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外匯交易中,判斷走勢方向正確與否的比例各佔多少比例
外匯行情走勢怎麼判斷?炒外匯時,很多的炒匯者都不知道如何判斷行情走勢,這也是很多的投資者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炒匯的難點,一是分辨行情是多頭,空頭或盤整形態,二是克服逆市操作的人性弱點,為此既要不斷積累經驗增加認知,又要對基本面技術面勤加研判,舍此並無捷徑可走。
讓趨勢做你的朋友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任何一種外匯的行情只有三種,即上升行情、下降行情及盤整行情。在外匯市場中,盤整行情約占每年交易日的70%-80%,其餘的20%-30%才屬多頭或空頭行情。有盤整行情中,投資人要先分辨出盤整的區間,再於區間的上檔賣出,下檔買進,即所謂的低買高賣,才能獲取利潤,而且風險也不致於過大,投資人若能理性執行停損策略,甚至可增加投資金額,以獲取更大的利潤。
但是市場上多數人仍然想適時掌握20%-30%的多頭或空頭行情,順勢操作。主要原因在於順勢操作的利潤非常可觀,而且停損出局的次數又較低、因此附加成本大為降低。更何況順勢操作者只是實行家而非發明家,只需依照既存的市場趨勢進行買賣即可,是屬於「知行皆易」的類型,所以市場人士認為「趨勢是你的朋友」(Trendisyourfriend)。但是在實際交易中存在著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分辨行情是多頭、空頭或盤整型態;一是「逆勢操作」是極難克服的人性弱點。對於人性弱點的克服,通常可經由經驗累積、蒙受虧損而增加認知等方式來達成;至於如何分辨行情是多頭、空頭或是盤整型態,則必須由基本面及技術面切入判定。投資人在外匯市場的操作,不論是買方或是賣方,基本前提應先對投資標的物未來的價格有所預測,再根據其預測決定投資策略及操作方向。例如當投資人看好美元對日元時,表示投資人認為美元將走多頭市場的格局,而日元相對走空頭格局,所以應買入美元,賣出日元,亦即站在美元的多方日元的空方。若這項預測正確,則投資人將可獲利。
掌握數據分析基本面基本面分析者認為貨幣的強弱反映該國經濟狀況的好壞,其強弱雖可能受其他非經濟因素的干擾而有暫時的波動,或產生與經濟體質相反的走勢,但就長期而言,其價位終將回歸到與經濟狀況相稱的地步。至於-國經濟狀況的好壞應如何衡量,則又得採取相對比較的方式。例如美國1996年度的經濟增長率估計可達3%,就基本面分析者眼中而言,這一數據並不能判斷美元應該走強或走弱,必須將之與前-年度的經濟增長率做比較,並與德國、日本等主要國家的經濟增長率相比較。如果前一年度美國的經濟增長率為2%,而1996年度德國、日本的經濟增長率約在1.5%的水準,則這個3%的數據提供給基本面分析者的想法是:美國的經濟日漸好轉,其經濟增長狀況較德、日兩國為佳,美元對馬克或日元應相對走強,以反映其經濟實力。基本面分析者即據此作為外匯買賣決策的指標,買入美元,賣出日元、馬克。
反映一個經濟狀況的數據,即一般所稱的經濟指標,除了經濟增長率外,林林總總,包括甚多,像貿易赤字、預算赤字、貨幣供給量、消費者物價指數(零售物價指數)、生產者物價指數(躉售物價指數)、失業率、房屋開工率、領先指標等。作為基本面分析者投注的焦點,各數據會由政府相關部門定期公布,這類型的投資人皆會收集分析各數據,進一步分析比較,作為判定各傾向未來走勢的根據。
這類的分析預測是否正確?成效如何?可以看看國際投資者,他們廣設經濟研究部門,負責分析各主要國家的經濟狀況。而在美國等政府機構發表重要經濟指標前,市場上的投資人會先結清外匯部位或降低外匯部位,外匯市場呈現如臨大敵的氣氛,銀行交易員則徹夜守候。從經濟指標發表後的眾生相,可知基本面分析在外匯市場確確實實具備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而經濟指標發表後,貨幣走勢受其影響,強者可能更強,也可能轉弱;弱者可能更弱,抑或轉強,在顯示「經濟指標為市場驅動者」(Marketmover)的真實寫照,如此具有影響力的因素,參與外匯投資者如何能漠視它?所以不論基本分析預測貨幣市場未來走勢的正確性如何,長久以來,基本面分析確已成為市場參與者投資決策的圭臬。
基本分析適合預測中長期走勢以基本面分析來預測貨幣中長期走勢,如未來6個月、1年或2年尚稱適當,可是自金本位製取消,國際通行浮動匯率制度後,基本面以外的因素也或多或少會影響貨幣價格。例如外匯市場規模日益擴大,參與外匯投資的人日益增加,國際外匯市場每日成交量已由年的8000億美元,增至1995、,1996年的1兆2000億美元,其中80%、約1兆美元的成交量屬於投機性交易。投機客每分每秒都在國際市場買進賣出,大筆金額的買賣,也會影響外匯行情。
