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期貨裡面分月份價格呢
期貨的本質是與他人簽訂一份遠期買賣商品(或股指、外匯、利率)的合約,以達到保值或賺錢的目的。
如果您認為期貨價格會上漲,就做多(買開倉),漲起來(賣)平倉,賺了:差價=平倉價-開倉價。
如果您認為期貨價格會下跌,就做空(賣開倉),跌下去(買)平倉,賺了:差價=開倉價-平倉價。
既然是簽訂買賣合約,就有一個交貨的日期,期貨裡面分月份的期貨價格,就是指每個不同交貨月份(日期)的期貨合約。
例如XX0905,就是XX品種的期貨2009年5月到期交割(交貨、收貨)的合約。
2. 原油期貨2月和7月的價格會連接上嗎
現在內地已經有正規的原油期貨品種了,就是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市的中質含硫原油期貨SC,國內原油
期貨一手跟國際上是一樣都是1000桶,最小價格變動單位是0.1元每桶也就是100元一手,原油期貨交易所手續
費是固定的20元每手,當天平倉不收平倉手續費,
原油期貨只能在國內正規期貨公司辦理開戶手續,開戶之前是必須要五十萬的,現在只要您近一年有50個交易
日以上的商品期貨成交記錄,開通原油期貨的時候是不用五十萬驗資的。原油期貨現在也有很多黑平台在做,
您稍有不慎可能落入他們的圈套。所以還是在正規公司開戶比較好,哪怕每手保證金高點,2月和7月原油期貨同屬於原油期貨,但因其交割時間不同,價格也會有一定的差異,但大致走勢是相同的
3. 期貨計算題
買入100手,7月份的銅期貨。因為一手銅是5噸,500噸,就是100手。內
保證金按10%算吧容,5.33萬*500*10%=266.5萬的保證金。
如果未來現貨銅價格上升,期銅的價格也將上升。
到期後,可以直接交割
4. 中國鋼鐵信息庫 關於寶鋼7月份期貨銷售價格調整
1、寶鋼銷售價格政策,只針對期貨價格進行調整,沒有現貨價格調整一說。
2、寶鋼此次下調7月期貨價格,完全隨供需關系調整而調整,寶鋼近年來產能不斷被國內其他鋼廠超越,已失去對鋼廠價格市場風向標之影響力。針對相對高端板材產品市場,寶鋼此次調整,屬於引導鋼材回歸正常價格,亦不排除針對力拓等礦商進一步提高礦品協議價格提前准備,增加談判籌碼。
附:鋼價近期高位運行,已對市場銷售渠道造成一些影響,需減少渠道資金壓力,調整供需關系,使產銷進一步平衡。另,鋼材屬資源性產品,由長期來看依舊據有十分的競爭力。
5. WTI原油期貨6月報價到周一就7月報價違規嗎
明顯一看就知道你交易的是銀行類的紙原油,一般銀行移倉換月都是有相關規定的,並不是說6月合約未到期就會一直交易下去,等到6月合約快到期才換月,實際上按照WTI的交易規則,正常每月25日就是最後交割日,今天都是5月11日了,離最後交割日只剩下10個交易日,離最後交割日越近,合約流動性就越差,中行的原油寶就是最好的例子,其約定的換月時間定的是最後交割日的前一天,一般其他銀行都是定在合約到期前的最後10-15個交易日,你這個時間換月屬於正常范圍。實際上銀行也賺不了你那1.41美元,實際上期貨移倉換月本來就有成本,合約不同,交易價格也不相同,如果你真正交易的是期貨合約(這里指的是非銀行類的紙原油),你自己不平倉換月,交易所都不可能強制你進行交易,但如果你不具有交割能力,你的交易商有會根據相關約定對你的持倉進行強平的,強平後並不會幫你開倉,也就是說並不存在移倉換月,只是對你持倉進行強平。
6. 7月1日,大豆現貨價格為2020元/噸,期貨價格為2050元/噸,某加工商希望能在1個月
第一,加工商開倉多單20手黃豆,並開倉空單20手黃豆,如果後期價格上漲超過2060即時平倉掉空倉20手。到期直接用多單2050拿貨。如果後期掉價了,就一直留著空單,交割當天平掉空單,用下跌空單賺的錢,彌補2050高價拿貨的損失。
第二,因為是期貨操作。問題沒有後期漲跌的預期數值,所以無法預算。
第三,實體企業做期貨套保是利大於弊。假設價格下跌,屬於高價拿貨,就可以用空單填補虧損。如果價格上漲,屬於低價拿貨。
7. 滬銅期貨看哪個月的價格
