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銅,鋁,鋅等有色金屬現在的市場價是多少
金屬分類:一般按金屬外表的顏色分為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兩大類,為了突出稀有金屬的重要性,又有增加稀有金屬分為三大類的。
黑色金屬 通常指鐵,錳、鉻及它們的合金(主要指鋼鐵)。
錳和鉻主要應用於制合金鋼,而鋼鐵表面常覆蓋著一層黑色的四氧化三鐵,所以把鐵、錳、鉻及它們的合金叫做黑色金屬。這樣分類,主要是從鋼鐵在國民經濟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出發的。
有色金屬 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屬以外的其他金屬。
有色金屬可分為四類:
(1)重金屬,如銅、鋅、鉛、鎳等;
(2)輕金屬,如鈉、鈣、鎂、鋁等;
(3)貴金屬,如金、銀、鉑、銥等;
(4)稀有金屬,如鍺、鈹、鑭、鈾等。
輕金屬 密度在4.5 g·cm-3以下的金屬叫輕金屬。例如鈉、鉀、鎂、鈣、鋁等。周期系中第ⅠA、ⅡA族均為輕金屬。
重金屬 一般是指密度在4.5 g·cm-3以上的金屬叫重金屬。例如銅、鋅、鑽、鎳、鎢、鉬、銻、鉍、鉛、錫、鎘、汞等,過渡元素大都屬於重金屬。
貴金屬 貴金屬通常是指金、銀和鉑族元素。這些金屬在地殼中含量較少,不易開采,價格較貴,所以叫貴金屬。這些金屬對氧和其他試劑較穩定,金、銀常用來製造裝飾品和硬幣。
稀有金屬 稀有金屬通常指在自然界中含量較少或分布稀散的金屬。它們難於從原料中提取,在工業上制備及應用較晚。
稀有金屬跟普通金屬沒有嚴格的界限,如有的稀有金屬在地殼中的含量比銅、汞、鎘等金屬還要多。稀有金屬在現代工業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往往把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並列為三大類。
② 外資在國內設立貴金屬(如銅,鋅)進口貿易公司需要哪些資質
外資投資國家有優惠政策,具體要求面教廣,你可登入
http://www.juruchina.com/上海外資企業投資咨詢中心電話:0086-021-68881812
③ 鋅和貴金屬共生嗎
對!能共生!
④ 金,銀或銅或鋅都是怎麼發現的,什麼時候被發現的
金GOLD,源自古文英文名geolo,意為「黃色」,符號Au是拉丁名aurum縮寫,史前時代發現,是延展性最佳的金屬。人們迷戀黃金,完全是一種錯覺,因為他們所追求的,只不過是一塊金黃色的物體罷了。這種東西除了製造錢幣、飾物和假牙外,別無用處。
http://www.mining120.com/element/079/Au.htm
金和銀在地球上存量較少,而且很分散,但它們都能以單質狀態存在。金亮黃耀眼,銀潔白閃亮,兩者都以奪目的光澤引人注意。因此,金、銀是人類較早發現和利用的兩種金屬。
金光燦燦,銀光閃閃,金銀不僅以它們特有的外觀博得人們的青睞,它們不易被氧化,不溶於一般的化學溶劑,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密度較大,有極高的延展性這些特點決定了它們成為貨幣和珍貴的裝飾品。自古以來,被人們視為貴金屬,成為財富的象徵。
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已能採金銀製作飾物。到公元前2000年,對金銀的加工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那時埃及人已會鍍金、包金、鑲金鍍銀,還能將金銀拉成細絲來刺綉。
