法人屬是指根據法律在本國境內設立的其有法人地位的組織,自然人和法人按其居住地及國接的不同又可細分為居民與非居民。各國對居民與非居民的外匯管制松緊程度是不一樣的.由於居民的外匯收支涉及本國的國際收支問題,故多數國家對居民實行較為嚴格的外匯管制,而對非居民的外匯管制較松。
2.對物的外匯管制。即對外匯收支中所用各種支付手段以及外匯資產的管制。具體包括外幣、現鈔、外匯支付工具、外幣有價證券貴金屬等等。另外,本國貨幣的攜出入境也屬於外匯管制的范圍。
3.對地區的外匯管制。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在一國境內實施外匯管制,但對國內不同的地區(如經濟特區)實行有別於其他地區的外匯管制措施。例如我國的外匯管理條例規定,在我國保稅區境內機構的外匯收支活動和外匯經營活動。目前適用《保稅區外匯管理辦法》,保稅區的外匯政策優於區外,保稅區內企業可以保留外匯賬戶。實行自願結匯制度。區內企業經濟交往活動以及區內企業與區外企業經濟交往可以外幣計價結算。

② 實行外匯管制政策的國家有哪些

國家:
1、委內瑞拉2、阿根廷3、俄羅斯4、非洲國家5、中國 等
定義:
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在中國又稱外匯管理。
-目的
1、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或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長期的國際收支逆差會給一國經濟帶來顯著的消極影響,維持國際收支平衡是政府的基本目標之一。政府可以用多 種方法來調節國際收支,但是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其他調節措施可能意味著較大代價。例如,政府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可能改善國際收支,但它會影響經濟發展速度,並使失業狀況惡化。
2、穩定本幣匯率,減少涉外經濟活動中的外匯風險
匯率的頻繁地大幅度波動所造成的外匯風險會嚴重阻礙一國對外貿易和國際借貸活動的進行。擁有大量外匯儲備的國家或有很強的借款能力的國家可以通過動用或借入儲備來穩定匯率。對於缺乏外匯儲備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外匯管制是穩定本幣對外幣的匯率的重要手段。
3、防止資本外逃或大規模的投機性資本流動,維護本國金融市場的穩定
經濟實力較弱的國家存在著非常多的可供投機資本利用的缺陷。例如,在經濟高速發展時商品價格、股票價格、房地產價格往往上升得高於其內在價值。在沒有外匯管制的情況下,這會吸引投機性資本流入,後者會顯著加劇價格信號的扭曲。一旦泡沫破滅,投機性資本外逃,又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造成經濟局勢迅速惡化。外匯管制是這些國家維護本國金融市場穩定運行的有效手段。
4、增加本國的國際儲備任何國家都需要持有一定數量的國際儲備資產。
國際儲備不足的國家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增加國際儲備,但是其中多數措施需要長期施行才能取得明顯成效。外匯管制有助於政府實現增加國際儲備的目的。

