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際儲備與外匯儲備有什麼區別
國際儲備(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各國政府為了彌補國際收支赤字,保持匯率穩定,以及應付其他緊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國際間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動資產的總稱。包括外匯儲備/黃金儲備/分配的特別提款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四部分.外匯儲備是國際儲備的一種類型,在國際儲備中,外匯儲備佔比最大,一般占總國際儲備的80%以上.
❷ 外匯和外匯儲備的區別是什麼急!
1、外匯是貨抄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
2、外匯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FX168財經網專業外匯資訊網。
❸ 為什麼外匯儲備越多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越大
在外匯管理上,我國實行的是強制結售匯制,即企業取得的外匯絕大部分都要售給指定銀行換取人民幣;當企業需要外匯時,再向銀行購買。近年來,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逐步增強,出口創匯能力增強,使得出口貿易持續增長形成高額貿易順差;又因為政治穩定和良好的投資環境,外商直接投資增勢迅猛,並進一步帶動我國出口的增長,最終形成了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長期「雙順差」的局面。這使得我國國際收支長期處於不平衡、收入大於支出、入超長期積累形成數額龐大的外匯儲備。外匯供大於求,人民幣具有升值的壓力,人民幣升值會對國內企業的出口造成不利影響,這對於尚處於出口拉動型的中國經濟會有抑製作用。
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維護國際信譽,提高融資能力;
四,增強綜合國力,抵抗金融風險。
❹ 外匯儲備概念是什麼意思
外匯儲備是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
簡單的理解,外匯儲備就是外匯的積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中國的外匯,是指下列以外幣表示的可以用作國際清償的支付手段和資產:(一)外國貨幣,包括紙幣、鑄幣;(二)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三)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四)特別提款權;(五)其他外匯資產。
外匯儲備是反映一國經濟、金融實力的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外匯儲備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作為國際間的流通手段、購買手段和支付手段。除了這些最基本的功能之外,外匯儲備還有調整國際收支,維持匯率穩定,提高融資能力,增強抵禦風險能力等作用。
❺ 外匯儲備多企業還債能力強 如何理解
儲備多企業還債能力強,如何理解外匯儲備多就是賺的錢多,七月還債能力強就是企業的經濟實力非常強大。
❻ 關於外匯儲備,匯率,通貨膨脹的一些問題
1、不可以完全理解為外匯是老百姓的錢。出口貿易順差,的確會產生通貨膨脹,而通貨膨脹的的確確是老百姓承擔主要的危害,但是從大體上來看,銀行還是為出口承擔了類似於「墊資」的作用(個人看法)。另外,進出口所產生的通貨膨脹的確存在,但是現在嚴重的通貨膨脹,進出口「輸入型」的通脹並非主要原因。去年官方公布的通脹是4.9%(民間估計是10%以上),貿易順差是1800~2500億美元,人民幣總量是75億,那麼算下來,差不多是1.2%的輸入型通脹。所以把通貨膨脹歸咎於進出口貿易順差是不合理的。
2、據我所知,前段時間美國目前還是處於微弱的通貨緊縮過程中,現在就不知道了。其實我們對美債的問題一直存有誤區。
我們的外匯儲量太大了,僅2010年的貿易順差就達到了1800~2500億美元。如此大量的外匯,就形成了個很麻煩的局面,就是你准備買什麼東西,什麼東西就漲價。國際市場上有句話,就是中國要買什麼東西,什麼東西就漲價。所以,這錢也不是說花就能花的掉的。
然後,悲劇就開始了,在金融能力非常欠缺的領導帶領下,開始了瘋狂的虧錢旅程。他們購買可口可樂的股票,結果就有本事在最高價買進,從此以後股價就再也沒有回到買入的價格。領導此類功夫頗為了得,華爾街的金融大亨每天都像看樂子一樣看他們的表演,還給這筆來自東方的資金笑稱為「愚蠢的資金」,而中國人的老朋友巴菲特則客氣的稱之為「幼稚的資金」。這其實就顯示出我們國家金融水平和西方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其實,在這種現實之下,投資美債不失為一個合理的方法。
標准普爾之所以會降低美國的信用評級,那是因為他判斷,美國就現在的形式下去,未來20年可能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其實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而標准普爾本來就是美國經濟的預警器。而美債本身違約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為美國使用債券,他都是把錢貸款給經營能力非常好,但是受到因資金問題而一時之困的良好企業,諸如蘋果公司之類,這些錢並非和國內的某些投資一樣石沉大海,而且美國政府還能從中得到利息的好處。而既然美國能從目前的形勢下得到好處,其實就沒必要在美債上犧牲信譽,動手腳撈小便宜。
3、控制通脹並非主要目的,關鍵是要控制通貨膨脹出來的資金走向。
通貨膨脹出來的錢,如果用在給民營企業減負上,就等於是平衡了財富分配,老百姓的工資自然就增長,但是事實上政府可沒有那麼做,而是把錢都投入到了「鐵公基」上(鐵路、公路、基礎設施),而這些項目的使用率和回報率極低,西北斥巨資建造的高速公路上,根本見不到車在開,鐵路就算我不說樓主也應該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其他基礎設施也是基本難有回報的項目,簡而言之的說,通過通貨膨脹從老百姓手裡拿來的錢,根本就沒有沒有用到老百姓身上,得到好處的,只有圍繞著「鐵公基」轉的央企和少數民企。這就等於資金流入了少數人的口袋,而非普遍的人。這才是大問題。
4、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通貨膨脹可以認為成商品少、貨幣多,如果外匯能夠合理的、適時的、適量的購買實體商品注入國內是否可行呢?我不知道,這只是我的猜想。
5、不會,動用的是外匯,只會在國際見起作用,對於國內是不起作用的,因為MY是不會在國內通用的。
補充問題1,我們擁有那麼多的外匯儲備這不奇怪,僅去年的貿易順差可能達到2500億美元。外匯儲備是鑄幣稅積攢出來的這個從概念上來說,講不通,外匯儲備就是外幣,怎麼可能是用鑄幣稅累積起來的?
補充問題2:現在的外貿都是以美元作為結算貨幣,這也是MG強大的地方。我們目前還沒有這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