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年可以進行外匯交易的天數究竟有多少
一、廣義上的外匯交易,理論上是每天都可以交易,例如現鈔換匯也算是外匯交易的一種。
二、通常的外匯交易稱為外匯保證金交易,也就是炒外匯。這是一種以賺取差價為目的的投機行為,非常注重市場的「點差」(炒外匯的「手續費」),所以很多時間是不適合交易的。
下面是我的一些估計:
1.外匯交易商允許下單的時間天數,大約是50個星期*5天=250天
2.扣除西方主要市場的節假日(點差會擴大,行情難預測等不利的因素),那麼大約就是剩下230天。
3.幾乎每年都有那麼幾件財經大事,例如美國債務上限,英國脫歐那樣的大事件,很多人也是選擇不交易的,應該再扣除5天那樣。
4.很多人認為星期五的行情是非常難預測的,個人對此保留一下意見(根據「兩儀交易法則」的模型,星期五的行情大部分就是非農(單邊行情),和獲利回吐行情(因為大部分的人不喜歡持單過周末),這兩種。如果您也不喜歡星期五,那麼就得再扣除50天。
我個人認為,一年中適合炒外匯的天數大約是200天左右。
2. 每年兌換外幣額度是從1月1日到12月31日計算嗎
每年兌換外幣額度是從1月1日到12月31日開始計算的。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十四條境內個人外匯匯出境外用於經常項目支出,按以下規定辦理:
外匯儲蓄賬戶內外匯匯出境外當日累計等值5萬美元以下(含)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憑經常項目項下有交易額的真實性憑證辦理。
手持外幣現鈔匯出當日累計等值1萬美元以下(含)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憑經常項目項下有交易額的真實性憑證、經海關簽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境旅客行李物品申報單》或本人原存款銀行外幣現鈔提取單據辦理。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規定,境內居民個人因私兌換外匯業務指定由中國銀行統一辦理。居民在以下情況,可到中行各地分支機構購匯:出境旅遊、探親、會親兌換外匯,去香港、澳門地區可兌換1000美元,或1000美元的等值外匯。
去香港、澳門地區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含台灣)可兌換2000美元,或2000美元的等值外匯;自費留學以及自費出國就醫人員出境時可一次性兌換2000美元,或2000美元的等值外匯;居民個人自費出境參加國際學術活動,被聘任教等,如邀請方不負擔旅途零用費,則按照出境探親標准兌換外匯。
3. 個人外匯年度限額 如何取消
工行最多一次能收多少外匯
懸賞分:50 - 解決時間:2009-9-3 14:53
我有個客戶說今天要打款過來了,我想問一下中國工商銀行一次性收外匯的限額是多少呢?總共的限額是多少呢?要多久能收到呢?是不是超過一定金額兌換成人民幣比較難呢?
收匯不限,快的話半天就到帳,你要自己電話問銀行,等銀行打電話就要晚一天
但個人結匯就需注意,一年只能結五萬美金等值,超過部分就先不要結,轉賬到你的直系親屬賬戶,讓他們結,如果還沒結完,就繼續轉到他們的直系親屬賬戶。。。(估計你親戚多的話能轉大半個中國),這樣做目前是最合法的
http://..com/question/115437508.html
國外資金如何入境
懸賞分:200 - 離問題結束還有 15 天 5 小時
最近我一個哥們的朋友 說在國外做生意 有幾百萬的美金 想匯到國內 但是如果匯到個人賬戶 每次只能匯三四萬美金 (我對外匯方面一竅不通) 因為我家是做生意的 在國內有工廠 而且有進出口權 他想借我這公司 把錢匯到公司賬戶上 然後再給他 給我一定數額的好處費 而且數目還比較可觀 因為我對這些不了解 而且對我這個朋友的朋友也更是不了解 怕涉嫌違法 所以我想請教一下了解這方面的朋友 根據我所描述的情況
1 該人敘述的情況是否屬實?(匯到個人賬戶有限制這個說法)
2 像這種情況(國外資金匯入國內)正規的程序應該是怎樣的?
3 這種情況如果涉嫌違法,最有可能是哪些方面? 請一一解釋一下?
