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央行外匯占款在哪裡查看

央行外匯占款在哪裡查看

發布時間:2021-07-24 16:36:34

A. 央行資產負債表資產項里的外匯和外匯儲備的區別在哪

首先要充分了解外匯儲備和外匯占款的含義: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 。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國用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廣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以外匯計價的資產,包括現鈔、國外銀行存款、國外有價證券等。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外匯占款是指受資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於人民幣是非自由兌換貨幣,外資引入後需兌換成人民幣才能進入流通使用,國家為了外資換匯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需要國家用本國貨幣購買外匯,因此增加了「貨幣供給」,從而形成了外匯占款。其中,一種外匯占款屬於央行購匯行為,反映在「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另一種外匯占款屬於整個銀行體系(包括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的購匯行為,反映在「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與兩種含義的外匯占款相對應的是在嚴格的銀行結售匯制度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形成中央銀行所持有的外匯儲備,而整個銀行體系收購外匯資產形成全社會的外匯儲備。全社會的外匯儲備變化反映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儲備資產」下的「外匯」一項。 之所以會出現外匯儲備大於外匯占款的情況,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外匯儲備是全社會的外匯儲備。

B. 請問外匯占款從哪裡可以看到,我要有歷史數據,請詳細一點

隨著歐債二次沖擊波的來襲,以及國內政策放鬆預期未能進一步落實,2307點以來的反彈折戟於2500點附近,股指收出四連陰,重新退守至2400點區域,「M」頭形態也愈發明確。一時間,恐慌殺跌的氛圍再度趨濃,不過,重回2400點的底部區域,過度悲觀已不可取。盡管歐債危機仍在繼續蔓延,且10月外匯占款近4年來首現負增長,資金的大幅流出嚴重打擊了市場人氣;但事物都有兩面性,外匯占款的大降或意味著政策放鬆的時間窗口更加臨近,預計在實質性放鬆政策未出台前,市場將在「壓力」和「支撐」的夾板中繼續展開「拉抽屜」行情。
外匯占款大降倒逼政策放鬆
10月外匯占款三年來首現負增長,負增長額達248.92億元。表面上,資金的大幅流出嚴重打擊了市場人氣,昨日滬綜指盤中兩度跌破2400點關口。但實際上10月外匯占款大降背後的意義,卻非完全負面。
雖然我們不能僅憑單月的數據去斷定接下來熱錢的流向,但在歐債風波短期難散、美元階段性強勢格局較為確定的背景下,即便人民幣NDF重現升值跡象,預計也難阻止全球資金撤出新興市場迴流美國的趨勢,因而11月份外匯占款大幅回升的概率也較小,短期資金面難免會重新趨緊,進而倒逼政策繼續放鬆。
眾所周知,基礎貨幣的投放主要有三大途徑:公開市場操作、財政占款及外匯占款。整體而言,央行年底在基礎貨幣方面的投放力度會較小,而年底前資金到期量極小,因而即便年底有財政存款投放,但資金面仍可能會維持偏緊的格局,從這個角度而言,為了應對年底准備金率繳款的需求並緩解資金面偏緊的狀態,不排除下一步央行會採取下調存准率的舉措。
財政存款方面,盡管年底大概有1.5萬億的財政存款,但投放的時間點卻是在12月下旬,其對接下來一個月的資金面影響較小。
外匯占款方面,10月單月的凈減少,說明資金已大幅流出,盡管11月份人民幣NDF重現升值跡象,但在歐債危機短期難解決的背景下,未來資金仍應延續趨勢性下降的通道。首先,從目前OECD領先指標的下行趨勢來看,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出口仍將持續疲軟,不排除明年上半年再次出現逆差的可能。其次,考慮到國內通脹下行以及貿易順差佔GDP的比重已回到2005年之前的低位,人民幣繼續升值的空間已不大;退一步講,單純從歐債危機短期仍繼續蔓延的宏觀背景來看,美元仍將是避險資金階段性的首選,美元階段性走強的概率極大,預計全球資金迴流美國將是階段性的趨勢。從這個角度而言,11月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概率也較小,因而11月外匯占款即便不出現負增長,也難以迅速擺脫谷底運行的態勢。另外,在M2下降至歷史低點的背景下,新增信貸反過來還會影響貨幣供應總量的擴張。10月新增信貸額超預期回升至5868億元,據此,市場對11、12月新增信貸投放額將超6000億的預期十分強烈。事實上,10月貸款反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畢竟10月份新增信貸超預期反彈有鐵道部臨時新增2000億貸款的因素在內,而未來這一因素不具備可持續性。伴隨著通脹壓力的緩解和投資增速的放緩,再加上房地產調控依然未見松動,實體經濟的貸款需求已經在逐步下降,從這個角度而言,今年最後兩個月新增貸款可能並不會如市場預期那麼高,這也就意味著央行在基礎貨幣方面的投放力度依然很小。
在外部流動性急劇收縮、國內基礎貨幣投放增長有限的背景下,央行接下來的確有必要向市場注入流動性,而且主要著力點將在提高貨幣乘數上。需要指出的是,要緩解流動性的緊張局面,央行後續可能的動作包括增加國庫現金招標規模、暫緩保證金存款補繳法定、停發一年期央票及下調存准或差別存准。本周一央行繼續採取縮量發行一年期央票,這說明央行實施其他三方面舉措的可能性正逐步加大,從增加貨幣乘數的角度考慮,年內央行下調存准率的可能性已進一步增大。