在我國古代,人們也很早就認識金和銀了。金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於石英砂中,最古老的提取方法「沙裡淘金」即黃金的淘洗加工技術在商代前就已產生。商代遺址中不僅出土有重一兩多的金塊,還有經錘鍛加工而成的厚度僅0.01 mm的金箔,說明當時黃金的生產和加工技術已有一定水平。在西周墓中,曾出土包在銅矛矛柄和車衡兩端的極薄金片,說明當時已掌握包金技術。到漢代,用金絲、銀絲編制金縷玉衣的水平已經相當高了。
金銀的貴重曾吸引古代無數丹家術士守候在煉丹爐旁企圖把普通金屬轉變成黃金。但他們都以失敗而告終。歷史發展到20世紀40年代,科學家用中子轟擊汞,才首次得到人造黃金。
http://www.hpsf.net.cn/xuekehome/dxhxy/HXSH/jydfx.htm
早在新石器時代末期(約在公元前五千年左右)人類已開始加工和使用金屬。最先使用的金屬是紅銅(即未經有意加入其他金屬的純銅)。紅銅起初多來源於自然銅,在石器作為主要工具的時代。人們在揀取石器材料時,偶而遇到自然銅,發現它的性質與石料完全不同,人們將它加工成裝飾品和小器皿,這是早期取得和使用紅銅的狀況。以後通過熔鑄自然銅的實踐引導人們逐漸懂得可以採用較豐富的銅礦石來冶煉銅,進入青銅時代。
通過一系列的事實說明我們的祖先在古代不僅是認識了金屬銅,可以將天然銅鍛打成器和熔鑄成小物件,而且掌握了銅的冶煉。此外,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在我國的宋代還掌握了「膽水浸銅法」,在當時,對銅的生產曾是起過相當大的作用。
http://www.gymzzx.com/tanglei/tlei99/c/zk18/text/zk18_124.htm
中國是最早冶煉和使用鋅的國家。對鋅的了解是從煉制銅的合金——黃銅開始的。
黃銅是銅鋅合金。我國古代把黃銅叫做「」。鋅的熔點不高,在419 ℃時成液態,907℃時揮發,用碳還原鋅的化合物並不難。但由於鋅易揮發,還原後常收集不到。所以初期煉制黃銅都是用純銅與爐甘石(菱鋅礦,主要含碳酸鋅)共煉而成的。在我國唐代初年(7世紀初)已用作為官服的帶飾,其價值次於金銀而貴於銅。至唐開元年間已大量煉制它作為貨幣。到了明代初年已經大量使用金屬鋅。
冶煉金屬鋅的最早記載,是明末宋應星的《天工開物》(1637年出版)。關於「倭鉛」(金屬鋅)的性質及製造,書中提到:「每爐甘石十斤,裝載入泥罐內,封裹泥固,以漸砑干,勿使見火拆裂。然後逐層用煤炭餅墊盛,其底鋪薪,發火煅紅,罐中爐甘石熔化成團,冷定,毀罐取出,每十耗去其二,即倭鉛也。」爐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鋅,經用煤炭焙燒還原即可製得鋅。但由於這種金屬「入火即成煙飛去」,所以在反應裝置中採取封閉措施。考古發現我國最遲在15世紀20年代已經大量生產鋅了。
大約在16世紀,我國的鋅由東印度公司大量運往歐洲。中國所生產的鋅塊純度高達98%以上,從16世紀到18世紀中葉約二百年左右曾流行於歐洲。
在歐洲,17世紀末德國化學家孔克爾,曾指出異極礦(H2Zn2SiO5)中含有一種金屬,能與銅製成黃銅合金;1739年英國曾公布鋅的蒸餾法的專利文獻;1746年德國化學家馬格拉夫將異極礦與木炭共置於密封的器皿中鍛燒,才提煉出金屬鋅。這種煉鋅法應是從中國傳去的。
http://www.hpsf.net.cn/xuekehome/dxhxy/HXSH/xdfx.htm