③ 國際貿易 如何順應國家外匯管制

原因:1.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或改善國際收支狀況長期的國際收支逆差會給一國經濟帶來顯著的消極影響,維持國際收支平衡是政府的基本目標之一。政府可以用多種方法來調節國際收支,但是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其他調節措施可能意味著較大代價。例如,政府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可能改善國際收支,但它會影響經濟發展速度,並使失業狀況惡化。2、穩定本幣匯率,減少涉外經濟活動中的外匯風險匯率的頻繁地大幅度波動所造成的外匯風險會嚴重阻礙一國對外貿易和國際借貸活動的進行。擁有大量外匯儲備的國家或有很強的借款能力的國家可以通過動用或借入儲備來穩定匯率。對於缺乏外匯儲備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外匯管制是穩定本幣對外幣的匯率的重要手段。3.防止資本外逃或大規模的投機性資本流動,維護該國金融市場的穩定經濟實力較弱的國家存在著非常多的可供投機資本利用的缺陷。例如,在經濟高速發展時商品價格、股票價格、房地產價格往往上升得高於其內在價值。在沒有外匯管制的情況下,這會吸引投機性資本流入,後者會顯著加劇價格信號的扭曲。一旦泡沫破滅,投機性資本外逃,又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造成經濟局勢迅速惡化。外匯管制是這些國家維護該國金融市場穩定運行的有效手段。4.增加該國的國際儲備任何國家都需要持有一定數量的國際儲備資產。國際儲備不足的國家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增加國際儲備,但是其中多數措施需要長期施行才能取得明顯成效。外匯管制有助於政府實現增加國際儲備的目的。5.有效利用外匯資金,推動重點產業優先發展外匯管制使政府擁有更大的對外匯運用的支配權。政府可以利用它限制某些商品進口,來保護該國的相應幼稚產業;或者向某些產業提供外匯,以扶植重點產業優先發展。6.增強該國產品國際競爭能力在該國企業不足以保證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的條件下,政府可以藉助於外匯管制為企業開拓國外市場。例如,規定官方匯率是外匯管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當政府直接調低本幣匯率時,或限制短期資本流入時,都有助於該國增加出口。7.增強金融安全金融安全指一國在金融國際化條件下具有抗拒內外金融風險和外部沖擊的能力。開放程度越高,一國維護金融安全的責任和壓力越大。影響金融安全的因素包括國內不良貸款、金融體制改革和監管等內部因素,也涉及外債規模和使用效益、國際游資沖擊等涉外因素。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經濟結構有種種缺陷,特別需要把外匯管製作為增強該國金融安全的手段。

④ 外匯管製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一: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

在出口外匯管制中,最嚴格的規定是出口商必須把全部外匯收入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出口商在申請出口許可證時,要填明出口商品的價格、數量、結算貨幣、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並交驗信用證。

二:對進口外匯的管制

對進口外匯的管制通常表現為進口商只有得到管匯當局的批准,才能在指定銀行購買一定數量的外匯。管匯當局根據進口許可證決定是否批准進口商的買匯申請。有些國家將進口批匯手續與進口許可證的頒發同時辦理。

三:對非貿易外匯的管制

非貿易外匯涉及除貿易收支與資本輸出入以外的各種外匯收支。對非貿易外匯收入的管制類似於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即規定有關單位或個人必須把全部或部分外匯收支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

為了鼓勵人們獲取非貿易外匯收入,各國政府可能實行一些其他措施,如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允許居民將個人勞務收入和攜入款項在外匯指定銀行開設外匯賬戶,並免徵利息所得稅。

四:對資本輸入的外匯管制

發達國家採取限制資本輸入的措施通常是為了穩定金融市場和穩定匯率,避免資本流入造成國際儲備過多和通貨膨脹。它們所採取的措施包括:對銀行吸收非居民存款規定較高的存款准備金;對非居民存款不付利息或倒數利息;限制非居民購買該國有價證券等。

五:對資本輸出的外匯管制

發達國家一般採取鼓勵資本輸出的政策,但是它們在特定時期,如面臨國際收支嚴重逆差之時,也採取一些限制資本輸出的政策,其中主要措施包括:規定銀行對外貸款的最高額度;限制企業對外投資的國別和部門;對居民境外投資徵收利息平衡稅等。

六:對黃金、現鈔輸出入的管制

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一般禁止個人和企業攜帶、托帶或郵寄黃金、白金或白銀出境,或限制其出境的數量。對於該國現鈔的輸入,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往往實行登記制度,規定輸入的限額並要求用於指定用途。

對於該國現鈔的輸出則由外匯管制機構進行審批,規定相應的限額。不允許貨幣自由兌換的國家禁止該國現鈔輸出。

七:復匯率制

對外匯進行價格管制必然形成事實上的各種各樣的復匯率制。復匯率制指一國規章制度和政府行為導致該國貨幣與其他國家的貨幣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匯率。

(4)商務活動外匯管制擴展閱讀:

