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期貨為什麼要補倉
不補倉就會被強平,補倉是為了繼續持有合約,說明他們對行情保有希望。
㈡ 如果期貨沒有杠桿效應,一萬元只能買一萬元的期貨,那麼期貨,和股票的風險哪個更大
你好,股票的風險:1.由於是T+1的交易規則,當天買入當天不能賣出,誰都不確定第二天會發生什麼,這是一個風險。2.方向風險。買入後,一旦被套,除了割肉止損之外,沒有辦法阻止它的下跌。那種補倉降低成本的方法,只能說是一種無耐之舉。3..停牌的風險。4.業績陷阱。5.系統性風險。整個大勢的風險。期貨的風險:1.杠桿風險:比如10倍的杠桿品種,意味著將你的資金放大了10倍,盈虧的比率自然增加了。2.方向風險:上漲做空,被套,下跌做多,被套。3.合約到期的風險:合約到期後必須平倉,對於被套的倉位而言,具有強制止損的風險。
㈢ 做期貨一定要使用杠桿嗎
是,期貨的高杠桿特點,決定了商品的價格波動會給我們的投資帶來巨大波動,這也是期貨市場獨有的魅力。但問題是,我們必須用這樣巨大的杠桿來操作嗎?是誰用槍指著我們的頭說,你非得用1萬元的本金來做10萬元的生意嗎?我認為,沒有。這顯然是一個資金管理的問題。我們完全可以用2萬、5萬,甚至足額的保證金來進行商品投資,當然,這樣就意味著資金的利用效率會大幅降低。這裡面的尺度,實際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我們在商品投資上的成敗。 看到過那麼多投資者在期貨市場上的風雲變遷,也曾經和一些成功、失敗者交流過,慢慢發現,在期貨市場,判斷,只是成功的一個要素,雖然是很重要的要素,但決不是唯一的。如果我們能對商品運行趨勢做出一個相對准確的判斷,那也只能是把我們往通向成功的道路上狠狠推了一把,至於能否走好,還需要其他要素的助力。那麼,決定能否從商品投資中盈利的要素還有哪些呢?個人認為,資金的管理以及及時的止損、對自己狀態(也就是所謂運氣)的清醒認識,都是取得盈利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資金管理,直接決定了我們能夠承受風險的能力。對於我來說,如果充分利用期貨的杠桿,是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可能我只會選擇做1比5的杠桿甚至更低。以個人而言,我覺得輕倉去投資的好處是,可以忽略掉很多短線的波動風險。對價格的中期判斷,相對短線的波動規律來說,更容易把握一些。那麼,如果說我使用的杠桿過大,既便判斷准確了中期的走勢,也很可能在短線的波動中被消滅。而如果輕倉去把握自己相對確定的中期機會,則可以不用太過於去理會短線的波動,以時間去驗證自己判斷的准確。 但也有很多投資者不認同,他們認為,進入這個市場,就要做好承受這個風險的准備,否則,根本就沒必要做期貨投資。另外,他們覺得,進行高杠桿交易的時候,在做好承受風險准備的同時,隨時准備在判斷出問題的時候進行止損以控制風險。應該說,這也是期貨投資中控制風險的一個必要手段。對於資金的管理,每個人的看法都不會一樣,這不重要,關鍵是我們在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首先要想到的就是自己准備投入多少、能夠承擔多大的風險,這樣,可能自己的心理會更穩定一些。 止損的重要性,對股票來說,可能遠沒有在期貨投資中那麼重要。期貨這個投資品種,出現之本源,就是生產商或者貿易商為了迴避遠期價格波動所進行的對沖。也就是說,既便是直接掌握著商品基本信息的生產商、貿易商,也對商品的價格波動心裡沒底。那麼,我們這些普通投資者,憑什麼就能自信的認為自己掌握著價格波動的密鑰呢?當然,我們也不必妄自菲薄,就此認為價格波動是神秘到無法掌握的地步,只是,我們的判斷,是不是也需要隨時根據市場的情況進行修正呢?當市場走勢已經證明自己的判斷出現了問題,或者說起碼是階段性與市場走勢不吻合的時候,是不是需要為了控制更大的風險而止損一下呢?即便後來的事實證明可能不止損更好,但我總覺得,不讓風險擴大到影響你繼續在這個市場做游戲的籌碼,保證本金安全,始終應該是投資的要務。 對自己狀態的清醒認識,更是我覺得能夠在這個市場立足的關鍵。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有段時間,自己的運氣特別好、判斷特別准,但也總會有段時間,不論如何努力,自己的判斷總是會出問題。這或許就是我們常說的運氣問題。對於運氣,自己無法去把握,但可以把握的是對自己的認識。當發現自己處於階段性低迷的時候,似乎不進行操作是更好的辦法。
㈣ 炒期貨可以不使用杠桿嗎「杠桿又是如何使用的」
杠桿就是你需要20W資金的時候只需要5W資金就能搞了,像商品期貨上面,操作20W的貨,不需要全款,用5%-20%的的資金就可以操作!
