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京金融市場的介紹
日本的金融中心,世界上重要的金融市場之一,是亞洲唯一能夠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的國際金融中心。日本在19世紀中葉明治維新後,金融業向現代資本主義金融制度發展。1872年明治政府參照美國銀行制度制定了《國立銀行條例》 。 1882 年又頒布了《 日本銀行法 》,成立了中央銀行——日本銀行。在此前後,商業銀行和儲蓄銀行也相繼建立。19世紀末,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明治政府先後創立了一批專門經營長期金融業務和外匯業務的特殊金融機構 。現代金融制度在法律上趨於完善,東京金融市場的基礎逐步形成。
2. 東京外匯市場行情有哪些特點
相對於歐盤跟美盤而言流動性較差,大多數品種都處於調整行情!
3. 東京外匯市場的交易方式
東京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可分為三種:
(1)即期外匯銀行與客戶之間的交易。
(2)外匯銀行之間的交易。
(3)本國外匯銀行與外國銀行之間的交易。
以外匯的交割期限來劃分,分為即期交易、遠期交易和掉期交易。
東京外匯市場上,銀行同業間的外匯交易可以通過外匯經紀人進行,也可以直接進行。日本國內的企業、個人進行外匯交易必須通過外匯指定銀行進行。
根據日本銀行的數據,2007年日本東京外匯市場的日均交易額突破了120億美元,創下199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4. 悉尼外匯市場、東京外匯市場、紐約外匯市場、倫敦外匯市場幾個市場在交易時有什麼特點 自身有什麼特點
主要外匯市場交易時段(下表為夏令時,冬令時順延一小時) 市場 時間(北京、香港) 惠靈頓 04:00—13:00 悉尼 06:00—15:00 東京 08:00—15:30 香港 10:00—17:00 法蘭克福 14:30—23:00 倫敦 15:30—0:30(次日) 紐約 21:00—04:00(次日)
悉尼外匯市場作為每天全球最早開市的外匯交易市場之一,交易時間約為6:00-14:00(北京時間)。通常匯率波動較為平靜,交易品種以澳元、紐西蘭元和美元為主。
東京外匯市場是亞洲最大的外匯交易市場,但在三大外匯市場中卻是規模最小的。其市場波動一般會視前一天倫敦及紐約市場的變化而動。東京外匯交易所在北京時間8:00-16:00交易,在這一時段內,可能僅有日元出現波動的幾率大一些,因為日本經濟要員對於日元走勢的言論,日本貿易收支,宏觀經濟報告,全國百貨店零售額等因素,會對日元波動起到較大影響。
倫敦是全球老牌金融中心,也是開辦外匯交易最早的地方,幾乎所有的國際性大銀行都在此設有分支機構。北京時間15:30-0:30是倫敦外匯交易所的開盤交易時段,其悠久的傳統使得各國銀行習慣性地在其開盤後才開始進行大宗的外匯交易。因此,全球外匯市場一天的波動也就隨著它的開盤而開始加劇,個人投資者在這個時段的機會也將逐漸增多。歐洲央行利率決議、德國IFO景氣判斷指數、歐元區12國GDP、歐元區12國消費者價格指數等因素,也將對歐洲外匯市場波動程度起到影響。
紐約外匯市場是重要的國際外匯市場之一,其日交易量僅次於倫敦。目前佔全球90%以上的美元交易最後都通過紐約的銀行間清算系統進行結算,因此紐約外匯市場成為美元的國際結算中心,因此對外匯市場的影響非常大。有一部分倫敦市場的大宗交易,也會等到美國股市開盤(北京時間21:30)後才會進行。因此,紐約市場是全球最活躍的外匯交易市場,其高度的活躍性也就意味著投資者盈利機會的增多。紐約外匯交易所在北京時間21:00開盤,除美國股市外,其GDP數據、公開市場委員會利率、美聯儲公開言論、生產價格指數、消費價格指數、失業率等一系列基本面數據,都會成為影響匯市的重要因素。
5. 日本外匯市場有什麼特點
東京外匯市場開市時間是北京時間上午八點整,不區分東令時夏令時。東京外匯市場的交易品種並不如紐約、倫敦市場一樣繁多,而是以日元為主的國際主要貨幣交易市場,主要是美元、歐元、英鎊等貨幣對日元的交易。在一般交易中,日元對各種貨幣的市場比較平靜,但是在日本經濟發生波動時,日元也會劇烈波動,因為日本經濟特點是主要資本都在國外,發生地震等情況下資本就會流回國內,日元升值。(GCT誠匯)
6. 東京金融市場的東京金融市場詳細介紹
進入20世紀,日本經濟向壟斷資本主義發展,金融業走上了集中的道路。東京金融市場的規模隨著海外市場和對外貿易的迅速擴大而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的金融資本高度集中,完全置於軍國主義政府的統治之下,資金首先滿足侵略軍軍需產業的需要,使東京金融市場的發展受到很大影響,外匯市場的活動幾乎完全停頓。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金融機構經過整頓,到50年代初期,東京金融市場恢復正常活動。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東京金融市場也成為世界重要的金融市場之一。
