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天虧完1億4500萬.做期貨風險究竟有多大
如果能夠控制自己及時止損的話,風險不是很大的。
不要做力不能及的事情。
⑵ 期貨大佬因橡膠爆倉跳樓 10天虧損1.1億值不值
9月28日,網傳一位做了20多年的老期貨人因橡膠(13495,-530.00,-3.78%)爆倉跳樓身亡,據傳,逝者名叫付曉軍,是橡膠圈的資深人士。期貨圈、投資圈、金融圈裡都沉浸在一片哀傷中,一時之間,商品期貨成為眾矢之的,大家紛紛抨擊期貨是條不歸路,微信公眾號資管網更甚,說橡膠是屠殺大戶的大殺器。
⑶ 大家做期貨到現在虧了多少錢了,我虧了10萬左右
最近這一兩個月的期貨行情很不好把握
隔夜單的經常翻盤
不少都虧損了
不過虧十萬左右還是比較多
這行情下別重倉隔夜
做期貨可以一起交流
⑷ 大家做期貨到現在虧了多少錢了,我虧了10萬
實誠人
這個說沒有虧錢的有兩種可能
一是壓根就沒做過期貨實盤
二是有多少虧多少,已經爆倉好幾次的
投資有風險,盈虧都有,新手做期貨,虧損的概率大
⑸ 靠期貨發家的真實故事
可以講述期貨奇才、機構投資部經理吉明先生的傳奇故事:
1998年,在中國的江蘇省,有一個億萬富翁在期貨市場上,連受重挫,遭到3000萬的虧損,瀕臨滅頂之災。
然而,5個月後,這位富翁在一個高參的指點下,卻奇跡般地得以「復活」。不光把虧損的3000萬元扳了回來,還倒賺了5000萬元!
短短5個月,搏取8000萬,這神話是怎麼創造的?那位使億萬富翁復活的「高參」又是誰呢?
為尋根探秘,記者多次慕名來到江蘇中期期貨有限公司,對被人們稱為「神鷹」的期貨奇才、機構投資部經理吉明先生進行了專訪。
許多投資者之所以失敗,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只看到掙錢的機會,而不對市場進行選擇。
1997年,為了向國際化基金管理、專業理財方面靠攏,公司讓吉明到南京總部負責基金試點。
當時,期貨交易的品種比較多,有不少品種如天津紅小豆、海南咖啡等行情波動巨大,機構操縱現象多。盡管機會很多,但他還是把這類品種排除在視野之外。因為這些品種可分析性差,超出了個人的判斷之外,掙錢是偶然的,而賠錢卻是必然的。
按照安全第一的首要原則,他選擇了大連大豆、上海銅和海南橡膠作為主要觀察對象,這些活躍的大品種本身就提供了足夠的投資機會。這正是吉明在進行基金投資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而許多投資者之所以失敗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平時只看到掙錢的機會,而不對市場進行選擇,往往對風險失去控制,分析立足的根基不穩。
吉明在選擇好了品種後,接著就對所關心的品種做戰略性的評估。即當前的走勢處於發展的什麼階段:是積蓄能量?還是處於趨勢能量釋放的尾聲?還是在構築頂底等等什麼的。他認為這是相當重要的工作。因為它決定著下一步的操作計劃和策略。只有做到前瞻性預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評估行情的中心任務是:超前地捕捉一波具有戰略投資意義的行情,而不是局部意義的短線行情。
至於對於鎖定的交易品種,交易機會的捕捉,吉明傾向於等到商品的基本面趨向與價格所表現的技術面達到統一時。這樣做,才符合每戰必勝的操作宗旨。他認為貫穿《孫子兵法》全文的精髓在於全勝的思想,期貨交易也是如此。
吉明說,基本面的內在要求,決定著做交易的方向。而進出場策略、時機,則更多地應用技術面的表現。根據他總結的總體方針:「宏觀順勢,微觀逆勢」,戰略方向一旦確定,就在看似最危險的地方進場交易,而實際上這恰恰是最安全的地方。因為安全與危險是相對的和可轉化的。
⑹ 誰能給個例子在期貨上的虧損可能比本金還多
比較正規的平台,都不會出現 虧損比本金還多的。當虧損比較多的話,會觸發系統強行平倉機制,單子會被平調,並退還保證金。舉個例子:假如原油300美金一手,爆倉率是100%(各家爆倉率都不一樣,炒之前請問清楚),初始資金1000美金,買一手,即佔用300保證金,賬戶活動資金是700美金,此時的資金佔用率是700/300=233.3%;當你一直虧損,直到虧損了400美金,你賬戶剩餘活動資金只有300,此時你的資金佔用率是300/300=100%,此時就會觸發系統強平機制,強行把單子平調,並把佔用的300保證金退還給你,此時賬戶余額是300(剩餘活動資金)+300(退還的保證金)=600美金。所以說 本金越大,買的越少,風險就越小,也越安全。至於有人說強平木有平掉,正規的期貨公司都不會發生這種事。