而整個國際社會日益開放,宛如一個地球村,國際資金進出各國的自由度日益提高。國際支付系統如美國的CHIPS、英國的CHAPS系統,都使得資金的移轉速度加快,甚至可在瞬間完成。國際資金宛如長了翅膀,熱錢應運而生,非但影響各國的貨幣政策,更常扭曲基本面應反映的貨幣合理價位,造成基本面分析的短暫失靈,所以外匯投資者已逐漸修正基本面的運用,除了以它作為中長期走勢預測的工具外,也搭配技術面分析的資料,據以做成投資決策。
基本面分析外匯走勢由來已久,教科書中所提到的「購買力平價說」,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購買力平價說基本理論認為各國貨幣的價格關系與各國用等量貨幣購買某一物品的數量多寡有直接的關系。例如購買一個雞蛋,在美國、日本、德國各需花費美元1元,日幣100元,馬克1.5元,即可推論出1美元、100日元及1.5馬克具有相同的購買力,因此其間貨幣價格應為1美元等於100日元等於1.5馬克。但若將這種理論與現行外匯價格比較,會發現某一貨幣被高估或低估了。另外。商品選樣的不同,計算出來的貨幣購買力也有差異,幣值是否被高、低估,以及高估低估的比率也會有差別。例如以美國美林證券公司經濟研究部門提供的資料來看,在1996年4月與美元的購買力相較,被高估的貨幣有日元、馬克、瑞士法郎、紐西蘭幣,高估幅度分別為35%、20%、10%及9%;被低估的貨幣有英鎊、加拿大幣、法國法郎、澳幣,低估幅度分別為20%、16%、8%及現今的外匯市場脫離固定匯率時代已久,所以大至各種政治、經濟消息,小至謠言、傳聞皆足以震撼市場。單以購買力平價說來推斷貨幣應有的價位顯然過於單純,投資者只可將這種理論推演出的貨幣價位當作參考。
『貳』 外匯交易中什麼是外匯倉位動態平衡法
倉位動態平衡法,就是將持倉保證金占總賬戶權益的比率始終維持在一個固定比率,而其賬戶持倉量則隨賬戶總權益和單位保證金的變化而變化。那麼,外匯交易時如何使用倉位動態平衡法?方法如下:
在持倉數量固定的情況下,價格變化引起的保證金水平變化和盈虧引起的帳戶權益變化之間是不一致的。即在做對方向時,倉位比例越變越小;在做錯方向時,倉位比例越變越大。也就是在計劃盈虧比內,只能達到限定損失,但無法做到擴大盈利彈性。而採用倉位動態平衡法,即在倉位比率相同的情況下,在做對方向時,持倉量不斷增加;在做錯方向時,持倉量不斷減少。也就是在盈利時加倉,在損失時減倉。
採用倉位動態平衡法,可以減少損失,擴大盈利,從而有助於提高單次計劃操作的實際盈虧比。提高的幅度,取決於採用的倉位比率、市場波動率和倉位調整的時機。
在實際交易中採用什麼水平的倉位比率才比較合適,要視個人和市場情況而定。通常情況下,經過常規決策體系制定的計劃,哪怕是在基本面和技術面均達到共振的機會,其倉位比率最好也不要超過60%,而非常規決策體系採取的操作,其倉位比率最好不要超過30%的水平。筆者的經驗是比較傾向於單品種倉位比率不超過30%。因為這一比率水平可以讓交易者的思維心態處於較穩定的狀態。
總之,只要交易者讓自己的頭寸保持在一個固定合理的倉位比率下,不管價格如何變動,都可以通過倉位的動態平衡調整來達到交易心理的平衡穩定。
倉位動態平衡法,其實可以看作是一個輔助的風險控制與盈利增強手段。這一動態平衡調整是在計劃盈虧比區間內的調整。也就是說,如果計劃平倉條件一旦被觸發,將不再調整持倉頭寸,而應按交易計劃全部了結。
任何的資金管理方法都有利有弊,倉位動態平衡法也一樣。比如,在振盪行情中會造成倉位動態調整過頻,增加調整成本和損失風險,並可能對交易心理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倉位動態平衡調整時機,以及對市場波動率的掌握,是交易者應提高的技能。其實,對於交易者來說,重要的是明白其中的理念,了解其優缺點並合理應用。
『叄』 外匯幅度擴大有什麼影響
這個問題分幾個方面來看
第一 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是人民幣國際化喝利率市場化進程當中的一步 只有利率波動浮動達到一定比值的時候(一般為20%)才可以稱得上是自由兌換
第二 從另一個分析角度來看 高層已經開始著手應對因經濟增速減緩所產生資本外流的情況 從去年到今年一季度的貿易差額就可以看出端倪 所有降低存準是後招
第三 人民幣資產面臨重估 對金融市場價格可能會形成下行壓力
『肆』 如何在外匯交易中判斷趨勢的拐點
