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實行強結售匯管理政策,所有外匯都需要經過中央銀行,那麼熱錢怎麼逃離中國的
你這問題沒法討論的。給你三點提示:
1 什麼是熱錢?
2 前兩年爭論/辟謠,熱錢沒有流入;現在是沒有流出
3 資本項目是不開放,但貿易/投資還是可以進出。
希望已經回答了你的高深問題了。
2. 在中國大陸被政府允許的外匯平台有哪些
目前,國內沒有一家是合法平台,因為我國沒有開放外匯交易平台注冊,現在交易用的全部是國外平台,投資者要選擇平台的話,可以參考一下英國的捷凱金融平台,受英國FCA監管,成立時間已有十餘年,平台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也是屬於業內比較知名的,具體詳細情況可搜索http://jk。0019c。cn/參考。
3. 關於中國現在的外匯管制,對中國人和外國人有什麼區別,有五萬的限額嗎,我需要官方的文件的鏈接!
外國人僅在結匯時候適用5萬美元額度,中國人在結匯以及購匯都適用5萬美元額度專。
具體看屬「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但該規定中並沒有直接使用「外國人」和「中國人」,用了「境外個人」和「境內個人」。但是看其定義其實就是指的外國人和中國人。
第三十七條本辦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境內個人是指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軍人身份證件、武裝警察身份證件的中國公民。
(二)境外個人是指持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的外國公民(包括無國籍人)以及港澳台同胞
4. 央行是如何「控制,影響「外匯市場的
央行通過控制匯率或干預行為來影響其所在國貨幣的供需。對許多大的經濟體,央行可通過改變匯率來影響貨幣價值。對於美國央行、聯邦儲備銀行不一定會採取弱勢或強勢貨幣政策,但會以阻止通貨膨脹壓力為出發,穩定經濟的穩健提升。它將匯率作為實現這類經濟狀態的機制。在極端情況下,如政治動盪、恐怖襲擊或自然災害,一國的貨幣可能經歷一段大拋售,導致其貶值。該國的央行可能會介入以恢復貨幣價值。若某央行的體制為慣例干預,則會採取「管理浮動」。有時,央行可能會設置上、下限,也就是所謂的,在價格到達該界限時,他們即會出面干預。
5. 各國央行和政府如何干預外匯市場
1973年以後,國際外匯市場中實行的浮動匯率制並不徹底,並不是完全由市場來決定匯率的價格。各西方國家在匯價對他們不利的時候要進場干預。
據我多年的觀察,我認為各國從自己利益出發進行干預,有以下兩個主要因素。一是為了國內外貿易政策的需要。一個國家的貨幣在外匯市場的價格較低,必然有利於這個國家的出口,而出口過多或者匯率過低,會引起其他出口國家的反對。同樣在國內如果處理不好匯率的問題,可能變成一個政治問題,影響政府的執政。從這兩方面考慮,這個國家要調整或干預匯率。
各國為了保護出口,會在本國貨幣持續堅挺時直接干預外匯市場。通過拋售本國貨幣,買入他國貨幣的方法來干預匯率,使匯率達到自己滿意的程度,或者使匯率對自己的利益有益。比如在2002年下半年,日本央行和政府連續口頭上聲明要干預匯市,因為日元持續走強,已經嚴重阻礙了日本的出口,使日本經濟復甦放緩,經濟停滯。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出口占國民經濟相當大比例的國家,出口是該國經濟的生命線,這是入場干預的最好理由。
在一個國家通過貨幣貶值擴大出口,影響了他國的利益時,可能會招致其他國家的反對。有時被迫讓本國貨幣升值。還以日本為例,我們知道現在的中國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國,日本的出口和中國息息相關。2002年年初,日元持續貶值,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出口,這招致了中國的不滿。當我們聽到中國的財政部長項懷誠聲稱,雖然日元疲軟而人民幣堅決不貶值時,日本政府對這個第一大貿易夥伴的話也要掂量一下的。日本央行為了緩和中國對日本令日元貶值來刺激出口的不滿,只好讓日元走強。各國政府幹預匯率是從經濟、政治等角度考慮來使本國的貨幣按照自己的利益走強或走軟。
二是出於抑制國內的通貨膨脹的考慮。在浮動匯率下,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長期低於均衡價格,在一定的時期內肯定會刺激出口,導致貿易順差,最終導致本國的物價上漲,工資上漲。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通貨膨脹。在經濟理論中,如果出現通貨膨脹,這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可能會被抵消,形成雖然經濟很繁榮,貨幣卻貶值,工資雖然上漲,可是相對購買力可能卻縮小,生活水平沒有上漲這種現象。這往往會被認為是當局對宏觀經濟管理不當,該國政府往往被指責,甚至在大選中失利。
要弄清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歐洲央行是幾個國家的共同央行,但是作用是一樣的)干預外匯市場的實質和效果,還必須認清這種干預對該國或該地區貨幣的供應和政策的影響,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可分成不改變貨幣政策和改變現有政策兩種。不改變貨幣政策的干預是指中央銀行認為外匯價格的劇烈波動或偏離長期均衡是一種短期現象,希望在不改變現有貨幣供應量的條件下,改變現有的外匯價格,換句話說,就是一般認為利率變化是匯率變化的關鍵,而中央銀行試圖不變國內的利率而改變本國貨幣的匯率。現在日本央行要干預就是採用這種方法。
6. 大量的外匯流入中國,將迫使中國的央行大量發行人民幣,為什麼外匯流入要發行人民幣
因為國家對外匯管理比較嚴格,所以外匯現在在資本項下受到管制,外匯在境內是不能直接流通的,因此大量的外匯流入國內,就會迫使央行發行更多的人民幣進行貨幣兌換,其次存在央行的外匯由於也同樣受到資本管制,所以他的唯一投資途徑也就是購買國外的資產進行保值增值,由於數量巨大,投資途徑和工具有限,所以又會用大量的外匯資產購買美國國債等等。 在這個資金流動的途徑中,我們會發現中國中央銀行完全是被動的,所以才會出現國外投資到中國每年賺取20%以上的利潤,而我們在美國等地的投資獲取的收益相對卻很小。 個人的感覺,中國什麼時候放開了外匯的管制了,很多問題也就自然地解決了,雖然可能會帶來很多新的問題。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7. 中國央行加息對外匯市場有什麼影響
中國央行加息,利率上升,控制國內通貨膨脹,收緊貨幣。因為中國和歐美的經濟貿易往來非常頻繁,又遭遇09年的經濟危機,世界各國經濟的回復都比較倚重中國,所以中國加息,市場上的流動資金減少,生產投資貸款個方面資金減少,直接影響外貿交易。外國經濟好不到哪兒去,它的貨幣自然就相對要貶值。這驗證了經濟強,貨幣強。這就是對外匯市場的影響。最近的一次中國加息是2010年的十月十九日。當日在下午5-6點時間區間,非美下跌將近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