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外匯重估損益金額入什麼賬戶
做外匯投資很簡單,但是做到長期穩定盈利很難!
好做與不好做也是相對的,這個因多方面的因素而不同,從投資者的個人素質來分析,對於能夠盈利的交易員來說,外匯投資好做;對於剛剛開始做或不能盈利的投資者來說,很難!
為什麼這么說呢?
先從個人的角度談起,本人自己獨立交易,與那些一個月翻倉十幾倍的大牛沒法比,當然這個也跟個人交易理念有關系,本人追求的是長期穩定的獲利,從我接觸的交易者當中,做到這一點的人微乎其微。如果那個大牛已經長期穩定獲利,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按照題主的意思,可能是想做外匯投資,我就以個人投資者的身份來分析外匯投資這件事,每一件事物都有他的兩面性,外匯投資也不例外。
我會從以下幾點來分析外匯投資的優缺點。
外匯投資的優點
1、外匯投資信息安全透明
外匯投資的信息是國家的各種經濟數據,這種數據都有固定的公布時間,不像股票,有內幕消息。
2、雙向交易
既可以買漲,也可以買跌。從理論上上講,獲利機會在概率上比股票多2陪
3、24小時全天交易
周一到周五,除了外國的節假日休市,可以全天24小時交易,而股票不行。尤其對於亞洲的上班族,可以在外匯市場最活躍的時間段(歐洲和美洲開盤及疊加部分)進行兼職交易而不影響正常的上下班。
4、保證交易
外匯交是保證金交易,帶有很高的杠桿,所以佔用的保證金比較少,這一點也降低了投資的門檻,使得很多人能夠參與到外呼投資當中來來。
5、全球性的市場,交易量大,沒人能操控
6、能夠掌握虧損的幅度(設定止損),不會因為沒有買家或賣家承接而招致更大的損失。
7、利息回報率高
外匯交易的缺點
1、外匯在國內的發展不成熟
這一點導致了外匯市場魚龍混雜,各種騙子公司遍地都是,而又國家缺乏相應的監管,投資的權利不能得到很好地保護。
2、正規的平台太少,投資者很難辨別平台的正規性
3、保證金交易
杠桿交易是一把雙刃劍,放大收益的同時也方法風險。
3、外匯投資是高級的金融衍生品,對投資的專業素質要求極高
雙向交易,波動大,有帶有杠桿,所以很多人都是虧損的。
對於剛入行的投資建議
1、先學習基礎知識
2、用模擬盤當實盤來操作,熟悉盤面操作和界面
3、然後在正規的交易商開個小賬戶試試手
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就說這么多。
哪些地方說的不對或有待改進的地方,希望大家指出,謝謝
本人從公平、公正、負責任的態度來交流問題,大家還有那些更好的建議和想法,或者還有哪些不清楚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或給我發私信,我會把您寶貴的建議和好的方法公布出來,與各位投資者分享!
❷ 外匯匯兌損益對利潤的影響
平時發生的外幣業務,用發生額(例如USD)乘以期初匯率摺合成本位幣(RMB),期末有累計金額1.
期末外幣累計余額(USD)乘以期末匯率計算出本位幣累計金額2.
