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4年我國外匯儲備38430億美元,佔世界外匯儲備的多少
國家統計局發布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數據顯示,2014年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8430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17億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1428元人民幣,比上年升值0.8%。
❷ 中國2014年有多少外匯儲備
我國外匯儲備增長到8536億美元,成為全球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突破萬億美元大關,達到10663億美元,全年外匯儲備增加2473億美元。
❸ 2013年我國外匯儲備是多少
2013年還沒有結束,目前的外匯儲備大約是3.2萬億美元。
❹ 中國2014年有多少外匯儲備
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達到了3.8萬億美元的規模,整體來說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還是相當龐大的
❺ 中國外匯儲備的狀況發展
中國外匯儲備(不含港澳台)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 2006年2月底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總額為8537億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匯儲備),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中國大陸外匯儲備作為國家資產,由中國人民銀行下屬的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管理,部分實際業務操作由中國銀行進行。
2010年12月國家外匯儲備28473.38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億美元。
中國外匯儲備--2010年單位:億美元 月份 數額 1 24152.21 2 24245.91 3 24470.84 4 24905.12 5 24395.06 6 24542.75 7 25388.94 8 25478.38 9 26483.03 10 27608.99 11 27678.09 12 28473.38 2009年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1316億美元,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另外,6月M2同比增長28.46%,創下1996年5月份以來新高,而M1同比增長24.79%,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09年7月15日的數據, 2009年上半年,中國人民銀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貨幣信貸快速增長,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
國家外匯儲備增長17.84%
2009年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1316億美元,同比增長17.84%。上半年國家外匯儲備增加1856億美元,同比少增950億美元。6月份外匯儲備增加421億美元,同比多增302億美元。6月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8319元人民幣。
2001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加速融入全球經濟,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國際收支持續大額順差,對國民經濟影響日益增強,加之西方經濟持續低迷,促使外國直接投資大幅度增加,全年增量超過500億美元。2001年全年外匯儲備凈增466億美元,外匯儲備量突破2000億美元居於世界第二位。伴隨著入世後外匯儲備規模的較快增長,2001年,外匯儲備經營以規范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為目標,建立了投資基準經營管理模式和風險管理框架,完善了大規模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的體制機制。
與此同時,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高速增長,總值超過6000億美元。此外,美元利率的下降使得人民幣利率水平高於美元,進一步促進了外匯的流入。因此,在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的推動下,中國的外匯儲備出現大幅增長,2006年2月底更是達到8536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的8501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一。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三季度,我國對外金融凈資產17962億美元,同時外匯儲備達到了38877億美元。
中國成立外匯管理機構20年來,外匯儲備規模增長了78倍。
2015年2月2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數據顯示,2014年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8430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17億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1428元人民幣,比上年升值0.8%。
12月減少1079億美元
2015年12月,外匯儲備減少1079億美元,全年累計出現了首次下滑,當月降幅超出經濟學家的預估,人民幣貶值擔憂加劇。
2015年12月末中國外匯儲備為3.33萬億美元,較11月下降創紀錄的1079億美元。
在經濟減速和股市重挫之際,中國政府為了抑制人民幣貶值而消耗了外匯儲備。人民幣兌美元周四跌至五年低點,當日央行把中間價設於出乎意料的低位,暗示其對人民幣貶值的容忍度上升。
2015年12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5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3304億美元,比上年末減少5127億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2284元人民幣,比上年貶值1.4%。
❻ 全球外匯儲備排行榜
排行 國家和地區 外匯儲備(單位:百萬美元) 數據截至日期
1 中國大陸 1,756,600 2008年4月
2 日本 1,003,836 2008年4月
3 俄羅斯 548,100 2008年5月
4 印度 316,200 2008年5月
5 中國台灣 286,860 2008年3月
6 韓國 260,500 2008年4月
7 巴西 197,209 2008年5月
8 新加坡 177,629 2008年3月
9 香港 160,700 2008年3月
10 德國 143,942 2008年4月
12 法國 125,311 2008年2月
15 義大利 106,843 2008年2月
16 英國 99,956 2008年3月
23 美國 75,850 2008年3月
28 加拿大 43,057 2008年3月
❼ 到底擁有多少外匯儲備才夠用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外匯儲備在1月份已經低於3萬億美元。盡管外匯管理部門重申,無須特別看重所謂的「整數關口」。但是,一個問題依然被各界關心:到底應該持有多少外匯儲備才算夠用?