C. 什麼叫外匯占款

談外匯占款

這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問題,特別是在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占很大比重的中國,涉及到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近幾年來,外匯占款一直是很多專家學者鼓吹經濟過熱、倡導貨幣緊縮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錯誤的理論導致了錯誤的貨幣政策,從而造成整個經濟的外在化。近幾年的經濟發展表明,政府在經濟中的支配作用越來越大,而這與中國市場經濟的進程是相背離的。當然,對現實問題的理解每個人都會有所差異,但如此普遍的一邊倒的想當然的不容置疑的所謂的外匯占款對基礎貨幣投放的誇大,卻是整個經濟學界的恥辱。如果我們不是從現實出發,而是從理論出發、從權力需要出發,對現實的判斷就會根本不同。為了避免今年再有人出來喊叫經濟過熱,寫這樣的一個短文還是有必要的;舉手之勞對市場經濟的發展卻可能是至關重要。

由於長期對外匯短缺的重視,長期以來我國實行較為嚴格的外匯管理制度,強制結匯措施使得中央銀行投放大量人民幣、購買並屯積大量外匯。中國目前外匯儲備突破五千億美元,多年來一直是世界第二大(排在前列的是日本、中國、台灣、香港)。單從這個外匯儲備來說,五千億美元,換成人民幣就是四萬億,投放到了基礎貨幣當中,再加上貨幣乘數作用(當然中國的貨幣乘數的大小是個判斷差異更大的問題,最悲觀的估計是小數,貨幣只是在商業銀行和央行之間炒作票據而已),這就形成了所謂的外匯占款造成貨幣投放量過大,從而有可能造成經濟過熱、導致通貨膨脹,有必要實行緊縮型的貨幣政策。邏輯上是直接的,五千億,四萬億,經濟過熱、通貨膨脹,貨幣投放過大,貨幣緊縮。沒問題。教科書上就是這么寫的,專家學者也是這么說的。

問題出在哪呢?在國民經濟當中,我們每多生產出一元的財富,就應該增發一元的貨幣購買力,否則過多的商品追逐過少的貨幣就會導致貨幣升值,通貨緊縮。我國持續的通貨收縮證實了這一點。那麼我國沒有發生通貨膨脹(在如此大規模的外匯占款的情況下),反而造成通貨緊縮的原因是什麼呢?這就要考慮到外貿進出口的特殊性質。假定(老師說經濟學都要有假定),我國這一年進出口持平,沒有贏余(先不考慮資本項目)。進口了一千億美元,出口是一千億美元,收到的外匯全支付了,沒有外匯盈餘,沒有外匯占款。可從商品的角度看,從國內經濟的角度看,出口收入的一千億美元被強制結匯收到八千億人民幣,但這八千億人民幣的收入能否足夠支付那一千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呢?

