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匯風險管理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外匯風險管理的目標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力爭減少匯率波動帶來的現金流量的不確定性。控制或者消除業務活動中可能面臨的由匯率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外匯風險管理應遵循哪些原則?
(1)全面重視原則。要求發生涉外經濟業務的政府部門、企業或個人對自身 經濟活動中的外匯風險高度重視。外匯風險有不同的種類,有的企業只有交易風 險,有的還有經濟風險和折算風險。不同的風險對企業的影響有差異,有的是有 利的影響,有的是不利的影響。因此,涉外企業和跨國公司需要對外匯買賣、國 際結算、會計折算、企業未來資金運營、國際籌資成本及跨國投資收益等項目下的外匯風險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胸有成竹,避免顧此失彼。造成重大的損失;
(2)管理多樣化原則。要求涉外企業或跨國公司靈活多樣地進行外匯風險管 理。企業的經營范圍、經背特點、管理風格各不相同,涉及的外幣的波動性、外幣凈頭寸、外幣之間的相關性、外匯風險的大小都不一樣,因此每個企業都應該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尋找最適合於自身風險狀況和管理需要的外匯風險戰術及具體的管理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外部約束因素會不斷變化,因此企業的外匯風, 險管理戰略也需要相應地更改,企業不能抱殘守缺,長期只採用一種外匯風險管理方法。
(3)收益最大化原則。要求涉外企業或跨國公司精確核算外匯風險管理的成 本和收益。在確保實現風險管理預期目標的前提下,支出最少的成本,追求最大化的收益。這是企業進行外匯風險管理的基石和出發點,也是企業確定具體的風 險管理戰術、選擇外匯風險管理方法的准繩。外匯風險管理本質上是一種風險的 轉移或分攤,例如採用遠期外匯交易、期權、互換、期貨等金融工具進行套期保值,都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以此為代價來固定未來的收益或支出,使企業的現金流量免受匯率波動的侵擾。一般地,外匯風險管理支付的成本越小,進行風險管 理後得到的收益越大,企業對其外匯風險進行管理的積極性就越高,反之亦然。
② 套期保值的幾種操作方法
套期保值就是利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同步性來做的。
舉個例子:
你在將來有批貨要賣,但是擔心到時候現貨市場價格下跌,那麼,你現在在期貨市場上做空(賣出)相對應的商品。到你要賣貨的時候,若是市場價格真的下跌了(一般來說相應的商品的期貨價格也會下跌),你就要將在期貨市場上建立的空頭平倉(即買入)。這時,你在現貨市場上少賺的錢在期貨市場上就得到了補償(因為在期市上高賣低買)。如果上漲了,期貨市場上你就會虧損,但是這個時候你在現貨市場上多賺的錢就可以用來彌補期貨市場上賺的錢。
相反亦同。
套期保值不是用來賺錢的,是用來防止風險的,而且不能絕對保證完全避險。
③ 金融專碩考研 關於外匯套期保值的一道題(利用貨幣市場來規避外匯風險)
從題意來看,該公司會在6個月後收到客戶支付的1000萬歐元,因此:
1、為防止歐元貶值,該公司目前應從貨幣市場貸款歐元6個月,6個月後收到客戶的1000萬歐元再還回(收到的1000萬歐元還回時,應已含貸款利息)。因此,當前應從銀行貸款:1000/(1+0.06/2)=970.87萬歐元。
2、6個月後最終獲得的美元應該為 當前貸款所得歐元,立即兌換為美元後+這6個月美元的投資利率所得:970.87*1.2205*(1+0.03/2)=1202.72萬美元。
本題有幾個核心點:
1、套期保值的要點是與當前操作反向,這樣才能抵消風險。因此,現貨上做多(收款)歐元;貨幣市場就應該做空(貸款)歐元;
2、貨幣市場上的報價,「買入價」或「賣出價」是從 做市商(銀行)的角度而言。銀行買入歐元,就是客戶(這家公司)賣出歐元換為美元。,因此這里應該使用買入價1.2205USD/EUR。
3、同時考慮6個月資金,對應貸款、投資的利率。得到6個月後的美元應得收益。