金融機構 大體可分為中央銀行、民間金融機構、政府金融機構和外國金融機構。①中央銀行。即日本銀行,是日本金融機構的核心(見日本銀行)。②民間金融機構。有13家城市銀行(包括1家外匯專業銀行)、64家地方銀行、3家長期信貸銀行、7家信託銀行、69家相互銀行以及信用金庫、信用組合、商工組合中央金庫、農( 林、漁 )業協同組合、農林中央金庫等等。此外還有21家人壽保險公司、22家財產保險公司和短期資金公司、住宅金融公司、消費信貸公司等。民間金融機構是整個金融機構的主體。③政府金融機構。有進行貸款業務的日本開發銀行、日本輸出入銀行和國民金融公庫、中小企業金融公庫、住宅金融公庫等10家公庫。此外,還有吸收民間資金的郵局、資金運用部簡易保健年金等。政府金融機構的作用是從政策方面補充民間金融機構活動之不足。④外國銀行。在東京設立營業機構的有70多家。
特點 主要是:①間接金融佔主導地位。日本企業的外部資金主要是通過金融機構向資金供應者(個人和企業)籌措的,即個人和企業將多餘資金存入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將它集中起來提供給企業,因此通常稱為間接金融。間接金融在金融市場上約佔60%。直接金融指個人和企業通過在證券市場購入證券(主要是股票),直接向企業投資,它在金融市場上所佔的比重還不到5%。
②企業對外部資金的依賴程度大。
③民間大銀行經常發生超貸現象。民間銀行特別是承擔對大企業提供資金的城市銀行,對企業的貸款經常超過自己籌集的資金。
④金融機構之間資金籌集和運用不均。城市銀行用於貸款和有價證券投資的資金超過所吸收的存款和以發行債券籌集的資金,而其他地區金融機構的貸款和有價證券投資的資金則少於籌集的資金。城市銀行的資金不足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過剩通過短期拆放、金融機構貸款和票據買賣市場進行調節。
東京短期資本市場 有短期拆放市場和票據買賣市場,這兩個市場是金融機構之間對每天營業活動中發生的臨時性資金不足和資金過剩進行調節的市場。還有可轉讓的定期存單市場和附帶條件的債券買賣市場。政府的短期證券國庫券在市場上雖有買賣,但尚未形成單獨的市場。
①短期拆放市場。創始於1945年,是日本歷史最長的短期資金市場。在市場上,城市銀行是經常的拆進者,其他金融機構是經常的放出者。交易種類有當天借進、當天償還,第一天借進、第二天償還(如果拆進者不主動償還,放出者也不催收,可無條件延期)以及7天期的交易等3種。交易時由短期資金公司充當經紀人。
②票據買賣市場。1971年創設。具體做法是由資金不足的金融機構開出票據,通過短期資金公司在金融機構之間買賣。交易期限為1~4個月。日本銀行也參加短期拆放和票據買賣市場,通過本身參加交易調節市場資金的過剩或不足。
③可轉讓的定期存單市場。創設於1979年,是企業和各種非金融機構都可以參加的市場。創設目的在於適應企業和各種團體運用大額剩餘資金的特點,促進利率自由化,擴大短期金融市場調節金融的機能。定期存單每筆金額在 5 億日元以上,期限3~6個月。
東京長期資本市場 包括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日本發行和流通的證券有股票和公債(包括國債、公社公團債、地方政府債)、公司債(包括事業債、金融債)。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又都是由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構成的。東京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統稱證券市場)是規模僅次於紐約的世界第二大市場。
①股票市場。在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的公司約1400家。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會員證券公司為83家。
②債券市場。由於債券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均不十分發達,新發行的債券在很大程度上靠金融機構認購,個人通過證券公司認購的比重較小。因此,本來應該反映長期資金供求的債券流通,在很大程度上受短期金融機構資金頭寸變化的影響,很難形成適當的價格。
東京外匯市場 廣義包括外匯指定銀行與一般顧客間進行的外匯交易。通常僅指銀行同業間的交易市場。東京外匯銀行間交易市場的成員為外匯指定銀行、外匯經紀人和日本銀行。日本銀行作為大藏大臣(財政部長)的代理人參加市場,以政府外匯資金特別會計為後盾。視需要來干預市場交易,發揮調節作用,以防止匯價發生異常的大幅度波動,維持市場秩序。