4 如果對方不涉嫌違法,我們只是幫他一個忙的話,我們公司會有哪些損失?比如上稅,手續費之類的。
請了解的朋友 認真幫我解釋一下,因為小弟才疏學淺,而且違法的事情我從來不做, 大家回答的時候 盡量按照我的問題的序號 一一回答 以便我參考 回答的合理 正確的話 小弟不惜高分獎勵
1.每人每年5萬美金可隨時結匯,超過部分需通過直系親屬間劃轉結匯(先打到你的賬上,你只結5萬後將多出來的不要結匯,全部轉賬到你父母、妻子的賬上,你父母、妻子結過15萬後將多餘的轉賬到你兄弟姐妹和你妻子的父母賬戶,你兄弟姐妹、你妻子的父母結過後將多餘的轉賬到他們的妻子或丈夫、你妻子的兄弟姐妹賬戶,他們結完匯後再將多餘的轉賬到他們的父母賬戶。。。這樣都是直系親屬間轉賬,不違規,只要你願意,估計大半個中國都能轉一遍,這就是我們那些高薪弱智的**們設計的監管程序,你不用別人也會這樣用)
2:公司賬戶:以貨款形式正常收匯結匯,在以後的出貨品種里和第三方(你的其他客戶)約定好,報高出貨價格,慢慢將此筆款消化,還能享受較多出口退稅
3:私人賬戶目前貌似不違法,只是較麻煩,這就是近幾年熱錢進來就是抓不住的一個原因,但以後那天政策補掉此漏洞就不一定了;公司賬戶必須有一個鐵桿的第三方,不然容易露餡,只要第三方願協助你,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這也是目前熱錢進來老是不能被抓住的一個原因
4:相對你前面所講有比較可觀的好處費,私人賬戶產生的費用就是毛毛雨了;公司賬戶就看你和第三方的關系,如果只是幫忙也沒什麼費用,還會多點退稅
http://..com/question/115060600.html
4. 個人每年外匯限額是多少
個人每年外匯限額是5萬美金。
7月1日,被稱為史上最嚴外匯新規的《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央行的這份管理辦法主要是對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加強監管,要求金融機構按照規定上報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中國居民每年每人5萬美元購匯的額度仍然保持不變,但是換匯過程變得繁瑣了,監管也變得更加嚴格了。
拓展資料
一、居民個人購匯實行指導性限額管理。
居民個人辦理繳納境外國際組織會費、境外直系親屬救助、境外郵購等沒有實際出境行為的購匯的指導性限額為每人每次等值3000美元。居民個人辦理出境旅遊、朝覲、探親會親、境外就醫、商務考察、被聘工作、出境定居、國際交流、境外培訓、其他出境學習、外排勞務等項,購匯的指導性限制額為:簽證上的出境時間在半年以內的,每人每次等值3000美元;出境時間在半年以上(含半年)的,每人每次等值5000美元。但邊境旅遊的購匯指導性限額為每人每天等值100美元(含100美元),每人每次購匯最高限額等值500美元(含500美元)。
二、個人購匯指南
1、首先,無論是通過櫃台或是網上銀行辦理購匯,均需要填寫《個人購匯申請書》, 對個人購匯用途進行更詳細的調查。可以購匯的用途包括因私旅遊、境外留學、公務及商務出國、探親、境外就醫、貨物貿易、非投資類保險、咨詢服務及其他共9大類。
2、但申請書上明確,「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違者將列入『關注名單』,當年及之後兩年不享有個人便利化額度」。
(資料來源:個人購匯——網路)
5. 外匯 每年 平均 交易日 多少天
通常外匯的交易時間為星期一5:00至周六晚上3:00。節假日不休。只是遇節假日,當天該地區不出經濟數據而已。對外匯的正常交易無影響。如果是做紙黃金,有一些外匯平台的軟體上亦可作紙黃金。
美股除周未和假日外,交易時間(北京時間)為夏季:21:30至4:00;冬季:22:00至5:00
美國的假日主要有聖誕12月24—25日兩天。元旦1月1一天。1月15:馬丁·路德·金的生日紀念日,2月中旬:總統日。戰爭紀念日 (5月最後的星期一),7月4日:美國獨立日。9月初的星期一:勞動節。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感恩節。還有兩個是華盛頓誕辰2-20和耶穌受難日4-14好像亦會放假。
期貨,不知道是中國的還是國外的。
6. 外匯市場交易時間是什麼時候
招商銀行:
工作日:8:30-22:00;
周末、節假日及每年的12月31日:8:30-17:20;
春節、國慶期間:無法辦理。
【溫馨提示】
如遇突發事件,以外管局系統的開放時間為准。如到櫃台辦理,還需在櫃台的營業時間內。
7. 人民幣兌換外幣每人每年最多可兌換多少
1、根據《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規定,對個人結匯和境內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為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
2、實際兌換的價格並非網上查的匯率,比如網上查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為:1美元=6.8585人民幣,而去銀行兌換的時候,可能是6.9元人民幣才可以兌換1美金。不同銀行的售匯價格是不一樣的,可以多查查不同銀行的售匯價格。
3、銀行是國內唯一正規的購匯途徑,辦理購匯業務需要攜帶身份證。
(7)外匯每年幾號清零擴展閱讀:
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8. 請問外匯交易的節假日時間有哪些
外匯是一個由全球各個市場組成的連續市場,因此外匯節假日里包括了全球主要國家的節假日,這其中應重點關注歐洲國家和美國節假日,因為外匯交易最大的兩個市場就是歐洲市場和美國市場。
1月1日
新年New Year's Day :中國、香港、韓國、美國、加拿大、日本、紐西蘭、英國、德國、法國
台灣節假日——開國紀念日
1月2日
紐西蘭節假日——新年次日Day After New Year's day
1月7日
日本節假日——成人節(1月的第2個星期一)
1月21日
