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出口企業外幣帳戶是不是有金額限制
企業外幣帳戶限額由國家外匯管理局當地分局管理經常項目的部門核准,標准為依據該企業上年經常項目外匯收入的80%與外匯支出的50%之和確定,如果以前沒有開過外匯帳戶,那麼初始限額為不超過等值USD50萬。根據現行外匯管理規定,外匯帳戶超限額部分可保留90天,超過90天以後由銀行通知企業在5個銀行工作日辦理結匯。
Ⅱ 關於外匯賬戶的余額
外匯賬戶只有資本項下和經常項下的區分,資本項下賬戶包括資本金賬戶和外債戶,資本金賬戶沒有要求資本到位後要馬上注銷,外商投資企業的資本金投資總額和貸方累計發生額(入賬額)要到外管局核准和及時更新
基本戶和一般戶是指人民幣賬戶,基本戶和一般戶的使用區別最大是企業的工資和部分日常營運支出必須要經過基本戶,例如提現金和繳交企業部分稅項等,因為各地區的人民銀行要求可能有出入,建議你要咨詢當地的銀行再處理,你所說的資本到位後須注銷的賬戶應該是指臨時驗資戶,臨時驗資戶要求注冊驗資資金的匯繳人與出資人的名稱一致,在驗資期間只收不付,完成驗資手續後,資金必須要轉到企業的一般戶上
Ⅲ 經營項目外匯收入有限額嗎
沒有限額了
據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發布《關於境內機構自行保留經常項目外匯收入的通知》,取消境內機構經常項目外匯賬戶限額,境內機構可根據自身經營需要,自行保留其經常項目外匯收入。
這一現象背後,可能隱藏著政策資金護盤和更加復雜的因素……
此前,境內機構可在上年度經常項目外匯收入的80%與經常項目外匯支出的50%之和的限額內保留其經常項目外匯收入。
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此項政策調整是外匯管理體制的一項重要改革。新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增強境內機構持有和使用外匯的自主性和便利性,有利於境內機構加強資金管理,有利於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將繼續加強對經常項目外匯收支活動的真實性和合規性的監督管理,嚴格監測跨境資金流動,對虛假、違規外匯交易加大查處力度,配合實施國家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和金融的穩定、健康發展。
Ⅳ 外匯資本金到賬但是入不了外匯資本金賬戶,銀行說這筆款項超過了限額,需到外管局備案並提高限額後才能入
一、到商務局辦理的手續:持公司合同、章程或以上文件的修訂案到商務局辦增資,商務局同意後出具批准企業變更事項的批復文件、變更後的批准證書。
二、外匯局增資手續:
(一)增資變更登記
1、變更登記申請書;
2、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IC卡;
3、商務(或行業等)主管部門批准企業變更事項的批復文件、變更後的批准證書;
4、經批准生效的合同(外商獨資企業除外)、章程或以上文件的修訂案;
5、新增投資者中,中方投資者為境內機構的提供該境內機構的組織機構代碼證及營業執照副本;中方投資者為境內自然人的提供該自然人的身份證;外方投資者為境外個人的提供該個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外方投資者為境外機構的提供其機構登記注冊證明文件。
6、針對前述材料應當提供的補充說明材料。
(二)變更賬戶限額
1.書面申請;
2.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IC卡;
3.針對前述材料應當提供的補充說明材料。
Ⅳ 外匯資本金賬戶超限額了,銀行不給入賬,有什麼辦法
首先看看是否超限額太多,資本金賬戶限額和入賬的規定中指出,超限額部分在賬戶限額1%以內且不超過等值3萬美元(入賬幣種為非美元,按入賬日人民銀行中間價進行折算)的,銀行可以給予入賬,外匯局也會給予驗資詢證回函。
如果超限額部分超過賬戶限額的1%或超過等值3萬美元了,你可以同開戶行協商,將該筆款項先入銀行內部資金賬戶,然後再由銀行將該款由一筆分為兩筆,在限額內的部分入公司資本金賬戶,多餘部分原路退回境外。
Ⅵ 外匯資本金賬戶限額
這筆錢不是可不可以驗資使用,而是有外匯資本金入賬是一定要驗資的。
你這個錢首先是要通過外經貿(有的地方是外貿發展局)來審批的,審批的依據是你們公司的章程、董事會決議以及注冊資本的金額和投資總額來定的,最主要的是看董事會決議的內容是什麼?是增資吧?