⑤ 常見的金屬名稱
常見的金屬有:鐵、鋁、銅、鋅、錫等。
1、鐵(iron)是一種金屬元素,原子序數26,鐵單質化學式:Fe。純鐵是白色或者銀白色的,有金屬光澤。熔點1538℃、沸點2750℃,能溶於強酸和中強酸,不溶於水。鐵有0價、+2價、+3價和+6價,其中+2價和+3價較常見,+6價少見。
鐵在生活中分布較廣,佔地殼含量的4.75%,僅次於氧、硅、鋁,位居地殼含量第四。純鐵是柔韌而延展性較好的銀白色金屬,用於制發電機和電動機的鐵芯,鐵及其化合物還用於制磁鐵、葯物、墨水、顏料、磨料等,是工業上所說的「黑色金屬」之一。
2、鋁及鋁合金是當前用途十分廣泛的、最經濟適用的材料之一。世界鋁產量從1956年開始超過銅產量一直居有色金屬之首。當前鋁的產量和用量(按噸計算)僅次於鋼材,成為人類應用的第二大金屬;而且鋁的資源十分豐富,據初步計算,鋁的礦藏儲存量約佔地殼構成物質的8%以上。
鋁的重量輕和耐腐蝕,是其性能的兩大突出特點。
3、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早在史前時代,人們就開始採掘露天銅礦,並用獲取的銅製造武器、式具和其他器皿,銅的使用對早期人類文明的進步影響深遠。
中國使用銅的歷史年代久遠。大約在六七千年以前中國人的祖先就發現並開始使用銅。1973年陝西臨潼姜寨遺址曾出土一件半圓形殘銅片,經鑒定為黃銅。1975年甘肅東鄉林家馬家窯文化遺址(約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銅刀,這是目前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器,是中國進入青銅時代的證明。
4、鋅被羅馬人所知,但很少使用。它第一次以其金屬自身被認可是在印度,在拉賈斯坦邦的Zawar有一個鋅熔爐有廢棄的鋅,證明了大規模的精煉在1100年到1500年。
鋅的大規模精煉在中國進行,於16世紀。東印度公司的船在瑞典的海岸沉沒,於1745年,其運載的貨物是中國的鋅,分析了回收的鑄錠證明了它們是幾乎純凈的金屬。
5、錫,金屬元素,一種有銀白色光澤的的低熔點的金屬元素,在化合物內是二價或四價,不會被空氣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錫石)和各種硫化物(例如硫錫石)的形式存在。元素符號Sn。錫是大名鼎鼎的「五金」——金、銀、銅、鐵、錫之一。
早在遠古時代,人們便發現並使用錫了。在我國的一些古墓中,便常發掘到一些錫壺、錫燭台之類錫器。據考證,我國周朝時,錫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了。
⑥ 我給孩子買了一個銀子的長命鎖,上面刻著兩組字母一組是S99,另一組是ZN,前面的我知道,ZN代表什麼意思
貴金屬飾品的產品標識,必須包含兩個內容,貴金屬材料名稱和廠家標識。S99是貴金屬純度標識,表示99銀,也就是足銀。ZN 是廠家標識。
⑦ 18k黃色K金:75%+鎳+銀+鋅,鎳和銀還有鋅含量多少啊
k金750與18k金其實就是一種,只不過兩者的說法不同,表現形式也不同。
Au750即K金750,指含有75%黃金和25%其它金屬組成的合金,俗稱18K金。通常用來製作首飾,印記為G18K、G750或者Au750《其中G是含金量的意思》。
種類
Au750金可根據其另外25%的含金種類不同而決定其成色。
國內主要流行的種類分為:
白色K金:75%+銀、鎳+鋅組合而成(鎳不得超0.3%);
藍色K金:75%+鐵(適當的);
黑色K金:75%+濃鐵;
紫色K金:75%+鉛;
黃色K金:75%+鎳+銀+鋅;
