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 辦公時間
廣東省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正確電話是81882150!但網上發布了錯的電話!不是83283666 83283000 這是我們P-PASS KTV電話!!!!
Ⅱ 東莞外匯局:銀行結匯也要報告嗎
結匯如果超過一定范圍,至少你要讓銀行指導這些資金你是怎麼來的吧。
銀行方面的事情,還是按照要求去做吧
PayPaI小孫,在線指導注冊、認證、激活、網站集成。。。
Ⅲ 外匯實戰資金管理
要設計一個「適合自己操作」的資金控管方法,因此僅能提供個人對這些方法的觀念供大家參考,若有不同意見希望能不吝賜教,或是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畢竟操作之路漫長,必須以事業的永續經營視之,期能步步為營,小心看待每一次的進場與出場,做好資金規劃,朝向贏家之路邁進。
在操作上,多半討論的都是分析技巧,行情預測,有關資金控管的課題卻很少人論及,嘫而,有了好的資金控管,縱使以丟銅板的方式來決定進出(對每一次獨立事件而言,對的機率均為50%),亦能在市場上獲取相當的報酬,何解??以下就此一課題發表一點淺見。
何謂資金控管?在期貨操作上尤其重要,期貨的杠桿倍數多半在十倍之譜,而你只用其合約價值的十分之一當保證金來持有部位,在資金調度上不可不慎,在市場上常聽人說,用三倍的資金來操作一口期貨較為恰當,呵,為什麼??為什麼不用五倍,為什麼不能只用剛好的保證金?其實這些問題主要是在於各人對風險偏好的程度,市場的報酬與風險是相對的,你有高風險承受度,自然有機會攫取較高的報酬,但是,太高的風險程受度卻又淪於賭博之流,因此必須先行制定一套資金控管的流程,才能在投機操作之路上得到長期而穩定的績效。
如何制定適合自己的資金控管流程?首先當然要有一筆資金,先行規劃你可以忍受分幾次把它賠光??呵,要先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心理准備,計算好之後,那就是你每筆交易所能承受的最大虧損金額,記得,是每「筆」而非每口,亦即是你每次出手時能接受的最大虧損金額,呵,問題來了,有人問,我以投入資金的2%當作停損,但是,我是照著技術分析來操作的,如果現在的價位進場的話,按照關卡所設的停損價位如果來了,將會超過我的2%的風險限制,那怎麼辦??呵…很簡單,那就不要進場,這筆交易機會是不屬於你的,因為它的投機風險高於你所能承受的程度,在操作上,耐心與紀律幾乎是不變的鐵則,碰到交易機會而面臨非計劃中的風險程度時,放棄這筆交易吧,市場永遠都在,耐心等待屬於你的交易機會,才不會出現非預期狀況出現時無法處理的危機。另外,有人問,那如果風險遠小於我的風險忍受度時,我該怎麼做??呵,不要懷疑,屬於你的交易機會來了,勇敢地放大你的部位,只要這「筆」交易的預期虧損金額在你的資金控管流程之內,再大的部位都嫌少。
如何利用資金控管的方式來增加獲利與減少虧損??這關繫到加碼與減碼操作的時機,舉個例子來說好了,倘若你是某代理商,當進了一批貨一下子賣了將近九成,你是不是會想再進貨?但是這時問題就來了…在市場需求增加的狀況下,進貨成本自然也提高,那麼要進多少??怎麼進?分批??還是一次全梭??這些都關繫到成本控制的問題,加上先前市場中已有自己賣出去的貨品,而同業看了眼紅亦開始進貨來銷售,進多了怕滯銷,進少了怕少賺??呵……其問題更為復雜,有機會我們再討論,而其基本原則不變,在資金增加時放膽去做,操作不順時減量經營。
前次提到資金控管的重要性,也僅止於資金控管的初步——控制風險,但是光是控制風險仍無法達到資金成長的目標,有停損習慣的操作者,在操作上經常面臨虧損可以避開,但是獲利不知出場的窘狀,以致於一次又一次的停損,面對操作時自信心一再地遭受打擊,最後只好愈做愈短,但在盈虧比與勝率無法達成有效的期望報酬時,長期下來只得黯然地從市場畢業,因此,資金控管的課題著實相當令人頭痛,縱觀世界各大操盤高手,所講的不外乎是停損、紀律以及良好的資金控管,在停損及紀律方面多半能譠述一大篇,但在資金控管方面多半以極小篇幅一語帶過,為什麼呢?蓋因資金控管乃其長期致勝的法寶,市場本就是贏少輸多,若他們將此致勝法寶揭露,那還混什麼?也因此,在市場上多數人對於停損與紀律都可以朗朗上口像聖經般地背頌,一旦論及資金控管,多半張目結舌,或是僅能說出…嗯,拿三倍的保證金來做一口單較安全,而接下來呢?呵,你可以試著問問市場上所謂的「專家」,十個應有九個答不出來。以下為個人對操作資金規劃的方式,不見得為最好的,但它是個方法,也是「適合我的操作」的方法。
一、以合約價值看待建立部位的價值:無論你建立了多大或多小的部位,要著眼於你所能動用的操作金額與實際建立部位價值,比方說,500萬建立了30口,以目前3850的價位計算,合約共值約2,300萬,則你目前手中持有的操作其杠桿倍數為4.6倍,若你只允許每筆交易虧損手中資金的2%,那麼只能虧損十萬,為2300萬的千分之4.35(呵…看起來相當低),也就是平均每口只能虧損16點,呵,在期指市場16點只是一個小小的波動,此時只有減小部位或是放大每筆虧損比例才能應付,在長期操作資金控管的前提下,您該如何取捨呢??
