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現金買外匯 記帳憑證怎麼做
借:現金——美圓
貸:現金——人民幣
明白了嗎?
B. 在電算化會計中,外幣的會計憑證如何填制
這個你必須在最初原始設置時,選項里設置了外幣核算,在期初設置科目時,設置了銀行存款二級科目,專門用來核算外幣的銀行賬戶,這樣在輸入憑證中,輸入該二級科目時,就會自動彈出外幣窗口,你輸入數據就可以了
如果當初沒有設置,是不能填制外幣的會計憑證的
C. 外幣賬戶收到外幣匯款如何做憑證
1)《會計法》規定,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解釋下:因為編制財務報表需要人民幣計價,因此需要轉化為人民幣賬戶,
2) 匯率選擇:一般選擇月初第一天或者月末最後一天,法定節假日除外,匯率選擇:外匯人民幣中間價。
3)收到外匯,「銀行結匯成人民幣」與 會計入賬時候,「根據確定的匯率轉化人民幣賬上數字」差額,計入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4)舉例:
<1>12月1日美元對人民幣掛牌價6.3353 。12月4日你收到10000美元,
會計入賬分錄: 匯率 金額
借:銀行存款-美元賬戶 6.3353 63353
貸:相關賬戶 63353
<2>12月8日 銀行結匯10000美元 ,該日銀行結匯匯率6.3319,你實際收到銀行存款:63319元。
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某某支行 63319
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34
貸:銀行存款--美元賬戶 6.3353 63353
這樣:美元賬戶余額為0。
D. 外匯會計分錄
匯兌損益亦稱匯兌差額,就是由於匯率的浮動所產生的結果。企業在發生外幣交易、兌換業務和期末賬戶調整及外幣報表換算時,由於採用不同貨幣,或同一貨幣不同比價的匯率核算時產生的、按記賬本位幣折算的差額。簡單地講,匯兌損益是在各種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過程中,因採用不同的匯率而產生的會計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異。
1、收匯的時候做賬;借:銀行存款(外幣)
貸:應收/款項
2、結匯的時候已經做了借:銀行存款(人民幣)
貸:銀行存款(外幣)
3、這個時候外幣金額已經跟銀行的賬單上一致了
4、不同的只是在你收匯的時候的匯率和結匯的匯率不同,換成的人民幣也不同,所以調整的是借:財務費用貸:銀行存款(人民幣)
E. 結匯會計分錄怎麼做
1、結匯分錄
借:銀行存款--人民幣(轉出的外幣*銀行買入價)
財務費用--匯兌損益(差額計入)
貸:銀行存款--外幣(轉出的外幣*銀行中間價)
2、代理出口收匯、付匯核算
根據銀行單據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外匯帳款
同時根據一定比例收取代理手續費
借:銀行存款(應收外匯帳款)
貸:其它業務收入
(5)銀行外匯會計憑證擴展閱讀:
一、有關利息收支的會計處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利息收支核算的內容已由原來的銀行存貸款利息核算,逐漸擴展到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主管部門之間的借貸利息核算,而且表現形式漸趨多樣化。
(1)大多數企業將相互間拆借資金的利息計入「財務費用」,這種處理方法是不合適的。按照稅收政策,非金融機構將資金提供給對方,並收取資金佔用費(包括主管部門向所屬企業撥付資金收取的資金佔用費),均視為貸款行為。
應按金融保險業稅目徵收營業稅。因此,應將此項資金佔用費收人列為「其他業務收入」,並繳納營業稅、城市建設維護稅和教育費附加等。
(2)企業間的賒銷業務日益頻繁,時常出現買方延付貨款的現象,為此,買方需支付違約金或延期付款利息。此項經濟業務與企業間的資金拆借有所不同,其利息收入應視為主營業務的價外收入,列入主營業務收入。
按現行稅法規定,所謂價外費用,是指在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款、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延期付款利息)等,此項收入應與主營業務收入適用同一稅種、稅率、不能作為「其他業務收入」入帳,更不能沖減「財務費用」。
二、有關銀行手續費支出的會計處理。行業會計制度規定,列入「財務費用」核算的銀行手續費,是指企業在籌集資金過程(如借款、發行債券、集資等)中所發生的相關融資費用。企業支出的銀行手續費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是為企業籌集資金而發生的手續費支出;
二是在銀行結算過程中支付的手續費,如辦理信(電)匯所支付的手續費、郵電費,購買空白支票、信匯單、匯票等所支付的工本費、手續費。
前者按規定應列入「財務費用」核算,後者由於不屬於企業籌資行為所發生的費用,不應該在「財務費用」科目核算,一般可在「管理費用」下另設二級科目進行明細核算。
F. 對外付匯購匯的會計憑證怎樣做
第一,公司開了外幣賬戶,就要先創建一個外幣的銀行存款科目;
第二,購匯業務,例如:以人民幣購匯10萬美元,分錄:(假設匯率為6)
借:銀行存款—美元 60(10×6)
財務費用 2
貸:銀行存款—人民幣 62