問題也就是出在了這里。一千億美元的出口收入和一千億美元的進口商品能否相互抵銷。換一個更簡單的說法,一千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在國內是不是只賣八千億人民幣?哈哈哈哈。你現在該明白了,前面說了,每多增加一元的商品,就該多增發一元的人民幣購買力,而進口商品在國內市場的價格並不僅僅是海關統計的進口額(進口按CIF,出口按FOB),國內還要加收關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增殖稅、環節稅、消費稅、檢驗檢疫費用、港口碼頭倉儲運輸費用、批發零售商的費用和利潤,最後的人民幣占款就不是八千億人民幣,而會是兩萬億人民幣。

如此一來,中國所面臨的就不是外匯占款問題,而是進口商品的占款問題;中國經濟面臨的也不是通貨膨脹問題,而是通貨緊縮問題。九四之後,外匯並軌和中國經濟的放開使得中國出口大增,隨之而來的是對進口的放寬,而九六之後中國就陷入了通貨緊縮的怪圈。在成功軟著陸的錯誤理論下,中國繼續著貨幣緊縮的貨幣政策,從而進一步加劇了貨幣的升值壓力。大批的外國基金敢於炒作人民幣升值,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說,外國人不知道中國經濟學界的愚昧嗎?他們為什麼不告訴你呢?他們寧願利用這個會賺錢。正象有的經濟學家說的,我知道但是我就是不說。經濟學是有國界的,經濟學不是科學。

所以,中國每年少量的外貿贏余在扣除了各出口的企業外匯留成之後,每年的外匯占款造成的RMB投放遠遠無法彌補進口商品所造成的RMB占款。再加上在錯誤理論的指導下,中央銀行在貨幣市場進行了大量的央行票據的買賣(稱之為公開市場業務),進一步加重了貨幣短缺,人民幣升值壓力進一步加強。客觀的說,不是外國人要人民幣升值,而是學界錯誤的觀念導致的錯誤的政策逼迫人民幣升值。從九六年開始,這種累積的力量是巨大的,進口商品的RMB占款遠遠大於表面上的五千億美元累計的所謂的外匯占款。再加上貪污腐敗導致的資金外流,去年境外賭博就從中國抽走六千億。國內貨幣供給遠不是表面數字上的匯率兌換的結果。而近兩年資本項目的大量贏余並不能真正變為真實的RMB投放到中國經濟當中,炒中國的房地產對溫州炒房團是可行的,對這些國際大基金來說是不屑一顧的。

當然只有央行真正知道自己發行了多少RMB ,但可能並不真正知道這些貨幣究竟是對應哪些具體的商品和勞務。上千億美元的HOTMONEY敢於炒作人民幣升值,敢於換成人民幣坐等紅利,當然不是為了來彌補人民幣的供給缺口,相反,它們還要佔用這些額度來製造更大的RMB供給缺口,從而迫使人民幣升值。在升值的壓力下,人民幣失去了貶值的可能性,這就等於這些游資只賺不賠(我們說過,這叫單向投機的自我實現性),人民幣利息率又遠高於美元、日元,利息加紅利,何樂而不為?所以當他們稱贊中國經濟學家的成就時,我們最好還是想一想他們是出於什麼樣的一個角度。

再加上中國大量的走私進口(如賴昌星等),大量的假出口(騙出口退稅),大量的假進口(騙取外匯),大量的出口轉進口,以及統計不規范的邊貿、地貿、非法交易(境外賭博、毒品),再有就是國內市場經濟之後大量富餘人員形成的地下經濟對貨幣的需求,這都是我們在制定貨幣政策時難以考量卻又影響巨大的因素。大量的貨幣在非法的因素下漏出,貨幣的發行量已經無法作為貨幣政策制定的著眼點;而把中國經濟規模還局限在國有加外資加民營,更是無視全體十三億人的巨大力量的存在。對中國經濟規模的定義直接影響到貨幣政策的制定和效果。如果央行不看經濟的現實,只根據數字報表做理論上的業務游戲,人民幣的升值壓力的來源也正是在這里,不能怪日本、美國政府和機構投機者。