二、加碼的資金控管:首先要考慮在什麼時點加碼?有人用技術分析尋找突破點,有人用保證金比例控制加碼點,無論採行什麼方法,首要考慮的是加碼之後對整體部位的影響如何?當然,此時所探討的不是加碼後能賺多少,而是加碼後我能賠得起多少?呵……很奇怪是吧,既為「加碼」,已經是賺錢了,為什麼我還要考慮能賠得起多少?其實從古至今,孫子也好,孫臏也好,其兵法所主張的行軍作戰多半是以「攻擊」為出發點,認為攻擊是最好的防禦,故有所謂「圍魏救趙」之典故,而現今的球類比賽,一個球隊有再好的防守能力,其攻擊力不強亦是無法擊敗對手,最多能求和。在操作上,此點觀念亦是相當重要,停損停損停損,所教你的僅止於防守,並無法讓你在球場上得分扣關,因此,在背動的停損移動至一定程度之後,形勢對我有利之時,如何採行加碼的攻擊手段,以達深入敵陣並予以致命的一擊將是你在操作上攫取暴利的利器,然名曰利器,自有可能在不注意時被反噬,需謹慎行之。在此我們不探討用什麼方式加碼,而著眼於加碼前後之資金控管,所謂「加碼」,絕對是在部位已處在獲利狀況,若是虧損時的攤平,不在本篇討論范圍之內,在部位獲利達到多少可以開始加碼呢?個人的看法,須參照你進場時所准備賠的比例,比方說2%,則必須在獲利達到6%以上,才開始進行加碼的動作,為何要如此?我們一開始就討論到,重點在於你加碼後能賠得起多少?而此時所考慮的即是如此,當你設定在三比一的盈虧比時,每筆交易賺至少賺三,賠頂多賠一,所以若起始最大虧損金額為投入資金的2%時,在獲利未達6%之前增加部位,雖說做對的話可以更快地達到6%的獲利水準,但是錯的話呢??是否就此減少了一次獲利或是不賺不賠的機會?在長期操作中徒增一次虧損的次數,如此將有違讓資金長期穩定而持續增加的目的。而超過6%獲利作了加碼之後,必須將停損立刻移到可以保護加碼部位的地方,萬一不幸出場了,至少還保有6%的部位獲利,如此將可以兼顧盈虧三比一的投機原則,並發揮攻擊操作的戰術。
希望對你有所幫組 詳情可關注外匯通
Ⅳ 中國銀行以前叫什麼
1912年成立後好象一直就叫中國銀行,現上市後名稱變更為「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當然中國銀行仍在使用,具有同等效力。
Ⅳ 關於工廠產品出口問題
國家的對外貿易政策調整以後,企業開展對外貿易門檻已經放開。取得進出口權很容易,手續也不復雜。
1、現在只要辦理了營業執照和組織機構代碼以及稅務登記,不論是有限責任公司還是個人獨資公司還是個體工商戶,都可以到當地外經貿部門(有的地方為商務部門) 辦理對外貿易經營者資格備案;
2、到當地海關辦理備案手續;
3、到檢驗檢疫部門辦理備案手續;
4、外匯管理部門辦理備案手續,然後到銀行開設外匯賬戶。
OK了。
可以通過電話或登門向這些單位了解具體情況,現在國家機關改進服務作風,他們會很認真的給你解釋和答復。
還有問題的話,業可以電郵聯系。
祝你事業發達!!!