外匯交易怎樣判斷趨勢的拐點
進行外匯交易的過程中,趨勢的判斷是決定交易方向的重要因素。但是很多投資者還是很難掌握判斷拐點位置的方法從而導致了一定程度的虧損或者是對盈利結果不是很滿意。
其實外匯交易判斷趨勢的拐點只要記住三點就可以了。
有三種背離方式判斷趨勢的拐點。
第一種方式,最近一次外匯交易下跌(上升)的角度與上次下跌(上升)的角度進行比較,角度代錶速度,代表效率。角度如果有變緩,則表明出現了效率上的背離。這種背離是基於維持原有趨勢的力量的效率降低,原有趨勢內部力量發生了不利保持原有趨勢的變化。
第二種方式,最近一次外匯交易下跌(上升)的幅度與上次下跌(上升)的幅度比較。幅度代表總體力量,代表效果,代表耐力。如果幅度降低,則表明出現了總體規模(力量)的背離,這種背離是由於原有趨勢維持下去的耐力降低,總體力量衰竭。
第三種方式,最近一次反彈(回調)的角度和幅度與上次外匯交易反彈(回調)的角度和幅度比較。如果幅度相同,但角度增大;或者角度相等,但幅度增大,或者幅度與角度均增大,則表明反趨勢力量的增強,有可能形成拐點,可等再次下跌或者上升後採取行動。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背離,是反趨勢力量的背離。可稱之為反背離。
當然最好比較再次下跌(上升)與上次下跌(上升)的角度和幅度。但反背離可以提前預測並注意可能出現的背離。
外匯交易趨勢的判斷對投資方向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趨勢選擇正確,那麼盈利就是肯定的了,但是如果選擇錯誤那麼等待我們的就只有虧損了。對於很多剛剛開始進入匯市的投資者來說准確判斷拐點確實是很困難的事情,但是也要在不斷的外匯交易中慢慢的進行摸索。
『伍』 外匯交易中的主要貨幣對有哪些
外匯交易中的主要貨幣有人民幣、美元、日元、歐元等。『陸』 外匯交易中如何衡量市場波動性
對於外匯交易者來說,波動性雖不能直接顯示出市場價格的的波動方向。但波動性往往能顯示出市場行情的大幅波動帶來的影響,市場的巨幅波動可能匯市交易者急著反轉做單或調整倉位改變投資組合。所以,了解 外匯交易中如何衡量市場波動性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外匯市場中的一個黃金規則是:無論是向上波動還是向下波動,高波動性對交易者來說都是風險,對市場來說是恐慌的信號。交易者轉瞬間就有可能將收益被虧損迅速逆轉。當然,波動性也有可能會帶來機遇和快速收益。
然而,在巨幅波動的市場行情下建倉,交易者還是需要仔細斟酌相關風險,同時還要做好資金管理。市場波動性下的倉位管理是成功交易的關鍵,但是好的建倉位只是成功的開始。對於波動性大的市場行情,交易者可以嘗試使用波動性指標來管理倉位,同時衡量自己為目標收入而承擔的風險。這樣的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交易規模和虧損交易筆數的最小化,以及實現收入的最大化。
對於外匯交易中市場波動性的衡量,交易者可以嘗試使用波動性指標真實波動幅度均值。真實波動幅度均值是一個應用廣泛的波動性指標,是真實波動幅度的移動平均值。真實波動幅度是:市場當前高點和當前低點的差、市場當前高點減去之前收盤價的絕對值以及市場當前低點減去之前收盤價的絕對值這三個值中的最大者。
『柒』 請問外匯交易中什麼叫做 價格跳空跳空的幅度大嗎
價格跳空就是此次開盤價格高於前一收盤價格或者是開盤價格低於前一收盤價格,產生一跳空缺口。
有時候跳空幅度也比較大。周一時候經常有跳空現象出現。
『捌』 什麼是外匯波動率指標
外匯交易中有些波動率指標會隨時間變化而發生劇烈變動,而另一些指標則相對比較平穩,交內易者可以根據容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此外,有些外匯波動率指標的計算包含了過去時間窗口的所有數據點,而另一些則只包含了一部分點的數據,因此建議交易者選擇計算數據點更多波動率指標,這樣准確率會更高。
外匯波動率指標的作用是用來描述匯價運行過程中變動的速度和幅度。這樣交易者可以用來分析外匯市場在某一段特定時期的變化,因此外匯波動率指標可以說是一種市場價格分散度或變動狀態的度量指標。
一般常見的外匯波動率測度指標有多種類型,常見的是通過最高價和最低價衍生得到的價格波動區間,還有的是價格圍繞趨勢線的分散程度、歷史波動率以及由期權定價反推出來的隱含波動率。
英為財情提供了實用的工具來計算外匯波動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