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市場規模實現較快增長
近年來,國內汽車消費需求的日益旺盛,汽車行業供應鏈上各方的金融需求不斷提升,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規模逐年增大。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互聯網汽車金融的市場規模為3566.3億元,2019年,中國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規模約4438.4億元左右。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碰蘆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貳』 隆國強:金融體系改革方向是服務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日前在出席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十周年慶典暨2019高金(北京)論壇時表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對金融體系提出了新要求,未來中國金融體系要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進行改造,更多服務於創新和中國企業國際化。
隆國強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金融體系服務於工業化發展的需要,為實現高速工業化做出了巨大貢獻。在這個過程中,我國金融業取得了快速發展,形成了一個以銀行為主體的金融體系,這個體系的主要問題是「脫實向虛」和國際競爭力不足。
「當前,中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所以高質量發展對中國的金融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隆國強認為,所有的金融部門,不管是監管者還是金融服務提供者,都要真正把思想轉向中央的決策上,真正把理念、行動轉到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上來。
第一,加快擴大金融開放的步伐。金融開放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引進來」,擴大金融服務市場的開放,使全球更多、更優秀的金融服務提供商能夠進入中國市場。通過引進高水平的金融服務、業態、人才,加大國內金融市場的競爭,提升金融機構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是「走出去」,我國一些金融機構雖然已經邁出了國際化的步伐,但是還不適應其他企業國際化對金融服務提出的要求,金融機構快速提升國際競爭力已成當務之急。
第二,高度重視新技術的應用。信息化的快速推進帶來了很多革命性的東西,中國作為一個後發追趕經濟體,要想打造金融服務的國際競爭力,就需要比先行發達的金融機構對新技術更加敏銳,更好地用好新技術。
同時,我們還要建立一個與服務於高質量發展金融體系所相應的金融監管體系,對監管理念、監管手段、監管方式進行創新和改革,最終打造出一個真正服務於高質量發展的金融體系。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