按受限程度:分為自由兌換外匯、有限自由兌換外匯和記帳外匯。

自由兌換外匯,就是在國際結算中用得最多、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買賣、在國際金融中可以用於償清債權債務、並可以自由兌換其他國家貨幣的外匯。例如美元、港幣、加拿大元等。

有限自由兌換外匯,則是指未經貨幣發行國批准,不能自由兌換成其他貨幣或對第三國進行支付的外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凡對國際性經常往來的付款和資金轉移有一定限制的貨幣均屬於有限自由兌換貨幣。世界上有一大半的國家貨幣屬於有限自由兌換貨幣,包括人民幣。

記賬外匯,又稱清算外匯或雙邊外匯,是指記賬在雙方指定銀行賬戶上的外匯,不能兌換成其他貨幣,也不能對第三國進行支付。

按來源用途:分為貿易外匯、非貿易外匯和金融外匯。

貿易外匯,也稱實物貿易外匯,是指來源於或用於進出口貿易的外匯,即由於國際間的商品流通所形成的一種國際支付手段。

非貿易外匯是指貿易外匯以外的一切外匯,即一切非來源於或用於進出口貿易的外匯,如勞務外匯、僑匯和捐贈外匯等。

金融外匯與貿易外匯、非貿易外匯不同,是屬於一種金融資產外匯,例如銀行同業間買賣的外匯,既非來源於有形貿易或無形貿易,也非用於有形貿易,而是為了各種貨幣頭寸的管理和擺布。

按市場走勢:分為硬外匯和軟外匯,或叫強勢貨幣和弱勢貨幣。

⑤ 外匯管制的概念

外匯管制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外匯管制指一國政府對居民在經常項目下的外匯買賣和國際結算進行限制。廣義的外匯管制指一國政府對居民和非居民的涉及外匯流入和流出的活動進行限制性管理。
外匯管制依照該國法律、政府頒布的方針政策和各種規定和條例進行。外匯管制的執行者是政府授權的中央銀行、財政部或另設的其他專門機構,如外匯管理局。
外匯管制所針對的自然人和法人通常劃分為居民和非居民。各國的外匯管製法規通常對居民管制較嚴,對非居民管制較松。
外匯管制所針對的物包括外國鈔票和鑄幣、外幣支付憑證、外幣有價證券和黃金;有的國家還涉及白銀、白金和鑽石。
外匯管製法規生效的范圍一般以該國領土為界限。在設立特區的國家中,某些外匯管製法規可能不適用於特區。一個國家對不同國家貨幣的外匯管制寬嚴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外匯管制針對的活動涉及外匯收付、外匯買賣、國際借貸、外匯轉移和使用;該國貨幣匯率的決定;該國貨幣的可兌換性;以及本幣和黃金、白銀的跨國界流動。
外匯管制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大體上分為價格管制和數量管制兩種類型:前者指對本幣匯率做出的各種限制,後者指外匯配給控制和外匯結匯控制。
外匯管制主要有三種方式:
1、數量性外匯管制2、成本性外匯管制3、混合性外匯管制

