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橡膠期貨K線圖怎麼看
用眼睛看哦。
電腦屏幕要正著方,當然,一小部分人偶爾也會倒過來看K線圖。
一些大師級的操盤手,比如楊洪斌這樣的大師,不看指標,就只看K線,看了20多年了,有經驗了。知道過去K先出現某個情況,會有大行情,就做進去。這個就是叫盤感了。
❷ 橡膠期貨分析
❸ 橡膠期貨一般是用幾日和幾日的均線組合
短期均線5天,10天,21天,長期均線50天,120天,組合在一起很好用,一定要堅持自己繪圖。。
❹ 期貨行情K線可行嗎
股指期貨k線圖,完全同股市中常用的蠟燭k線圖是一樣的。其技術分析指標,平均線和成交量的顯示情況,也是完全相同的。
只要投資者會使用證券市場中的股指期貨k線圖,就完全可以將這一技術分析工具照搬,用在股指期貨看盤中的買賣操作上。也是完全可以藉助於這些技術分析指標,幫助投資者實現在商品期貨市場中投資贏利。
既然,證券市場和商品期貨市場從技術分析上是一致的,那麼投資者就應該按照蠟燭k線圖來操作,尤其是應該使用本書第一章第一節中,經過改進後的10種技術分析指標。其中MACD、DMA、BIAS、SKD這四種分析指標的作用更加明顯。投資者應該完全藉助於這些指標,作為在股指期貨操作中,買進和賣出交易合約的必要依據。
關於股指期貨交易中成交量的分析判斷方法,可以省略不看。因為,在股指期貨交易合約的成交量中,是以買賣雙方意願的大小來決定。這里並不完全像證券市場中,股票成交量所反映出來的情況,是表明操盤機構一天的賣量和買量有多少。也並不完全反映是廣大投資者,在一隻股票中真實買量和賣量的多少。
機構用對倒成交量的方法,完全可以掩蓋一些成交量中最真實的部分。但是它可以作為一天成交量的多少來表現出來,有時也不能完全排除一些操盤手買賣量真實的反映情況。也就是講股市中的成交量,有一部分真實成交量的情況,是講它在總股本中的一部分股票,在證券市場每天的交易過程中,在機構和投資者之間反復周轉著。
其轉換的頻率是多少就無關緊要。所以,也是很難計算出一天成交量中,機構的買賣量到底有多少,投資者參與買賣量到底有多少。因此,在這方面過多的下功夫,肯定是容易走入歧途。
股指期貨交易中的成交量,就更不如股市中的成交量還有點參考價值。這樣講是因為,凡是參與股指期貨交易的投資者,在做當月交易合約時,大部分人是當天開倉和在當天又平倉結算。因為持有隔夜合約的風險是很大的。這樣的情況在成交量的反映上,就只表現為真實地買賣交易的數量,而不表現為機構有多少持倉量,或者講在投資者之間會有多少持倉量。
在這種交易形式上,表現出來多空雙方對股指一種預測方向走勢的態度,掛出交易合約的賣單,只是表示一種向下看跌股指的走勢方向。掛出交易合約的買單,也只是表明一種向上看漲股指的未來走勢方向。所以,買賣掛單所成交是一種數量上的趨向性。同時這種傾向性,又會很快地發生逆轉。多空雙方立場的不確定性態度,隨時都在發生著變化。
❺ 期貨K線圖上的 藍,綠,紫,黃,白 線叫什麼啊有什麼用怎麼利用它們分析走勢
股票K線圖中,白色、黃色、紫色、綠色、藍色這5條線是日均線,各種顏色分別代表:
1、黃色是5日均線;
2、 紫色是10日均線;
3、 綠色是20日均線;
4、 白色是30日均線;
5、 藍色是120日均線(因為半年內交易時間可能也就120天左右),所以也可叫半年線;
K線圖(Candlestick Charts)又稱蠟燭圖、日本線、陰陽線、棒線、紅黑線等,常用說法是「K線」。它是以每個分析周期的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繪制而成。
K線圖是技術分析的一種,最早日本人於十九世紀所創,起源於日本十八世紀德川幕府時代(1603~1867年)的米市交易,用來計算米價每天的漲跌,被當時日本米市的商人用來記錄米市的行情與價格波動,包括開市價、收市價、最高價及最低價,陽燭代表當日升市,陰燭代表跌市。這種圖表分析法在當時的中國以至整個東南亞地區均尤為流行。由於用這種方法繪制出來的圖表形狀頗似一根根蠟燭,加上這些蠟燭有黑白之分,因而也叫陰陽線圖表。通過K線圖,人們能夠把每日或某一周期的市況表現完全記錄下來,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盤檔後,在圖上即形成一種特殊區域或形態,不同的形態顯示出不同意義。可以從這些形態的變化中摸索出一些有規律的東西出來 。K線圖形態可分為反轉形態、整理形態及缺口和趨向線等。後K線圖因其細膩獨到的標畫方式而被引入到股市及期貨市場。股市及期貨市場中的K線圖的畫法包含四個數據,即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所有的k線都是圍繞這四個數據展開,反映大勢的狀況和價格信息。如果把每日的K線圖放在一張紙上,就能得到日K線圖,同樣也可畫出周K線圖、月K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