美國節假日——馬丁路德金的生日紀念日Martin L. King, Jr. Day(1月的第三個星期一)
1月26日
澳大利亞節假日——建國紀念日
2月6日
除夕:中國、中國香港(換休)、台灣、韓國
紐西蘭節假日——建國紀念日(紀念《懷唐伊條約》簽字日)
2月7日
正月初一:中國、台灣、韓國
2月8日
正月初二:中國、香港、台灣、韓國
2月9日
正月初三:香港、台灣
2月11日
日本節假日——建國紀念日
2月12日
日本節假日——換休
2月18日
美國節假日——總統紀念日President's Day(2月的第三個星期一)
2月28日
台灣節假日——和平紀念日
3月1日
韓國節假日——三一節(獨立運動紀念日)
3月20日
日本節假日——春分節
3月21日
復活節前的星期五Good Friday節假日——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德國、香港
3月22日
澳大利亞節假日——復活節前的星期六
3月23日(一般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
復活節Easter Day, Easter Sunday:加拿大、紐西蘭、德國、法國
3月24日
復活節次日/復活節後第一個星期一Easter Monday節假日——加拿大、香港、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德國、法國
4月4日
清明節: 中國、中國香港、台灣
4月5日
韓國節假日——植樹節
4月25日
澳新軍團紀念日Anzac Day(退伍軍人紀念日):澳大利亞、紐西蘭
4月29日
日本節假日——昭和紀念日
5月1日
勞動節:中國、香港、德國、法國
5月2日
聖靈升天紀念日:德國、法國
5月3日
日本節假日——憲法紀念日
5月4日
日本節假日——綠色紀念日
5月4日
日本節假日——換休
5月5日
兒童節:韓國、日本
英國節假日——五月銀行假日Early Monday
5月8日
法國節假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停戰紀念日Victoire/Le 8 Mai
5月12日
佛誕(農歷四月八日佛祖誕辰日):香港、韓國
5月19日
加拿大節假日——維多利亞女王誕辰紀念日Victoria day
聖靈降臨日次日:德國、法國
5月26日
美國節假日——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
英國節假日——春季銀行假日Spring Bank Holiday
6月2日
紐西蘭節假日——維多利亞女王誕辰紀念日
6月6日
韓國節假日——顯忠節(忠靈節、愛國者紀念日)
6月9日
澳大利亞節假日——維多利亞女王誕辰紀念日Vicotoria Day(西澳除外)
端午節次日:中國、中國香港、台灣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6月8日星期日,公休改為翌日)
7月1日
加拿大節假日——建國紀念日Canada Day
香港節假日——特區成立紀念日
7月4日
美國節假日——獨立紀念日Independence Day
7月14日
法國節假日——大革命勝利紀念日/國慶節Fete Nationale
7月17日
韓國節假日——制憲節(憲法紀念日)
7月21日
日本節假日——海洋節(7月的第3個星期一)
8月6日
英國(蘇格蘭節假日——夏季銀行假日
8月15日
韓國節假日——光復節 (獨立紀念日)
法國節假日——聖母升天日Assomption
8月25日
英國節假日——夏季銀行假日Summer Bank Holiday (蘇格蘭除外)
9月1日
勞動節Labor Day(9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美國、加拿大
9月15日
中秋節次日:中國、中國香港、台灣、韓國,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是9月14日星期日,公休改為翌日)
日本節假日——敬老節(9月的第3個星期一)
9月23日
日本節假日——秋分節
10月1日
國慶節:中國、香港
10月2日
中國節假日——國慶節
10月3日
中國節假日——國慶節
韓國節假日——開天節(建國紀念日)
德國節假日——統一紀念日
10月7日
中國香港節假日——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
10月10日
台灣節假日——國慶節
10月13日
加拿大節假日——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
日本節假日——體育節(10月的第2個星期一)
美國節假日——哥倫布紀念日Columbus Day(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
10月20日
紐西蘭節假日——勞動節
11月1日
法國節假日——萬聖節Toussaint
11月2日
法國節假日——鬼節Defunts
11月3日
日本節假日——文化節
11月11日
美國節假日——退伍軍人紀念日Veteran's Day
加拿大節假日——停戰紀念日Remembrance Day
法國節假日——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紀念日Fete de la Victoire/Armistice
11月23日
日本節假日——勞動感謝節
11月24日
日本節假日——換休
11月27日
美國節假日——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
12月23日
日本節假日——明仁天皇誕辰紀念日
12月25日
聖誕節Christmas Day:美國、加拿大、香港、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德國、法國
12月26日
聖誕節的次日/節禮日Boxing Day: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德國、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