⑥ 有國際商務的重點嗎

第八章
1、What is economic integration? 什麼是經濟一體化?
It involves agreements among countries to establish links through the movements of goods, services, and factors of proction across borders
各國通過協議聯合在一起,建立了以商品、服務和生產要素跨越國界進行自由流動為內容的聯盟。
Leve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經濟一體化的層次
The free trade area 自由貿易區
The customers union 關稅同盟
The common market 共同市場
The economic union 競技聯盟
2、Free Trade Area 自由貿易區
The free trade area is the least restrictive and loosest form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among countries 自由貿易區是較為鬆散、歲成員約束力最小的一體化組織。
All barriers to trade among member countries are removed
消除了成員國之間的全部貿易壁壘
No discriminatory taxes, quotas, tariffs, or other trade barriers are allowed
不存在任何歧視性稅收政策、配額、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
Sometimes a free trade area is formed only for certain classes of goods and services
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針對特定的商品和服務設立自由貿易區
Each member is free to set any tariffs, quotas, or other restrictions that it chooses on trade with countries outside the free trade area
各成員國對非成員國可以自由設置關稅、配額或其他限制性措施
3、Custom Union 關稅同盟
The customs union is one step further along the spectrum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關稅同盟在經濟一體化程度又前進了一步
Members of a customs union dismantle barriers to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among themselves關稅同盟的成員國取消了各成員國之間的商品和服務貿易壁壘
Customs Union establishes a common trade policy with respect to nonmembers(e.g., a common external tariff)關稅同盟好需要建立與非成員國之間的共同貿易政策。
4、The Common Market共同市場
Factors of proction, including labor, capital, and technology are freely mobile among members 共同市場還允許生產要素在各成員國之間的自由流動,這些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資本和技術
The restrictions on immigration, emigration, and cross-border investment are abolished.
取消了對移民和跨國投資設置的限制政策
Members of a common market must be prepared to cooperate closely in monetary, fiscal, and employment policies 各成員國必須准備隨時在貨幣、財政和就業政策方面驚醒緊密的合作
5、The Economic Union 經濟聯盟
It requires integration of economic policies in addition to the free movement of goods, services and factors of proction across borders.
經濟聯盟不僅需要實現商品、貨物和生產要素的跨國界自由流動,更重要的在於經濟政策的一體化
Members would harmonize monetary policies, taxation, and government spending
各成員國在貨幣政策、稅收和政府財政支出方面相互協調
A common currency would be used by all members 要求過成員國採用統一的貨幣

第十章
1、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Research 國際市場調研
New parameter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vironment 國際商務環境仲的新參數
Duties 關稅
Foreign currencies 國外的資本
Different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不同的運輸方式
International documentation 國際單證
Differing modes of operating internationally 國際化經營的不同模式
New environmental factors 新的環境要素
The culture of the host country 東道國的文化
Political systems and level of stability 政治體系及其穩定性
Legal issues 法律事項
Technological level 技術層次
Broader definition of competition 競爭定義的廣泛性
2、The major reasons for reluctant to engage i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不願進行國際市場調研活動的主要原因
Lack of sensitivity to differences in culture and customer needs
他們對文化、消費者的偏好以及市場總需求的差異缺乏敏感性
A limited appreciation for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broad 對國外不同環境認識的有限性
Lack of familiarity with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data sources and inability to use
不熟悉本國以及國際數據的來源,或無法正確使用他們獲得的國際市場數據
Use business experience in a country as a substitute for organized research
把一個國家中進行實際商務活動是獲得的經驗作為市場調研的替代物
3、Identifying Sources of Data 確定數據來源
Macro data 宏觀數據
Tariff information 關稅信息
Host country export/import data 東道國進出口數據
Nontariff measures 非關稅措施
Foreign export/import data 國外進出口數據
Data on government trade policy 有關政府貿易政策的資料
Micro data 微觀數據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 當地的法律和規定
Size of market 市場規模
Local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當地的標准規范
Distribution system 分銷體系
Competitive activity 競爭性活動
Secondary data 二手數據
That is information already has been collected by some other organization such as governments,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service organizations, trade associations, directorie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ervices

Selection of secondary data 二手數據挑選
Quality of source 信息來源的質量
Recency 時效性
Relevance to the task at hand 相關性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secondary data對二手數據的解釋和分析
It can be used only as proxy information只能作為中間信息
A consistency check must be concted 對一致性進行監督
The results should be cross-checked 結果必須被核對
4、Three Mechanisms for Building an Information System 建立信息系統是三種機制
Environmental scanning activities provide continues information on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affairs internationally, on changes of attitudes of public institutions and private citizens and on possible upcoming alterations.
環境掃描活動可以隨時提供有關政治、社會和經濟事務方面的信息,公共機構和個人的態度方面的裱花以及可能發生的變化和調整
Delphi studies are a means for aggregating the judgments of a number of experts who cannot come together physically. This type of research clearly aims at qualitative measures by seeking a consensus from those who know rather than average responses from many people with only limited knowledge
德爾菲研究是把眾多判斷集中在一起,而不需要把這些專家真正集中到一起,它屬於一種定性研究方法,其主要思路是在眾多專家的意見中尋找一致性結論,而不是早眾多一般性被調查對象中尋找一般性結論。
Scenario building 腳本設計