現在主要是在看1007的銅 因為銅期貨最有權威的市場還是倫敦市場 而倫敦市場的銅期貨永遠是從當天數三個月以後交割的期貨合約 所以現在4月三個月以後就是7月 在國內看就看1007的 ~ 並別你要做的話也要做成交量持倉量最大的
8. 鞍鋼股票2019年7月1號能上漲嗎
那可不好說,誰也無法預測股票價格的走勢,所有預測股票價格的不是騙子就是傻子,買股票還是要總結一套自己的方法,聽別人的終究走不遠,多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選擇一些績優股操作,遠離垃圾股。
9. 為什麼7月雞蛋期貨比8月價格低那麼多
期貨價格是對未來價格的預期。
10. 鋼材期貨的價格影響
1.1993年—1994年線材期貨合約的上市背景及交易情況
20世紀80年代後期建立的鋼材現貨批發市場,改變了生產計劃由國家規定、產品由國家分配的傳統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鋼材生產企業面向市場、適應市場的能力,也為建立統一、高效、通暢的鋼材流通體系打下了基礎。但當時普遍出現的「三角債」以及由現貨市場本身的缺陷如信息不暢、交易缺少公開性所帶來的問題,困繞著鋼材生產和經營企業,制約了鋼材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因此,人們急需找到一條履約率高、質量有保障、能產生權威價格的有效途徑,線材期貨品種正是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在鋼材流通體制改革的進程中應運而生。1993 年3 月,蘇州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了φ6.5mm線材期貨交易。之後,天津聯合期貨交易所、沈陽商品交易所、重慶商品交易所、上海建築材料交易所和北京商品交易所也相繼推出該品種的期貨合約。
1993—1994年,中國的經濟正處於特定的起步發展階段,一方面,由於線材是基本建設中不可缺少的產品,市場需求面廣量大,線材期貨交易一推出,馬上得到鋼廠、物資流通企業和使用廠家的積極響應,另一方面,由於當時的銀行資金相對寬松,因而催化了新上市的線材期貨品種的交易規模迅速擴大。這期間全國線材期貨交易累計成交總量達到4.52多億噸,成交金額計1.32多萬億元,交割總量251多萬噸,成為當時全國成交量最大的商品期貨品。
由於當時國內期貨市場發育不成熟,各項法規制度建設滯後,使交易量大、流通性強的期貨大品種缺乏良好的運作環境。
第一階段(1993年3月至6月),由於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鋼材需求迅猛增長,線材現貨價格由1700元/噸一路攀升,至93年上半年,突破4000元/噸。作為現貨市場價格的預期,線材期貨價在93年初,高位運行於4000元/噸左右,與當時的現貨價保持同步。
第二階段(1993年7月至11月),受國家緊縮政策的影響,鋼材市場需求減少,而國內鋼材產量和國外進口繼續增加,線材現貨價格迅猛下跌,由最高時的4200元/噸降至2620元/噸,跌幅達37.62%。線材期貨價提前於現貨價急速下跌,如三個月的期貨由最高4270元/噸跌至2347元/噸,跌幅達45.04%。
第三階段(1993年12月至94年1月),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形成的泡沫,給市場帶來通貨膨脹的趨勢,在這種趨勢的拉動下,加之銀根松動的配合,現貨價格出現短期回升,而期貨價格在交易者的推波助瀾下,先於現貨價迅速反彈,最高價位3840元/噸,超過了當時的現貨價。
第四階段(1994年2月後),國家採取了抑制通貨膨脹的調控措施,社會需求不旺,加之鋼材庫存過大、進口過多,期貨價格一路回落。 線材期貨品種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好品種。1993年,中國的期貨交易所在沒有任何國際參照物的情況下,首創線材期貨品種並成功上市,這在世界期貨交易史上具有突破性的意義。