至於外匯管理局,你也要去登記的,要有外匯管理局的核准件才行。
Ⅶ 辦理外匯資本金賬戶限額變更要幾個工作日
先進行外匯管理局增資變更手續。各地不同1、2、3天都有。
再至開戶行辦理限額變更即可。時限:即辦。
一定要記得攜帶外匯登記卡。
Ⅷ 我們公司想開一個企業外匯銀行賬戶,是不是必須要在外匯局備案
是的。必須要在外匯局備案。
外匯賬戶的審批機構是國家外匯管理局。所以所有境內機構要開立外匯賬戶都必須先到國家外匯管理局辦理審批手續,憑外匯局核發的「經常項目(或資本項目)外匯賬戶開立核准件」到銀行辦理開戶。
到所在地外匯局辦理「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手續需要攜帶以下資料:
1、 《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企業營業執照》副本,
2、《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
3、《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表》;
4、外匯局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8)企業資本外匯賬戶限額擴展閱讀:
去外匯局辦理審批之前,開戶單位需要先明確兩件事情:
1、確定開戶銀行
(1)規模大的銀行,在國際上的信用等級比較高,在國外的賬戶行、代理行多,辦理結算、擔保等業務比較便利,結算速度也快;
(2)規模小一些的銀行往往費用上比較優惠,取得融資也容易一些。
所以需要開戶企業須詳細了解各家銀行的情況,加以權衡比較,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2、確定賬戶類型
我們國家實行的是經常項目下的外匯可以自由兌換的外匯政策,所以外匯賬戶要以資金來源的不同加以區分,經常項目下的外匯收入放入結算賬戶,資本項下的外匯收入放入資本金賬戶。
Ⅸ 中國大陸公司賬戶接收美元外匯有限額嗎
國內公司收匯外幣,需有有進出口權,才能在國內銀行開通離岸賬戶。
理論上是沒有限額的,但是每一筆資金都需要申報,另外就會有稅務問題產生。
另外不同地區政府也有可能有限額問題,具體需要問相關政府部門。
Ⅹ 公司外匯額度如何獲取
企業可至中國電子口岸出口收匯模塊查詢可售匯額度
拿個人的案例說吧.
國家規定一個人一年有五萬美金等值外匯可以購買和結算.
如果說你國家的親戚給你匯十萬美金過來,,你去銀行把它換成人民幣,你就只能換五萬美金的等值人民幣出來,其它的你要等第二年才能夠換取..
這就是針對個人的換匯規定,,,,公司可能也有類似的吧,,還有就是你可以向外匯局申請擴大這個限定了,,一般有一些做外貿的企業外匯金額還是很大的了..
外匯管理類型
各國外匯管理制度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嚴格型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都實行管制,實行這種外匯管制的國家通常經濟比較落後,外匯資金短缺,市場機制不發達,因而試圖通過集中分配和使用外匯以維持穩定的匯價、保障國際收支平衡、維護民族經濟的發展;第二種是部分型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的外匯交易原則上不加限制,但對資本項目的外匯交易進行一定的限制。如日本、丹麥、挪威、法國、義大利等約20個國家;第三種是完全自由型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外匯交易均不進行限制,外匯可自由兌換、自由流通、自由出入國境,實行金融自由化。這類國家有美國、英國、瑞士、荷蘭、新加坡和外匯儲備較多的石油輸出國(如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等)。[2]
目前中國外匯管理體制基本上屬於部分型外匯管制,對經常項目實行可兌換;對資本項目實行一定的管制;對金融機構的外匯業務實行監管;禁止外幣境內計價結算流通;保稅區實行有區別的外匯管理等。這種外匯管理體系基本適應中國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也符合國際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