第三,支付給國外公司,分錄:
借:應付賬款— 美元 60(10×6)【賬面余額】
貸:銀行存款— 美元 60(10×6)
或者,直接做一筆分錄:
借:應付賬款—美元 60(10×6)【賬面余額】
財務費用 2
貸:銀行存款—人民幣 62
G. 關於外幣的會計分錄
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1、初始確認時折算匯率的選擇.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
A、即期匯率:指當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外匯中間價,或稱市場匯率.
B、即期匯率近似匯率:通常指當期平均匯率.
2、資產負債表日匯兌差額的處理
A、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與初始確認時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率差額計入財務費用.
外幣貨幣性項目包括外幣貨幣性資產(現金、銀行存款、應收款項等)和外幣貨幣性負債(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長期應付款等)
B、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產生匯兌差額,非貨幣性項目指除貨幣性項目以外的項目,包括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等.
C、對於外幣價值發生變動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其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其價值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的,相應匯率變動的影響應當計入所有者權益.
D、外幣投入資本不產生匯兌差額.外幣投入資本屬於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採用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
H. 收到美元如何做會計憑證
收到美元投資時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美元*交易日的即期匯率)
貸:實收資本
《企業會計准則第19 號——外幣折算》規定: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無論是否有合同約定匯率,均不得採用合同約定匯率和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而是採用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這樣,外幣投入資本與相應的貨幣性項目的記賬本位幣金額相等,不產生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會計法》規定,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解釋下:因為編制財務報表需要人民幣計價,因此需要轉化為人民幣賬戶!
匯率選擇:一般選擇月初第一天或者月末最後一天,法定節假日除外,匯率選擇:外匯人民幣中間價。
收到外匯,「銀行結匯成人民幣」與 會計入賬時候,「根據確定的匯率轉化人民幣賬上數字」差額,計入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I. 外幣進賬如何做會計分錄
一般對貨幣資金設置外幣賬戶,在登記外幣的同時登記人民幣本位幣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 xx美元*匯率=人民幣
借:庫存現金——馬克戶 xx馬克*匯率=人民幣
貸:主營業務收入 人民幣
期末查找期末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外匯匯率,按上述貨幣資金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期末人民幣,期末人民幣-賬面原人民幣金額調整匯兌損益: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貸:銀行存款——美元戶 人民幣
貸:庫存現金——馬克戶 人民幣
如果是匯兌收益,分錄不變,方向相反即可。
J. 銀行外匯會計憑證與匯票是一樣的嗎
不是.
外匯會計憑證是記錄各項外匯經濟業務活動,明確經濟責任的書面證明,是登記外匯帳薄的依據。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是外匯會計核算的一種基本方法,也是外匯會計核算工作的起點和基礎。
http://www.law999.net/law/doc/c003/1995/09/27/00025120.html
匯票(Bill of Exchange/Postal Order/Draft)是由出票人簽發的,要求付款人在見票時或在一定期限內,向收款人或持票人無條件支付一定款項的票據。
http://ke..com/view/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