Ⅵ 中國銀行的前身叫什麼銀行
中國銀行的歷史沿革
中國銀行正式的說法是1912年1月24日由孫中山總統下令,批准成立。1912年2月5日正式開業的。筆者所在的山東,也於1913年成立了魯行,而筆者服務的中國銀行煙台分行,則成立於1913年12月1日,去年剛剛度過了她的九十年華誕。
其實中國銀行的前身是1905年清政府成立的戶部銀行。在1908年的時候改為大清銀行,負責整理幣制,造幣,發行紙幣,整理國庫,行使中央銀行權利,並添股招商。這是清政府「與國際接軌」的嘗試。
但在一般公開發布的資料上,很少提及這一段歷史,中國銀行本身也否認與大清銀行的歷史沿革和承繼關系,其中有一條原因就是,清政府曾經通過大清銀行對外借了很多債,而國民政府不打算繼承這些債務。
中國銀行成立後,繼續擔負中央銀行職責,到了1928年,國民政府另立央行,特許中國銀行為國際匯兌銀行。中國銀行一開始就走國際化道路,先後分別在香港,倫敦,大阪,新加坡,紐約等地設立海外分支機構。
舊中國的中國銀行是官商合辦的股份制銀行,早期的中國銀行在限制北洋軍政府開支,抵制袁世凱停兌令,支持民族經濟發展,組織愛國華僑支援國內抗戰等方面作了很多工作。
35年之後,中國銀行的實際控制權已經落到四大家族中,成了官僚資本主義聚斂財富的工具,是中行歷史上的一個污點。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了中國銀行,1950年1月,周恩來總理向我國駐港機構發布保護財,聽候接管的命令。中國銀行香港分行響應周總理的號召,率先起義,宣布接收北京總管理處的領導,不久,倫敦,新加坡,雅加達,吉隆坡,卡拉奇,孟買,加爾各答,仰光等分支機構紛紛宣布接受國內總管理處的領導,為新中國保存了大量的海外資產。此後,中國銀行成了新中國金融體系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50年四月,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劃歸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領導。
53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頒布《中國銀行條例》,明確中國銀行作為特許的外匯專業銀行。
社會主義革命合建設時期,中行作為人民銀行領導的一個職能部門,(沈陽先生看清楚了),利用信貸、結算、匯率等多種手段促進外貿的發展,使我國外匯收入不斷增加;積極參加反對凍結美元資產的斗爭,地址美國政府對我國實行的經濟封鎖;支持交通部門逐步建立遠洋船隊,支持企業通過進口設備合遠材料來增加產量合質量;認真履行國家外匯專業銀行的職責,加強外匯管理發展與國際金融界的交往。
79年3月,中行從人民銀行分設,成了了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國銀行與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外兩塊牌子,內部一套機構,直屬國務院領導,由人民銀行代管。
83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央行職能,中國銀行與國家外匯管理局分設,至此,中國銀行成為人民銀行領導下的國家四大專業銀行之一,國家外匯外貿專業銀行。到此時中國銀行的身份才發生的根本性的變化,由人民銀行的一個分支部門,由國家金融管理機關,向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轉變。同樣人民銀行也在這時身份發生的轉變,由即辦業務又承擔管理的綜合銀行向專職的中央銀行轉變。剝離的經營部分,就是今天的中國工商銀行。
隨後,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國家放寬對各家銀行經營領域的控制,94年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國家外匯由外管局經營,各外匯指定銀行在外匯業務經營方面享有平等地位,這打破了中國銀行在外匯業務方面的壟斷地位,這也標示中國銀行正式結束了國家外匯管理機構的歷史使命,完成了向綜合性商業銀行的轉型。
從94年到2004年這10年間,中國銀行憑借悠久的歷史,廣泛的海外網路,出眾的實力合國際金融,外匯業務優勢,使中國銀成為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銀行,盈利總額在國內銀行中一直居於首位。許多權威的國際金融雜志一致認為,中國銀行使中國國有商業銀行中員工數量最少,盈利能力合抗風險能力最強的銀行,人均利潤,人均資本合人均資產各項指標均居中國國有商業銀行之首。
中國銀行的榮譽:
一、連續14年入選《財富》評選的世界500強企業,2003年排名332位。
二、英國《銀行家》雜志2003年7期,按核心資本排名全球1000家大銀行中,中行以219.16億美元核心資本列第15位。
三、英國《銀行家》雜志評為「2003年度中國最佳銀行」
四、《歐洲貨幣》雜志評為2002「中國最佳銀行」
五、美國《環球金融》雜志「2002年中國最佳貿易融資銀行」及「2002年中國最佳外匯銀行」
Ⅶ 廣東省外匯管理局投訴電話
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通信地址:
廣州市沿江中路298號江灣新城東區C座6~10樓。
郵政編碼:510100
辦公地點:
外匯綜合處:江灣新城東區C座8樓
國際收支處:江灣新城東區C座10樓
經常項目管理處:江灣新城東區C座6樓
資本項目管理處:江灣新城東區C座7樓
外匯檢查處:江灣新城東區A座12樓
外匯營業室(廣東省分局營業廳):江灣新城中區20樓
聯系電話:
值班電話:83283666
傳真電話:83287922
投訴及舉報電話:83282786
咨詢電話:(詳見下表)
相關業務
咨詢電話
外債業務
83282704
外匯登記、驗資詢證
83283105
外商直接投資、境外投資
83282725
貿易、非貿易業務
83283073
出口核銷業務
83282721
進口核銷業務
83282722
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轄屬中心支局通信地址:
國家外匯管理局珠海市中心支局:
珠海市吉大景山路196號人民銀行大樓
郵政編碼:519015
國家外匯管理局東莞市中心支局:
東莞市城區可園南路1號
郵政編碼:523011
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山市中心支局:
中山市石岐華柏路55號廣發大廈12、13樓
郵政編碼:528400
國家外匯管理局佛山市中心支局:
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鎮鑒海北路382號