㈤ 期貨 可以不用杠桿么
期貨可以不用杠桿。期貨合約是多少錢,付多少錢就是沒有使用期貨杠桿,如果期貨合約是20萬,就付2萬元,那就是使用了10倍的杠桿。
杠桿使用風險:資金放大功能使得收益放大的同時也面臨著風險的放大,因此對於10倍左右的杠桿應該如何用,用多大,也應是因人而異的。水平高一點的可以5倍以上甚至用足杠桿,水平低的如果也用高杠桿,那無疑就會使風險失控。
(5)期貨有杠桿需要補倉嗎擴展閱讀:
一、金融杠桿
金融杠桿簡單地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
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和可能遭遇的風險。另外,還必須注意,使用金融杠桿這個工具的時候。
現金流的支出則可能會增大,常見的比如有福匯環球金匯的外匯保證金交易,否則資金鏈一旦斷裂,即使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巨大的收益,投資者也必須要提前出局。
杠桿率即一個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風險與資產之比。杠桿率是一個衡量公司負債風險的指標,從側面反映出公司的還款能力。一般來說,投行的杠桿率比較高,美林銀行的杠桿率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桿率在2007年為33倍。
二、財務杠桿效應
財務中的杠桿效應,即財務杠桿效應,是指由於固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
也就是指在企業運用負債籌資方式(如銀行借款、發行債券、優先股)時所產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
由於利息費用、優先股股利等財務費用是固定不變的,因此當息稅前利潤增加時,每股普通股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將相對減少,從而給投資者帶來額外的好處。
㈥ 如果期貨做穿倉了,就是不補倉,那期貨公司會把你告上法院,強制補倉嗎
不是強行平倉至足以支付保證金,如果再爆倉,就再平
㈦ 期貨是不是都有杠桿。
期貨是不是都有杠桿,期貨杠杠就是保證金制度,高杠桿對應高風險,這可能是一個誤區。杠桿是一個工具,風險來源於使用工具的人。高杠桿還可以讓保證金更低,釋放出更多可交易資金。很多人爆倉因為倉位問題,給10倍,滿倉,給100倍滿倉,那肯定越高爆倉越快。
㈧ 期貨市場為什麼要有杠桿
你好。杠桿作用是一種金融工具,允許個人將其市場風險增加到超過實際投資的水平。杠桿是回保證答金的副產品,並允許個人控制更大的交易規模。交易者將使用此工具來擴大其回報。必須強調的是,當使用杠桿時,損失也會放大。因此,理解杠桿需要被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期貨中的杠桿是期貨交易的原始機制,即保證金制度,「杠桿效應」使投資者可交易金額被放大的同時也使投資者承擔的風險加大了很多倍。期貨之所以需要杠桿交易是因為杠桿交易可以把市場的資金放大,從而加大交易量。之所以期貨市場敢提供較大的融資比例,是因為期貨市場每天的平均波幅很小,僅在1%左右,並期貨市場可以用投資者較少的保證金來抵擋市場波動,而無需他們自己承擔風險。
㈨ 期貨暴倉後補倉好還是減倉好
這是個復雜的問題,期貨由於是多倍杠桿,而且受到趨勢及消息影響劇烈波動所以做錯方向風險巨大!補倉得有足夠的資金更需要有精準的專業判斷及操作計劃,顯然經驗不足的個人投資者難以具備專業水平,貿然加倉或補倉更多情況下是由於不甘心虧損,屬於賭一把的性質。暴倉的話如果虧損絕對金額不是太多,比如十萬八萬這種量級的話建議認賠出局,冷靜一下重新調整心態,等價格基本穩定後再重新調集資金進行後續操作!如果虧損太多而你又有足夠的後續資金,最好還是先減部分倉位再適當追加保證金,以維持平倉線以上暫不宜大幅補倉,待形勢向有利方向發展再增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