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外匯儲備的來源途徑
中國現在是出口大國,特別是一些沿海城市的企業,他們把產品生產出來,賣給別的國家,特別是美國,賣給他們的最多,然後這些企業賺的是美元,他們把美元拿到國內,可美元在國內不能直接流動,所以他們到銀行去把美元換成人民幣,周而復始,這樣,銀行就儲備了大量的美元,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外匯儲備。大量持有外匯儲備也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舉個例子,一般一個國家市場上流通多少產品,銀行就會印多少鈔票到市場上進行買賣,比方說,市場上有十元錢的產品,銀行就印十元錢的鈔票到市場上,可是現在不同了,市場上有十元錢的產品,也有十元的鈔票,可是那些搞出口的公司,那麼贈到的美元,又去銀行換鈔票,銀行就多印了鈔票給他們,他們在把這部分鈔票投到市場,所以現在是市場有10元錢的物品,可是鈔票就不僅僅是10元了,可能是20元,所以物價會上漲。
是美元是放在了央行,但是出口商要從央行那換人民幣啊,央行那有人民幣么?,那不的現印么?等印出的新人民幣換出口商手上的美元,那新的人民幣不就是增加的錢么?
② 請問為什麼外匯儲備可以穩定匯率
數字貨幣里的TUSD也是有穩定效果的
③ 外匯儲備是如何由來的呢
外匯儲備只有三個來源
1.經常帳(貿易帳)
指的就是進口跟出口。「經常帳」主要就是指貿易的進出口,你比方說你是外國我是中國,我對你出口我就可以賺到外匯,我從你那邊進口我就得花掉外匯。
2.資本帳指的就是投資,
什麼叫投資呢?就是外國不是常常到中國來投資嗎?我們把它叫
FDI,叫「外人直接投資」。外國人來中國投資用的是外幣,需要由銀行兌換成人民幣,相對的中國也有對外國投資。那麼這兩者如果平衡,外匯儲備不會動,如果外國對中國的「外人直接投資」FDI,超過中國對外國的投資,那麼我們的外匯儲備就增加了。
3.熱錢
人民幣升值有預期,很多熱錢就流入中國兌換人民幣來進行炒作。
總共來講就這三個基本的來源。外匯這么多,好處是對經濟的小震盪有一定的穩定的作用,壞處是在人民幣升值這一既有規律安排下,央行苦苦求解「外匯占款對沖難題」。嚴重點說央行的資產幾乎全部要變成外匯資產,債券市場幾乎都是央行發行的票據;貿易順差一年至少3000億美元,反傾銷問題難以想像。再多說一點:外匯儲備實際上不是什麼央行額外的資產,也不是無代價獲得的,而是央行用人民幣買來的。為購買以各種形式而湧入國內的外匯,央行必須發行債券或多印鈔票,從而大量放出基礎貨幣。因此,盡管外匯儲備是央行的資產,但這一資產是通過央行的負債形成的。無論是將這筆錢用於農村教育還是創建和平隊,其結果都是一樣的:央行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減少了,因為央行無法回籠等額的資產,而資產負債表上的負債卻依舊是那麼多。無論是哪種情況,其結果實際上都相當於央行或中國政府的其他部門舉債消費。
④ 一國的外匯儲備主要來源於經常項目的貿易順差和資本項目的貿易順差
國內的企業經營所得外匯,必須兌換成人民幣,等到用時必須向銀行申請需要兌換的金額,還要外貿合同什麼的。
⑤ 為什麼中國動用大量外匯儲備來穩定人民幣
因為外匯儲備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為本幣背書。如果人民幣需要,必然會用外匯穩定人民幣。再說了,外匯動用雖然是大量,但卻不是寶貴,現在中國的外匯儲備之高,已經被網上編成各種段子了。
⑥ 國家外匯儲備的來源,以及使用
政府持有的外幣用途基本有以下幾:一是買外國國債,就像中國和日本就買了大量的美國國債,二是投資,比方說中東國家把賣石油的美元在]歐洲貨幣市場上貸出去.收利息 .三是買黃金,不過外匯儲備只是形式換了,並沒有換本質,就現在的實際情況看外匯儲備使用方向很小,多數國家就一直攢著,不知道怎麼花.
⑦ 外匯儲備的來源
舉個例
企業通過出口商品,賺到了外匯,那麼在國內你肯定無法使用外匯的,你企業再生產這些在國內都是人民幣支付的,那麼你就需要去銀行把外匯換成人民幣,這樣的話,外匯儲備就是不斷的積累起來了
外匯儲備的來源主要是就是貿易順差,然後向央行結匯,央行等量發行本幣,換取來的
除了貿易順差外,像外商的投資這些也是要結匯的,這個也是可以積累外匯儲備的
既不是利潤也不是稅收
⑧ 中國外匯儲備的來源有哪些
外匯儲備咋來的?多如牛毛的出口單位往國外賣出去貨物或者服務或者技術,收進來外幣,不能花,怎麼辦,再把外幣賣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是老二啊,然後眾多老二們統計個數給央行,央行就知道啦,老大央行心裡就有數啦,我的外匯家底是多少。
外匯儲備的流動,就是你心裡想的這個事,國家得發展啊,發展得有政策扶持啊,擴大對外開放吧,政策好了出口順差大了啊,外匯儲備越來越多,儲備的這部分外匯幹嘛去了,一部分買了各國的國債了,一部分可能存入國外銀行了,一部分可能投資了,誰知道呢,你央行買了出口企業的外幣,你得給人家人民幣啊,肯定不能一直這么開著印鈔機,通貨膨脹了肯定,國家就宏觀調控,於此同時採取對沖操作,怎麼對沖,簡單說下,比方說國家按計劃得印1萬億的人民幣,一看外匯還有5000億,得啦,印5000億就夠啦,當然裡面還有很多因素,國家要把外匯儲備和通貨膨脹率兼顧,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波動水平。
為什麼要儲備,你看啊,儲備老外的錢,各種損失,匯率損失,通貨損失,儲備貶值,反正外匯儲備多了,受影響的面很多,為什麼還要儲備,這就上升到政治層面了,we call it 政治經濟學,呵呵,賣弄一下,中國目前還在經濟層面還沒有完全市場化,屬於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之下,說白了就是人為的控制之下,在限定的某個區域內受市場調節,為森么?因為目前我國市場體系還不完善不成熟,逐步的對外開放,但不全放,我只能這么說,國家得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也就是穩,在所有能預見的金融風險中,通過外匯儲備這只大手,把匯率檔做工具,來對國家經濟實施對外的宏觀調控。
⑨ 懂經濟的解釋一下,中國外匯儲備是怎麼來的……
來源:
第一種是:貿易順差。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國際貿易出口劇增,每年國際貿易順差巨大,每年賺錢了大量外匯。
第二種是:外資投資。如各國外商對的中國投資,或者熱錢的湧入,經過多年累積,形成了巨大外匯儲備。
第三種是:資本升值。通過專業的投資機構,用外匯進行投資,購買外國債券、股票、基金等等賺取的收入。
在我國,外匯是央行負責統一管理。比如:外資企業來中國投資,10萬美元需要兌換成人民幣,用人民幣投資,央行得到美元。企業對外貿易賺取了10萬美元,需要到央行兌換人民幣,央行得到了外匯,企業得到了人民幣。央行獲得兌換來的20萬美元,由專門機構進行投資、保值、升值,央行錢又生了錢。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