第十一章
1、Motivations to Go Abroad 關於動機的探討

Proactive Motivation 主動性動機
Profit advantage 利潤優勢
Unique procts 獨特的商品
Technological advantage 技術優勢
Exclusive information 專有信息
Managerial commitment 管理的投入
Tax benefit 稅務的優惠
Economies of scale 規模經濟
Reactive Motivation 反應性動機(被動性動機)
Competitive pressures 競爭壓力
Overproction 生產過度
Declining domestic sales 國內銷售量下降
Excess capacity 生產能力過剩
Saturated domestic markets 國內市場飽和
Proximity to customers and ports 接近消費者和港口
2、Alternative Entry Strategies 國際市場的進入戰略
Import and Export 進口和出口
Licensing 許可經營
FDI 特許加盟
Management Contract 管理合同(經營合同)
Turnkey Operations 交鑰匙工程
Import & Export
Indirect Exporting and Importing間接出口和進口
Direct Exporting and Importing 直接出口和進口
3、How a Trade Intermediary Can Offer Assistance 國際貿易中介機構如何提供幫助
Knows foreign market competitive conditions
Has personal contacts with potential foreign buyers
Evaluates credit risk associated with foreign buyers
Has sales staff to call on current foreign customers in person
Assumes responsibility for physical delivery of proct to foreign buyer
4、Royalty –under a licensing agreement, one firm permits another to use its intangible property in a specified geographic area for a specified period. The compensation for using the intangible property is designed as royalty.許可經營—一家公司允許另一家公司使用自己的知識產權,並收取許可收益作為補償。
Intangible Property
Patents, inventions, formulas, process, designs, patterns
Copyrights for literary, musical, or artistic compositions
Trademarks, trade names, brand names
Franchises, licenses, contracts
Methods, programs, proceres, systems