兩者作差記入匯兌損益
累計金額1<累計金額2 借:匯兌損益,貸:銀行存款
轉的貼:
匯兌損益產生於以下兩種情形:一種是在進行外匯兌換業務時所產生的匯兌損益;另一種是在持有外幣貨幣性資產和負債期間,由於匯率變動而引起的外幣貨幣性資產或負債價值發生變動所產生的損益。
根據我國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應在會計期間(月份、季度或年度)終了時計算匯兌損益。上述第一種情形下產生的匯兌損益,是進行外匯兌換業務時的市場匯率與會計期間終了時的市場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兌損益,這種匯兌損益的計算比較簡單,這里不再贅述。第二種情形下產生的匯兌損益計算較復雜,本文擬從兩個不同角度談談此情形下計算匯兌損益的兩種方法。
1.剔除分演算法。即逐筆核算貨幣性外幣賬戶上匯率發生變動的外幣金額的價值變動額,而對匯率沒有發生變動的外幣金額則不予考慮。其計算公式是:某個貨幣性外幣賬戶發生的匯兌損益=該賬戶期初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期初匯率)+該賬戶本期增加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該賬戶本期減少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上述結果若為正值,表示外幣貨幣性資產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收益,外幣貨幣性負債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損失;反之,則相反。
2.綜合差額法。這種方法須先計算出貨幣性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並按期末市場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將其與該外幣賬戶上的每筆外幣金額按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的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得出的差額就是該賬戶本期發生的匯兌損益。其計算公式是:某個貨幣性外幣賬戶發生的匯兌損益=該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期末匯率-(該外幣賬戶期初的外幣金額×期初匯率+該賬戶本期增加的每筆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該賬戶本期減少的每筆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其結果若為正值,外幣貨幣性資產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收益,外幣貨幣性負債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損失;反之,則相反。
下面舉例說明這兩種方法的運用。
例如:某企業對外幣業務採用業務發生時的外匯匯率進行折算,並按月計算匯兌損益。2004年5月31日的市場匯率為1美元=8.25元人民幣,該日有關外幣賬戶期末余額如下:銀行存款10000美元,應收賬款50000美元,應付賬款20000美元。該企業6月份發生以下外幣業務(不考慮有關稅費):①6月10日收到某外商投入的外幣資本50000美元,並已存入銀行,當日的市場匯率為1美元=8.24元人民幣;②6月15日對外銷售產品一批,價款共計20000美元,當日的市場匯率為1美元=8.20元人民幣,款項尚未收到; ③6月25日以外幣存款償還5月份發生的應付賬款20000美元,當日市場匯率為1美元=8.21元人民幣; ④6月30,收到5月份發生的應收賬款30000美元,當日的市場匯率為1美元=8.20元人民幣。要求分別計算該企業各貨幣性外幣賬戶6月份發生的匯兌損益。
我們先用剔除分演算法、後用綜合差額法計算匯兌損益。
①銀行存款賬戶發生的匯兌損失為2300元。
10000×(8.20-8.25)+50000×(8.20-8.24)-20000×(8.20-8.21)=-2300
或 70000×8.20-(10000×8.25+50000×8.24-20000×8.21+30000×8.20)=-2300
②應收賬款賬戶發生的匯兌損失為2500元
50000×(8.20-8.25)=-2500
或40000×8.20-(50000×8.25+20000×8.20-30000×8.20)=-2500
③應付賬款賬戶發生的匯兌收益為800元。
20000×(8.20-8.25)-20000×(8.20-8.21)=-800
或0×8.20-(20000×8.25-20000×8.21)=-800
從以上的計算過程可知,兩者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實際上,綜合差額法是由剔除分演算法演變而來的。這從它們的計算公式可以得知。不過,兩者的計算角度卻是不同的,剔除分演算法不需要考慮匯率沒有發生變動的外幣金額,且不需做會計分錄就可以直接計算;而綜合差額法需要考慮外幣賬戶上的每筆外幣金額,一般需先做會計分錄,得出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然後再進行計算。
❸ 什麼是「 外匯調劑損益」
1、外匯調劑損益就是由於匯率的浮動所產生的結果。企業在發生外幣交易、兌換業務和期末賬戶調整及外幣報表換算時,由於採用不同貨幣,或同一貨幣不同比價的匯率核算時產生的、按記賬本位幣折算的差額。簡單地講,匯兌損益是在各種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過程中,因採用不同的匯率而產生的會計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異。