1.線材期貨交易中的價格發現功能
線材期貨上市交易後,由於參與者眾多、成交量大、流通性強,所以價格的預期性較為真實、可靠。分析蘇州商品交易所線材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對比走勢圖可以看到:1993年6月份以前,受供需影響,期價在4000元/噸左右高位運行,與當時的現貨價格保持同步;6月份以後,國家宏觀調控措施逐步到位,在交易者合理預期下,期價先於現貨價下調至2340元/噸;當年年底,由於大規模基建項目上馬,引發交易者對遠期價格看好,期價又呈遠期升水態勢;而到1994年年初,面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加緊實現,期價又掉頭向下,此後,再未高過國家計委規定的指導價。整個過程中,在一般月份沒有出現期價遠遠偏離現貨價的情況,而到交割月份期價又基本與現貨價接軌。另外,與開設期貨交易前的現貨價格波動比較,1993年,現貨市場上,φ6.5線材最高價4400元/噸,最低價1600元/噸,而期貨價最高4270元/噸,最低2340元/噸,減少波動870元/噸。期價起到了削峰填谷的調整作用。由此可見,在近兩年的期貨交易中,線材的期貨價格走勢是貼近實際,比較理性的,基本上真實反映了中國政治、經濟因素對期貨市場的影響。
2.線材期貨交易為企業提供了迴避風險的渠道
正因為成交活躍及期貨價格走勢相對合理,使得鋼材市場的各類主體可以利用期貨市場來迴避現貨價格風險。在線材期貨交易中,曾涌現了一些成功的套期保值案例。如蘇州商品交易所線材上市之初,只有蘇州、南京兩家地方鋼鐵企業參加,隨著套保功能的發揮,一年後發展到華東地區生產線材的大中型鋼廠相繼入市,其他地區的主要鋼廠也都以不同形式參與了線材的套期保值交易。在期貨價格的兩波大跌勢中,一些鋼廠在高價位時按生產計劃在遠期合約上拋售,既實現了銷售,又確保了貸款及時回籠,免受了三角債之苦,還避免了現貨價大跌帶來的重大損失。
3.線材期貨交易為鋼材流通創造了規范的交易環境
線材期貨交易以公開競價、計算機撮合成交為手段,改革傳統落後的交易方式,規范了交易行為,為鋼材流通創造了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環境,保證了交易的透明度。 1.線材期貨交易的價格發現功能有所體現,但套期保值功能尚不成熟
在線材期貨交易中,首鋼、鞍鋼、唐鋼、包鋼等一些國有大中型鋼廠曾以不同形式參與了套期保值交易。但是,由於當時的市場發育不成熟,對套期保值尚沒有一套健全的管理辦法,不少市場參與者對套期保值缺乏正確的認識和運用,在交易過程中,遇到行情波動,便一改初衷,參與投機,從而誤失套保良機,造成損失。
2.線材期貨交易後期,風險管理存在問題,造成投機過度
線材期貨上市交易期間,由於當時國內期貨市場尚處於試點階段,市場管理者、交易者尚未成熟,表現在:第一,期貨合約設計不盡合理;第二,交割倉庫布局不夠合理,如蘇州商品交易所的線材交割倉庫集中在華東地區,使投機者操縱市場有機可乘。沒有建立品牌交割制度,交割量不宜控制,交割質量缺乏保證,容易產生糾紛;第三,各項法規制度建設滯後,整個市場缺乏嚴格的風險管理規范和抵抗風險的能力;第四,交易者缺少科學、合理的投資意識,一些管理部門對期貨市場存在一些不正確的看法。綜上種種原因造成線材期貨交易在後期一度投機過度,使廠家、商家造成損失,給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3.國家根據宏觀調控的需要暫停線材期貨交易是必要的
由於線材上市交易期間,當時國內期貨市場發展不成熟、期貨合約的設計不嚴密、管理不規范等原因,造成了線材交易一度投機過度,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1994年3月國務院依國家宏觀調控的需要而暫停了該品種的期貨交易是完全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