郵政編碼:528300
國家外匯管理局江門市中心支局:
江門市東華二路12號
郵政編碼:529030
國家外匯管理局惠州市中心支局:
惠州市麥地路28號之二
郵政編碼:516008
國家外匯管理局汕頭市中心支局:
汕頭市長江路五號
郵政編碼:515041
國家外匯管理局潮州市中心支局:
潮州市新洋路金宇大廈
郵政編碼:521011
國家外匯管理局揭陽市中心支局:
揭陽市東山區建陽路南
郵政編碼:522000
國家外匯管理局湛江市中心支局:
湛江市人民大道中43號
郵政編碼:524022
國家外匯管理局肇慶市中心支局:
肇慶市建設二路86號
郵政編碼:526060
國家外匯管理局茂名市中心支局:
茂名市油城六路40號大院
郵政編碼:525000
國家外匯管理局梅州市中心支局:
梅州市梅江二路
郵政編碼:514021
國家外匯管理局清遠市中心支局:
清遠市新城北江二路3號人行大廈
郵政編碼:511515
國家外匯管理局韶關市中心支局:
韶關市惠民南路48棟
郵政編碼:512025
國家外匯管理局汕尾市中心支局:
汕尾市50米大道中段人民銀行大廈
郵政編碼:516600
國家外匯管理局河源市中心支局:
河源市文明路昌盛街1號
郵政編碼:517000
國家外匯管理局雲浮市中心支局:
雲浮市興雲中路69號
郵政編碼:527300
國家外匯管理局陽江市中心支局:
陽江市漠江路 188號
郵政編碼:529500
國家外匯管理局增城市支局:
增城市光明西路12號
郵政編碼:511300
國家外匯管理局從化市支局:
從化市街口街開源路31號
郵政編碼:510900
Ⅷ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知名校友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知名校友有:
學界:
1)賀 鏗:著名統計教育家與經濟計量學家,中國經濟計量學開拓者、中國統計學會副會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
2)何盛明:著名財政學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經濟學科評議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規則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曾任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秘書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
3)王利明:著名法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校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法學委員、中國法學會民法研究會會長,《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典草案》起草者,多次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授課
政界:
1)錢運錄:原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兼秘書長,中共第十六、十七屆中央委員
2)黃嘉華:學者外交家,曾任常駐聯合國特派全權大使兼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委員
3)關廣富:原中共湖北省委書記,湖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中共第十二、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
商界:
1)王明權: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兼中國光大銀行董事長,申銀萬國證券有限公司、光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2)朱小黃: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中信銀行黨委書記、行長
3)田國立:現任中國銀行黨委書記(2013年4月起),董事長。
4)陳四清,中國銀行副行長。
5)姚中民: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監事長
6)馬明哲: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幹,兼有文學、史學、哲學、理學、工學等八大學科門類的普通高等學校,由原隸屬財政部的中南財經大學和原隸屬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學院合並組建而成,是教育部直屬的四大財經院校之一,是國家「211工程」和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Ⅸ 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的機構領導
金鵬輝,人民銀行濟南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山東省分局局長 。
李建文,人民銀行濟南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劉克儉,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巡視員。
肖龍滄,人民銀行濟南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劉振海,人民銀行濟南分行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董龍訓,人民銀行濟南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陳好孟,人民銀行濟南分行黨委委員、分行營業管理部主任。
王均坦,人民銀行濟南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王珏琰,人民銀行濟南分行黨委委員、工會主任。
孫柏長,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副巡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