東京美元短期拆放市場 1972年4月成立。在此之前,日本的外匯指定銀行間調節短期美元資金的過剩和不足,均在歐洲美元市場上辦理,東京美元短期拆放市場成立以後,基本上可以在國內市場上進行。美元短期拆放市場的成員和外匯市場相同。資金的流向是:城市銀行將從歐洲市場上籌集的美元資金和對外貿易中獲得的多餘美元資金在市場上放出,由為籌集外貿交易需要美元資金的中小銀行拆進。1980年末,交易余額為117億美元。 隨著日本經濟國際化的急速發展,金融市場的規模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7. 東京外匯市場 網址多少
站在外匯交易金字塔上方的兩大機構 IPGL 和路透 IPGL擁有ICAP(英國毅聯匯)大部分股權 另一個是路透集團 不是路透社 路透社只佔有路透集團5%的股份 ICAP全資擁有 EBS平台 EBS平台是終極外匯交易市場 他們給各大銀行提供報價(例如 巴克萊 匯豐 JP摩根 等等) 中國國內的銀行幾乎都是拿的EBS的報價。然後這些銀行再給交易商提供報價。這個是外匯報價的大致流程,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8. 外匯市場有什麼特點呢
外匯市場是指在國際間從事外匯買賣,調劑外匯供求的交易場所。它的職能是經營貨幣商品,即不同國家的貨幣。
外匯市場的主要特點是:
1、有市無場
歐洲等西方國家的金融業基本上有兩套系統,即集中買賣的中央操作和沒有統一固定場所的行商網路。股票買賣是通過交易所買賣的。
像紐約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分別是美國、英國、日本股票主要交易的場所,集中買賣的金融商品,其報價、交易時間和交收程序都有統一的規定,並成立了同業協會,制定了同業守則。
投資者則通過經紀公司買賣所需的商品,這就是「有市有場」。而外匯買賣則是通過沒有統一操作市場的行商網路進行的,它不像股票交易有集中統一的地點。但是,外匯交易的網路卻是全球性的,並且形成了沒有組織的組織,市場是由大家認同的方式和先進的信息系統所聯系,交易商也不具有任何組織的會員資格,但必須獲得同行業的信任和認可。
這種沒有統一場地的外匯交易市場被稱之為「有市無場」。全球外匯市場每天平均上萬億美元的交易。如此龐大的巨額資金,就是在這種既無集中的場所又無中央清算系統的管制,以及沒有政府的監督下完成清算和轉移。
2、循環作業
由於全球各金融中心的地理位置不同,亞洲市場、歐洲市場、美洲市場因時間差的關系,連成了一個全天24小時連續作業的全球外匯市場。早上8時半(以紐約時間為准)紐約市場開市,9時半芝加哥市場開市,10時半舊金山開市,18時半悉尼開市,19時半東京開市,20時半香港、新加坡開市,凌晨2時半法蘭克福開市,3時半倫敦市場開市。
如此24小時不間斷運行,外匯市場成為一個不分晝夜的市場,只有星期六、星期日以及各國的重大節日,外匯市場才會關閉。這種連續作業,為投資者提供了沒有時間和空間障礙的理想投資場所,投資者可以尋找最佳時機進行交易。
比如,投資者若在上午紐約市場上買進日元,晚間香港市場開市後日元上揚,投資者在香港市場賣出,不管投資者本人在哪裡,他都可以參與任何市場,任何時間的買賣。因此,外匯市場可以說是一個沒有時間和空間障礙的市場。
3、零和游戲
在股票市場上,某種股票或者整個股市上升或者下降,那麼,某種股票的價值或者整個股票市場的股票價值也會上升或下降,例如日本新日鐵的股票價格從
800日元下跌到400日元,這樣新日鐵全部股票的價值也隨之減少了一半。
9. 介紹全球外匯市場有哪些
1、外匯市場:國際上因貿易、投資、旅遊等經濟往來,總不免產生貨幣收支關系。但各國貨幣制度不同,要想在國外支付,必須先以本國貨幣購買外幣;另一方面,從國外收到外幣支付憑證也必須兌換成本國貨幣才能在國內流通。這樣就發生了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兌換問題。兩國貨幣的比價稱匯價或匯率。西方國家和我國的中央銀行為執行外匯政策,影響外匯匯率,經常買賣外匯的機構。所有買賣外匯的商業銀行、專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外匯經紀人、進出口商,以及其外匯市場供求者都經營各種現匯交易及期匯交易。這一切外匯業務組成一國的外匯市場。
2、全球外匯市場:
世界外匯市場是由各國際金融中心的外匯市場構成的,這是一個龐大的體系。目前世界上約有外匯市場30多個,其中最重要的有倫敦、紐約、巴黎、東京、瑞士、新加坡、香港等,它們各具特色並分別位於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並相互聯系,形成了全球的統一外匯市場: 、倫敦外匯市場是一個典型的無形市場,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只是通過電話、電傳、電報完成外匯交易。倫敦外匯市場上,參與外匯交易的外匯銀行機構約有 600家,包括本國的清算銀行、商人銀行、其他商業銀行、貼現公司和外國銀行。這些外匯銀行組成倫敦外匯銀行公會,負責制定參加外匯市場交易的規則和收費標准。