玫瑰K金:75%+銅+銀+鋅;
白色K金:75%+銀+鎳+鉑+鋅或75%+鈀,此為呈略帶青黃的白色。
18k金:
黃金的開(K)是金含量的單位。K金最常見的有,24K、18K、14K、8K等,在理論上100%的金才能稱為24K金,但在現實中不可能有100%的黃金,所以我國規定:含量達到99.6%以上(含99.6%)的黃金才能稱為24K金。
由於含有25%的別的金屬,18K金也可以製作成不同的顏色,如白色、黃色、玫瑰紅色,分別稱為:白18K金、18K黃金、18K玫瑰金。在世界珠寶首飾潮流中K金是主流,西方時尚人士更以配戴款式別致又與眾不同的K金飾品來突顯個人風格;正因為K金時尚能一直符合當代年輕人的需求,因此在時尚界的地位歷久不衰,形成一股配戴K金飾品的流行風。
現在市場上銷售的「18K」白金項鏈、戒指、吊墜等,大多指的是18K黃金,部分產品含金量達不到18K。而所謂白色K金其實是鈦、銀、鎳、銠、銅等金屬合成的白色混合金屬,並不是(鉑)白金。部分商家將此產品按「18K白金」銷售,是一種誤導消費、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按國標規定,黃金的純度以「K」表示,如18K黃金一般指含金量為75%的黃金飾品。
種類
G18,即將黃金分為24份,24k金即為足金,18k金即黃金佔比75%(18/24=0.75),其餘25%為其它貴金屬,有pt,鎳,銀,鈀金等等。通常60%以上的金飾品不容易導致人體皮膚過敏,所以18K金是造價較低而且佩戴較舒適的一種。
工廠會根據產品的需要組合25%的貴金屬,根據25%中貴金屬含量的不同,來決定18k金的顏色。
國內主流的18K金
1、白18K金
2、紅18K金
3、18k玫瑰金
4、彩18K金
18K白由75%黃+25%銀、鎳+鋅組合而成(鎳不得超0.3%)
18K藍色K金:75%+鐵(適當的)
18K黑色K金:75%+濃鐵
18K紫色K金:75%+鉛
18K黃色K金:75% +鎳+銀+鋅
18K玫瑰K金:75%+銅+銀+鋅
18K白色K金:75%+銀+鎳+鉑+鋅或75%+鈀,呈略帶青黃的白色。
au750與18k金其實就是一種,只不過兩者的說法不同,表現形式也不同。
⑧ 金屬鋅和合金對人體有傷害嗎
化學鎳、鍍合金、貴金屬電鍍、鍍鉻工藝、鍍鎳、鍍銅工藝、鍍錫、鍍鋅等等,是致癌物質,對人體有害。電鍍鍍層中含有的鎳(Ni)元素易引發皮膚癌等,電鍍生產中要大量使用強酸,強鹼,鹽類和有機溶劑等化學葯品,在作業過程中會散發出大量有毒有害氣體,如安全管理工作做得不好,極易發生中毒,灼傷。
⑨ 鋅是稀貴金屬嗎
不是。鋅(Zinc)是第四"常見"的金屬,僅次於鐵、鋁及銅,不過地殼含量最豐富的元素前幾名分別是氧、硅、鋁、鐵、鈣、鈉、鉀、鎂。外觀呈現銀白色,在現代工業中對於電池製造上有不可磨滅的地位,為一相當重要的金屬。
⑩ 貴金屬提取
a. 加入氰化鈉(或氰化鉀)溶液,同時鼓入空氣:
4Ag + 8NaCN + O2 + 2H2O == 4Na[Ag(CN)2] + 4NaOH
4Au + 8NaCN + O2 + 2H2O == 4Na[Au(CN)2] + 4NaOH
b. 用金屬鋅還原,得到較純凈的金和銀:
2Na[Ag(CN)2] + Zn == 2Ag + Na2[Zn(CN)4]
2Na[Au(CN)2] + Zn == 2Au + Na2[Zn(CN)4]
c. 過濾,加回入硝酸,分離金答:
Au不溶於稀HNO3,過濾即得到金屬Au。
d. 濾液濃縮、冷卻結晶,可得到AgNO3晶體。
e. 將AgNO3加熱分解(避光)即得到金屬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