④ 外匯風險管理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外匯風險管理的目標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力爭減少匯率波動帶來的現 金流量的不確定性。控制或者消除業務活動中可能面臨的由匯率波動帶來的不利 影響。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外匯風險管理中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全面重視原則。要求發生涉外經濟業務的政府部門、企業或個人對自身 經濟活動中的外匯風險高度重視。外匯風險有不同的種類,有的企業只有交易風 險,有的還有經濟風險和折算風險。不同的風險對企業的影響有差異,有的是有 利的影響,有的是不利的影響。因此,涉外企業和跨國公司需要對外匯買賣、國 際結算、會計折算、企業未來資金運營、國際籌資成本及跨國投資收益等項目下 的外匯風險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胸有成竹,避免顧此失彼。造成重大的損失、 (2)管理多樣化原則。要求涉外企業或跨國公司靈活多樣地進行外匯風險管 理。企業的經營范圍、經背特點、管理風格各不相同,涉及的外幣的波動性、外幣凈頭寸、外幣之間的相關性、外匯風險的大小都不一樣,因此每個企業都應該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尋找最適合於自身風險狀況和管理需要的外匯風險戰術及具 體的管理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外部約束因素會不斷變化,因此企業的外匯風, 險管理戰略也需要相應地更改,企業不能抱殘守缺,長期只採用一種外匯風險管理方法。 (3)收益最大化原則。要求涉外企業或跨國公司精確核算外匯風險管理的成 本和收益。在確保實現風險管理預期目標的前提下,支出最少的成本,追求最大 化的收益。這是企業進行外匯風險管理的基石和出發點,也是企業確定具體的風 險管理戰術、選擇外匯風險管理方法的准繩。外匯風險管理本質上是一種風險的 轉移或分攤,例如採用遠期外匯交易、期權、互換、期貨等金融工具進行套期保 值,都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以此為代價來固定未來的收益或支出,使企業的現金 流量免受匯率波動的侵擾。一般地,外匯風險管理支付的成本越小,進行風險管 理後得到的收益越大,企業對其外匯風險進行管理的積極性就越高,反之亦然。
⑤ 請問一下企業在套期保值業務中如何交稅
企業在套期保值業務中主要涉及交企業所得稅。
我國於2006年2月頒布了新的企業會計准則,其中《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24號-套期保值》、《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等具體准則,對「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項目」、「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科目的使用說明,比較系統地規定了包括期權在內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確認、計量、列報和披露的原則和方法。
通常的情況是通過簽訂遠期外匯合同,進口商套期保值其以外幣標價的應付賬款,或者是出口商套期以外幣標價的應收賬款。在進行會計處理時應當同時確認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基本合同與衍生合同的匯兌損失並相互沖減。其中遠期合同以遠期匯率記錄,而基本的資產或負債以即期匯率記錄。套期期間,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間差異產生的匯兌損益被認為是套期的成本計入當期凈損益。
至於跨年度的套期保值,在哪個年度將匯兌損益計入損益直接關繫到企業A的兩個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的總額。由此可見現金流套期,但由於收款晚於預期,存在跨年度的情況,不合理的入賬,同樣導致企業所得稅的多交。
請參考。
⑥ 財務問題,企業年報交易性金融資產一欄下的「非有效套期保值」和「公允價值套期」有什麼區別
投機風險加大,風險敞口沒有完全規避,企業存在較大的投機可能性——都是非有效套期保值了
還是交易性金融資產的項目,這個頭寸,保值變投機的幾率就比較大了。
⑦ 經濟主體在進行外匯風險管理時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外匯風險管理的目標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力爭減少匯率波動帶來的現
金流量的不確定性。控制或者消除業務活動中可能面臨的由匯率波動帶來的不利
影響。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外匯風險管理中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全面重視原則。要求發生涉外經濟業務的政府部門、企業或個人對自身
經濟活動中的外匯風險高度重視。外匯風險有不同的種類,有的企業只有交易風
險,有的還有經濟風險和折算風險。不同的風險對企業的影響有差異,有的是有
利的影響,有的是不利的影響。因此,涉外企業和跨國公司需要對外匯買賣、國
際結算、會計折算、企業未來資金運營、國際籌資成本及跨國投資收益等項目下
