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是B類企業,收到一筆預收款,因為額度不足,要到外匯管理局開登記表。要求有申報單的復印件。但是
申報單就是你在國際收支申報裡面銀行審核通過後的列印的單子,你是預收貨款,難道錢還沒到你帳上嗎,你都預收了不是嗎?申報單上面有一個單號,就是那個號碼
2. 外匯局對B類企業的監管措施有哪些
答:B類企業在分類監管有效期內的貿易外匯收支業務應當按照以下規定辦理:(1)對於以匯款方式結算的(預付貨款、預收貨款除外),金融機構應當審核相應的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和進、出口合同;對於以信用證、托收方式結算的,除按國際結算慣例審核有關商業單據外,還應當審核相應的進、出口合同;對於以預付貨款、預收貨款結算的,應當審核進、出口合同和發票;(2)金融機構應當對其貿易外匯收支進行電子數據核查;超過可收、付匯額度的貿易外匯收支業務,金融機構應當憑《登記表》辦理;(3)對於轉口貿易外匯收支,金融機構應當審核買賣合同、支出申報憑證及相關貨權憑證;同一合同項下轉口貿易收入金額超過相應支出金額20%(不含)的貿易外匯收支業務,金融機構應當憑《登記表》辦理;(4)對於預收貨款、預付貨款以及川天以上(不含)的延期收款、延期付款,企業須按照本細則規定向所在地外匯局報送信息; (5)企業不得辦理90天以上(不含)的延期付款業務、不得簽訂包含90天以上(不含)收匯條款的出口合同;(6)企業不得辦理收支日期問隔超過90天(不含)的轉口貿易外匯收支業務;(7)其他貿易外匯收支業務,按照本細則第二章有關規定辦理;(8)外匯局規定的其他管理措施。
3. 為何中國不放開外匯管制,而規定所有企業外貿所得必須到銀行換成人民...
是避免外幣在本國的市場內胡亂流通。
假如沒管制,你拿著美元到商店去買東西,售貨員賣不賣?你要拿日元去,售貨員賣不賣?你要拿歐元、盧布、比索、越南盾去,售貨員是不是還得背當天的匯率表?
不管制的話,交易難進行是一個因素,更麻煩的是,如果美元貶值了,那麼拿美元的普通人,就要承擔美元貶值的損失。有了外匯管制,國家替你承擔這個風險。這樣國家作為一個整體,由一個經濟學家組成的辦公室,叫外匯管理辦公室來運作,比起你個人,什麼都不懂,也不看報表,沒學過經濟學管理,不那麼容易虧錢。 要是就憑咱們老百姓一看金價漲就瘋狂進,金價跌就不出手這種簡單的操作水準,分散給老百姓,更虧錢。由懂行的人統一調配,可以虧的少點。
4. 企業目前是在外匯B類監管期企業,出口人民幣收匯人民幣可以么需要去外管局備案么
可以以人民幣結算,但有一定限制,比如不能辦理超90天的延收、延付,具體需要辦理的手續要具體看業務情況
5. 什麼是外匯管理局B類企業
就是有國外進口分等級的,ABCD!A級最好,其他的規矩多
6. 外匯管理局B類企業怎麼做可以跳上A類企業
要升回去,只有一條路,就是在監管期的一年內老老實實收付匯,不要出問題
7. 被外匯管理局拉為B類企業會怎麼樣
好好表現,不要再有錯誤,外管局會定期核查,沒有問題會升為A類,如果情況不見好轉,還有下調的可能啊。
8. 被外匯管理局拉為B類企業會如何樣
會被外匯局很存眷和法度榜樣會繁瑣一些和還會限制一些營業等等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出口企業A類30天以上預收貨款和90天以上延期收款才須要做申報而B類企業產生的所有預收貨款和延期收款都是須要做申報的;B類企業不得解決90天以上的延期收款營業。。。
9. 今年8月份以後開辦進出口業務的,現行外匯管理局對此劃定A,B,C哪類企業
A類企業:貨物進出口與貿易外匯收支逐筆對應報告的企業。
B類企業:企業未按規定履行報告義務的降為B類企業。
C類企業:經外匯局整改通知拒不改正的降為C類
10. 什麼是外匯管制 有哪幾種類型
1.對人的外匯管制。即對自然人和法人的管制。自然人是指在民事上享有權利和專義務的公民,法人屬是指根據法律在本國境內設立的其有法人地位的組織,自然人和法人按其居住地及國接的不同又可細分為居民與非居民。各國對居民與非居民的外匯管制松緊程度是不一樣的.由於居民的外匯收支涉及本國的國際收支問題,故多數國家對居民實行較為嚴格的外匯管制,而對非居民的外匯管制較松。
2.對物的外匯管制。即對外匯收支中所用各種支付手段以及外匯資產的管制。具體包括外幣、現鈔、外匯支付工具、外幣有價證券、貴金屬等等。另外,本國貨幣的攜出入境也屬於外匯管制的范圍。
3.對地區的外匯管制。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在一國境內實施外匯管制,但對國內不同的地區(如經濟特區)實行有別於其他地區的外匯管制措施。例如我國的外匯管理條例規定,在我國保稅區境內機構的外匯收支活動和外匯經營活動。目前適用《保稅區外匯管理辦法》,保稅區的外匯政策優於區外,保稅區內企業可以保留外匯賬戶。實行自願結匯制度。區內企業經濟交往活動以及區內企業與區外企業經濟交往可以外幣計價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