Discussion: Comment on the stance that「licensing is really not a form of international involvement because it requires no substantial additional effort on the part of the licensor.」
5、Assessment of Licensing
The advantages of licensing
Providing an opportunity to exploi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lready concted
許可經營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已經進行的研發成果
Licensor can reap benefits until the end of the license contract period
許可人可以在許可證到期之前取得大量的利潤
Rece the risk of expropriation
減少被政府徵收的風險
Help to avoid host-country regulations applicable to equity ventures
有助於避免東道國對於股權投資設置的各種管制政策
Provide a means by which foreign markets can be tested without major involvement of capital or management time
提供一種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本和時間對國外市場進行檢查的渠道
The disadvantages of licensing
A very limited form of foreign market participation and does not in any way guarantee a basis for future expansion
一種非常有限的國外市場參與方式,無法為未來的擴張提供任何保障
May create its own competitor not only in the market for which the agreement was made but for third-country markets as well
在對方市場上為自己創造競爭對手,而且很有可能在第三國的市場上同樣培養自己的競爭對手
Provide a mechanism for corporations in instrialized countries to capitalize on older technology
為發達國家的公司利用自己的過時技術賺取利潤提供了渠道
6、Franchising
It is a specialized form of licensing in which the franchisor not only sells an independent Franchisee the use of the intangible property (usually a trademark) essential to the franchisee』s business but also operationally assists the business on a continuing basis
Right of the Franchising
Selling the franchisor』s procts
Using its name, proction, and marketing techniques.
Using its general business approach
Benefits of Franchising
Market Potential
Financial gain
Saturated domestic markets
Problems of Franchising
Government restrictions
Selection and training
7、Major Determinants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外國直接投資的決定性因素
Marketing Factors 市場因素
Size of market 市場規模
Market growth 市場增長情況
Desire to maintain share of market 保持市場份額的目標
Need to maintain close customer contact 需要維持和客戶的緊密聯系
Dissatisfaction with existing market arrangements 現有市場分布不滿意
Export base 建立出口基地
Desire to follow competition and customers 追索競爭者同消費者
Barriers to trade 貿易壁壘
Government barriers to trade 政府性的貿易壁壘
Preference of local customers for local procts 當地顧客對本國產品的偏好
General 一般要素
Expected higher profit 追求高利潤
Other 其他
Costs Factors成本因素
Desire to be near source of supply 接近供應來源
Availability of labor, raw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充分利用勞動力、原材料和技術
Lower costs of labor and other proction, transport 低廉勞動力和其他產品、運輸
Financial incements by government 政府的誘導因素
More favorable cost levels 達到更有利的成本水平
Investment Climate投資環境
General attitude toward foreign investment 針對外國投資的普遍態度
Political stability 政治穩定性
Limitation on ownership 所有權的限制
Currency exchange regulations 外匯管制
Stability of foreign exchange 外匯市場的穩定性
Tax structure 稅率結構
Familiarity with country 對這個國家的熟知程度
8、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f FDI on Host Countries
Positive impact 積極影響
Capital formation 資產構成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kills transfer 技術和管理技能
Regional and sectoral development 地區和部門的發展
Internal 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ship 內部競爭和企業精神
Favorable effect on balance of payments 有利於國際收支平衡
Increased employment 增加就業
Negative impact 消極影響
Instrial dominance 對本國行業控制
Technological dependence 技術依賴性
Disturbance of economic plan 干擾本國的經濟計劃
Cultural change 文化沖突
Interference by home government of MNC 母國對跨國公司的干預
The Home-country Perspective 對宗主國的影響
Positive Impact 積極影響
Addition to the home country』s gross national proct from profits, royalties, and fees
通過利潤、許可收益和分支構的匯回利潤而增加宗主國的國民生產總值
Additional export possibilities 增加出口機會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刺激經濟的增長
Serve political motives 政治的手段
Negative Impact 消極影響
Job loss 失業率
Effect on imports and exports 進出口的影響
Give away its competitive position in the world marketplace by transferring new technology
技術轉移會導致本國喪失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地位
Bribery行賄行為的出現

第十三章
1、Globalization reflects a business orientation based on the belief that the world is becoming more homogeneous and that distinctions between national markets are not only fading but , for some procts, will eventually disappear
全球化是基於以下認識的一種貿易傾向:世界越來越趨於同質,各國市場之間區別不僅正在減弱,對於某些產品,這些區別將最終消失。
2、the Strategic Planning Process 戰略規劃過程
Step 1: Assessment and adjustment of core strategy 核心市場戰略的評估和調整
Market/competitive analysis 市場/競爭分析
Internal analysis 內部分析
Step 2: Formulation of global strategy 全球戰略的形成
Choice of target countries and segments 目標國和細分市場的選擇
Choice of competitive strategy 競爭戰略的選擇
Step 3: development of global program 全球計劃的發展
Step 4: implementation 實施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組織結構
Control 控制
3、Bases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 Segmentation 國際市場細分的基礎
Environmental bases 環境基礎
Geographic variables 地理(區域)變數
Political variables 政治變數
Economic variables 經濟變數
Cultural variables 文化變數
Marketing management bases 營銷管理變數
Proct-related variables 產品相關變數
Promotion-related variables 促銷相關變數
Price-related variables 價格相關變數
Distribution-related variables 分銷相關變數

⑦ 簡述外匯管制的措施

外匯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在中國又稱外匯管理。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進行限制的一種限制進口的國際貿易政策。 外匯管制分為數量管制和成本管制。前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的數量直接進行限制和分配,通過控制外匯總量達到限制出口的目的;後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實行復匯率制,利用外匯買賣成本的差異,調節進口商品結構。外匯管制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避免該國貨幣供給額的過度膨脹,或外匯准備的枯竭,對於外匯之持有,對外貿易或資金流動所採取的任何形式的干預。