的外匯風險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胸有成竹,避免顧此失彼。造成重大的損失、
(2)管理多樣化原則。要求涉外企業或跨國公司靈活多樣地進行外匯風險管
理。企業的經營范圍、經背特點、管理風格各不相同,涉及的外幣的波動性、外幣凈頭寸、外幣之間的相關性、外匯風險的大小都不一樣,因此每個企業都應該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尋找最適合於自身風險狀況和管理需要的外匯風險戰術及具
體的管理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外部約束因素會不斷變化,因此企業的外匯風,
險管理戰略也需要相應地更改,企業不能抱殘守缺,長期只採用一種外匯風險管理方法。
(3)收益最大化原則。要求涉外企業或跨國公司精確核算外匯風險管理的成
本和收益。在確保實現風險管理預期目標的前提下,支出最少的成本,追求最大
化的收益。這是企業進行外匯風險管理的基石和出發點,也是企業確定具體的風
險管理戰術、選擇外匯風險管理方法的准繩。外匯風險管理本質上是一種風險的
轉移或分攤,例如採用遠期外匯交易、期權、互換、期貨等金融工具進行套期保
值,都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以此為代價來固定未來的收益或支出,使企業的現金
流量免受匯率波動的侵擾。一般地,外匯風險管理支付的成本越小,進行風險管
理後得到的收益越大,企業對其外匯風險進行管理的積極性就越高,反之亦然。
⑧ 一道國際金融中關於外匯套期保值的計算
做賣出套期保值由於美元遠期貼水,即3個月後相同美元金額只能兌換更少英鎊,故3個月期遠期匯率為(1.3048+0.013)/(1.3074+0.014)=1.3178/1.3214賣出3個月期美元,可收入的英鎊金額為:235600/1.3214=178295.75英鎊
⑨ 金融衍生工具是怎樣套期保值、規避風險的
金融衍生工具是基於或衍生於金融基礎產品(如貨幣、匯率、利率、股票指數等)的金融工具。與其他金融工具不同的是,衍生工具自身並不具有價值,其價格是從可以運用衍生工具進行買賣的貨幣、匯率、證券等的價值衍生出來的。這種衍生性給予創新工具以廣闊的運用空間和靈活多樣的交易形式。
如期貨衍生產品與基礎工具的結合,即有外匯期貨、股票期貨、股票指數期貨、債券期貨、商業票據期貨、定期存單期貨等形形色色的品種。
金融衍生工具最初是用於規避風險,由於其具有以小搏大的高杠桿作用,逐漸成為投資者賺取利潤的絕佳手段。
所謂套期保值,就是在期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與現貨市場數量相當,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或買進)期貨合約來補償和沖抵因現貨市場上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套期保值交易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減少價格波動風險所帶來的不利後果。
舉個例子:
例如在農業生產中,持續的乾旱、洪澇和病蟲害會使棉花減產,影響種棉者的收益。從另一方面講,乾旱也會導致棉花經營部門及紡織企業在買進棉花時付出更高的價格,而這又會直接影響市場中棉花及其製品的價格。因次,包括農業、棉花加工業、商業在內的各經濟部門都不可能擺脫不同程度的價格波動,即價格風險。而正確利用棉花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交易則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這些因價格波動而引起的不利後果。
棉花期貨的套期保值交易之所以能取得保值效果,是由於現貨市場價格和期貨市場價格通常受同一,經濟因素的影響,要漲都漲,要跌都跌,並且在運動方向上具有市場趨同性,即期貨合約臨近交割期時,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大致相同,兩者間的差價趨於零。這樣,棉花的生產者、加工著、經營者及消費者就可以利用期貨市場價格與現貨市場價格在方向的趨同性,通過在期貨市場採取一個與現貨市場相反方向的交易行為達到盈虧互補的目的。
套期保值交易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公司,他們大都十一持有棉花等待將來出售,或計劃在將來的某一時間購進棉花。他們所關心的是在他們將來實際銷售和購買棉花的時候,價格會不會出現與現在相比不利於他們的情況。而棉花期貨市場正好為他們提供了這種保護。例如某紡織企業2個月後要購進一批棉花,若屆時棉花價格上漲,該企業就會遭受損失,但是,如果該企業在棉花期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就可以避免這些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