衡量外儲夠用或者充足與否,全球尚沒有統一的度量標准。目前廣泛使用的有兩種指標,一種是重點關注基礎清償能力的傳統指標,另一種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出的綜合衡量外儲充足性指標。從兩種指標來看,我國外儲的規模依然是充足的。長期來看,衡量外匯儲備是否充足,還需要考量人民幣匯率的彈性。
聚焦基礎清償的傳統指標
傳統外儲充足性衡量指標主要包括兩項:一是進口覆蓋,該指標反映在遭受沖擊情況下進口可維持的時間,國際貿易是最基礎的國際經濟活動,應予以最優先保障,充足水平要求外儲足夠應付3個月的進口;二是短期債務覆蓋,用來衡量一國在危機時的外債償還能力,充足水平要求外儲能100%償還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外債。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今年1月底表示,從對外支付能力和債務清償能力看,目前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仍是十分充裕的。按照傳統的衡量標准,在進口支付方面,外匯儲備需要至少滿足3個月的進口,假定沒有人民幣對外支付,目前是4000億美元左右的外匯需求,其實跨境已經可以用人民幣支付了。在對外債務償還方面,外匯儲備需要覆蓋100%的短期外債,目前本外幣短期外債規模為八九千億美元,比2014年末的1.3萬億美元明顯下降,說明近一段時期外債償還壓力已經得到較大釋放。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認為,除了外匯儲備,中國還持有其他儲備資產和外匯資產,這些資產也構成了中國對外支付能力的一部分,在極端情況下也可以用於維護金融穩定。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認為,評價外匯儲備是否充足,應從外匯儲備的最主要用途出發,優先保障進口支付和短債償還這些最基本的需要,避免發生貨幣危機與債務危機疊加的國際收支危機。
❽ 2013年至2015年外匯儲備數額
2013年末3.82萬億美元
2014年末3.84萬億美元
2015年末3.33萬億美元
❾ 2014年10.11中國的國際儲備的規模和結構
一、北京10月16日,央行發布2014年前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
中國9月末外匯儲備余額為3.89萬億美元,預期4.0095萬億美元,前值3.99萬億美元修正為3.9932萬億美元(第二季度)。
二、中國外匯儲備的結構從來沒有對外明確公布過,目前屬於國家金融機密。
據估計,美元資產佔70%左右,日元約為10%,歐元和英鎊約為20%,依據來自於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路透社報道以及中國外貿收支中各幣種的比例。
❿ 截止2014年底我國的外匯儲備會不會持續增加
2014年年底,我國外匯儲備不會持續增加。
外匯儲備的增加,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
1、央行在外匯市場買入外匯形成外匯儲備。而2014年下半年,央行徹底放棄了對匯率的常態式干預,基本沒有通過外匯市場買入外匯,也就基本沒有通過買入外匯增加外匯儲備。此外,在年底人民幣匯率下跌時,不排除央行為穩定人民幣匯率入市釋放了一些外匯儲備(是猜測,目前沒有公開數據支持),這樣會導致外匯儲備的減少。
2、外匯儲備投資收益的獲得。這一塊數據很難得到,但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真的很少,對外匯儲備的增長可能可以忽略不計。
3、外匯儲備的構成結構中,非美貨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動會影響外匯儲備的折美元數。4季度美元指數大漲,中國外匯儲備中的歐元、日元資產折算成美元金額下降,這部分影響非常大。
基於以上分析,2014年年底的外匯儲備折美元金額很可能較3季度末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