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稅 月報 季報 年報 怎麼報
1、月報:每個月的報表。
2、季報是一個季度的報表,一年分4季就4張季報表,如:第一個季報是4月報1-3月累計的利潤表 第二個季報是7月報4-6月的利潤表中本月數累計,以此類推。
3、財務報表年報:年底12月底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共同點就是: 資產負債表都是時點數,不能累加的,不管是季報還是年報都是利潤表中本月數的累加數,如季報是3張月報的本月數累加,年報是1-12月利潤表本月數相加。同時要注意的是利潤表中本年累計數,是前一期數加上本期數,如第二個季度季報7月份填制2季度報表,資產負債表是6月30號的資產負債表,第二季度利潤表本期數等於4-6月本月數相加,本年累計數等於上一個季度本期數加上4-6月本月數相加數
拓展資料:
國稅是國家稅務系統,與「地稅」對稱,是一個國家實行分稅制的產物。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稅收承擔著組織財政收入、調控經濟、調節社會分配的職能。中國每年財政收入的90%以上來自稅收,其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
國稅又稱中央稅,由國家稅務局系統徵收,是中央政府收入的固定來源,歸中央所有。國家稅務總局為國務院主管稅收工作的直屬機構(正部級)。
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稅收承擔著組織財政收入、調控經濟、調節社會分配的職能。我國每年財政收入的90%以上來自稅收,其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
國稅系統主要負責徵收和管理的項目有:增值稅,消費稅,鐵道、各銀行總行、保險總公司集中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中央企業所得稅,中央與地方所屬企、事業單位組成的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的所得稅,2002年1月1日以後在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設立(開業)登記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地方和外資銀行及非銀行金融企業所得稅,海洋石油企業所得稅、資源稅,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徵收的個人所得稅,對證券交易徵收的印花稅,車輛購置稅,出口產品退稅,中央稅的滯補罰收入,按中央稅、共享稅附征的教育費附加(屬於鐵道、銀行總行、保險總公司繳納的入中央庫,其他入地方庫)。
2. 年報,季報和月報有什麼區別要申報的資料都一樣么
年報,季報和月報主要區別在於申報的時間不一樣,申報的稅種也有小小的區別,我們公司的賬務都是交給登尼特幫我們做的。
3. 財務報表年報和季報月報有什麼區別,年報與月報的區別
財務報表的月報反映本月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
財務報表的報反映本季度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
財務報表的月報反映本年度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
4. 月報,季報,年報分別在什麼時間內報出
股票財報一般一年四次,一般稱作第一季報、半年報、第三季報、年報。(註:中國A股和B股的財報一般不公布月報的。)
第一季報公告時間是在每年的4月期間。
半年報公告時間是在每年的7到8月期間。
第三季報公告時間是在每年的10月期間。
年報公告時間是在次年的1到4月期間。
5. 年報、月報、季報各指哪些
月報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增值稅申報表等,季報表比月報表多了(季度)企業所得稅申報表,年報表主要是;年企業所得稅報表,並進行納稅調整,(稅務機關發放報表).
6. 在哪兒可以查到期貨公司年報
你好,期貨公司官網都可以查看年報、季報、月報、周報等資訊的。
7. 月報,年報,季報,半年報的會計報表分別包括那幾個表呢
月度報表簡稱為月報,每月編報一次,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季度報表簡稱為季報,每季編報一次,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半年度報表簡稱為半年報,每年6月30日編報一次,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但與月報和季報在部分指標上有一定的差異;
年度報表簡稱為年報,每年編報一次,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它要求完整、反映地全面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
現在的會計報表是企業的會計人員根據一定時期(例如月、季、年)的會計記錄,按照既定的格式和種類編制的系統的報告文件。隨著企業經營活動的擴展,會計報表的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需求的不斷增加,僅僅依靠幾張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已經不能滿足或不能直接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需要通過報表以外的附註和說明提供更多的信息。
將這些附有詳細附註和財務狀況說明書的會計報表稱為財務會計報告。在實際工作中,由於需要報告的表外信息越來越多,附註的篇幅就越來越大,導致會計報表僅僅成為財務會計報告中的一小部分,但仍然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組成部分。
會計報表可以按照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
常見的會計報表
按照會計報表的服務對象(報送對象),可以分為對外公開報表和內部使用報表。
按照會計報表反映財務活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靜態會計報表和動態會計報表。
按照會計報表編制的范圍不同,可以分為個別會計報表和合並會計報表。
此外,按照會計報表的編報時間,可以分為月報、季報和年報;按照會計報表的編制單位,可以分為單位報表和匯總報表;按照會計報表的主從關系,可以分為基本報表和附屬報表等。
按照我國現行會計制度和《公司法》的規定,企業的會計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各種附表以及附註說明。
現金作用
1.為評價企業經營業績和改善經營管理提供重要信息;
2.為國家經濟管理機構進行宏觀調控與管理提供必要信息;
3.為投資者和經營者進行決策提供有用信息。
8. 月報、季報、年報分別在什麼時間內報出
說兩張主表應該就能明白了。
資產負債表上的指標是「時點」指標,月報體現的就是在月末那個時點(如1月31日,2月28日)的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數據;季報上的是季末(3月31日,9月30日)的數據;年報就不說了嘛,12月31日的。月報、季報、年報的資產負債表之間的數據是互相不關聯的,在那一時點該是多少就是多少。用一個人來表示一個企業,用你錢包里的錢表示資產。那麼,你在1月31號那天可能因為過年前發了錢,而擁有10000元,這就是你在這一時點的資產。過年的時候你用了許多錢,假如在2月28日你只有3000元了,那麼,在這一時點,你的資產就是3000
再說利潤表。利潤表上的指標是「時期」指標,月報體現的是從1月1日到當期末(如從1月1日到2月28日)的收入、費用及利潤等數據;季報體現的是從1月1日到當期末(如從1月1日到3月31日)的收入、費用及利潤等數據;年報則是全年的累計數(從1月1日到12月31日)。這三種報表在利潤表上的數據是有關聯的。假如你第一個月的利潤為1000,第二個月利潤為2000,那麼你在第一個月的利潤表上反映的是1000,第二個月的利潤表上反映的是3000!!反映時期指標的報表上顯示的都是累計數,你可以找一張報表看一下,它上面讓你填的是累計發生額,而非當期額。而資產負債表上反映的數據沒有這種累加的關系。
除了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也是反映「時期」數據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