2、影響因素:
匯率是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和交換比例,也是一國的貨幣單位用另一國貨幣單位表示的價格。記賬匯率是記錄外幣業務發生時所用的匯率。匯兌損益產生於匯率的變化。記賬匯率的種類及記賬匯率所屬時間的不同。都會對匯兌損益產生影響。財政部94財會字第05號文件《關於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後企業外幣業務會計處理的規定》中認定記賬匯率是市場匯價。關於市場匯價這一提法,可以將其理解為任何一家金融機構外幣買賣的價格,且金融機構買入或賣出的現匯和現鈔也存在差價。因此應將外幣金額摺合人民幣的匯率確定為現匯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平均數,即中間價。為此,國家外匯管理局94匯資函字第144號文件《關於對匯率並軌後合資雙方匯率折算問題的意見》中明確規定中國銀行公布的現匯買入賣出中間價作為外匯唯一的摺合和記賬標准。
中國現行會計制度規定,記賬匯率可以是外幣業務發生當日的匯率,也可以是當月1日的匯率。記賬匯率一經選用,在登記入賬時不得隨意變更。具體應用時,對於取得以外幣結算的資產、負債及相關的收入和費用,可以採用外幣業務發生時當日的匯率或當月1日的匯率記賬。對於以外幣投入的資本:無論是否有合同約定匯率,均不採用合同約定匯率和即期近似匯率這算,而採用交易日即期匯率這算。
❹ 外匯買賣損益如何核算
首先你減倉的價格和平倉的價格區間,也就是波動的點數,然後乘上你的倉位,同向單子盈利反之虧損,自己算下就知道了
❺ 如何計算工行賬戶外匯的損益情況
賬戶外匯損益的計算方法:
1.先買出後賣入交易:開倉均價=(原買入開倉均價×持有份額+新買入開倉成交價格×新買入開倉份額)/(持有份額+新買入開倉份額)。
某品種賬戶外匯持倉浮動盈虧=該品種賬戶外匯持倉余額×(銀行買入價-開倉均價)。
2.先賣出後買入交易:開倉均價=(原賣出開倉均價×持有份額+新賣出開倉成交價格×新賣出開倉份額)/(持有份額+新賣出開倉份額)。
某品種賬戶外匯持倉浮動盈虧=該品種賬戶外匯持倉余額×(開倉均價-銀行賣出價)
❻ 外幣核算匯兌損益讓我困惑
相當於對應的人民幣價值少了,美元價值不變。
美元100存在銀行里,始終是100美元。這個美元,可以直接到外國市場上花的。在國外,假如某商品標價100元,你就可以買下。
在國內,期末要將這個「進口」的東西折算成對應的人民幣的價值。匯率變了,只是說明你要是把它換成人民幣的話,就要發生損失了,潛在的損失。不換成人民幣的話,始終是100美元,到國外了就不存在折算問題了,100美元就是美元。(貶值是另外一回事了)
月初的100美元相當於700元人民幣,月末相當於600元人民幣,名義上損失了100元人民幣——匯兌損益。(期末,按照期末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並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比較,其差額記入「財務費用」科目。
❼ 匯兌損益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企業在發生外幣交易、兌換業務和期末賬戶調整及外幣報表換算時,由於採用不同貨幣,或同一貨幣不同比價的匯率核算時產生的、按記賬本位幣折算的差額。簡單地講,匯兌損益是在各種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過程中,因採用不同的匯率而產生的會計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異。
企業經營期間正常發生的匯兌損益,根據產生的業務,一般,可劃分為四種:
1、在發生以外幣計價的交易業務時,因收回或償付債權、債務而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交易外幣匯兌損益」;
2、在發生外幣與記賬本位幣,或一種外幣與另一種外幣進行兌換時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兌換外幣匯兌損益」;
3、在現行匯率制下,會計期末將所有外幣性債權、債務和外幣性貨幣資金賬戶,按期末社會公認的匯率進行調整而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調整外幣匯兌損益」.
❽ 外幣交易損益與外幣報表折算損益的異同
例如你有100美元,是700人民幣換回來的
你拿10美元買了塊表,此時是1:8
你花了80元人民幣,買了原來只需要70元就能買到的東西
因為交易,外幣交易損失10人民幣
到了年底,剩下的90美元,需要換算為人民幣編制財務報表
假設此時1:5
因為編制報表,原本630人民幣,現在只值450元人民幣了
外幣報表折算損失180元人民幣
產生的原因不同
一個是因為交易
一個是因為編報表的需要。
❾ 外幣匯兌損益計算方法
期末匯兌損益=(上期末外幣賬戶余額-本期外幣賬戶借貸方發生額)*期末匯率-上期末外幣賬戶化為記賬本位幣的余額-本期外幣賬戶借貸方外幣賬戶化為記賬本位幣的發生額。
此處外幣賬戶余額是指用外幣的計算的賬戶余額。比如銀行存款 100(美元)
上期末外幣賬戶化為記賬本位幣余額是指用報表本位幣,比如 銀行存款 100*8=800 (人名幣)
舉個例子:應收賬款上期2008年末余額100 美元,08.12.31.匯率 8,2009.12.31 匯率 9,09年發生應收賬款借方10美元,即期匯率8.5 應收賬款匯兌損益=(100+10)*9 - (100*8+10*8.5) 出來正負代表匯兌收益損失。
❿ 關於外匯管理方面的問題
經常項目交易的損益是什麼?就是由於匯率變動對進出口造成的風險.
這與公司價值有什麼聯系?匯率變動對公司現金流的價值造成影響,導致公司價值變動。比如,某大型國際集團在印度辦廠,印度盧比貶值,其他不變,則印度部分美元現金流降低,價值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