⑺ 我自己玩期貨合約虧了十幾萬,我家人打算報警有沒有用
我的交易之路一開始不是故事,確切的說是事故,而且是嚴重的事故。
剛剛開始交易那會處於年輕氣盛的年紀,畢業踏上社會之後一直比較順利;雖然普通的家庭出身但是經過幾年的「努力」(其實是運氣好)做的比較成功,當時比身邊的同齡人都要好,而且好很多。
那時候我經常告訴自己一句話:這世界上的事情,只要肯努力沒有我做不到的。平時朋友聚會餐桌上總是侃侃而談,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領域;是不是我懂的事情都要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且一定要讓別人認可我;現在回想起來我就是一個傻x。
這種自負的心態進入交易的中結果可想而知;我當時有多自負交易結果就有多慘烈。
金融市場不同於做任何其他的工作,做好了收入具有突破性,上升空間很大;做不好虧損的空間也很大;可以這樣說你有多少錢或者你能籌集多少錢都能在市場中虧光。
過去很多年了,還能記起很多當時虧損的情節。
我能夠從交易走出來完全是因為運氣,因我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這夥伴是超級有耐心的人,復盤尤其是大量復盤是超級枯燥的事情,而且要作統計和記錄;這位朋友是一位很現實的人或者說很有理智的人;他從來奢望神奇的成功概率高,盈利率高的交易系統;用他的話說在交易的世界裡那麼多人都虧損,能夠做到長期穩定盈利就已經很厲害了;長期穩定暴利這種事情都是神話,我們不應該生活在神話里。
他說:就是因為交易系統都很普通,而所有人都幻想完外神奇的交易系統,多數人不甘心使用這些簡單普通的東西才會失敗。
於是我們對於交易系統的回報預期降低,不幻想,腳踏實地的復盤統計完善交易系統;終於得到了不那麼完外卻能夠盈利的一套交易系統。
我們都上過大學智商都相仿;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沒有誰比別人更聰明,更出色,更有悟性;恰恰相反承認自己平庸;接受不完外才是正確的世界觀和交易觀。
在期貨,股市,外匯市場長期穩定的虧損到底要不要堅持?
有條件的堅持。
首先不要做自己一定能夠盈利的假設;不要做自己的交易終將成功的假設;不要做自己將會實現人生理想財富自由的假設。反而要做好自己交易不能成功的假設,這不是自己打退堂鼓;恰恰相反我們都知道金融市場遵循殘酷的二八定律;只有極少數的金字塔頂尖的人才能長期穩定的盈利;多數人都將沉默;因為這個市場沒有給他們發言的機會,他們的發言也不會被人們在意,更不會被記住
⑻ 我炒期貨爆過多次,一直堅持,直到現在虧光所有錢並欠下外債,不得已外岀打工賺錢維持生活,只要打工賺點
不知樓主,現在是怎麼樣了?有緣,樓主現身說法。
⑼ 期貨大佬跳樓身亡,10天虧損1.1億,這到底是名利場還是修羅場
俗話說,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投資股票的人是一賺二平七虧,而期貨,由於杠桿比例更高,波動更加活躍,因此風險更高。當然,高風險也存在著高回報的機會,如果踏准節奏,獲得的回報也是比其它金融產品的要高。
然而,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有過硬的技術和經驗情況下,否則風險是遠遠高於回報的,尤其是長期入市情況下。不過據我的個人經驗,我認為資金管理、短線、遵守技術紀律這三個原則最為重要。
據網上找到的相關資料了解,這位大佬主要是低估了這次市場破位下跌的激烈程度,明顯方向失誤情況下還一味的加倉,沒執行好合理的止損保護方案。導致不可挽回的損失。當然最大的損失莫過於生命。其實如果他扛過去這一關,留得青山在,一切都有可能。
其實,我認為,無論是做實業,還是做期貨這類高風險的金融產品,其是都是有風險的,而且風險度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實業類的項目,有執行的時滯效應,顯效較慢,所謂溫水煮青蛙,不容易讓人察覺其風險;而期貨類顯效非常快,幾乎實時的,就像把青蛙直接扔滾燙開水裡,立馬感覺到,因此,讓人覺得風險高,其實是顯效快!
因此,不管是實業項目也好,金融產品也好,都是投資行為,都有風險,必須有扎實過硬的經營技術和經驗,良好的心態,以及有效的資金管理和風控方案,理智投資,謹慎入市,科學經營,才能降低失敗的風險,提高成功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