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慶節怎麼做期貨
國慶節期間
國內期貨不開盤的
所以,國內盤肯定是做不了的
另外,假期太長,不確定因素太多
持倉風險太大
建議空倉過節
2. 分析期貨行情時需要注意的三個方面
1、在做基本面分析的時候,盡可能的降低當前因素對期貨價格的影響比例。加大未來因素對期貨價格的影響比例,千萬不可以用當下宏觀面、供求面的狀況來臆斷未來期貨的行情走勢。2、保持一顆平常心客觀的分析後期走勢。在對後期的宏觀面、供求面的狀況進行分析的時候,不能因為當前的經濟形勢低迷就產生悲觀的情緒,因為會影響對今後行情的判斷;也不能因為當前較快的增長速度盲目自信。無論在何時、面對的是哪種情況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客觀的分析後期走勢。3、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影響期貨價格的因素很多,但是宏觀面是最主要的因素。宏觀經濟的形勢變化對期貨價格走勢的影響是最大也最持久的。投資者在進行行情預測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研究GDP的增速變化、失業率變化、PMI指數等反映宏觀經濟變化的指標,通過研究這些指標來更好的把握今後宏觀經濟的發展動向和商品價格變化的大概走勢。
3. 怎麼分析期貨行情
不同的期貨品種波動規律是不一樣的,掌握規律,做好幾個品種就夠了!想做好期貨:內要學會等容待機會,不能頻繁操作,手勤的人肯定虧錢! 大繁至簡,順勢而為;只需看分時線,利用區間突破,再結合一分鍾K線里的布林帶進行短線操作,等待機會再出手,一天穩定抓住10個點就夠了,這樣就可以收益4%了;止損點一定一定要在系統里設好:他可以克服人性的弱點,你捨不得止損,讓系統來幫你!我們是個團隊,同時也代客操盤,利潤分成! 做久了才知道,期貨大起大落,我們不求大賺,只求每天穩定賺錢
4. 國慶節前會有行情嗎
【秋實碩果壓枝,近日短線高位回調當中;經過洗盤蓄勢,大盤還有機會走強回升】 本周二,滬市以2937.93點大幅低開,此後股指低位震盪下行,一度跌破2900點大關,下穿20日均線,低見2871.65點。此後股指稍有支撐,低位反彈,收復2900點。午後股指震盪回升之勢不減,終於在尾盤翻上紅盤。至收盤,上證綜指報在2967.01點,漲幅0.15%,全日成交1497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大幅萎縮2成。個股漲跌家數比約為2:1,不計ST股,滬市有14家個股漲停,沒有個股跌停。新股N中冶(601618.sh)開盤報7.33元,漲幅35.24%,此後緩慢下行,橫盤震盪,至收盤報在6.94元,漲幅28.04%。 盤面顯示,受新股中國中冶上市及首批創業板個股集體招股影響,今日開盤後滬市繼續上周五的大跌走勢,個股大面積下跌,中小盤股和大藍籌幾乎無熱點可言。跌破2900點後個股稍有回暖,中小盤股逐漸發力,部分電力及電力設備股有所表現。 前市來看,導致周五大跌的原因主要有,因為大盤在3000點上方有相當的獲利盤及套牢盤的拋售壓力,市場在持續反彈後有技術上的調整需求。此外,創業板啟動在即,不少資金從主板脫身備戰創業板,也使得市場資金出現一定的緊張局面。 從技術面上看,滬綜指可能是修正2639點-3068點的回調,則其回調的1/3支撐位是2925點,而滬指盤中低點2940點,距離1/3支撐位已經空間不大,可以預計下周一將會慣性低開,下周初大盤將出現探底企穩跡象,調整幅度有限,下周的後幾個交易日,將會有回升走強的行情。 大盤的中線走勢,將不排除進行一系列的、收斂的箱體震盪,其底部將會逐步抬高。至於今年5月27日形成的向上跳空缺口,只剩4.45未能回補,就只有當作「歷史遺留問題」,留待以後去回補了。 接下來幾天的盤中震盪行情,是投資者調倉換股、汰弱留強、避高選低的機會,投資者可逢高賣出主力出貨股,減少損失,在回調到位的後市,選擇低位個股和布局業績成長股,等待後市大漲挽回損失。 尤其今年再見新高的可能性只會是為零。 尤其是當前市場的環境較上半年已有所不同,不會再有那種單邊上揚的走勢,操作上仍宜謹慎,而在短線反彈高點之前,大盤的震盪將會加劇。 另有,上半年的市場行情,是為資金推動型,而年內高點出現之後的市場行情,將會是業績支持型的,這不能不說是在炒作特點上的戰略性的轉移。再加上盤中個股也已經是百分之九十八的比例,先後有了年內高點,後市就將難有新高。即使做多,也還要迴避正在回調的、短線反彈到位的品種,重點關注回調到位的短線底部蓄勢充分的個股 。
5. 國慶節 過之後 幾天 會把期貨保證金調整到節前水平
只要第一個交易沒出現漲停跌停 第二個交易日,就可以
6. 怎樣做期貨行情分析
需要看流水賬,需要看財報。
7. 如何看期貨行情期貨趨勢圖怎麼看
首先你要下載一個來期貨行情軟體,源可以讓你的交易商提供軟體下載地址和安裝方法,安裝好軟體後,打到你要交易的品種,然後學會看蠟燭圖,國內期貨,紅柱代表上漲,綠柱代表下跌,國際期貨則正好相反,紅柱代表下跌,綠柱代表上漲,
8. 期貨的行情走勢是怎麼出來的
期貨的行情走勢是怎麼才出來的?那就是統計出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