綜上所述,所謂的外匯占款並不存在,人民幣並不存在現實的超額供給,相反,由於對人民幣需求力量的錯誤認識、人民幣在非法權力下的大量漏出、大量熱資進入造成的R M B閑置、商業銀行與央行之間的票據游戲、進口走私、境外賭博等多種因素作用下,人民幣供給存在巨大缺口,從而造成通貨緊縮、人民幣的升值壓力。美元對其它主要貨幣的貶值形成美元的超額供給,大量美元頭寸等待美元反彈,在等待過程中,由於人民幣盯住美元,又有對美元的升值壓力,因而投機人民幣就成了最佳的選擇。就是說,人民幣與美元現在是固定匯率,匯率不變,賺到人民幣的高利息;人民幣升值,賺到升值紅利;美元再反彈,又賺到美元紅利。在這樣的情況下,央行繼續實行緊縮型的貨幣政策等於是為人作嫁衣,將人民幣逼上升值之路。
http://www.xici.net/b114375/d25725887.htm

D. 央行的外匯占款在其資產負債表上表現為負債這怎麼理解這負債與商業銀行的負債有什麼不一樣需要歸還

由於銀行結售匯制由銀行櫃台結售匯市場和銀行間外匯市場兩層市場體系組成,兩個市場上外匯供求都存在管制剛性。"外匯占款"也就相應具有兩種含義:一是中央銀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中收購外匯所形成的人民幣投放;二是統一考慮銀行櫃台市場與銀行間外匯市場兩個市場的整個銀行體系(包括央行和商業銀行)收購外匯所形成的向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資金投放。其中前一種外匯占款屬於央行購匯行為,反映在"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後一種外匯占款屬於整個銀行體系(包括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的購匯行為,反映在"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

E. 外匯儲備和外匯占款 哪位高人告訴我外匯央行公布的外匯占款和外匯儲備兩個統計口徑方面的信息

外匯儲備是3.2萬億,不過實際不會這么多。外匯占款這個無法調查清楚,因為很多外資進來是通過地下錢庄的。

F. 從外匯占款數據,M1,M0,M2,等數據是從哪裡來的。央行網站上沒有啊。

網站上有啊http://www.pbc.gov.cn/diaochatongji/tongjishuju/gofile.asp?file=2010S07.htm

G. 下面中國外匯占款的數據在哪裡可以查到,最好發下地址

東方財富網---外匯頻道
1月我國新增外匯占款1409億
重拾升勢仍處低位
www.eastmoney.com2012
年02月21日
07:55李丹丹上海證券報
手機免費訪問
eastmoney.cn|
字體:
大中小|我有話說
查看評論
(
0
)
網址:
http://forex.eastmoney.com/news/1129,20120221192394844.html

H. 央行外匯占款,有誰能告訴我嗎

因為我們國家資本項管制,外幣不能在我國市場上流通,所以出口企業或者做外貿生意的人賺到外匯了必須通過具有外匯結售匯資格的國內銀行進行兌換,而這部分外匯最終要交給央行,央行只能發行基礎貨幣來購買。這就是外匯占款。像我們國家幾年來一直試貿易順差,也就是說掙了很多美元,所以央行也就往市場注入了很多基礎貨幣,是造成今天很高的通貨膨脹率的一個因素。

I. 如何在中國人民銀行查詢新增外匯占款

登陸央行網站,中間「統計數據與標准」欄目,進入「貨幣統計概覽」的「貨幣當局資產與負債表」,表中的「外匯」即時外匯占款啦,希望可以幫助你

閱讀全文

與央行外匯占款在哪裡查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鑫金融是詐騙公司嗎 瀏覽:37
華誼集團燃料電池 瀏覽:313
金融機構與稅務檢查 瀏覽:303
增強金融機構吸引力 瀏覽:466
外匯管理局屬於哪個單位管理 瀏覽:350
2014年5月美元對港幣匯率 瀏覽:233
銀行卡有風險買理財產品 瀏覽:960
銀行金融機構部是分管什麼的 瀏覽:350
深圳恆通金融貸款公司 瀏覽:745
潤靈環球上市公司 瀏覽:22
新黃埔期貨公司 瀏覽:243
杠桿的省力情況有幾種 瀏覽:334
四川美瑋邦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844
鶴崗蘿北融資 瀏覽:334
規定金融資產達300萬 瀏覽:281
慈善信託展望 瀏覽:204
債權融資計劃案例解析 瀏覽:905
金融企業服務農村 瀏覽:718
操盤芝加哥外盤期貨交易筆記 瀏覽:818
最近出事的21家金融機構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