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08年雪災還是07年雪災你們都搞混了,07年雪災,之後08年是震災,07年冬天雪災
是2008年中國雪災,2008年1月10日起中國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19個省級行政區均受到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死亡60人;失蹤2人,緊急轉移安置175.9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7270.8千公頃;倒塌房屋22.3萬間,損壞房屋86.2萬間;直接經濟損失537.9億元。其中湖南、湖北、貴州、廣西、江西、安徽等6省、區受災最為嚴重。
㈡ 08年雪災出現了什麼商機
就是當時高速公路上封住之後,周邊村民一份炒飯都能賣到100塊
㈢ 08年的金融危機對期貨市場的影響大嗎
對於期貨市場來說是個難得的機會
如果美國救市政策成功,那麼美國的貨幣政策將使美元持續走強,所有的包括黃金在內的所以商品期貨都將持續下跌,結束去年的牛市格局。
反觀如果救市不成功,那麼美元的統治地位及根基將會受到嚴重的動搖,全世界都會拋棄美元,從而會引起全球的經濟動盪,所以的商品期貨都會漲。
總之08年是多事之秋,無論這場金融危機的結果怎樣,他都將為期貨市場帶來更多的機會!
㈣ 2008年雪災的經濟總損失
新華網北京2月13日電 (記者 劉奕湛) 中國民政部13日說,截至2月12日,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已造成1111億元人民幣直接經濟損失。
中國民政部部長李學舉說,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已造成21個省(區、市、兵團)不同程度受災,因災死亡107人,失蹤8人,緊急轉移安置151.2萬人,累計救助鐵路公路滯留人員192.7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77億畝,絕收2530畝;森林受損面積近2.6億畝;倒塌房屋35.4萬間。
李學舉說,湖南、貴州、江西、安徽、湖北、廣西、四川等省份共投入救災人員775萬人次,各級共投入救災資金13.98億元,發放大量方便食品、口糧、食用油、飲用水、取暖燃料、棉衣被等救災物資,累計救助鐵路公路滯留人員和受災群眾655.5萬人。
針對這次雨雪冰凍災害,社會各界捐贈款物(含物資折扣)累計約11.95億元,其中,民政部直接接受和經民政部協調直接捐贈給災區的款物有8581萬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及其他各地紅十字會接收款物1.37億元,中華慈善總會接收款物4510萬元,中國扶貧基金會接收款物3345萬元,湖南等7個重災省份接收款物8.93億元。
㈤ 2008年雪災損失情況以及對我國保險業的影響!!等回答!
一、對當地經濟的影響
當地交通中斷,產品、原材料運輸受阻,生產處於停滯狀態,大大影響當地的GDP。
煤電運輸受阻,電廠停產、半停產,使電力輸送的地方生產受直接影響。
電力中斷,生產停頓。對於那些連續性的生產,帶來巨量損失,比如石化、化工、造紙等連續生產行業。
道路修復,電線及線桿、線塔,車輛等物品的直接損失,蔬菜、瓜果、糧食的損失。
人員傷亡。
按照年生產10個月計算,這次災害相當於完全停產大約30天,對我國GDP的直接影響=30/300 = 10%。
世界銀行估計我國2008年GDP大約10%,那麼受學災影響,GDP大約要降低到9%左右。
民政部:2008年雪災已造成1111億元直接經濟損失
針對這次雨雪冰凍災害,社會各界捐贈款物(含物資折扣)累計約11.95億元,其中,民政部直接接受和經民政部協調直接捐贈給災區的款物有8581萬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及其他各地紅十字會接收款物1.37億元,中華慈善總會接收款物4510萬元,中國扶貧基金會接收款物3345萬元,湖南等7個重災省份接收款物8.93億元。
08年保險業研究報告:雪災賠付影響有限 將催生巨災保險
投資要點:
截止2月10日的賠付支出為10.4億元,預估總賠付在50-85億元之間,我們估計在70億元左右。較低的投保率避免了保險公司在這場雪災中的賠付劫難,受災重點領域農業險賠付只佔目前總賠付的4%,而車險賠付佔比高達45%,這與交強險實施以來較高的車險投保率密切相關。
採用整體市場份額估算,以70億總賠付為基數,則預計雪災對中國財險、中國太保和中國平安的EPS影響分別-0.25、-0.10和-0.09元;按50億預估賠付計算,則影響分別為-0.20、-0.08和-0.07元;若按85億預估賠付計算,則影響分別為-0.34、-0.13、-0.12元。由於中國財險在重災區的市場份額要比整體市場份額高,而太保和平安在重災區的市場份額要低於其整體市場份額,因此平安和太保的實際影響可能更小。
此次雪災可能導致巨災保險在中國的誕生。巨災保險固然可以壯大整個財產保險行業的規模和力量,但其蘊含的巨大風險和賠付金額,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的我國保險業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我們相信政府在巨災保險的體系設計中,將充分考慮到我國保險業的發展現狀,因此,我們認為這次雪災是中國保險業(特別是產險)發展的一個正向推動力量。