中文名
外匯管制

外文名
Exchange control

所屬學科
金融

所屬領域
管理制度

應用領域
外匯管理

基本簡介

外匯管制
外匯管制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外匯管制指一國政府對居民在經常項目下的外匯買賣和國際結算進行限制。廣義的外匯管制指一國政府對居民和非居民的涉及外匯流入和流出的活動進行限制性管理。

外匯管制依照該國法律、政府頒布的方針政策和各種規定和條例進行。外匯管制的執行者是政府授權的中央銀行、財政部或另設的其他專門機構,如外匯管理局。

外匯管制所針對的自然人和法人通常劃分為居民和非居民。各國的外匯管製法規通常對居民管制較嚴,對非居民管制較松。

外匯管制所針對的物包括外國鈔票和鑄幣、外幣支付憑證、外幣有價證券和黃金;有的國家還涉及白銀、白金和鑽石。

外匯管製法規生效的范圍一般以該國領土為界限。在設立特區的國家中,某些外匯管製法規可能不適用於特區。一個國家對不同國家貨幣的外匯管制寬嚴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外匯管制針對的活動涉及外匯收付、外匯買賣、國際借貸、外匯轉移和使用;該國貨幣匯率的決定;該國貨幣的可兌換性;以及本幣和黃金、白銀的跨國界流動。

外匯管制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大體上分為價格管制和數量管制兩種類型:前者指對本幣匯率做出的各種限制,後者指外匯配給控制和外匯結匯控制。

外匯管制主要有三種方式:

1、數量性外匯管制2、成本性外匯管制3、混合性外匯管制。

⑧ 中國經常項目的外匯管制有那些措施

外匯管制(ForeignExchangeControl)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在中國又稱外匯管理。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進行限制的一種限制進口的國際貿易政策。
中國的外匯管制情況可以分外經常項目、資本項目跟匯率管理。其中經常項目包括賬戶管理跟外幣現鈔管理。
經常項目:包括賬戶管理跟外幣現鈔管理。
(1)賬戶管理

賬戶管理要求境內機構可根據經營需要自行保留其經常項目外匯收入。銀行結匯由強制結匯向意願結匯過渡。企事業單位需要外匯,只要憑有效憑證到外匯指定銀行用人民幣兌換,銀行即售給外匯。

(2)外幣現鈔管理

外幣現鈔管理要求出境人員攜帶不超過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的外幣現鈔出境的,無須申領《攜帶證》,海關予以放行;出境人員攜帶外幣現鈔金額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應向外匯指定銀行申領《攜帶證》,海關憑加蓋外匯指定銀行印章的《攜帶證》驗放;出境人員原則上不得攜帶超過等值10000美元的外幣現鈔出境,對屬於下列特殊情況之一的,出境人員可以向外匯局申領《攜帶證》:1、人數較多的出境團組;2、出境時間較長或旅途較長的科學考察團組;3、政府領導人出訪;4、出境人員赴戰亂、外匯管制嚴格、金融條件差或金融動亂的國家;5、其他特殊情況。