在倫敦外匯市場上,約有 250多個指定經營商。作為外匯經紀人,他們與外幣存款經紀人共同組成外匯經紀人與外幣存款經紀人協會。在英國實行外匯管制期間,外匯銀行間的外匯交易一般都通過外匯經紀人進行。1979年10月英國取消外匯管制後,外匯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就不一定通過外匯經紀人了。
倫敦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分為即期交易和遠期交易。匯率報價採用間接標價法,交易貨幣種類眾多,最多達80多種,經常有三、四十種。交易處理速度很快,工作效率高。倫敦外匯市場上外幣套匯業務十分活躍,自從歐洲貨幣市場發展以來,倫敦外匯市場上的外匯買賣與「歐洲貨幣」的存放有著密切聯系。歐洲投資銀行積極地在倫敦市場發行大量歐洲德國馬克債券,使倫敦外匯市場的國際性更加突出。
10. 世界主要外匯市場有哪些
目前,全球主要外匯市場大約有30多個,遍布於世界各大洲的不同國家和地區,可分為亞洲、歐洲、北美洲、澳洲等四大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有亞洲的東京、新加坡和香港,歐洲的倫敦、法蘭克福、蘇黎世和巴黎,美洲的紐約和洛杉磯,澳洲的悉尼等。
在這些市場上買賣的外匯貨幣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加元、澳元、紐元等十多種貨幣,其他貨幣也有買賣,但為數極少。
1.倫敦外匯市場
倫敦外匯交易市場一直是世界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對世界外匯市場走勢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世界上最悠久的國際金融中心,倫敦外匯市場的形成和發展也是全世界最早的。
倫敦外匯市場的交易貨幣種類眾多,常見的就有三十多種,其中交易規模最大的為英鎊兌美元的交易,其次是英鎊兌歐元、美元兌瑞郎、美元兌日元等交易。
2.紐約外匯市場
紐約外匯市場是北美洲最活躍的外匯市場,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外匯交易中心,也是全球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對世界外匯走勢有著重要的影響。
紐約外匯市場的日交易量僅次於倫敦。除美元外,各主要貨幣的交易幣種依次為歐元、英鎊、瑞郎、加元和日元。
3.蘇黎世外匯市場
瑞士蘇黎世外匯市場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傳統的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交易中處於重要的地位,其交易量也在2007年位居世界第三位。
蘇黎世外匯市場具有良好的組織和效率,瑞士三大銀行: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和瑞士聯合銀行,是蘇黎世外匯市場的中堅力量。
4.東京外匯市場
東京外匯市場是亞洲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目前也是世界第四大外匯交易中心。日本是貿易大國,進出口商的貿易需求對東京外匯市場上的匯率波動的影響較大。
東京外匯市場90%以上是美元對日元的買賣,日元對其他貨幣的交易較少。由於匯率的變化與日本貿易狀況密切相關,日本中央銀行對美元兌日元的匯率波動極為關注,同時頻繁地干預外匯市場,這是該市場的一個重要特點。
5.新加坡外匯市場
新加坡外匯市場是「亞洲美元」市場的交易中心,2007年躋身於全球外匯交易量的第5位。
6.香港外匯市場
香港外匯市場在2007年的世界外匯交易排名中處於第六位,是亞洲第三大外匯交易中心。香港外匯市場是70年代以後發展起來的國際性外匯市場。
自1973年香港取消外匯管制後,國際資本大量流入,經營外匯業務的金融機構不斷增加,外匯市場越來越活躍,香港外匯市場由此發展成為國際性的外匯市場。
7.法蘭克福外匯市場
法蘭克福外匯市場是歐洲重要的外匯交易中心,這跟德國在歐洲的經濟地位緊密關聯。法蘭克福外匯市場分為定價市場和一般市場。
8.悉尼外匯市場
悉尼外匯市場是大洋州最重要的外匯交易市場,這是由於悉尼不僅是澳大利亞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同時也是整個大洋州最重要的金融中心。
悉尼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這使悉尼外匯市場成為全球主要外匯市場中最早開始交易的市場。