1.雪災賠付:車險佔主導
保監會的統計數據,截至2月10日,保險業共接到雨雪災害保險報案80.34萬件,已付賠款10.4億元。其中,財產保險已付賠款9.75億元,人身保險已付賠款6500萬元。其中,機動車輛險賠付居首位,賠付4.67億,佔45%,其次為企財險及建工險,賠付3.74億,佔36%。
從地區來看,受災最嚴重的前11個地區占雪災賠付的86%,其中湖北和湖南分別佔19%和14%,其次為貴州、江西、安徽,佔比均在7%以上。
根據初步估計,這次雪災的總賠付在50-85億元之間,我們估計在70億元左右。
2.低投保率導致雪災賠付有限
根據湖北、貴州、安徽、河南、江西、江蘇、四川、廣西公布的各保險公司保費數據,我們計算了中國財險、太保產險、平安產險在重災區的市場份額,發現中國財險在重災區的市場份額要比整體市場份額高,而太保和平安在重災區的市場份額要低於其整體市場份額。
按重災區市場份額計算,截止2月10日的總賠付10.4億中,中國財險、太保和平安的賠付支出約為5.17億、1.11億和0.98億。若按整體市場份額計算,則三者的賠付分別為:4.61億、1.22億和1.12億。由於中國財險公布的賠付支出4.49億比較接近按整體市場份額計算的金額,我們採用整體市場份額的方法估計各保險公司的雪災賠付。
以70億總賠付為基數,我們估算出雪災對中國財險、中國太保和中國平安的EPS影響分別-0.25、-0.10和-0.09元,按截止2月10日的10.40億元賠付支出計算,雪災對中國財險、中國太保和中國平安的EPS影響分別為-0.04、-0.02、-0.02元;按50億預估賠付計算,則影響分別為-0.20、-0.08和-0.07元;若按85億預估賠付計算,則影響分別為-0.34、-0.13、-0.12元。
上述計算並未考慮再保因素,再保賠款可以減輕雪災對業績的影響。不過,我國保險公司的保費分出比率並不大,再保補償也不會很高。
3.一次雪災催生一個巨災保險?
3.1.雪災凸顯保險覆蓋嚴重不足
根據相關部門統計,截至2月12日,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已造成107人死亡,8人失蹤,緊急轉移安置151.2萬人。因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1111億元(未含工礦企業損失)。
截至同一天,保險業共接到雨雪災害保險報案85.1萬件,已付賠款10.4億元。這一數字,佔到災害造成的整個經濟損失的比例不足1%。即使按預估的50億來計算,這一比例也不到5%,況且,這些損失賠償中有一部分還屬於"超常規"的賠付。
由此可見,我國的保險覆蓋率還相當之低,事實上,我國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只有56美元和2.8%,而國際平均水平已經達到了512美元和4.2%。
當然,低投保率,也是視情況而定的。2006年下半年,我國開始實施交強險,從而大大提高了車險的投保率,在此次雪災賠付中,機動車輛損失也得到了較好的補償,獲得賠付4.67億,占總賠付的45%(截止2月10日);與此相反的是,作為本次受災的重點領域農業,由於投保率極低,獲得的保險賠付僅4014萬元,其中還包括能繁母豬保險的賠付3187萬元,只佔總賠付的4%。
投保率低,一方面反映了保險的經濟補償功能還很小,對國民經濟的影響還有限;另一方面,也使保險公司躲過了這場賠付劫難。
3.2.巨災保險:福兮?禍兮?
保險在巨災補償中的輕微作用引起了保險業界及相關部門的反思,由此產生的政策行動是: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如何建立巨災保險體系,如何建立和積累巨災保險基金,並擬向國務院提交這一方案,在政府的主導下建立起我國的巨災風險機制。一次雪災,導致了一場保險普及教育,或許還將產生一個巨災保險,果真如此,對保險業的發展影響深遠,財產保險將繼交強險之後再躍上一個新台階。
巨災保險的出台,固然可以壯大整個財產保險行業的規模和力量,但也可能給財產保險公司的業績帶來很大的沖擊。巨災風險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其風險分攤需要歷經多年的縱向積累,給保險公司帶來的賠付也是驚人的,如何應對巨災風險,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的我國保險業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是福是禍,要看巨災保險體系如何設計了。我們認為,中國產險業要發展成熟,巨災保險是繞不過去的,在體系的設計中,政府將會充分考慮到保險業的發展現狀。因此,我們相信這次雪災應該是中國保險業(特別是產險)發展的一個正向推動力量。
㈥ 假如12年再來個08年那種雪災,什麼股會受益!
呵呵,跟救災有關的唄,電力、交通運輸業這些,就是那些行業會在救災行動中發揮巨大作用,或者那些行業會受到災害影響損失較重,災後定會全力投資恢復重建的。都是投機的好方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