⑨ 國家為什麼要實行外匯管制

原因:
1.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或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長期的國際收支逆差會給一國經濟帶來顯著的消極影響,維持國際收支平衡是政府的基本目標之一。政府可以用多種方法來調節國際收支,但是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其他調節措施可能意味著較大代價。例如,政府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可能改善國際收支,但它會影響經濟發展速度,並使失業狀況惡化。
2、穩定本幣匯率,減少涉外經濟活動中的外匯風險
匯率的頻繁地大幅度波動所造成的外匯風險會嚴重阻礙一國對外貿易和國際借貸活動的進行。擁有大量外匯儲備的國家或有很強的借款能力的國家可以通過動用或借入儲備來穩定匯率。對於缺乏外匯儲備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外匯管制是穩定本幣對外幣的匯率的重要手段。
3.防止資本外逃或大規模的投機性資本流動,維護該國金融市場的穩定
經濟實力較弱的國家存在著非常多的可供投機資本利用的缺陷。例如,在經濟高速發展時商品價格、股票價格、房地產價格往往上升得高於其內在價值。在沒有外匯管制的情況下,這會吸引投機性資本流入,後者會顯著加劇價格信號的扭曲。一旦泡沫破滅,投機性資本外逃,又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造成經濟局勢迅速惡化。外匯管制是這些國家維護該國金融市場穩定運行的有效手段。
4.增加該國的國際儲備任何國家都需要持有一定數量的國際儲備資產。
國際儲備不足的國家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增加國際儲備,但是其中多數措施需要長期施行才能取得明顯成效。外匯管制有助於政府實現增加國際儲備的目的。
5.有效利用外匯資金,推動重點產業優先發展
外匯管制使政府擁有更大的對外匯運用的支配權。政府可以利用它限制某些商品進口,來保護該國的相應幼稚產業;或者向某些產業提供外匯,以扶植重點產業優先發展。
6.增強該國產品國際競爭能力
在該國企業不足以保證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的條件下,政府可以藉助於外匯管制為企業開拓國外市場。例如,規定官方匯率是外匯管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當政府直接調低本幣匯率時,或限制短期資本流入時,都有助於該國增加出口。
7.增強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指一國在金融國際化條件下具有抗拒內外金融風險和外部沖擊的能力。開放程度越高,一國維護金融安全的責任和壓力越大。影響金融安全的因素包括國內不良貸款、金融體制改革和監管等內部因素,也涉及外債規模和使用效益、國際游資沖擊等涉外因素。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經濟結構有種種缺陷,特別需要把外匯管製作為增強該國金融安全的手段。

⑩ 外匯管制的類型有哪些,外匯管制的對象是什麼

1.對人的外匯管制。即對自然人和法人的管制。自然人是指在民事上享有權利和義務的公民,法人是指根據法律在本國境內設立的其有法人地位的組織,自然人和法人按其居住地及國接的不同又可細分為居民與非居民。各國對居民與非居民的外匯管制松緊程度是不一樣的.由於居民的外匯收支涉及本國的國際收支問題,故多數國家對居民實行較為嚴格的外匯管制,而對非居民的外匯管制較松。
2.對物的外匯管制。即對外匯收支中所用各種支付手段以及外匯資產的管制。具體包括外幣、現鈔、外匯支付工具、外幣有價證券、貴金屬等等。另外,本國貨幣的攜出入境也屬於外匯管制的范圍。
3.對地區的外匯管制。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在一國境內實施外匯管制,但對國內不同的地區(如經濟特區)實行有別於其他地區的外匯管制措施。例如我國的外匯管理條例規定,在我國保稅區境內機構的外匯收支活動和外匯經營活動。目前適用《保稅區外匯管理辦法》,保稅區的外匯政策優於區外,保稅區內企業可以保留外匯賬戶。實行自願結匯制度。區內企業經濟交往活動以及區內企業與區外企業經濟交往可以外幣計價結算。

閱讀全文

與商務活動外匯管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絲路矽谷綜合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279
恆星外匯公司詳細信息 瀏覽:16
香港製暴股票 瀏覽:723
民生銀行原油期貨 瀏覽:499
金融行業安全服務 瀏覽:144
杠桿第三課時教學反思 瀏覽:180
貴州銀行2016理財發放額度 瀏覽:707
金融服務業的營銷策略 瀏覽:415
500彩票傭金 瀏覽:949
疫情間金融服務 瀏覽:267
超贏主力資金流向指標 瀏覽:705
青島港上市交易 瀏覽:530
稀貴金屬紅 瀏覽:330
福建恆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21
陸新貴股票 瀏覽:199
果殼金融信息服務怎麼樣 瀏覽:532
香港雲海信電子集團 瀏覽:990
2019房地產經營杠桿 瀏覽:714
水壺行業融資商業計劃書 瀏覽:423
apifx外匯平台 瀏覽: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